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记承天寺夜游知识点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记承天寺夜游知识点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记承天寺夜游知识点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记承天寺夜游知识点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记承天寺夜游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记承天寺夜游知识点及练习一、重点字词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欣,高兴,愉快。然,的样子。念无及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遂:于是,就。 至:到。 寝:睡,卧。相及步于中庭:相及,共同,一同。步:散步。中庭,庭院里。空明:形容水的澄澈。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交横:交错纵横。闲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二、一词多义及:相及步于中庭。(跟,向。介词)念无及乐者。(和,连词。)遂:遂至承天寺。(于是)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打洞)狼盖:盖竹柏影也。(原来)乃悟前狼

2、假寐,盖以诱敌。(原来是)狼至:遂至承天寺。(到)寡助之至。(极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寻:寻张怀民。(寻找)未果,寻病终。(不久)桃花源记欲:解衣欲睡。(将要)欲穷其林。(想桃花源记空:庭下如积水空明。(空旷澄澈)空谷传响。(空荡荡的)三峡三、古今异义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古义:只是;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耳:古义:助词,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而已”“罢了”;今义:名词,耳朵。闲人:古义: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留连于光景之人;今义及事无关的人一、作者: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学过他的文章有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江城子 密州出猎 二、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念:考虑,想到 寝:

3、睡 但:只是 相及:共同,一起 闲人:清闲的人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户:门 水(指月光)中藻、荇(水草,这里指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交横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遂:于是。 至:到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交横:交错,纵横。 盖:原来是。 三、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怀民亦未寝,相及步于中庭:张怀民也没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散步。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和荇。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四、填空

4、1、 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 2、 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 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主旨句)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旷达胸怀)(1)贬谪悲凉。(2)人生感慨。(3)赏月喜悦;(4)漫步悠闲。 5、 结构: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次大意。 记叙 描写 议论。 第一层:(1-3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院漫步。(表达方式是叙述,交代清楚了时间、地点、同游者

5、、游历的缘由) 第二层:(4句)观月赏景。(写景、描绘月夜庭中美景) 第三层:(最后3句)月夜问天,自喻闲人。(庭中月色或月光如水,议论,点出作者旷 达乐观的襟怀) 6、 思考: 1、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或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快的复杂心情。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自慰,又有为"闲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 2、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旷达(豁达)乐观的胸怀。3、 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无及为乐。 七、欣赏:“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段写

6、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 (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八、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月光(月色) 九、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哪一句 “庭下如积水空明影也”十、中心思想 本文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情怀。 描写月的诗词佳句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独酌 4.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出塞 5.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

7、火对愁眠。唐·张继枫桥夜泊 6、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 短文两篇拓展练习一、积累及运用1.给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寥寥数语(   ) 秣陵(   )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   )未复有能及其奇者(   ) 怀民亦未寝(   ) 水中藻荇交横(   )(   )2.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的含义。答谢中书书(  

8、 )      五色交辉(      )四时俱备(   )     晓雾将歇(   )(    )夕日欲颓(   )(   )      沉鳞竞跃(   )念无及为乐者(    )      相及步于中庭( &

9、#160; )(   )积水空明(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3.填空题。答谢中书书作者       ,字       ,号       ,有“       ”之称。谢中书即   

10、;    。苏轼,及其父        、其兄        合称“三苏”。他们也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其余五位是宋代的        、        、        ,以及唐代的  

11、0;     、        。4.翻译下列语句。清流见底           五色交辉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未复有

12、能及其奇者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二、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各题。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及其奇者。5.本文第一句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6.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

13、哪些特点?7.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8.文中哪些语句写山,哪些语句写川,请在原文上用波浪线画出。9.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大意。10.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说说其作用。(二)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及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及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1.作者为什么会想着夜里去寺庙游玩?12.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结合有关语句去回答。13.文中对月夜的描写有何特点,能够给人以怎样的感受?14.文中哪些语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在原文中画出)。15.文章结尾

14、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16.本文可分三个层次,从表达方式看,作者先        ,再        ,最后        。4解释加黑字。(1)欣然起行 (2)遂至承天寺 (3)盖竹柏影也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5用“/”给下列句子划节奏。(1)念 无 及 为 乐 者 (2)但 少 闲 人如 吾 两 人 者 耳6选择及“相及步于中庭”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何有于我哉

15、B达于汉阴C责任重于泰山 D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7翻译。(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译: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译: 书上元夜游 苏轼己卯上元,余在儋州。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西城,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注上元:旧以阴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过:访问。民夷:指汉族和当地少数民族。屠沽:卖肉者、卖酒者,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过:苏过,字叔党,苏轼幼子。当时跟从苏轼贬居海南。韩退之:指韩

16、愈。走海者:走到大海边上的人。这里苏轼隐指自己,当时他在海南岛,称得上走海者。9解释加黑字。归舍已三鼓 已再鼾矣 步西城 放杖而笑 10翻译。(1)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译: (2)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译: 11填空。(1)写元宵节夜游气氛热烈的句子是 , , , , 。(2)本文的中心论题是 及 。12“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这句的深刻含义是什么?答: 13在现实生活中,“得”及“失”相依相成,“得”中有“失”,“失”中也有“得”。请你写出自己曾有过的一次类似的经历。(50字左右)答: 一、基础题:1.记承天寺夜游选自 ,作者是_,字子瞻,号_,是_朝的

17、_家。他及父亲_、弟弟_合称为“_”,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2.填空:文章描绘了苏轼在承天寺夜里见到的 ,同时也抒发了自己 的苦闷心情。描写承天寺优美夜景的句子是 。3.翻译下列句子:怀民亦未寝,相及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4.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念无及为乐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及步于中庭(共同,一起)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及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及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及“闲”字相关。C.苏轼此

18、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6.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 的心境。7.“月色入户”意思是 ,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8.文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 ,它及“ ”一句相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9.“寻张怀民”一句中的“寻”字用得好,你认为好在哪里?10.文章“记”的要素是: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记承天寺夜游第二套题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及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及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

19、?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解衣欲睡 解:相及步于中庭 步: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及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能体现友情的句子:理由:4画线的句子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为什么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

20、此时。记承天寺夜游第三套题天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及为乐者,遂全承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及步行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文中画线处应填的句子是_和_。2“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_,“藻、荇”、是指_,此句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3翻译下列句子。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4“怀民亦未寝”中“寝”的读音是_,意思是_,成语_中有这个字,就作这个意思讲。5文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哪一句?_【1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2月光 竹柏影 比喻3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一样清闲而有

21、雅趣的人。 4qn 友好亲睡觉,废寝忘食等。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记承天寺夜游第四套题记承天寺夜游苏 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及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及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9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反问句。10把全文划为三层,并写出各层大意。11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苏轼写竹柏的用意是什么?12找出文中的议论句。这些句子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心境(结合苏轼被贬的情况)?记承天寺夜游第五套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及为乐者,

22、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及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解释加点词:念无及为乐者 念: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遂至:相及步于中庭 于: 盖竹柏影也 盖:解释加点词未复有能及其奇者 及:念无及为乐者 及: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文中写了两个人,这两人的相同点是:写出文中用水草比喻月光下竹柏摇曳的句子。为什么作者不能入睡,又“欣然起行”的?结尾的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把比作,把比作。“月色入户”一句中“入”字用得好,好在哪里?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相 及 步 于 中 庭第

23、五套题答案:考虑,想到 于是 在 原来 参及,这里是欣赏的意思 和 都是闲人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色入户 既有欣喜愉悦,又有落寞孤寂 月下中庭 积水空明;竹柏影也 藻荇交横 用拟人手法,写月似乎也通人情,善解人意,知道人的寂寞,主动来及之为伴 相及/步于中庭参考答案:一、2.回复信  交相辉映  全、都  早晨  消散  将要  坠落  (借代)鱼  考虑,想到  共同、一起  在  形容水的澄澈  只是  清闲的人3.陶弘景 通明 华阳隐居 山中宰相 谢徵 苏洵 苏辙 王安石 曾巩 欧阳修  韩愈  柳宗元4.清澈的河流现出河底  形容石壁色彩斑斓  早晨的雾气将要消散(的时候),猿和鸟儿不住地啼叫  还没有能够欣赏这种奇山异水的人  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  (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二、(一)5.全文的引子,引出下文的写景、议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