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训练授课学时:4学时(第一节2学时、第二节2学时)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各种运动损伤预防和康复锻炼的相关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预防以及康复锻炼的原则和方式,培养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本章内容提要:运动损伤的原因,运动损伤的预防,康复锻炼的原则,康复锻炼的方式,恢复训练、比赛的标准 授课形式:讲授、提问、讨论教学方法:视、听、议、讲相结合,启、示、试、创层层递进。教学结构: 教师启导点学生思学创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重点:运动损伤的原因和预防教学难点:运动损伤的康复锻炼教学内容:第一节 运动损伤的原因与预防一、运动损伤的原因(一)基本原因(直接原因)
2、1、缺乏运动损伤知识2、各种训练不够运动损伤的发生与身体素质训练、专项技术训练、战略技术训练以及心理品质培训不够有密切关系。一般身体素质不良时,肌肉力量和弹性就较差,反应迟钝,关节灵活性和稳定性也较差,因而容易致伤。专项技术训练不够时,往往动作要领掌握不好,存在缺点和错误,这类不佳的技术动作,极易违反身体结构、机能特点和运动时的生物力学原理,因而容易发生损伤。战略技术训练不够而致伤的,虽然较少发生,但易被忽视。3、教学、训练和比赛活动安排不当(1)准备活动问题 如未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就开始正式运动或准备活动离正式运动的时间太长;准备活动量过大或专项内容结合不好;准备活动过程中违反循序
3、渐进的原则,一开始速度过快,用力过猛等。(2)运动量过大(3)组织方法上有缺点 在组织教学、训练过程中,不遵守循序渐进和区别对待的原则;教师负责的学生人数过多;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及自我保护的能力;运动场地小,人多拥挤,不区分使用;教师对学生的组织纪律要求不严,允许有伤病的学生参加剧烈运动等。4、运动参加者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不良5、场地、器材设备、服装不符合要求及气候不良等6、动作粗野或违反规则(二)潜在原因(诱因)诱因即诱发因素,它必须在局部负担量过大、技术错位等直接原因的同时作用下,才可称为致伤因素。它是由人体某些部位的解剖生理特点和运动项目本身的技术特点两个潜在因素所决定的。1、各项运动
4、的不同技术特点各项运动都有它自己的技术动作特点,运动过程中身体各部位所承受的负担量不同,若训练方法不当,容易引起负担较大部位的受伤,如篮球运动最易伤膝、体操运动员极易伤肩等。2、局部解剖生理特点某些组织所处的特殊解剖位置,在运动时可于周围组织发生挤压和摩擦,如肩袖肌腱;局部组织较脆弱,抗拉或抗折能力较弱,在一定外力作用下易造成损伤,如骺板;有的关节在一定的屈曲角度时,稳定性下降,关节面间易出现“不合槽”运动而引起捻错与摩擦,如膝关节半蹲位下发力等。篮球运动体操运动肩袖损伤二、运动损伤的预防(一)提高预防意识运动损伤的发生,常与体育运动参与者、组织者、指导者对运动损伤的危害认识不足,思想上无防伤
5、观念,缺乏预防运动损伤的基本知识有关。忽视了循序渐进的原则,盲目地进行体育锻炼,甚至将预防运动损伤的科学态度与勇敢、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对立起来,使体育运动参加者、组织者、指导者不能积极地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发生损伤后也不能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青少年生活经验不足,思想麻痹,缺少防伤意识,运动中好胜心强,盲目的从事力所不及的运动动作,是导致运动损伤的主要思想原因。要充分认识运动损伤给体育锻炼参加者带来的危害,在组织性、纪律性及安全性方面进行教育,克服麻痹思想,树立以预防为主的思想观念。(二)进行科学的运动,防止运动损伤1、准备活动 合理的准备活动必须包括一般性和专项性两个方面。一般性的准备活动常有
6、跳、慢跑、牵拉、抗阻力量练习法等。专项准备活动应该包括从事的运动所涉及的人体运动部位的活动。准备活动的时间应为1530min。强度应依照项目而定,主观测定强度的指标是出汗但不疲劳。2、伸展 柔韧性是身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幅度顺利地运动关节的能力是身体机能的一个重要部分。特殊的关节、肌肉可由于损伤、活动过度或不活动而导致僵硬,并带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加大关节的柔韧性可以减少肌肉韧带的损伤及肌肉的酸痛。有两种发展伸展性的方法。一种是静力伸展,就是关节被动运动到极限,可以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另一种是动力伸筋法,就是肌肉收缩达到关节运动的最大值,有利于运动完成。3、掌握正确的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成绩,
7、防止运动损伤 运动技术掌握不正确,造成局部负荷过重,在动作定形之后反复的练习,不但运动成绩不会提高,相反,会引起损伤的不断发生。注意在动作的形成阶段,不断地调整动作的节奏和结构,使之合理化,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4、加强易伤部位及相对薄弱部位的锻炼 运动项目及其技术、战术动作对人体有特殊的要求,人体自身某些部位在运动中所表现出的解剖生理特点,这些都是导致运动损伤发生的潜在因素。5、充分的恢复 不及时采用恢复手段会影响技术动作,导致疲劳无力。如出现这种现象并且训练负荷同时下降就表明运动“过量”了,不及时纠正就会出现过度疲劳。(三)加强自我保护1、过度心理紧张,可以使肌肉紧张,而紧张的肌肉使主动肌和
8、被动肌之间的协调失衡,所以影响技术动作,加大损伤危险性。2、注意力不集中使运动员的反应力下降,也是造成损伤的一个因素。3、心理淡漠也易造成损伤。4、要经常认真地对运动场地、设备、器材以及个人运动用品进行检查,防止在运动中出现意外。5、自爱体育比赛中遵守体育道德规范、尊重竞争对手,避免恶意犯规现象的的发生,保证自己和对手的运动安全。(四)营养的和预防损伤 营养不良可以加大损伤的危险性。糖供应不足,加大蛋白质、脂肪的分解,使蛋白质供应不足可导致肌肉损伤。营养不良是大强度训练中肌肉拉伤的原因之一。水不能及时补充可加大血液的黏稠性而造成的肌肉损伤。矿物质是骨的重要组成成分,矿物质的不足会影响骨的营养而
9、加大其损伤的危险性。(五)加强医务监督,防止运动损伤(六)使用运动保护器械避免损伤的发生 只有正确选择和使用运动保护器材才能达到防止损伤的目的,否则使用太旧、已损坏或不合适的保护器材将会增加损伤的危险性。第二节 运动损伤的康复锻炼 康复是对伤病者和残疾者采用各种方法,在身体功能上、精神上和职业上获得全面恢复,使病残者重返社会生活。一、康复锻炼的原则 多数运动系统伤病患者的特点是:年纪轻、全身机能状况及身体素质较好、有经常运动的习惯、身体上可能有某些劳损性损伤、对康复远期目的要求较高等。制定医疗体育康复锻炼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一)尽量保持全身及未伤部位的活动 全身活动是保持运动员心肺功能水平
10、、预防停训综合征、防止体重增加的必要手段。上肢受伤可以进行下肢走、跑的练习;下肢损伤不能负重时,可以进行上肢功能锻炼。保持未伤部位活动的作用是避免健肢关节活动度及肌肉力量下降,但进行康复锻炼时要注意勿使健肢负担过重。(二)及早开始受伤部位的康复锻炼 急性运动损伤早期应当休息和制动,一旦症状减轻,康复锻炼即应开始。(三)针对伤病情况制定计划 制订康复锻炼计划前一定要详细地进行功能检查及评定,应特别注意有无髌骨劳损等劳损性损伤。(四)适当大运动负荷的原则 运动员所称承受的运动负荷大大超过一般人,运动负荷过小将影响康复效果,也不能达到今后恢复训练的要求,但运动负荷的大小一定要适当。(五)循序渐进原则
11、 在制订康复锻炼计划时,应当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每节训练课都应包括准备活动、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运动量由大到小,最后以放松练习结束。二、康复锻炼的方法(一)常见康复锻炼的方式1、主动运动 主动运动是病人自己完成的一种运动。有时加阻力或重力,可以是静力练习,也可以是动力练习。静力练习时关节不活动,肌肉保持在一个固定的长度上,是等长收缩运动。动力练习时肌肉收缩,关节活动,属于等张运动。2、渐进抗阻运动 渐进抗阻运动能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还可以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及柔韧性,这些对再训练时预防损伤有益。3、助力运动 由医务人员或由器械帮助肢体活动,使动作得以完成。4、被动运动 适用于各类功能障碍,起到放
12、松痉挛肌肉,牵伸肌肉、韧带、关节活动度的作用。(二)急、慢性运动损伤的康复锻炼方法1、急性运动损伤的康复锻炼 急性损伤早期伤处可暂不活动,以利于促进急性症状的消退,症状减轻后在不引起疼痛或疼痛明显加重的原则下,应及时进行康复。一般认为,伤后要尽量保持全身和未伤部位的锻炼,如上肢损伤时锻炼下肢,下肢损伤时锻炼上肢,并适当配合做腹背肌体操。但注意负荷量适当,不可单纯以加大未伤部位的训练量代替已伤部分的功能负荷。(1)韧带损伤的康复锻炼膝关节侧副韧带伤者伤后12天,即可在黏膏带保护下开始练习屈伸活动。韧带部分断裂应固定3周。韧带完全断裂术后应固定46周,并立即开始做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负重直腿抬高
13、练习,逐步增加负荷重量。拆除固定后循序渐进做膝关节活动度练习,着重恢复股四头肌和股后屈肌的力量以增强关节稳定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时要注意加强股后肌群的力量,后交叉韧带损伤时要着重增强股四头肌力量。踝关节韧带受伤者轻者伤后12天即可在黏膏支持带保护下练习行走与慢跑,710天后可恢复训练。较严重的韧带扭伤可用石膏管型固定12周,但应带石膏练习行走。韧带断裂后不论手术与否都应固定46周,做脚趾屈伸和踝的等长练习,710日后带着有跟石膏靴行走,拆除石膏靴后做踝关节伸及足的内、外翻活动度练习和屈伸肌力练习。一般23个月后可参加训练。(2)肌肉肌腱断裂的康复锻炼 肌肉完全断裂缝合后固定34周,同时做周围肌肉
14、的等长练习,2周后做缝合肌肉的等长练习,取出固定后做增强及牵伸损伤肌肉的练习。(3)关节软骨损伤的康复锻炼(4)骨折的康复锻炼 在骨折的康复中,可将骨折的愈合分为愈合期和恢复期。两期划分以是否解除外固定为界限。愈合期A、骨折部位近端、远端未固定的关节,尽早开始主动或被动活动,预防临近关节的关节活动幅度(ROM)下降。B、做受伤部位肌肉的经历收缩练习,预防肌肉萎缩,或形成黏连。C、如用小夹板固定,伤后12周,可带夹板在不引起疼痛的情况下做小幅度的关节活动。D、在病情允许条件下,尽早起床进行全身活动。恢复期A、加大关节活动幅度(ROM)的练习:除做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助力运动外,最好能采取持续牵引
15、加温热疗法。B、肌肉力量练习:进行肌肉力量练习,特别是加阻力的练习,一定要注意动作的编排对骨折断端的影响,预防断端再次分离。静力收缩有利于促使骨折断端紧密接触。 恢复期进行康复训练时,要注意全身锻炼和基本素质练习。2、慢性损伤的康复锻炼慢性损伤的康复锻炼一般应根据病理和症状安排。仅做某一动作时痛、活动开后不痛者可参加正常的训练。平时疼痛,活动开后不痛者应减量训练。平时疼痛,准备活动后仍痛者,应停止局部练习。此外,注意纠正易致伤的错误动作,避免反复损伤。例如,“标枪肘”患者应学会投掷时前臂旋前屈腕出枪,防止肘关节过伸与外展。要充分发展代偿功能,如投掷肘症状较重,肘关节不能完全伸直者,应重点发展前臂、肩、腰腹和膝部的肌肉爆发力。注意加强维持关节稳定性的肌肉力量,如髌骨劳损者要加强股四头肌的力量,练习高位站桩等。慢性腰痛的患者应加强腰背肌和腹肌力量,保持脊柱周围肌力平衡;要合理安排局部负荷量,避免过多练习致伤,可暂时改变动作形式促进损伤康复。三、恢复训练、比赛的标准 运动系统损伤经治疗和康复锻炼后,如达到以下标准,可考虑恢复正常训练和比赛。(1)关节活动幅度(ROM)基本恢复正常。(2)伤侧肌肉力量基本恢复,达到腱侧的90%以上。(3)对抗肌群力量恢复平衡。(4)临床症状消失。(5)对专项技术要求有一定的承担能力。例如膝关节韧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研项目进展定期汇报
- 创新创业项目国奖
- 体育裁判劳务合同标准文本
- 买商用房合同标准文本
- 大学生主题教育
- 书竞价合同标准文本
- 众筹商铺合同标准文本
- 代理合同劳动合同标准文本
- 个体服装店合同标准文本
- 产品委托加工服务合同样本
- 小萝卜头的故事演讲稿3分钟三篇
- 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悠扬民歌教案
- 消防管道整改安装施工方案
- 隧道衬砌裂缝及渗水处理方案
- 倡导绿色-五大发展理念解析课件
- 《都江堰》教学讲解课件
- 深信服下一代防火墙介绍
-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做客》含反思
- GB/T 4798.3-2023环境条件分类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第3部分:有气候防护场所固定使用
- 精神科常用药物-课件
- 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3-2015-2016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