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邯郸一中高一中招生物月考试卷一、单选题1.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孟德尔遗传定律假说成立的原因之一是所选物种个体间是自由交配的b. 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的核心内容是“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c. 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d. 为了验证提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答案】d【解析】【详解】a、豌豆自花传粉、闭花授粉,不能自由交配;a错误;b、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杂合子产生不同配子的数量是相等的;b错误;c、孟德尔依据假说进行了测交实验的“演
2、绎推理”的过程;c错误;d、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验证的假说;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实验方法的的知识,意在考查对实验方法的理解应用能力。2. 将豌豆高茎(dd)与矮茎(dd)杂交所得的全部种子播种后,待长出的植株开花时,有的进行同株异花传粉,有的进行异株异花传粉,有的让其自花传粉。三种传粉方式所得的种子混合播种,长出的植株表现型是a. 高茎矮茎=31b. 全部是高茎c. 以上两项都有可能d. 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
3、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据此答题。【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纯种的高茎豌豆与纯种的矮茎豌豆杂交所得的种子的基因型只有dd一种,所以无论是进行同株异花传粉,异株异花传粉,还是自花传粉,本质都是dd这种基因型的自交,那么所得的种子就有dd,dd,dd,所以种下去长出的植株的表现性状是高茎:矮茎=3:1。故选a。3.以杂合抗旱小麦(aa)为亲本,连续自交并逐年淘汰不抗旱植株。若以f2的抗旱小麦上结的种子为商进行出售。则农民种植后,不抗旱小麦所占的比例为( )a. 1/6b. 14c. 1/32d. 1/10【答案】d【解析】【分析】亲本aa自交,f1为1/4aa、1/2aa、1/4a
4、a,淘汰不抗旱植株(aa),f1为1/3aa、2/3aa。f1自交得到f2,f2的基因型为aa:1/3+2/3×1/4=1/2,aa:2/3×1/2=1/3,aa:2/3×1/4=1/6,淘汰不抗旱植株(aa),f2为3/5aa、2/5aa。【详解】以杂合抗旱小麦(aa)为亲本,连续自交并逐年淘汰不抗旱植株。f2抗旱小麦(3/5aa,2/5aa),若以f2的抗旱小麦上结的种子(即f3)为商品进行出售,不抗旱小麦所占的比例为2/5×1/4=1/1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遗传规律的应用,准确理解相关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4.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
5、,不属于f2产生9:3:3:1性状分离比的必备条件的是a. 各种精子与各种卵细胞的结合机会均等b. 控制不同性状基因的分离与组合互不干扰c. 环境对各表现型个体的生存和繁殖的影响相同d. 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在所有体细胞中均能表达【答案】d【解析】孟德尔遗传定律只能适用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细胞核基因的遗传,体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f1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是得出此结论所必需的,a正确;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分离与组合互不干扰的,是得出此结论所必需的,b正确;环境对各表现型个体的生存和繁殖的影响是相同的
6、,c正确;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在所有体细胞中均能表达,不是9:3:3:1的前提条件,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5.人类中,显性基因d对耳蜗管的形成是必需的,显性基因e对听神经的发育是必需的;二者缺一,个体即聋。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夫妇中有一方耳聋,也有可能生下听觉正常的孩子b. 一方只有耳蜗管正常,另一方只有听神经正常的夫妇,也可能所有孩子听觉均正常c. 基因型为ddee的双亲生下耳聋孩子的概率为7/16d. 基因型为ddee的双亲生下听神经正常孩子的概
7、率为9/16【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正常个体的基因型为d_e_,若夫妻中一方耳聋,另一方基因型为ddee,则后代全部正常,a正确;b、只有耳蜗管正常(ddee)与只有听神经正常(ddee)的夫妇,产生的后代基因型为ddee,听觉肯定正常,b正确;c、基因型为ddee的双亲生下耳聋孩子的概率为1-9/16=7/16,c正确;d、基因型为ddee的双亲生下听神经正常孩子(_e_)的概率为3/4,d错误。故选d。6.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直翅(b)对弯翅(b)、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显性,控制这三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图表示某一个体的基因组成,以下判
8、断正确的是a. 控制长翅和残翅、直翅和弯翅的基因遗传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 该个体的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为abd或abdc. 复制后的两个a基因发生分离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 该个体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所产生的精细胞基因型有四种【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由于控制长翅与残翅、直翅与弯翅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长翅与残翅、直翅与弯翅两对相对
9、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b、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知识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而正常情况下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相同,所以移向每一极的基因相同,都是a、a、b、b、d、d,b错误;c、基因复制形成的两个a基因可能会因为交叉互换,分布到同源染色体上,在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c正确;d、如果交叉无互换,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4个精细胞,两两相同,基因型有2种,d错误。故选c。【点睛】明确减数分裂的过程,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解题的关键。7.用两个圆形南瓜做杂交实验,子一代均为扁盘状南瓜。子一代自交,子二代出现扁盘状、圆形和长形,三者比例为961,现对子二代中的圆形南瓜做测交,则后代中扁盘
10、状、圆形和长形三种南瓜的比例为()a. 201b. 021c. 501d. 051【答案】b【解析】【详解】用两个圆形南瓜做杂交实验,子一代均为扁盘状南瓜设子一代扁盘状南瓜基因型为aabb,则子一代自交,子二代为a-b-(扁盘状),a-bb(圆形),aab-(圆形),aabb(长形)=9:3:3:1,说明双显性为扁盘状,单显性为圆形,双隐性为长形,现对子二代中的圆形南瓜做测交,分四种情况:1、扁盘状南瓜为aabb型,其测交后代为aabb,都为圆形南瓜;2、扁盘状南瓜为aabb型,其测交后代为aabb和aabb,比例为1:1,表现型为圆形、长形;3、扁盘状南瓜为aabb型,其测交后代为aabb,
11、都为圆形南瓜;4、扁盘状南瓜为aabb型,其测交后代为aabb和aabb,比例为1:1,表现型圆形和长形;因此,后代中扁盘状、圆形和长形三种南瓜的比例为0:4:2=0:2:1。故选b。8.在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固定装片时,细胞数最多的是a. 初级精母细胞b. 次级精母细胞c. 精细胞d. 精原细胞【答案】d【解析】【详解】蝗虫的精巢中精原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又能进行减数分裂,不管哪种分裂方式都有精原细胞在间期染色体的复制,而间期所占的时间最长,故在视野中看到的处于分裂间期的精原细胞的数目最多,d正确。故选d。9.如图中甲、乙、丙3个图分别表示某个生物(假设只含两对同源染色体)的3个正在进
12、行分裂的细胞,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甲和乙b. 不含姐妹染色单体细胞是乙和丙c. 甲细胞名称为初级卵母细胞d. 甲、乙、丙三个细胞的dna数分别为8、8、4【答案】c【解析】本题结合图像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能根据所学知识解读图像,判断出甲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乙图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根据甲图的细胞质平均分裂,判断出甲图是初级精母细胞,乙图是体细胞(或进行有丝分裂的精原细胞),丙图为次级精母细胞,进而分析、判断各选项。分析图形可知,甲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内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乙图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内含有4对同源
13、染色体;丙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内不含同源染色体,a正确;不含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是乙和丙,甲图含有姐妹染色单体,b正确;由于甲图的细胞质平均分裂,故甲图是初级精母细胞,因此乙图是进行有丝分裂的体细胞(或进行有丝分裂的精原细胞),丙图为次级精母细胞,c错误;甲、乙、丙三个细胞的核dna数分别为8、8、4,d正确。【点睛】解题方法指导:(1)依据细胞质的分配方式判断精卵形成过程图像(二倍体生物2n4)(2)据分裂图像快速确认动物性别,若为四分体平分为二,则一定为减后期,此时若细胞质均等分裂则动物性别一定为雄性,若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则动物性别一定为雌性。注:若减后期,则细胞质均等分裂时,不能
14、直接确认动物性别(此时需依据其他信息继续确认)。10.如图所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b段可以表示在有丝分裂或者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分子的复制b. bc段可以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前期、中期c. cd段可以表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 若纵坐标为细胞中的dna含量,此曲线也可以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的变化过程【答案】c【解析】【分析】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形式,是有性生殖生物的原始生殖细胞(如动物的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成为成熟生殖细胞(精、卵细胞即配子)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它的特点是细胞经过两次连续的分裂,但染
15、色体只复制一次。因此,生殖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有丝分裂间期分为g1(dna合成前期)、s(dna合成期)、g2(dna合成后期) 三个阶段,g1期主要是合成复制所需的蛋白质及核糖体在增生;s期进行dna的复制,染色体复制形成染色单体,一条染色体上有两条染色单体,两个dna分子;g2期主要是细胞分裂期有关酶与纺锤丝蛋白质的合成。【详解】a、ab段表示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此时细胞中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正确;b、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b正确;c、cd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
16、,c错误;d、此曲线也可以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内的染色体dna含量的变化过程,此时ab段表示有丝分裂间期,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de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曲线图的识别。11.某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是40,减数分裂时的联会时期、四分体时期、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中的核dna分子数依次是( )a. 80、80、40、40b. 40、40、20、20c. 40、80、40、20d. 80、80、40、20【答案】d【解析】【分析】卵巢里的初级卵母细胞通过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一个较大的次级卵母细胞,和另一个较
17、小的第一极体。次级卵母细胞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一个大的卵细胞,小的为第二极体,卵细胞即雌配子。所谓同源染色体是指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其形态大小相同的一对染色体。受精卵及体细胞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四分体指的是在动物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减i)的前期,两条已经自我复制的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的四条染色单体的结合体。【详解】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细胞内染色体复制,导致细胞核内dna含量加倍但染色体数量不变;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同源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次级卵母细胞内,导致次级卵母细胞核内dna含量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姐妹染色体平分到两个细胞内,导致卵细胞核内的dna含量再
18、次减半;根据题意某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是40,故含有的核dna数也是40,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减数分裂时的联会时期、四分体时期、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中的核dna分子数依次是80、80、40、20,所以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卵细胞形成过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理解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相关数值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12.下图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或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和有丝分裂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依分别是( ) a. b.
19、 c. d. 【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含量变化规律,并能绘制简单的曲线图,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详解】中先加倍后平分,且加倍是逐渐的所以为有丝分裂dna变化曲线,中先加倍后平分再减半,且加倍是逐渐,所以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曲线,中先减半后加倍再平分,且加倍后又减半,所以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含量变化曲线,中先不变后加倍再平分,且加倍是突然,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故选a。13.如果精原细胞有三对同源染色体:a和a、b和b、
20、c和c,下列哪四个精子是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 )a. abc,abc,abc,abcb. abc,abc,abc,aboc. abc,abc,abc,abcd. abc,abc,abc,abc【答案】a【解析】【分析】原始生殖细胞如精原细胞,经过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再通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四个精细胞。【详解】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后形成两种次级精母细胞;又每个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产生的都是相同的精子,所以有三对同源染色体:a和a、b和b、c和c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正
21、常减数分裂只能形成四个,2种精子,且两两相同。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精子形成过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是解题的关键。14.某同学总结了四点有关减数分裂、染色体、dna的知识点,其中错误的是( )a. 次级精母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正好和正常体细胞核的dna分子数目相同b.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c. 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正好和dna分子数目相同d. 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着丝点数目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原始生殖
22、细胞如精原细胞,经过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再通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四个精细胞。【详解】a、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dna进行复制,数目加倍,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dna数目又减半,因此次级精母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正好和正常体细胞核的dna分子数目相同,a正确;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但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的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短暂加倍,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b正确; c、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dna分子数目一半,c错误; d、任何一
23、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着丝点数目相同,d正确。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5.如图中甲-丁为某动物(染色体数=2n)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a. 甲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 乙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c. 丙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d. 丁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1:2:2,
24、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等,由此可知,甲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乙图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1:2:2,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由此可见,乙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丙图中无染色单体,且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等,由此可知,丙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开始阶段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的开始阶段或有丝分裂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丁图中无染色单体,且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说明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或减数分裂完成形成的精细胞时期。【详解】甲图中染色体数是正常体细胞中的数目,含有姐妹染色单体,可以代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a正
25、确;乙图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含有姐妹染色单体,可以代表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可表示次级精母细胞,b正确;丙图染色体数目是正常体细胞中的数目但没有染色单体,应是dna没有复制的有丝分裂间期的g1期,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而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是正常体细胞数目的二倍,c错误;丁中染色体数目减半,没有染色单体,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或精细胞,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柱状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规律,重点考查柱形图的分析,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能根据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比值和染色体含量来判断细胞可能的分裂方式和所处的时
26、期。16. 现有若干未交配过的四种果蝇(甲、乙、丙、丁),眼色有正常眼(b)和褐眼(b),体色有灰体(e)和黑体 (e),两对基因分布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丙果蝇的变异来源为交叉互换b. 乙果蝇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的基因型为be和bec. 若乙与丁杂交,后代中灰体雄果蝇的比例为1/2d. 若想在f1中获得基因型为bbee的比例最高,选用的亲本杂交组合有甲和乙、甲和丁【答案】c【解析】【详解】丙果蝇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a项错误;乙果蝇减数 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的基因型为bbee和bbee,b项错误;乙、丁杂交,后代中全为灰体,其中雄性的比例为1/
27、2,c项正确;甲、乙均为雌性,若想在f1中获得基因型为bbee的比例最高,选用的亲本杂交组合只有甲和丁,d项错误。【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减数分裂17.下列有关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表述,正确的是( )a. f1产生4个配子,比例是1:1:1:1b. 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细胞和基因型为yr的精子的数量比为1:1c.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可以自由组合d. f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答案】d【解析】【分析】孟德尔在做两对杂交实验的时候,发现f2的分离比为9:3:3:1。提出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并且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
28、传。f1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四种不同的配子,进而雌雄配子结合得到f2分离比9:3:3:1。【详解】a、据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可知,f1黄色圆粒豌豆(yyrr)产生yr、yr、yr、yr四种配子,比例是1:1:1:1,不可能只产生四个配子,a错误;b、f1的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各自分别产生卵细胞和精子,由于性原细胞及过程的不同,它们的数量没有一定的比例,一般是精子数目比卵细胞数量多,b错误;c、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裂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错误;d、由于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能产生yr、
29、yr、yr、yr四种配子,比例是1:1:1:1,所以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d正确。故选d。18.对下列生物学经典实验的科学方法与实验结论的描述错误的是( )选项生物学经典实验科学方法或技术实验结论a人细胞与小鼠细胞融合实验荧光标记法细胞膜具流动性b萨克斯研究曝光与遮光叶片的产物控制变量法光合作用产生淀粉c赫尔希与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同位素标记法dna是遗传物质d摩尔根的果蝇眼色杂交实验类比推理基因在染色体上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用同位素示踪法分别标记噬菌体外壳(35s)和噬菌体的dna(32p),分别侵染未标记的大
30、肠杆菌,分别检测放射性出现的部位(悬浮液/沉淀)。实验结果:32p组沉淀中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说明dna能进入大肠杆菌,且在新的噬菌体中也发现了32p,说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35s组悬浮液中放射性较强,说明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详解】a、用荧光标记法进行人细胞与小鼠细胞融合实验能得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a正确;b、用控制变量(对比实验)法比较曝光与遮光叶片的产物得出光合作用产生淀粉,b正确;c、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得出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c正确;d、用假说演绎法进行果蝇眼色杂交实验得出基因在染色体上,d错误。 故选d。19.已知(a和a)、(b和b)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
31、控制两对相对性状。下列关于基因型为aabb的二倍体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b. 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自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c. 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可同时产生四种卵细胞d. 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可能同时产生四种精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原始生殖细胞如精原细胞,经过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再通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四个精细胞。卵巢里的初级卵母细胞通过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一个
32、较大的次级卵母细胞,和另一个较小的第一极体。次级卵母细胞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一个大的卵细胞,小的为第二极体,卵细胞即雌配子。【详解】a、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不相等,a错误;b、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如果是a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一条染色体上,ab位于这对同源染色体的另一条染色体上,它们自交会出现aabb、2aabb、aabb三种基因型,对应两种表现型。如果是a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一条染色体上,ab位于这对同源染色体的另一条染色体上,它们自交会出现aabb、2aabb、aabb三种基因型,对应三种表现型,b错误;c、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
33、同源染色体上,则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能产生1种卵细胞,c错误;d、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若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交叉互换,则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可能同时产生四种精细胞,d正确。故选d。20.果蝇的翅形受2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已知a、a位于常染色体上,且a基因纯合时果蝇为残翅,为确定b、b是否也位于常染色体上,进行如图所示的杂交实验,已知正交的f2中长翅、小翅和残翅分离比为934,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a. b、b位于x染色体上b. 正交f2中只有雄性个体出现小翅性状c. 反交f2中小翅性状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不同d. 反交f2中表现型为长翅的个体占3/8【答案】c【解析】【详解】
34、a、已知果蝇的翅形受2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a、a位于常染色体上,而图中显示正交与反交结果不同,反交实验的f1中,所有雌蝇均为长翅、所有雄蝇均为小翅,说明b、b基因位于性(x)染色体上,a正确;b、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同时含有a和b表现为长翅,aa表现为残翅,只有a表现为小翅,则正交实验中亲本的基因型是aaxbxb和aaxby,子一代为aaxbxb、aaxby,则f2中小翅个体的基因型是aaxby、aaxby,即只有雄性中出现小翅,b正确;c、反交实验中,亲本的基因型是aaxbxb、aaxby,子一代基因型为aaxbxb、aaxby,则f2中小翅性状在雌雄个体中比率相同,c错误;d
35、、反交f2中表现型为长翅的个体占总数3/4×1/2=3/8,d正确。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和遗传图解,分析三种表现型对应的基因组成,确定正交和反交实验中亲本的基因型。21.假如下图是某生物体(2n4)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细胞是动物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有 8 条染色体b. 若染色体有基因 a,则上可能是基因 a 或 ac. 若图中的表示 x 染色体,则表示 x 或 y 染色体d. 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有 2 对同源染色体【答案】c【解析】【分析】该生物含有4条染色体,而该细胞着丝点分裂,含有8条染色体,故为有丝分裂的后期
36、。【详解】a、该细胞不含细胞壁,故为动物细胞,着丝点分裂,且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有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a正确;b、和是同源染色体,若染色体有基因a,则上可能是基因a或a,b正确;c、和是同源染色体,且大小不同,若图中的表示x染色体,则表示y染色体,c错误;d、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产生的子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有2对同源染色体,d正确。故选c。22.下图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遗传病的家系图,该病为隐性伴性遗传病,-1的致病基因是由( )a. -1遗传的b. -2遗传的c. -3遗传的d. -4遗传的【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已知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隐性伴性
37、遗传病,图中显示该家系有女患者,说明该病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据此分析答题。【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为伴x隐性遗传病,其主要特点是男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母亲,且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遗传系谱图中-1是男患者,其致病基因直接来自-1,而-1的父亲正常,不携带致病基因,则-1的致病基因来自其母亲-2,因此-1的致病基因最终来自-2。故选b。23.一对正常的夫妇,他们的父母均正常,其妻弟是色盲,预计他们的儿子是色盲的几率为( )a. 100%b. 50%c. 25%d. 125%【答案】c【解析】【分析】伴性遗传指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表现出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方式。自然界
38、中由性染色体决定生物性别的类型,主要有xy型和zw型,xy型在雌性的体细胞内,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在雄性的体细胞内,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详解】由题意分析可知,丈夫正常,所以丈夫无色盲基因,其基因型为xby;妻子弟弟色盲,父亲正常,说明妻子的母亲正常但是携带了色盲基因(基因型是xbxb),因此妻子的基因型是xbxb或xbxb,妻子有1/2机会携带色盲基因,她传给儿子的机会又是1/2,所以他们的儿子得色盲的概率就是1/2×1/2=1/4=25%。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故选c。24.人体内某一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其内有44条常染色体与2条x染色体,此细胞可能是( )初级精
39、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卵细胞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原始生殖细胞如精原细胞,经过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再通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四个精细胞。卵巢里的初级卵母细胞通过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一个较大的次级卵母细胞,和另一个较小的第一极体。次级卵母细胞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一个大的卵细胞,小的为第二极体,卵细胞即雌配子。【详解】初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为44+xy,性染色体不同型,错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着丝点分裂,染色体为44+xx或44+yy,性染色体可能同型,正确;初
40、级卵母细胞中的染色体为44+xx,正确;卵细胞中的染色体为22+x,只有一条性染色体x,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故选c。25. 下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甲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b. 图乙一定为初级精母细胞c. 图丙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d. 图丙中的m、m为一对同源染色体【答案】b【解析】【详解】a、图甲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也可能为(第一)极体,a错误;b、图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因此其名称一定为初级精母细胞,b正确;c、图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因此其名称一定为次级卵母细胞,c错误;d、图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
41、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d错误。故选b。26.下列有关遗传物质本质探索过程中经典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 格里菲斯和艾弗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 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的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 烟草花叶病毒没有dna的事实,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的观点是错误的d. 所有含有dna的生物都以dna为遗传物质【答案】d【解析】【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
42、: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详解】a、格里菲斯实验证明了s细菌中有一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的实验证实了这种转化因子是s型细菌的dna,他们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并未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错误;b、赫尔希和蔡利用含同位素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后,再利用标记了的大肠杆菌培养病毒才获得被标记的噬菌体,b错误;c、烟草花叶病毒没有dna,说明了rna也可以作为rna病毒的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
43、质的观点是错误的,c错误;d、对于遗传物质的本质,可以认为所有含有dna的生物都以dna为遗传物质,d正确。故选d。27.果蝇红眼和白眼是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用一对红眼雌雄果蝇交配,子一代中出现白眼果蝇,让子一代红眼雌雄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子二代果蝇中红眼与白眼的比例是( )a. 3:1b. 5:3c. 7:1d. 13:3【答案】c【解析】【分析】伴性遗传指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表现出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方式。自然界中由性染色体决定生物性别的类型,主要有xy型和zw型,xy型在雌性的体细胞内,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在雄性的体细胞内,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详解】用
44、一对红眼雌雄果蝇交配,子一代中出现白眼果蝇,说明亲本为xbxb、xby,子一代红眼雌果蝇为1/2xbxb、1/2xbxb,雌配子的比例为xbxb=31,子一代红眼雄果蝇为xby,雄配子的比例为xby =11,子一代红眼雌雄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子二代果蝇中白眼的比例是1/4×1/2=1/8,红眼为7/8。因此红眼与白眼的比值为71。故选c。28.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雄性的性染色体为zz,雌性的性染色体为zw)。正常家蚕幼虫的皮肤不透明,由显性基因a控制,“油蚕”幼虫的皮肤透明,由隐性基因a控制,a对a是显性,位于z染色体上。以下杂交组合方案中,能在幼虫时期根据皮肤特征,区分其后代幼
45、虫雌雄的是( )a. zaza×zawb. zaza×zawc. zaza×zawd. zaza×zaw【答案】d【解析】zaza×zaw,后代基因型是zaza、zaw,无论是雌性还是雄性幼虫的皮肤都是不透明的,a错误;zaza×zaw,后代基因型是zaza、zaw,无论是雌性还是雄性幼虫的皮肤都是不透明的,b错误;zaza×zaw,后代基因型是zaza、zaza、zaw、zaw,则后代雌性幼虫的皮肤都是一半是透明的,一半是不透明的,雄性幼虫的皮肤都是不透明的,c错误;zaza×zaw,后代基因型是zaza、zaw
46、,则后代雌性幼虫的皮肤全部是透明的,雄性幼虫的皮肤全部是不透明的,d正确。29.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则小鼠体内s型。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最可能是下图哪个选项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会是r型菌转化为s型菌。【详解】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时,由于小鼠体内的免疫系统的存在,杀死一部分r型细菌,同时在s型细菌的dna作用
47、下出现s型细菌,破坏小鼠体内的免疫系统,直至小鼠死亡,导致两种细菌的数量均增加,所以b正确。故选b。30.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如下实验:1.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2. 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3. 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一段时间后进行离心,检测到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依次是a. 沉淀物、上清液、沉淀物b. 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c. 沉淀物、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d. 上清液、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答案】b【解析】【分析】用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15n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用35s
48、标记的是细菌的含s的化合物。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细菌细胞外;在噬菌体dna的指导下,利用细菌细胞中的物质来合成噬菌体的组成成分。因细菌的质量重于噬菌体,所以离心后,细菌存在于沉淀物中,蛋白质外壳主要集中在上清液中。【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1.用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2.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3.用15n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离心后,沉淀物和上清液中都有放射性。综上所述, b
49、正确,a、c、d均错误。故选b。【点睛】正确解答此题的前提是:识记并理解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原理、过程;解题时一定要看清标记对象是噬菌体还是细菌。31. 下列有关核酸与遗传物质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dna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b. 某些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c. 在真核生物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 hiv、sars病毒、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均为rna【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除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外,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a、b正确;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只能是dna,c错误;hiv、sars病毒、流感病毒都是rna病毒,其遗传物质均为rna,d正确。故选c。
50、32.已知某双链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4%,其一条链中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和18%,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a. 34%和16%b. 34%和18%c. 16%和34%d. 32%和18%【答案】a【解析】【详解】已知某双链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4%,由于c=g、a=t,则c=g=17%、a=t=33%其一条链中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和18%,即t1=32%、c1=18%,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t=(t1+t2)÷2,所以t2=34%,同理,c2=16%。答案选a.33.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3
51、2p或35s标记t2噬菌体,并分别与无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经过一定时间保温后再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并检测放射性。与此实验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搅拌不充分会使含35s标记组沉淀物的放射性偏高b. 保温时间过长会使含32p标记组上清液的放射性偏低c. 实验所获得的子代噬菌体均不含35s而部分可含有32pd. 实验目的是研究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答案】b【解析】【详解】a、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如果搅拌不充分,蛋白质外壳与细菌不分开,会使35s标记组沉淀物的放射性偏高,a正确;b、如果保温培养时间过长,部分被侵染的大
52、肠杆菌会裂解,从而导致32p标记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偏高,b错误;c、由于35s标记的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dna分子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所以实验所获得的子代噬菌体不含35s而部分可含有32p,c正确;d、实验目的是通过对照实验,研究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关键要掌握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34.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最初认为遗传物
53、质是蛋白质,是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b. 艾弗里等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结论c.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与dna能完全分开d. 沃森和克里克运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确认了dna的分子结构【答案】b【解析】【分析】1、作为遗传物质应具备的特点是:a、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b、能自我复制,保持上下代连续性;c、能指导蛋白质合成;d、能产生可遗传变异。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
54、证明dna是遗传物质。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进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详解】a、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因为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a正确;b、艾弗里等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b错误;c、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其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导致dna和蛋白质彻底分开,因此该实验比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更有说服力,c正确;d、沃森和克里克运用建构物
55、理模型的方法研究确认了dna的分子结构,d正确。故选b。35.在搭建dna分子模型的实验中,若有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14个,脱氧核糖塑料片40个,磷酸塑料片100个,4种碱基塑料片共20个(其中4个c,6个g,3个a,7个t),代表氢键的连接物若干,脱氧核糖和碱基之间的连接物若干,则( )a. 能搭建出一个4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b. 能搭建出20个脱氧核苷酸c. 能搭建出410种不同的dna分子模型d. 所搭建的dna分子片段最长为7个碱基对【答案】a【解析】分析】dna由脱氧核苷酸组成的大分子聚合物。脱氧核苷酸由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构成。其中碱基有4种: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dna 分子结构中,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链围绕一个共同的中心轴盘绕,构成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磷酸链在螺旋结构的外面,碱基朝向里面。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链反向互补,通过碱基间的氢键形成的碱基配对相连,形成相当稳定的组合。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为at、gc,因此嘌呤数目(a+g)=嘧啶数目(t+c)。【详解】a、假设脱氧核苷酸为n个,则需要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粮食加工行业相关项目经营管理报告
- 宝石的材料测试行业相关项目经营管理报告
- 小麦胚芽膳食补充剂产品供应链分析
- 系索耳船用商业机会挖掘与战略布局策略研究报告
- 自行车尾箱包商业机会挖掘与战略布局策略研究报告
- 手动泵产品供应链分析
- 织锦人像项目营销计划书
- 药用人参项目运营指导方案
- 在线教育服务行业相关项目经营管理报告
- 电子计时仪器细分市场深度研究报告
- 2024人教版道法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成长的时空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铁路交通安全主题班会课件
- 2024年专技人员公需科目考试答
- 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1、解决问题的策略 苏教版(共13张)
- 2023-2024学年北京市某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详解)
- 调味品品牌授权销售合作协议(2024年版)
- 中国软件行业基准数据报告(SSM-BK-202409)
- 2024新华社招考应届高校毕业生(高频重点提升专题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全国软件水平考试之高级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重点黑金模拟题(附答案)
- DL∕T 1987-2019 六氟化硫气体泄漏在线监测报警装置技术条件
- 2024年11月北京地区学位英语真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