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小学课堂代币奖励法的三大误区_第1页
走出小学课堂代币奖励法的三大误区_第2页
走出小学课堂代币奖励法的三大误区_第3页
走出小学课堂代币奖励法的三大误区_第4页
走出小学课堂代币奖励法的三大误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走出小学课堂代币奖励法的三大误区 摘要 本文结合教育学 、 儿童心理学及教学实践,针对小学阶段代币奖励法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 “ 一 刀切 ”“ 一成不变 ” 和 “ 一言堂 ” 的三大误区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 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 关键词 代币奖励法;目标制定;科学民主;奖励兑换物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2684(2011 10-0023-03 张凤飞俞国良等人的调查发现,小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主 要包括学习 、 自我 、 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 其比例分别为 20%, 30%, 30%和 20%左右

2、。 另有数据表 明,小学生中厌学 、 学习困难的学生已超过四分之一, 其中不良的学习行为习惯是导致以上现象的最主要原因 。 如何改掉不良的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美国心理学 家斯金纳的 “ 强化理论 ” 认为,受到强化的行为会再次 发生 。 因此,教师在要求学生形成某种好的行为习惯或 者改变不良行为的时候,需要不断地进行强化 。 代币奖 励法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的行为强化方 法 。 其核心特点是通过对儿童进行心理激励以强化其正 确行为,矫正不良习惯 。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直接使用 此法的机会可能很少,但是治疗者可将此法交给当事人, 或在集体治疗中使用 。 这就意味着在学校教育中非常

3、适 合运用此法 。所谓 “ 代币奖励法 ” 就是指把奖励结果用虚拟的货 币量化,完成规定的事项后就获得规定数量的代币作为 奖励 。 这里的代币,就像游乐场用来代替货币的铜板, 是行为改变和强化物之间的媒介 。 学生有好的行为出现, 就可以得到代币,由此得到强化,并可用代币和教师换 取奖励 。 集齐一定数量的代币以后,儿童就能用这些代 币换取自己喜欢的东西或是实现自己的愿望 。同时,代币奖励法不会产生由原始强化物所引起的 厌腻现象 。 所谓厌腻现象即行为者不断地消费强化物所 引起的对该强化物的需要降低 。 比如,一周内认真及时 完成作业者奖励一本作业本,过不了几周作业本就丧失 了吸引力 ,学 生

4、 会 说 :“ 老 是 作业 本 ,我 都 有 一 大 堆 了 。 ” 而代币实施方便,携带方便,可以储存,可以根据 拥有者当时的需要兑换所需要的原始强化物,从而解决了由原始强化所引起的厌腻现象问题 。其次,代币奖励法还能培养儿童的意志品质 。 代币奖 励法通过代币的积累,换取某种强化物,可以培养儿童 延迟满足的能力 。 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想要 得到的东西或想要做的事情,很多情况下都能立刻得到 满足,久而久之,稍有不满足就要大发雷霆 。 在代币奖 励法的实施过程中,由于事先约定,代币数量不够时就 不能换取奖励物,因此发脾气也没有用,必须慢慢积累 代币 。 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的延迟满足

5、能力得到了提高, 意志力也得到了锻炼 。再次,代币奖励法还密切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 由于学 生表现出好的行为时,教师立即给予代币强化,从而使 教师更关注于学生的点滴进步,时常与学生进行正向交 流,密切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然而,这种奖励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 误区,只有走出了这些误区,才能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助一臂之力 。一 、 走出 “ 一刀切 ” 的误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 学习习惯,如积极认真完成作业 、 书写端正等而实施代 币奖励法 。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时常看到代币奖 励法的展示台 “ 班级竞赛榜 ” 上出现 “ 贫富悬殊

6、 ” 的 现象,多数的学生在竞赛榜上贴满了代币,而少数学生 只有区区几个,甚至一个也没有 。 那么代币奖励法对这 一部分学生而言已经失去了意义,他们游离于机制之外 。 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 因 主 要 是教 师 制 定 奖 励 机 制 时 的 “ 一刀切 ” 做法 。所谓 “ 一刀切 ” 是指教师在制定目标时过于单一化 。 在代币奖励法的实施过程中,制定目标是首要任务 。 研究实践 2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1.10(上半月刊 总第 186期要求学生达到的目标应该是通过一定努力才可以达到的, 定得太低,学生轻而易举就能达到,渐渐就会失去兴趣 。 但又不能定得太高,否则学生会失去努力的动力和信

7、心 。 多数研究表明,有 50%可能达到的行为标准对孩子最有刺 激效果,稍稍努力就能获得成功,使孩子很有成就感, 增强了孩子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信心 。 然而,因为学生 个体存在差异,同一目标,对有些学生来说轻易就能达 到,而有些却非常困难 。 比如,有教师规定在语文考试 中取得 90分以上的同学可以在 “ 班级竞赛榜 ” 中直接贴 一面小红旗,直接跳过中间的 “ 五角星 ”“ 卡通纸 ” 的 两级兑换 。 教师的这条制度,对成绩优异的学生有着很 好的激励作用,然而对于中下游学生而言,那是可望而 不可即的 。 一个学期中,有些学生没有一次考试成绩能 达到要求,从而 对 这条 规 定 彻 底 绝

8、望 ,这 就 是简 单 的 “ 一刀切 ” 。 针对我们现行的班级授课制,班中学生学习 能力 、 学习习惯参差不齐的特点,为了使代币奖励法面 向全体,我们可以采取阶梯式非单一的目标体系 。例如,教师为了培养学生自主识字 、 记字的学习习 惯,在三年级的学生中实施了 “ 免抄代币法 ” 。 由于班级 学生的识字水平差异较大,教师和学生一起统计了全体 学生的听写情况 。 经过讨论决定,把学生的识字 、 记字 能力分为三个层次,制定了三个层次的目标 。 教师把总 目标定为:生字词语听写连续多项获得满分者,获得一 张免抄卡 、 一张奖状,并免去下一课的生字 、 词语抄写 作业 。 在总目标下,具体分为

9、三个层次:识字能力较差 的学生,听写连续获得满分两次,能得到上述奖励;识 字能力中等的学生,听写连续获得满分三次,能得到上 述奖励;识字能力较强的学生,听写连续获得满分五次, 能得到上述奖励 。另外,在这三个层次的基础上,为了使优秀的学生 有更高的追求目标,还制定了挑战目标:拥有免抄卡时 间超过两周的学生,免除单元复习时的词语抄写任务 。 这样一来,班级中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了属于自己的 奋斗目标,为了达到目标而不懈努力,在此过程中自主 寻求适合自己的认字识字方法 。 一个学期下来,有 90%的 学生养成了自主识字认字的好习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 、 走出 “ 一成不变 ”

10、的误区代币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中介物 。 然而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采取的代币形式较为单一,通常都是小红花,五角 星贴纸等,这一类代币学生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接触 了,早已失去了新鲜感和神圣感 。 代币的形式可以多种 多样,可以是亲手制作的卡片 、 印章 、 带签名的修正纸 等,也可以是表格式的记分卡 、 点数表,还可以是日常 学习中的分数和其他学习成果,如作业中获得的 100分 、 五角星 、 优等 。在 “ 免抄代币法 ” 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选择的一级代 币就是语文学科的听写获得 100分,是产生于日常学习中 的代币 。 二级代币是免抄卡,教师使用颜色鲜艳的卡纸 裁制成卡片,然后印上免抄二字的印

11、章,并签上获得者 的名字 。 这样的代币使学生觉得是独一无二的,有神圣 感,吸引力较大 。其次,代币兑换物的形式也存在 “ 一成不变 ” 的现 象 。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代币兑换 物是学生努力的动力,如果代币兑换物不能引起学生的 兴趣,那么这种动力就会消失,也意味着代币奖励法的 失败 。 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我们的兑换物不够丰富多 样 。 通常做法是将兑换的小红旗贴在班级荣誉榜上,作 为期末评选优秀的其中一个依据 。 虽然由于条件限制, 与家庭教育中的代币兑换物,如喜欢的玩具 、 一次旅游 、 一顿大餐不能相提并论,但是我们的代币可以通过逐渐 增加精神奖励的比重,如口头表扬,

12、积极的动作语汇 、 群体关注等,来加强效果 。 这种精神奖励既避免了一成 不变,还能较好地对孩子进行心理激励,更有利于学生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例如,在实施 “ 免抄代币法 ” 时,代币兑换物就包括 了特权和精神奖励,获得免抄卡的学生不仅可以有免抄 下一课词语的特权,而且还集中在每周五的班队课上进 行表扬,并颁发奖状,以一种仪式的形式固定下来 。 不 少学生在周记中反映,班队课上的仪式令他们自豪不已, 自信满满,最期盼这一刻的到来,愿意为这一刻的到来 付出自己的努力 。三 、 走出 “ 一言堂 ” 的误区小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很多时候 在很多事情上,教师在班级中具有绝对权威 。

13、 因此,教 师在实施代币奖励法的时候,不管是制定还是执行,也 往往是一个人说了算,有时还随意更改代币兑换数量, 任意没收代币,缺少民主和监督,存在 “ 一言堂 ” 的误 区 。 比如,有的教师因为早上迟到而没收因为上课举手 积极而获得的小红花;因为学生打架导致班级扣分,而 在 “ 班级竞赛榜 ” 上划去因为考试优秀而获得的小红旗 。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制定的目标范围较广, 包括了学习 、 生活的各个方面,因而存在代币奖励与惩 罚的不对应性,很难使某种行为得到强化 。 在上述例子 中,举手发言积极的学生被没收了代币,这就对养成积 极举手的良好学习习惯造成了障碍 。 上学迟到和积极举 手

14、是不同方面的习惯,这种跨范畴的任意惩罚是不可取 的,容易打击儿童争取奖励的信心,引起学生的不良情 绪 。代币奖励法中,是否允许惩罚呢?任何一种制度,都 是奖励和惩罚想结合的 。 在行为治疗中,也有正强化和 负强化两种不同方式 。 但是惩罚不可以是教师的随意行 研究实践2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1.10(上半月刊 总第 186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10(上半月刊 总第 186期为,这就要求在代币奖励法的制定时,做到要求明确 、 细化,如何得到代币和没收代币都要具体说明,可以以 表格的形式列出,张贴于班级显眼处公布于众,做到公 平 、 公正,有据可依 。 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特

15、别是部分班干部,他们有能力 、 有时间参与规则的制定, 从而使整个机制更加公正 、 公平,避免操作过程中的随 意性,走出 “ 一言堂 ” 的误区 。比如,在 “ 免抄代币法 ” 的实施过程中,可规定免抄 卡不是终身制的,获得免抄卡的学生有免抄生字的特权, 但为了维持这种特权,必须保证下次听写也是满分,因 此,学生就会自觉地进行生字词语的记忆和复习 。 但是 如果未能获得满分,就要上交免抄卡,继续从头开始努 力 。 这些制度在实施之前就已经制定好了,本着民主公 平的原则,与学生进行了沟通,接受学生提出的意见 。 教师综合修改之后,张贴于班级布告栏中,严格执行 。 教师允许学生在课间的任何时间来兑

16、换免抄卡,免抄卡 即时生效 。 忙碌的时候也可以请班干部担当小助手,兑 换的工作交与他们执行,使学生始终对机制保持热情和 发自内心的认可,从而更有利于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当然,代币奖励法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不少的缺陷 和问题 。 如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花费的的精力和时间较多, 或多或少地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 再如,由于代币奖励机 制的成效明显现存在一定的滞后现象,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实施,出现半途而废的现象时该如何避免 这些 问题都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探究和改进 。 参考文献:1张明编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教师用书 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8.10.2刘晓明主编 . 小学生常见心

17、理问题解析与辅导 M.中国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08.7.3朱智贤 . 儿童心理学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 34.4雷厉主编 . 中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干预 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8.5张宝山,张晓光,马秋晖 . 代币法在儿童行为辅导 中的应用 D.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2000.10.6陈立群,潘清泉 . 运用代币制矫正不良行为的尝试 M.柳州师专学报, 2000, 15.7边玉芳,邵春辉 . 代币法矫正一小学生课外作业潦 草行为的个案研究 M.心理科学 .1995, 18(3 . 8谢全建,耿培青 . 让儿童字积累与消费奖励中成 长 浅谈代币奖励法的运用 J

18、.人民教育 .2003, 219雷厉主编 . 中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干预 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8.(作者单位:浙江省鄞州区雅戈尔小学, 315153编辑 /于 洪杨 怡终校 /何 妍 摘要 本文论述了儿童嫉妒心产生的原因 、 表现形式及其危害,提出了阅读疗法能舒缓儿童情绪的观 点,并进一步列举出如何通过故事帮助儿童驱除嫉妒心理的具体做法 。 关键词 嫉妒心理;儿童阅读;阅读疗法;故事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2684(2011 10-0025-03一 、 儿童的嫉妒心理及其危害嫉妒心,是指对强于自己 、 超过自己的人心怀妒忌, 是对他人所取得的地位 、 名誉 、 成绩和进步的不服气 、 不友好态度,有时甚至会产生敌对情绪 。嫉妒是一种原始情感,是人类心理中动物本能的表 现,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 嫉妒之心,人皆有之,孩子也不 例外 。 据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斯坦贝格研究,嫉妒心理最早 可能出现在学步前的婴儿期 。 不足周岁的婴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