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建铁路*隧道风险评估报告* 集团有限公司 *铁路工程项目部92009 年月 专业资料一、编制依据.二、隧道概况.(一)地层岩性(二)地质构造,(三)水文地质特征(四)不良地质、特殊岩土条件.三、评估对象范围及目.四、风险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一)评估程序(二)评估方法.五、风险评估内容(一)风险指标体系(四)初始风险(二)风险清单表.(三)风险分级及接受准则 评定(五)初始风险处理措施(六)残余风险等级评定.六、风险评估结果.*隧道风险评估报告一、编制依据 71、业主制定的风险管理方针及策略(1)新建 *铁路下官营(不含)至广元(不含)段土建工程( LYS-1 标段)施工总价承包合同(2)关于
2、组织隧道风险评估的通知2、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及规定(1)铁路隧道施工规范 (TZ214-2005)(2)客运专线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指南 ( TZ214-2005)(3)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工序及作业指南(4)隧道施工安全作业手册(5)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6)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 7)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TB 10401)(8)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9)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 (铁办 2007 186 号)(10)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程(11)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12)关于印发加强铁路隧道工程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铁 建设【 200
3、7】102 号)(13)铁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隧道安全工作的通知 (铁建设【2007 1007 号)专业资料二、*隧道工程概况*隧道工程位于甘肃省境内*县与*市,进口位于*县*乡下*村,出 口位于*县*左岸,主要穿行于黄土高原的黄土梁、峁区。地面高程 一般为21052430m。梁、峁顶部多为耕地,隧道顶部的黄土冲沟 均有季节性流水。山间冲沟发育,下切较深,沟深一般为1520m , 冲沟沟壁陡峭,垂直山脊多呈树杈状分布,交通较为不便。*隧道起讫里程为 DK68+626DK82+234,全长13608m,设计为一 座双线隧道,最大埋深295m。除隧道进口 936.95m位于半径为 6000m的曲
4、线上、洞身2106.05m位于半径为5000的曲线上及出口 724.9m位于半径为5000m的曲线上外,其余地段均位于直线上。洞内线路为 8.0%。(7974m)、12.8%。(2500m)、13%。(2390m)及 12.8%。(744m )的单面上坡。1、工程地质(一)地层岩性工程涉及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砂质黄土、细圆砾土;第四 系上更新统风积砂质黄土、冲积粉质黏土、砂质黄土、黏质黄土、细 砂、细圆砾土,中更新统风积砂质黄土及湖积粉质黏土;第三系泥岩、 砂岩、砾岩;白垩系砾岩。其特征详述如下:(1) 、第四系全新统 砂质黄土(Q):主要分布于隧道顶部冲沟中。浅黄-褐黄色,厚1 -
5、al34 3m,土质不均,含砾石颗粒及砂透镜体,土体松散,潮湿,On级普通土,00=120kPa 。 细圆砾土( Q):主要分布于隧道顶部冲沟中。青灰色,厚 0.5 3m , ai64砾石成分以砂岩、花岗岩为主,磨圆度好,粒径©220mm约占 40%,©2040mm 约占 20%, ©4060mm 约占 10%, ©>60mm 约占15%, 余为砂土 专业资料充填,潮湿,稍密,OH级普通土,。0 =400kPa。(2)、第四系上更新统 粉质黏土( Q):褐黄色为主,厚度1 7.5m,土质均匀,黏性较 强,ai23 硬塑,OH级普通土,。0 =150
6、kPa。 砂质黄土( Q):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出口河谷阶地及顶部沟谷两岸 阶ai33地上。浅黄-褐黄色,厚520m不等,土质不均,局部夹圆砾 薄层,稍湿,稍密,OH级普通土,。0 =150kPa。 黏质黄土( Q):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出口河谷阶地。浅黄-褐黄色, ai33厚0.83m,土质均匀,具孔隙,硬塑,级普通土,o0 =150kPa 砂质黄土(Q ):主要主要分布于黄土梁、峁顶部。浅黄色,厚10 eol33 30m,土质较均一,含较多虫孔及针状孔隙,垂直节理和裂隙发育,稍湿,稍密,OH级普通土,0 0 =150kPa 。 细砂(Q ):分布于隧道出口端。棕红色,厚度 110.10m,颗粒 成
7、al43分以石英、长石为主,砂质不纯,含砾石及砂质黄土,局部泥 质胶结成块状,稍湿,中密,OH级普通土0 =150kPa。 细圆砾土( Q):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口端。青灰色,厚 0.514m 不a.3等,砾石成分以砂岩、花岗岩为主,磨圆度好,粒径©220mm约占 45%,©2040mm 约占 10%, ©4060mm 约占 10%,©>60mm约占5%,余为砂土充填,潮湿,中密,O“级普通土,c>0 =450kPa。(3)、第四系中更新统 砂质黄土( Q):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口段。浅黄色、浅棕红色,厚 eol32 50170m,土质较均,含古土壤
8、层,偶见蜗牛壳,潮湿,密实,O 皿级硬土,0 0 =180kPa。 粉质黏土( Q):分布于隧道进口段下部,灰黄色、褐黄色,结构 较112专业资料紧密,坚硬,O皿级硬土,0 0 =200kPa。(4)、上第三系砂岩夹泥岩(N):砂岩:棕红色,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粉细粒Ms+Ss结构,泥质胶结,局部夹有砾岩薄层,成岩作用差;泥岩:棕红 色为主,泥质结构,泥质胶结,节理裂隙发育,成岩作用差,属极软 岩,具膨胀性。砂岩夹泥岩,属软质岩,岩层产状近似水平。风化层 厚1215m,强风化,皿级O硬土=300kPa,弱风化, W级软 石,c=400kPa。 Ooo (5 )、下第三系砂岩夹砾岩(E):砂岩
9、:棕红色,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粉细粒 Ss+Cg结构,泥质胶结,局部夹有泥岩薄层,成岩作用差;砾岩:暗红 色,砾状结构,砾石成分主要砂岩、石英岩及姜石等,颗粒呈圆次 圆状,砾石以直径为240mm为主,最大达100 mm,泥质胶结, 成岩作用差,岩层产状为 N73 ° W/64 ° S,风化层厚1215m,强 风化,O皿级硬土,(r=350kPa ,弱风化,W级软石,卢450kPa。O 00 (6 )、白垩系砾岩(K):暗红色,中厚层状,砾石成分主要砂岩、石英岩等,eg磨圆度差,分选差,颗粒多呈棱角状,砾石以直径为240mm为主, 最大达100 mm,泥质胶结,成岩作用差,
10、岩层产状为 N7 ° E/24 ° N,风化层厚1215m ,强风化,O皿级硬土,卢400kPa ,弱风化, W级软O 0石,°=600kPa。0 (二)地质构造 工程通过区域就大的构造而言,位于祁连褶皱系构造单元的祁连中间 隆起带之东南端,属于多旋迴构造运动表现明显的地区,前震旦纪、 阿森特一 专业资料加里东旋迴的构造运动表现甚为剧烈, 使前震旦纪、震旦纪及前寒武纪地层褶皱成山,奠定了本区构造轮廓,褶皱紧闭,具地槽型特点。工点区表层大部分为风积黄土覆盖, 下伏第三系和白垩系泥岩、砂岩 及砾岩,构造相对简单,根据区域地质资料、物探成果报告及调查,隧道通过区内构造形
11、态主要有不整合接触带及小型褶皱。(1)、不整合接触带:里程小里程方向岩性大里程方向岩性下第三系砂岩夹砾岩白垩系砾岩 DK75+170上第三系砂岩夹泥岩 下第三系砂岩夹砾岩 DK78+150(2)、隧道通过区褶皱形态表现很不明显, 仅能通过砂岩夹砾岩产状 的分析看出,在石门水库附近显示为一向斜形态,轴向近东西。(三)工程水文地质特征(1)、地下水分布特征及类型地下水的分布、埋深与含水层(体)的富水性受控于地形地貌、地层 岩性、地质构造和气候条件。隧道通过地区属黄土高原区,地表覆盖 有厚度较大的第四系砂质黄土,基岩仅在冲沟陡坎处出露。下伏基岩 为第三系砂岩夹泥岩、砂岩夹砾岩和白垩系的泥岩夹砂岩,支
12、沟内有 冲、洪积物堆积。根据隧道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等条件, 隧道区地下水类型可分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为节理裂隙水。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内孔隙潜水属季节性或间歇性的暂时性潜水,分布于第四系地层的孔隙中,与大气降水关系密切,区内降水量小,多集 中在7、8、9三个月,分布极不均匀,造成了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过 程的间歇性,其相对于雨期较为滞后。浅层地下水主要沿基岩垂向裂 隙渗入补给深层基岩裂隙水 专业资料或沿基岩面径流,如此浅层地下水在其介质中的赋存时间相应较短, 不会形成稳定的地下潜水含水体, 故为季节性或间歇性的暂时性潜水; 季节性潜水接受大气降水的直接补给, 在补
13、给过程中, 由于地面坡度 大,降雨量少且大气降水多以面流形式沿地面顺斜坡汇聚于冲沟内形 成地表径流,地表砂质黄土亦阻碍对地下水的补给, 一般含水量甚微。 节理裂隙水:分布较普遍, 由于各种岩层风化带厚度不一,节理裂隙 发育程度等因素,变幅较大,地下水储存和补给条件差, 水量较贫乏。 (2)、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隧道区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受控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 构造和气候条件。隧道区地下水以潜水为主,受地形、地貌及岩性控制,地下水运移条 件十分复杂。 地下水在运动过程中主要受裂隙通道控制, 无统一的地 下水面。地下水以接受大气降水的入渗为主要补给来源。 地下水主要 以补给地表沟水
14、和泉水形式进行天然排泄。泉水流量均小于 1m/d , 且在冬季时均有冻结现 3 象。(3)、水化学测试 通过对隧道区地表水、 泉水、钻孔水取水样化验可知, 共取水样 7 余 组,分别做了全分析、简分析及侵蚀性 CO 分析,化验结果,地下 水水化学类型 2为 HCO -SONa、SO Cl Na -Ca、SO-Na -Ca 型水,PH值6.9944437.05,矿化度一般1.122.28g/l,硫酸根离 子含量 960.6mg/l ,氯根离子含量 347.4mg/l ,根据环境水对混凝土 侵蚀判定标准属硫酸盐侵蚀及氯盐侵蚀,环境作用等级 H2, L1。(4) 、隧道涌水量预测计算专业资料根据两种
15、方法计算的涌水量,考虑隧道涌水的不可预见性,在设计中 以计算结果较大的降水入渗法作为本次设计涌水量,即预测隧道正常 涌水量为3250m/d、最大总涌水量为9750m/d。33( 5)、地下水富 水性分区根据水文地质调查、隧道洞身位于含水层的状况及水文地质计算分析, 隧道地下水富水性为弱富水区,其主要特征:隧道通过地段因受构造活动影响小,地下水的赋存主要受延伸长大的 构造节理及风化裂隙、节理密集带控制,具较好的储水条件,但富水 性较差,单位正常涌水量为234.1m/d- km。3本区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以泉水或区域径流方式排泄为主,径流排泄条件一般, 动态变化大,季节性降水及地表水体对地
16、下水有一定影响。(6)、隧道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评价根据水文地质调查及涌水量计算并依据隧道水文地质特征所划分的弱富水段,对隧道工程水文地质进行分段评述。DK68+626DK69+450隧道进口段为黄土梁斜坡,该段地层岩性 主要为第四系砂质黄土,砂质黄土大孔隙发育。但其处于黄土梁斜坡 地貌中,地形坡度大,补给来源少,且埋藏浅(其厚度小于 100m ), 属于弱富水段。预测单位正常涌水量为 195.6m/d km,基本不会 产生大的涌水现象。3DK69+450DK72+370段,该段地层岩性为砂质黄土,大孔隙及垂直节理发育。位于黄土梁峁地貌中的梁顶及冲 沟,水的补给来源不充分。属于弱富水段。预测单位正
17、常涌水量为 243.8m/d km,基本不会产生大的涌水现3象。在DK72+270DK72+370段,是第四系中更新统砂质黄土与白垩系砾专业资料岩接触带,由于砾岩成岩作用差且强风化,为储水创造了条件,水量 较大,隧道通过该段时,有出现集中涌水的可能。DK72+370DK76+420弱富水段,洞身穿越砾岩或砂岩夹砾岩。地 貌上处于黄土梁峁地貌中的梁顶及冲沟,埋深较大,补给来源不充分, 属弱富水段。预测单位正常涌水量为 234.1m/d km,基本不会产生大的涌水现象。3DK76+420DK76+775弱富水段,为洞身浅埋 段,穿越马家庄沟,其表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砂质黄土及粗角砾土, 孔隙较发育
18、,下第三系砂岩夹砾岩,节理发育。该段埋深3390m , 隧道穿越该段时有涌水的可能。预测单位正常涌水量为293m/d -km 3DK76+755DK77+710弱富水段,洞身穿越下第三系砂岩夹砾岩。 地貌上处于黄土梁峁地貌中的梁顶及冲沟,埋深较大,补给来源不充 分,属弱富水段。预测单位正常涌水量为 234.2m/d km,基本不会产生大的涌水现象3DK77+710DK78+518弱富水段,为洞身浅 埋段,穿越奶长沟,其表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砂质黄土及粗角砾土, 孔隙较发育,上第三系砂岩夹泥岩,节理发育。该段埋深15100m , 隧道穿越该段时有涌水的可能。预测单位正常涌水量为292.1m/d
19、km。3DK78+518DK82+234弱富水段,洞身穿越低中山峡谷区,地表发育各冲沟均属季节性流水,补给来源不充足,水 量较小,地层主要为下第三系砂岩夹泥岩,基岩裂隙较发育,含有少 量基岩裂隙水,属弱富水段。其中DK82+196DK82+234隧道出口 段为黄土梁斜坡,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风积黄土,砂质黄土大孔隙 发育,但其处于黄土梁斜坡地貌中,地形坡度大,补给来源少,富水 性较差。预测该段单位正常涌水量为234m/d km ,基本不3会产生 大的涌水现象。专业资料(7)气候气象条件线路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属北亚热带湿润向暖温半湿润过渡的季风气候,受境内高山深谷地形的影响,在气候上有明显的区域
20、特征,气候差异悬殊,垂直分带的差异性明显,河谷炎热,山地寒冷;年平均气温5.816.1 C ;最高气温38.6 C,最低气温-27.9 C;年平均降水量440.9941.8mm ;相对湿度5878%;最大冻土深度91103cm。(四) 不良地质、特殊岩土条件(1) 、不良地质该隧道工程范围内不良地质主要为滑坡及黄土陷穴。滑坡:位于隧道进口端 DK68+600+850段右侧约100m处,外貌 呈圈椅状,后壁形态不明显,滑坡宽约 350m,轴向长约280m,滑 坡体厚度约1520m ,主滑方向近平行于线路,该滑坡离线路远,对工程无影响 黄土陷穴:DK78+275+310段发育黄土陷穴约5个,呈串珠
21、状分 布,陷穴直径约13m,深约3m,底部连通。隧道在此段浅埋,陷 穴位于隧道正上方,对工程有一定影响。(2)、特殊岩土隧道通过区主要特殊岩土为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岩)。湿陷性黄土:隧道进口段约350m位于砂质黄土中。第四系上更新统 冲积、风积砂质黄土具湿陷性,湿陷类型为自重,湿陷等级为皿级, 湿陷土层厚1025m ;出口端约30m位于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砂质 黄土中,具湿陷性,湿陷类型自重,湿陷等级H级,湿陷厚度512m 松软土:根据附近静力触探报告,隧道进口端黄土层自地面以下约 5m为松软土。膨胀土(岩):根据试验资料,隧道进口段第四系中更统风积砂质黄 土具 专业资料*隧道围岩级别分类 序起
22、点里讫点里围岩级加宽值c长度支护方V 级加 37420 VDK68+6261DK69+000V级一 V DK69+0002DK69+0707020W级加 DK69+0703DK69+32220252 IVW级加W DK69+3224DK69+3802058V级加V 1093DK69+3805DK69+473V级加 12710DK69+4736DK69+600 VV级加 7DK69+600DK69+755 V 0155V级加强V级 DK69+7558 DK69+795 040V级加强 V级 80DK69+795 9 DK69+875 0V级加强 40V级 0 DK69+875 DK69+915
23、10V级加强 80 DK69+915 11 DK69+995 0 V级V级加强 40 12 0 DK69+995 DK70+035V级V级加强 80DK70+035 13 DK70+115V级 0V级加强 40DK70+115 DK70+155 14 V级 0V级加强V级 80 DK70+235 DK70+155150V级加强 40 V级 DK70+275 DK70+2350 16V级加强 80 0 17DK70+355 DK70+275 V级 V级加强 40018V级 DK70+395DK70+355专业资料151 IV 2038DK77+285 W级一 DK77+436319 V 39DK
24、77+436DK77+755 V级一 205040 V级加 DK77+755DK77+805 V 2024841DK77+80520DK78+053 VV级一 325DK78+378 V 20 V 级加 DK78+05342185 VV 级一 20DK78+56343DK78+3785020 V 44DK78+563DK78+613 V级一 151 V 2045DK78+613DK78+764 V级一般 101V级加强46DK78+764DK78+865V级20专业资料墙x 20型钢)六施工图设计情况(、洞口设计1 ()兰州端洞口按“早进洞,晚 出洞”的原则,结合实际地形条件及控制边坡开挖高度
25、,采用耳翼墙式洞门;重庆端洞口按“早进洞,晚出洞” 的原则,结合实际地形条件及控制边坡开挖高度,采用翼墙式洞门。专业资料监控量测项目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 必测项目是隧道工程应进行 的日常监控量测项目,必测项目包括:(1)洞内、外观察;(2)拱顶 下沉;(3)净空收敛;(4)地表沉降。选测项目一般根据需要选择部 分项目。(4)、防排水设计隧道防排水以环境保护要求为主导,采取“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5)、结构耐久性设计衬砌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级别为一级,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衬砌机 构混凝土原材料品质、配合比参数限值以及耐久性指标要求,按铁 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
26、规定、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 指南执行。专业资料从两端洞口工区、斜井工区施工正洞时,利用大型机械设备施工,黄 土隧道开挖主要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 必要时采用悬臂掘进机以 提高效率。该隧道主要为W级、V级围岩。W级围岩采用台阶法开挖, V级围岩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开挖。 隧道开挖均采用光面爆破 技术,控制超挖和避免大范围扰动围岩,保证开挖成形质量以充分发 挥围岩的自承能力。出渣采用装载机装渣、大吨位自卸汽车运渣。施工队伍及劳动力配备:根据*隧道的特点和工期要求,设置6个专 业隧道施工队,进出口工区人数为 220人,斜井工区人数248人。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配备有经验、懂管理、专业强的
27、施工人员,组 成“超前地质预报”、“钻爆”、“装运”、“支护及注浆”、“防水衬砌”、“辅助作业线”等机械化作业线,实行弹性编制,按 24小时三班制 安排施工。施工进度安排总工期 38.5个月(含施工准备),*隧道6 个施工工作面计划于2009年4月20日开工,2012年5月5日完工(不含无砟轨道),共1112日历天。各队劳动力安排见表。机械设备配备:本隧道以机械化施工为主,为确保工期和质量,根据 本合同段隧道工程内容和特点,配置性能良好、配套完善、数量充足 的隧道施工机械设备,形成“超前地质预报”、“钻爆”、“装运”、“支 护及注浆”、“防 专业资料装载机自卸汽车自卸汽车出碴,衬砌模板台车混凝
28、土运输车砼输送泵衬砌隧道机械化施工作业线施工组织顺序:隧道任务划分及人员配置表施工队人承担任备9520运输作业班50衬砌作业班隧道进口工隧 DK68+626-DK70+40040辅助作业班15技术220合10525运输作业班负责隧道支护作业班组掘进50衬砌作业班坡上斜井工隧 DK70+400-DK73+080钻眼、爆破、施工支护、管棚施工、50辅助作业班18技术浆作业及本队施工机械的使用与日248合保养10525运输作业班运输作业班组:负责隧道出渣50衬砌作业班骡子沟斜井工输、混凝土的运送、行车调度作业、隧DK73+080-DK75+9850辅助作业班工人员进出洞及洞外材料的运输、 18技术2
29、48合应、运输设备的日常保养105负责隧道立模衬砌作业班组 25运输作业班结构砌台车拌和站混凝土的生产 50衬砌作业班东古路斜井工隧 DK75+987-DK78+2350辅助作业班排水施工浇注衬砌混凝土及养护18技术凝土施工设备的日常保养248合拱架辅助作业班组负责钢筋105掘进、支护作业班25运输作业班制作、隧道内通风、供电、照明 及洞50衬砌作业班歇地山斜井工发电站负责洞外空压站排水等工作隧DK78+230-DK80+4050辅助作业班泵站的日常管理等工作18技术248合技术室:负责隧道施工的地质 95掘进、支护作业班报、测量、试验工作 20运输 作业班50衬砌作业班隧道出口工 1隧DK8
30、0+400-DK82+23450 辅助作业班15技术室220合计专业资料隧道共计6个作业口,实行平行作业。坡上斜井进入正洞后的主攻方向为小里程方向; 骡子沟斜井为双车道设计,采取 两个方向主攻;东古路斜井进入正洞后的主攻方向为小里程方向;歇地山斜井进入正洞后的主攻方向为小里程方向。以测量 -开挖-支护- 监控-衬砌的施工组织顺序组织施工。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各工区及施工队分别在各自隧道洞口附近设置营 地。专业资料(7)弃碴及环保 本隧道弃碴部分作为路基、车站填方,其余部分作为弃碴处理。三、*隧道施工图阶段评估结果 根据*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所提供的新建铁路 * 线*段施 工图-*隧道设计图
31、,*隧道施工阶段存在如下施工风险:( 1)隧道存在突水(泥石) ;(2)变形塌方风险(3)有害气体风险(4)洞口仰坡失稳四、施工阶段风险评估对象及目标 评估对象:本次评估是在设计院施工图阶段基础上,结合新建铁路*线LYS-1合同段*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对*隧道进行安 全方面的评估,主要是对塌方、突泥、湿陷性黄土、大变形等典型风 险进行评估。评估目标:通过对风险评估,识别所有潜在的风险因素,提出风 险处理措施,将各类风险降到可接受水平,从而达到保障安全、保护 环境、保证建设工期、控制投资提高效益的目的,后果或损失与评估 目标关系见下表。后果或损失与评估目标关系表评估目标 后果或损失 人员伤亡
32、、经济损失、第三方人员伤亡、第三方经济损失、工期延误安全风险工期延误、经济损失 工期风险经济损失、第三方经济损失投资风险 环境破坏、经济损失、第三方经济损失环境风险五、风险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一)评估程序1、风险评估的基本程序(1)对初始风险进行评价,对初始风险进行识别,形成风险清单表,分别 专业资料确定各风险因素对目标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2)分析各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权重),并进行多风险因素综合影 响分析;(3)评价初始风险等级;(4)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处理方案或措施;(5)对风险进行再评价,提出残留风险等级。2、风险评估流程图.开始预设检查勘察资对初始风险因素进行识对初始风险因
33、素进行评确定降低初始风险水平的主要措评估设计措施对风险的减轻程风险接受准则不能接受风险水平是否可接受可以接受残留风险预设计结束专业资料图5 - 1风险评估流程图(二)评估方法主要采用主观估计的方法(专家调查法),先由评估单位或专家对风 险因素的发生概率和权重做出一个主观估计, 然后通过专家委员会对 评估报告进行评审,对隧道的风险等级及风险应对措施提出指导性意 见。*隧道风险因素核对表,通过对勘察资料、地勘报告、施工图等进行 分析,黑山隧道风险因素见下表所示。隧道施工风险因素核对表风险事件塌方有害气体突水(泥、 石)风险因素施工准备情 况施工地质勘 察*开挖方式开挖情况 循环进尺检器爆破材查落实
34、预留变形量减子掌面压措施通风情况措释应力放施地下水处 理爆破方法挖道隧超情 况进洞落底挑顶处变 面断化换转工或法处其它通风系统大变岩其专业资料通风设备通风质量其它注浆堵水措施工期排水 施排水措施降水措施其它支护及衬砌支护刚度超前支护预注浆支护时机支 护方法 支护质量周成闭合环期防护情况备械机设防 护人员防护其它监控量测水量水质 水压定面掌子稳情况材器测量及 布自量测频 率 范规监要求测项目量控监 制测 度信息 及馈反*处理其它 施工管理隧道特征 专业资料专业资料洞口段隧道施工风险因素核对表 风险事山体开裂变坍其风险因施工准备施工地质施工组开挖速开挖情地下水处爆破方爆破器材检查落弃碴堆其排水措施
35、工期排降水措其支护强支护情支护形其量测器材及布监控量量测频规范要求监测项监控量测制信息反馈及处施工管隧道特征 其它专业资料施工准备情况风险因素核对表施工准备情况气象调查与施工有关法令 调查设计文件的 核对情况实施性 施工组织设计其它施工地质勘察风险因素核对表施工地质勘察常规地质法情况(地质素描)资料收集情况超前在质预报情况其它施工管理风险因素核对表培训情况检测情况应急预案情况人员管理情况架子队情况施工管理机械装备程度施工质量施工经验辅助工法的掌握与应用监理情况其它隧道特征风险因素核对表埋深断面大小长度施工特征坡度辅助坑道其它专业资料其它风险因素核对表交通事故司机运输设备交通管理道路状况通风照明
36、情况洞外天气情况其它用电设计施工组织设备状况用电事故用电管理火灾事故其它火源及传播途径消防教育消防措施消防器材人员管理其它其它六、*隧道风险清单表*隧道风险清单表隧道*隧道审核名称风险事件 风险产生原因 序 号 未按设计开挖、支护方式、监控量测、超前地质 预报、仰拱紧跟及及 1塌方时衬砌的要求施工突水(泥、阶段施工阶段备注险源类别后果可能引发重大安全为和人地质事故因素可能引发重大安全和人为地质未按设计进行施工 2 石)施工期间未加强监测, 施 工通风及3有害气体人员防护不到位刷坡、仰坡喷锚防护施作 不到位、仰坡洞口故及环境灾害事因素(水库漏水)可能对施工人员的人为质地和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因素影响
37、并污染环境可能引发重大安全人为和地质4失稳未进行监控,未及时做好排水因素事故七、风险评估内容本阶段风险评估以施工图阶段风险评估结果为依据,结合施工地质、施工作业资源配置及实施方案进行评估。 在综合考虑了地形地质条件、 勘测、设计施工图等资料后,将各种风险因素导致相应事故发生的概 率及后果风别用数值表示。*隧道正洞初始风险等级表表4-1风险事序长段落成因度件号初始风险塌方突水(泥)变形概风后风概后风后概险险率果险率果率果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级级级级级级级级级DK68+62隧道进口,埋深较浅。位塌方、突于第四系上更新统、中更6高中低1 3泥突水、374 21342度度 新统砂质黄土中,黄土具度DK6
38、9+00变形 湿陷性。0新于突塌方、洞身位第四DK69+00系更上中低高1 2 3 3泥突水、250统、中更新统砂质黄土中,202 3度度度黄土具湿陷性。DK69+25变形专业资料*隧道正洞初始风险等级表表4-1初始风险塌方突水(泥)变形序长风险事概风后概风概后后风号段落度成因件率率果果险险率等等等等等等等级 级级级级级级险果等等级 级DK69+250塌方、突3DK72+273020 0 0洞身位于中更新统砂质黄泥突水、土层中,土体密实。变形中中1 3 2 2 3 度度低2度DK72+274DK720 100土石分界,基岩风化层厚,突塌方、 泥突水岩体破碎。高高1 4 333低2度+37度度0
39、DK72+37278塌方、0突洞身位于白垩系砾岩中,5 0泥突水DK75+15胶结较好。0DK75+15不整合接触带,岩体破碎,塌方、突0裂隙发育,可能存在基岩6 50中3 2中2 3低1 233度 高43度 高1 2度低7DK75+20 0DK75+200122泥突水 塌方、突裂隙水。洞身位于下第三系 砂岩夹砾岩中,局部夹有泥 岩薄33度 高23度 中1 2度低DK76+420DK76+420泥突水层,成岩作用差,泥岩具 膨 胀性。洞身位于下第三系砂岩夹度度度塌方、突0高高砾岩中,成岩作用差,上低1 2 4 8 21633 3度度DK76+63度部沟内常年积水,有突水泥突水可能。6洞身浅埋,
40、位于下第三系DK76+63塌方、砂岩夹砾岩中,成岩作用突高6高低1 1394 34 32 9度 泥突水 度DK76+77差,上部沟内常年积水,度有突水可能,。5DK76+77洞身位于下第三系砂岩夹塌方、突砾岩中,局部夹有泥岩薄高5中中3 2 1032 935泥突水、33度度DK77+71 层,成岩作用差,泥岩具度变形0膨胀性。隧道在此段浅埋,洞身位突塌方、DK77+71高高低1 11系第50于泥突水、下三砂 2 3岩4 3 30砾夹岩度度度中,成岩作用差,上部沟DK77+76变形专业资料*隧道正洞初始风险等级表表4-1序号段落长度风险事件成因初始风险塌方突水(泥)变形概率 等 级后 果 等 级
41、风 险 等 级概率 等 级后 果 等 级风 险 等 级概率 等 级后果等级风险等级0内常年积水,有突水可能。12DK77+76248塌方、突洞身位于下第三系砂岩夹砾33高23中32中0泥突水、岩中,局部夹有泥岩薄层,度度度DK78+00变形成岩作用差,泥岩具 膨胀8性。13DK78+00325塌方、突本段为浅埋段浅埋,洞身位43高43高32中8泥突水、于下第三系砂岩夹砾岩和上度度度DK78+33变形第三系砂岩夹泥岩风化层3中,岩体较破碎,上14DK78+33185突塌方、部沟内常年流水。隧洞身位33高43高32中泥突水、于下第三系砂岩夹砾岩和上度度度3DK78+5变形第三系砂岩夹泥岩风化层1中
42、,岩体较破158353突塌方、碎,上部沟内常年流水。 洞33高23中32中DK78+518泥突水、身位于上第三系砂岩夹泥岩度度度变形中,局部夹有砾岩薄层,成8DK82+05岩作用差,泥岩具16668突塌方、膨胀性。洞身位于上第三系33高23中12低DK82+05泥突水、砂岩夹泥岩及其内化层中, 岩体较破碎,岀口端位于第度度度6DK82+12四4变形突土新上系更统及砂细黄中,高中低DK82+05塌方、工程地质条件差洞身位于上6第三系砂岩夹泥岩及其内化 层中,岩体17DK82+23178泥突水、较破碎,岀口端位于第四土43度23度12度4变形系砂细统新更上及黄 中,工 程地质条件差专业资料残余风险
43、等级评定,通过对*隧道初始风险等级的评定,对安全等级 为“高度”的风险事件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使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范围。对初始风险采用相应的工程处理措施以后, 进行残余风险评 估,残余风险等级见表。专业资料*隧道残余风险等级表表4-1残余风塌突水(泥变风险处理措风险段长DK68+6采用三台阶法必要时采CR法V级围岩加强衬砌钢筋混凝土结构塌方全断面 /0.6I20型钢钢架DK68+626+65 段拱部设置2122泥突水137432DK69+0大管棚超前预支护其余地段拱部设4超前小导管预支护A10变注水泥浆液0DK69+0塌方/0.8三台阶开挖;V级围岩一般衬砌钢筋混凝土结构,全断面212322
44、5022泥突水DK69+2I20型钢钢架,拱部设 4超前小导管预支护,并注水泥浆液变0DK69+2塌方台阶法开挖;W级围岩混凝土衬砌,拱墙/1.2的格栅钢架,22313020泥突水233部设超前锚杆预支护DK72+2变0DK72+2塌方三台阶开挖;V级围岩一般衬砌钢筋混凝土结构,全断面/0.82224100221超前小导管预支护,并注水泥浆液型钢钢架,拱部设泥突DK72+3I2040DK72+3塌方台阶法开挖;W级围岩混凝土衬砌,拱墙/1.2的格栅钢架,22332527801泥突部设超前锚杆预支护DK75+10专业资料表4-1序号段落长度风险事件风险处理措施6DK75+150DK75+2005
45、0塌方、突泥突水三台阶法开挖;V级围岩一般衬砌钢筋混凝土结构,全断面设1榀/0.8m 超前小导管预支护,并注水泥浆液。的I20b型钢钢架,拱部设427DK75+200DK76+420DK76+421220塌方、突泥突水台阶法开挖;W级围岩混凝土衬砌,拱墙设1榀/1.2m的格栅钢架,拱部设超前锚杆预支护。80DK76+636DK76+63216塌方、突泥突水榀/0.8m1三台阶法开挖;V级围岩一般衬砌钢筋混凝土结构,全断面设42的I20b型钢钢架,拱部设超前小导管预支护,并注水泥浆液。米用三台阶法开挖,必要时采用双侧壁导坑法;V级围岩加强衬砌钢筋96DK76+775DK76+77139塌方、突泥
46、突水突塌方、42超前小I20b1混凝土结构,全断面设榀 /0.6m的型钢钢架。拱部设导管 预支护。开挖后根据地质条件采用径向注浆,封堵基岩裂隙,采用 全包防水,保证防水效果。105DK77+710DK77+71935泥突水、 变形突 塌方、的格栅钢架,拱榀台阶法开挖;W级围岩混凝土衬砌,拱墙设1/1.2m 部设超前锚杆预支护。榀全断面设三台阶法开挖;V级围岩一般衬砌钢筋混凝土结构,1/0.8m50 2 2 112 2 1 242型钢钢架,拱部设 120b的泥突水、超前小导管预支护,并注水泥浆液。0 度度 度专业资料*隧道残余风险等级表表4-1序号段落长度风险事件风险处理措施12DK77+760
47、DK77+760248变形塌 方、突泥 突水、台阶法开挖;W级围岩混凝土衬砌,拱墙设1榀/1.2m的格栅钢架,拱DK78+008DK78+00变形突塌方、部设超前锚杆预支护。V级围岩加强衬砌钢筋混凝土法;米用三台阶法开挖,必要时采用CRD138DK78+333DK78+33325泥突水、 变形突 塌方、/0.6m结构,全断面设 1榀的120b型钢钢架。拱部设42超前小导管预支 护。开挖后根据地质条件采用径向注浆,封堵基岩裂隙,采用全包防水,保证防水效果。143DK78+518DK78+51185泥突水、 变形塌 方、突三台阶法开挖;/0.8m1 V级围岩一般衬砌钢筋混凝土结构,全断面设榀超前
48、小导管预支护,并注水泥浆液。型钢钢架,拱部设的I20b4215168 DK82+056 DK82+056353868泥突水、 变形突 塌方、泥 突水、台阶法开挖;W级围岩混凝土衬砌,拱墙设1榀/1.2m的格栅钢架,拱部设超前锚杆预支护。榀全断面设三台阶法开挖; V级围岩一般衬砌钢筋混凝土 结构,1/0.8mDK82+12变形42型钢钢架,拱部设I20b的超前小导管预支护,并注水泥浆液。专业资料*隧道残余风险等级表表4-1序号段落长度风险事件风险处理措施4DK82+05塌方、突采用三台阶法开挖,必要时采用CRD法;V级围岩加强衬砌钢筋混凝土176178泥突水、结构,全断面设1榀/0.6m 的12
49、0b型钢钢架。DK82+204+234 段拱部超前DK82+234变形小导管预支其余地段拱部设A108设置一环大管棚超前预支护,42护,并注水泥浆液。专业资料八、风险对策措施及建议1、隧道洞口边仰坡易产生滑坍失稳,对洞内或洞口施工安全造成重 大威胁。风险处理措施:洞口工程应与洞口相邻工程统筹安排、及早完成,施 工宜避开雨季及严寒季节。洞口施工前,应先检查边、仰坡以上的山 坡稳定情况,及时清除悬石、处理危石,并应进行不间断监测。结合 现场地形,洞口边、仰坡应及早做好坡面防护,确保洞口稳定。洞顶 边、仰坡周围的排水系统宜在雨季前及边、仰坡开挖前完成。隧道开 挖应力求早进洞,避免出现深路堑或高边坡,
50、尽量减少对山体的破坏, 防止水土流失。洞口土石方工程施工应自上而下分层开挖、 分层防护, 洞口位于砂质黄土中,边仰坡采用M0浆砌片石防护。洞口段开挖到 隧底标高后,应及时施作排水侧沟。2、洞口或洞身浅埋地段,容易产生坍塌冒顶、引起地表沉陷或边坡滑坍,危及施工人员及设备安全。风险处理措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应建立完善的监控量测系统,及 时进行拱顶下沉、周边位移及地表沉降量测,及时掌握围岩变化情况。 设计中考虑采取超前小导管支护措施,并对围岩进行注浆加固处理, 必要时可采取地表注浆处理措施。 根据围岩条件及监控量测资料,合 理确定开挖进尺,以确保开挖、支护质量及施工安全。尽早进行仰拱 落底施工,及使支护结构封闭成环,以减少围岩变形,并严格控制落 底进尺。浅埋段施工时,V级围岩采用三台阶开挖方法。为保证安全 进洞,在拱部设一环© 108管棚超前支护,隧道开挖后,应及时架立 钢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钢材电商平台推广服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个人房产抵押借款担保合同模板4篇
- 2025版:我国行政合同中优益权与政府公共服务创新研究3篇
- 二零二五版手绘墙文化艺术展示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对赌创业投资协议2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自用土地购置合同2篇
- 工程劳务外包合同
- 山西省民用爆破器材买卖合同
- 文化活动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全球及中国侧接式液槽密封式高效送风口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完整版)水利部考试历年真题-水利基础知识试题集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英语试题(含解析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2024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个人顶账房合同范例
- 安徽省淮南四中2025届高二上数学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保险专题课件教学课件
- 牛津上海版小学英语一年级上册同步练习试题(全册)
- 室上性心动过速-医学课件
-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试题附答案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 2024年山东省第三届中小学生海洋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初中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