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应用电子学(现代电工学)期末考试试卷_第1页
浙江工业大学应用电子学(现代电工学)期末考试试卷_第2页
浙江工业大学应用电子学(现代电工学)期末考试试卷_第3页
浙江工业大学应用电子学(现代电工学)期末考试试卷_第4页
浙江工业大学应用电子学(现代电工学)期末考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1 页课程 电 工 学 C 姓名班级 学号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七 总评 计分命题: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将唯一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入括号内。(30分 1、叠加定理适用于( A 。 (a 线性电路 (b非线性电路 (c 线性电路和非线性电路 2、在图1-2所示电路图中,当端口施加12V 的直流电压时,端口的电流I 为2A 。如果在端口施加工频12V 的交流电压,则端口的电流I( C 。 (a >2A (b =2A (c <2ARL UI 。图1-23、如果用图1-3(b 所示的等效电流源代替图1-3(a 所示电路,该等效电流源的电流I S1为( A ,等效电阻R 2为

2、( B 。 (a I S1=1.5A (b I S1=0.75A (c I S1= 2.25A (a R 2=40 (b R 2=20 (c R 2=60 201030VR 2I S1图1-3(a 图1-3(b 20 40u 浙江工业大学2003/2004学年 第一学期期终试卷i第 2 页4、某一电流的瞬时表达式为60sin(28.280+=wt i A ,则它的有效值I 为( A 。 (a 20A (b 28.28A (c 28.28sin60°A5、某一负载消耗的有功功率为300W ,消耗的无功功率为400 var ,则该负载的视在功率为( C 。 (a 700V A (b 10

3、0V A (c 500V A6、逻辑表达式B A B A B A AB F +=可化简为(B 。(a F=AB(b F=1(c F=A+B7、在不对称三相四线制电路中,三相负载的总有功功率可用哪种方法测量( C 。 (a 一瓦计法 (b二瓦计法 (c 三瓦计法 8、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有滤波电容且足够大,如果电源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为U 2,则负载直流电压的平均值为( B 。 (a 0.9U 2 (b 1.2U 2 (c 1.4 U 29、在图1-9所示电路中,三极管处于什么工作状态( A 。 (a 放大状态 (b 饱和状态 (c 截止状态10、在图1-10所示电路中,图(a 所示电压比较器的电

4、压传输特性为( C。0U U U i oR U RU i 0U U U i oR 0U U U ioR abcdU o图1-101.5k 47k +12V =40图1-9+16V U R u i二、计算出图2电路中端点a、b处的开路电压U ab和短路电流I ab和等效电阻R ab,画出戴维南等效电路。(12分解:当电压源单独作用时:开路电压U ab=8/(8+8*12=6V短路电流I ab=0.5A当电流源单独作用时:开路电压U ab”=-4/(12+4*8=-2V短路电流I ab”=-4/(8+4*0.5=-0.125A 当两个电源共同作用时:开路电压U ab=6-2=4V短路电流I ab=

5、0.5-0.125=0.375A等效电阻R ab=(8/8+8=12410841Aab+12V-图28第 3 页第 4 页三、两个线圈并联,如图3所示,一个线圈的R 1=4,X 1=13;另一个线圈的R 2=8,X 2=4;正弦电源电压U=1200°V。 求(1各支路的电流1I 、2I 和总电流I ;(2各支路的无功功率Q 1、Q 2和总无功功率Q;(3各支路的视在功率S 1、S 2和总视在功率S。(12分解:(1Z 1=R 1+jX 1=4+j13=13.672.90° Z 2=R 2+jX 2=8+j4=8.9426.56° 各支路电流:1I =U /Z 1=

6、A °=°2I =U /Z 2=A °=°I =1I +2I =14.59-j14.43=20.52-44.68° A (2Q 1=U×I 1×sin 1=120×8.82×sin72.9°=1011.6 var Q 2=U×I 2×sin 2=120×13.42×sin44.68°=1132.3 var Q=Q 1+Q 2=2143.9 var (3S1= U×I 1=120×8.82=1058.4 V A S2= U

7、15;I 2=120×13.42=1610.4 V A S= U×I=120×20.52=2462.4 V A1I R 1R 2 X 1X 1+U-2I I图3第 5 页四、图4所示为三相四线制电路,Z 1=22°47,Z 0=5,三相对称电源的相电压为AN U =2200°V。求:各相线上的电流A I 、B I 、C I 和中线电流NI ,三相负载消耗的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 和视在功率S;(12分解:A I =AN U /Z1=220/22°47=10°47 AB I =10-167°AC I =1073

8、76;A NI =0 A 三相负载消耗的有功功率P=3U AN I A cos A =3×220×10×cos47°=4501.2 W三相负载消耗的无功功率Q=3U AN I A sin A =3×220×10×sin47°=4826.9 var 三相负载消耗的视在功率S=3U AN I A =3×220×10=6600 V AC I B I Z 1ABCN Z 1Z 1Z 0A I N I 图4浙 江 工 业 大 学 考 试 命 题 纸 五、在图 5 所示放大电路中,已知:=79,UBE=0.

9、7V,UCC=12.4V,rbe=1k。 求(1)静态工作点的 IB,IC 和 UCE; (2)电压放大倍数 Au,输入电阻 ri 和输出电阻 ro。 (12 分) +UCC RB1 30k 36k C1 RB2 10k 10k RC 3k 3k C2 uo RE 2k 1k CE ui RL 6k 图5 解: (1 静态工作点 UB = RB 2 U CC 10 × 12.4 = = 2.70V RB1 + RB 2 36 + 10 IE = U B U BE 2.70 0.7 = = 2.0mA RE 1 2.0 IE = = 0.025mA 1 + 80 IB = I C =

10、I B = 79 0.025 = 1.975mA UCE=UCC-ICRC-IERE=12-1.975×3-2.0×1=4.07V (2 动态分析 电压放大倍数 Au= ' RC 2k = 79 × = 158 rbe 1k 输入电阻 ri=RB1/RB2/rbe=36k/10k/1k=0.887 k 输出电阻 ro=RC=3 k 第 6 页 浙 江 工 业 大 学 考 试 命 题 纸 六、图 6 所示电路中,电阻 R1、R2、和 R3 的大小已知。求 uo 与 ui1、ui2 的关系式,并求 平衡电阻 Rb2 的值。 (10 分) R2 R1 ui1 A

11、1 Rb2 ui2 R1 图6 uo1 Rb1 R2 R3 A2 uo 解: uo1= R2 ui1 R1 uo= ( R3 R uo1 + 3 ui 2 R2 R1 R3 R R ui1 + 3 ui 2 = 3 (ui1 ui 2 R1 R1 R1 = ( 平衡电阻 Rb2=R1/R2 第 7 页 浙 江 工 业 大 学 考 试 命 题 纸 七、写出图 7-1 所示电路中 F 的逻辑表达式并化简,列出真值表。如果输入端 A、B、C 的波形如图 7-2 所示,请画出输出端 F 的波形。 (12 分) & A B C 1 A+C & 1 B =1 F= ( AC + B ( A + C B AC 1 AC + B + ( AC + B ( A + C B ( A + CB 图 7-1 A B C F 图 7-2 解: F= ( AC + B ( A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