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陈剑飞_第1页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陈剑飞_第2页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陈剑飞_第3页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陈剑飞_第4页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陈剑飞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哈尔滨市第二十四中学 陈剑飞数学教学大纲(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中明确规定:努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包括:空间想象、直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演绎证明、体系构建等诸多方面,能够对客观事物中的数量关系和数学模式作出思考与判断。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应当明确,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而且要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能力,尤其是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用的数学思想方法铭刻于他们的头脑中。要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所设计的课堂提问则是很好的切入点。问题是思维的载体,思维一般是从问题开始的。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让学生面临一个似乎

2、熟悉的问题,但一下子又不能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和手段,这时就会立即引起学生的思维。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精心设计提问,要问得开窍,问得美妙,启人心智,启疑开窦,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能得到提高。1课堂导入时创设问题情境,群情激奋。课堂提问是贯穿于整个课堂的始终的,而新课讲解前的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开端,则更需要我们下一番工夫。这一教学环节,即“创设问题情境”环节。如在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教学中,教材的章头引言举了国际象棋的故事,很多教师也以这个例子引出“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但我认为,这个例子很多学生早已熟悉,起不到激发学生学

3、习兴趣的作用,所以,我又精心设计了另外一个问题。刚上课,我就问学生:“同学们,我想和你们作一笔交易,不知是否感兴趣?”话音一落,学生立即来了精神,迫不及待的问我是什么交易。我知道,学生的积极性已被调动起来了。“请同学们听好。”这时教室里鸦雀无声,我说:“我愿意在一个月(按30天计算)内,每天给你100元钱,但在这个月内,你必须第一天给我1分钱,第二天给我2分钱,第三天给我4分钱,即后一天所给的钱数是前一天所给钱数的2倍。有谁同意?”同学们议论纷纷,也有的学生动笔计算,还有的在用计算器计算。大约过了一分钟,我又问学生有谁同意,果真有学生同意,我又问不同意的学生是怎样想的?多数说还没计算完,不能下

4、结论。我说:“这种认真的态度是值得表扬的,但是,如果我们一个一个的去加,势必要用很长的时间,你们希望这样处理吗?”学生显然不希望。我继续说:“这些数的和就是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的前30项的和,如何来求这样等比数列的前n 项的和,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给学生带来一种高涨和激动的情绪,课堂的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2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层层设问。传统的数学教学不注意知识的建构过程,使学生处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的地位,教师满堂灌,一言堂,很少给予学生“发现”的机会,绝大多数学生学习数学就是记忆、模仿,久而久之,学生学会的只是记忆和模仿的技能,却丧失了可以为他们终生

5、受用的“会数学地思维”的能力。这样的教学观念必须要摒弃,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注重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在教学中,教师是作为引导者,引导帮助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学生是作为发现者,他自己发现和创造出要学的东西,让他体验着数学家获得成功的快乐。例如,在学习数列这一课时,我先设计了一组实例(多媒体显示):() 如图堆放的钢管,共放七层,自上而下各层的钢管数排成一列数;() 正整数,的倒数排成一列;() 的精确到,0.1, 0.01, 0.001

6、,的不足近似值排成一列;() 的次幂,次幂,次幂,次幂,排成一列数;() 无穷多个排成一列数;() 将数,1.4 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数;() 将数,1.4 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成一列数。后面的所有设问及知识讲解都是围绕这7个实例展开的。 问1:哪位同学能写出这7列数?这7列数有何共同的特点?以此引出数列的概念以及相关的概念。 问2:数列(6)、(7)是否为同一数列?为什么?以此明确同一数列的概念。问3:数列(1)中的5、7、9分别是第几项?数列(2)、(3)中的第2项分别是什么?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问4:因为数列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那么它就必定有开头的项,相继的项。于是项与序号

7、之间就有一种对应关系(出示下面投影片),请同学们将下列关系补充完整,并从映射与函数的角度思考两个问题表明了什么?() 数列(6)中的项与序号的对应关系:序号 1 3 4 项 0 1 () 数列(2)中的项与序号的对应关系:序号 1 2 3 5 n 项 1 通过第4问,使学生认识数列的实质。问5:我们能否知道数列(4)的第100项和第101项?你是如何知道的?通过这个问题的师生互动,引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并让学生写出其他几个数列 的通项公式。问6:通项公式可以看作是关于 n 的函数。函数关系可以用图象表示,那么数列是否也可以用图象表示?如果能,请表示数列(1)、(2)、(4)、(5)。让学生回答并

8、板演。问7:下面研究数列的分类。按项数可分几类?按变化趋势(即增减性)可分几类?在课堂小结中,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问8: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学到的主要知识与方法有哪些?对此谈谈自己的认识与体会。课堂提问要有梯度性,围绕主题,设计一个个有层次,有节奏,由浅入深,拾级而上,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3习题中设置陷阱,引起反思。通过对错解的分析,同学们会从中发现自己产生错误的原因在哪里?从而引起对自己解法的反思,找出思维的弱点,在容易错的方面加强训练,这样就需多点“质疑”,多问几个“能够吗?”、“为什么?”。例如:求的最小值。有同学这样处理:移项平方,整理得 解得 , 即 y 的最小值为。我让学生反思这种做法,问 y能否取到?学生经过思考后发现,如果从原函数的定义域1,+)来考虑,那么所以, ymin=显然错误。这样的错解分析,使学生以后就注意到了定义域。我又问学生有没有其他的解法?学生的思维变得非常活跃,找到了4种不同的解法。数学的课堂提问,既是一门学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