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标志_GI_的龙井茶产业实证分析_陆德彪_第1页
基于地理标志_GI_的龙井茶产业实证分析_陆德彪_第2页
基于地理标志_GI_的龙井茶产业实证分析_陆德彪_第3页
基于地理标志_GI_的龙井茶产业实证分析_陆德彪_第4页
基于地理标志_GI_的龙井茶产业实证分析_陆德彪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浙江 农 业 学 报 Acta Agriculturae Zhejiangensis , 2011, 23(1 :4145http :/wwwzjnyxbcn陆 德 彪 , 毛 祖 法 基 于 地 理标志 (GI 的 龙井茶 产 业实证 分析 J 浙江 农 业 学 报 , 2011, 23(1 :4145基 于 地理 标志 (GI 的 龙井茶 产 业 实证 分析陆德彪 , 毛祖 法(浙江 省农 业 厅 经济 作 物 管 理 局 , 浙江 杭州 310020收稿日期 :20100715作者简介 :陆 德 彪 (1966 , 男 , 浙江 诸暨 人 , 硕士 , 高 级 农 艺 师 ,从 事 茶

2、产 业 研究 与 行 业 管 理 。 E-mail :ludebiao163com ; Tel 要 :龙井茶 是 我国 典 型的地 理标志茶类 产品 。 文 章 从 地 理标志 制 度 出 发 , 摸 清 龙井茶 地 理标志 范 围 及 其基 本 情况 , 分析 龙井茶 产 业 基 本 要 素构成 , 剖 析 龙井茶 产 业优 势 与 存 在 的主 要 问题 , 提出 做 大 做 强 龙井茶 品 牌 的对 策 措 施 。关键词 :地 理标志 ; 龙井茶 ; 产 业 要 素 中图分类号 :S 571. 1文献标 识 码 :A文章编号 :10041524(2011

3、01004105Empirical and positive analysis of Longjing tea industry from perspective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GI LU De-biao , MAO Zu-fa(Cash Crops Bureau , Zhejiang Provincial Agriculture Department , Hangzhou 310020, China Abstract :Longjing tea is a typical produc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G

4、I in ChinaBased on th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system , the regional scope of GI for Longjing tea and the essential elements of its industry were defined in this paperIn addition ,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Longjing tea industry and some difficulties it faced were dis-cussed , and accordingly so

5、me strategy measures for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were proposed as wellKey words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 Longjing tea ; industrial elements龙井茶 是 浙江 省 著 名 特产 , 以 “ 色 翠 、 香 郁 、味 醇 、 形 美 ” 四 绝 而 驰 名 中 外 , 倍 受 社 会 各 界 的 广 泛 关 注 和研究 。 但 大多研究主 要 集 中 在 龙井茶的 历 史 文 化 渊 源 1、 适 制 茶 树 品 种 2、 加 工 工艺3、 品 质化 学

6、4、 贮藏 保鲜 5、 技术 标 准 6、 品 牌 保护 7等 方 面 , 商 建 农 8、 孙 利 育 9等 虽 对 龙井茶 产 业 作了 分析 , 但 其 研究 范 围 仅 涉 及 龙井茶 部 分产区 , 对 整 个 龙井茶 产区及 其龙井茶 产 业 的 研究 至 今 仍 是 空 白 。2008年 12月 7日 , 龙井茶 以 地 理标志证 明 商 标 形 式 被 核 准 注 册 , 标志 着 龙井茶 由 此 进 入 了 一 个 依 托 地 理标志实 现 “ 正 本 清 源 、 依 托 品 牌 、 经营 有 序 、 健康 发 展 ” 的 新 时期10。 本 文 以通过 地理标志 所 确 定

7、 的 龙井茶 整 个 产区 为 对 象 , 研究分 析 龙井茶 产 业 现 状 , 提出 基 于 地 理标志 的 龙井茶 品 牌 运 作 机 制 、 监管 模式 。1龙 井茶地理标志范围 、 规模及其分 布11地理 标志 所涉行政 地 域 及 其 分 布龙井茶 地 理标志 位 于 北 纬 29. 5 30. 5 、 东经 118. 5 121. 5 附 近 区 域 内 , 范 围 涉 及 杭州 、 绍 兴 、 金华 和 台州 共 4个 市 (其 中 , 杭州 和 绍 兴 为 全 部 产 茶 区 域 , 金华 和 台州 为 部 分产 茶 区 域 , 覆 盖 18个 县 (市 、 区 、 224个

8、 乡 (镇 、 街 道 、 3488个 行 政 村 和 380530户 茶 农 , 茶 园 总 面 积 73333. 3hm 2(图 1 。 图 1龙 井茶 地理 标 志 范围 及其 3个 产 区 Fig1The scope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of Longjing tea and its three producing areas龙井茶 西 湖 产区 :即 杭州 市 西 湖 区 (西 湖 风景 名 胜 区 , 共 4个 乡 (镇 、 街 道 、64个 行 政 村 、 8600户 茶 农 , 茶 园 总 面 积 978. 2hm 2。 龙井茶 钱塘 产区

9、:包 括 杭州 市 萧 山 区 、 滨 江区 、 余 杭 区 、 临 安 市 、 富 阳 市 、 桐庐 县 、 建 德市 、 淳 安 县 等 8个 县 (市 、 区 , 共 涉 及 118个 乡 (镇 、 街 道 、1461个 行 政 村 、 116714户 茶 农 , 茶 园 总 面 积 29143. 9hm 2。 龙井茶 越 州 产区 :包 括 绍 兴 县 、 越 城 区 、 新 昌 县 、 嵊 州 市 、 诸暨 市 、 上 虞 市 、 磐 安 县 、 东 阳 市 、 天 台 县 等 9县 (市 、 区 , 涉 及 102个 乡 (镇 、 街 道 、1963个 行 政 村 、 255216

10、户 茶 农 , 茶 园 总 面 积 43376. 6hm 2。 12产 区 自然条件龙井茶 产区 年 平 均 气 温 14. 3 17. 2 、 10 的 活 动 积 温 4503 5410 、 无 霜 期 212 263d 、 年均 降 水量 1330 1573mm 、 年均 空 气 相对 湿度 76% 82%、 年均 光 照 时 数 1716 2100h , 土壤 种 类 以 红壤 、 黄壤 及 其 变 种 为 主 , pH 值 为 4. 3 6. 5。 13产 业 规 模与分 布 2008年 , 龙井茶 三 大产区的产量 为 2. 2万 t 、 产 值 21. 4亿 元 , 分 别 占

11、该 区 域 茶 叶 总 产量 6. 9万 t 和 总 产 值 31. 1亿 元 的 33%和 69%, 分 别 占 浙江 省 茶 叶 生产 总 量的 13. 6%和 32. 5%, 产 业规 模 大 , 集 中 度 高 , 比较 优 势 明 显 。 其 中 , 越 州 产区的 龙井茶 面 积 、 产 量 、 产 值 等 指 标 均 超 过 总 量 的 60%; 钱塘 产区 约 占总 量的 30%左右 ; 西 湖 产区 约 占总 量的 5%(图 2 。图 2三 大 产 区 2008年 龙 井茶产 业 规 模分布Fig2The distribution of Longjing tea indust

12、ry in three producing areas in 2008就单 个 县 的产量 而 言 , 钱塘 产区的 淳 安 、 富阳 、 余 杭 , 越 州 产区的 嵊 州 、 新 昌 、 磐 安 、 绍 兴 等 县 (市 、 区 的 龙井茶 产量 均 在 1000t 以 上 , 其 中 嵊 州 、 新 昌 分 别 超 过 5000t 和 4000t 。 在 龙井茶 地 图 32008年 龙 井茶产量 分布及 在当 地 茶产 业 中 的地位Fig3The distribution of Longjing teas production in 2008and the status of Lon

13、gjing tea in local tea industry理标志 范 围 内 的 18个 县 (市 、 区 中 , 有 13个 县 (市 、 区 的 龙井茶 产 值 达 到 或超 过 当 地 茶 叶 总 产 值 的 60%(图 3 。2龙 井茶产业基本构成要素21茶 树 品 种结 构龙井茶 产区 茶 树 品种 包 括 鸠坑 种 、 龙井 群 体 种 、 木 禾 种 等 地 方 群 体 品种 (占 56% , 及 龙井 43 、 龙井长 叶 、 迎 霜 、 翠 峰 等 无 性系 茶 树 品种 (占 44% , 上 述 品种 均 为 通过 审 (认 定 的 国家 级 或 省 级 中小 叶 茶

14、树 良 种 , 极 大多 数 能 适 合加 工 龙井茶 。 就 三 大产区 而 言 , 不同 茶 树 品种及 其 比 率 存 在 较大 差 异 。 西 湖 产区 以 龙 井 群 体 种 为 主 , 无 性系比 重 为 15%, 无 性系品种 以 龙井 43 、 龙井长 叶 为 主 。 钱塘 产区 以 鸠 坑 群 体 种 占 多 数 , 无 性系比 重 为 33%, 品种 以 龙 井 43 、 迎 霜 、 乌 牛 早 等 为 主 。 越 州 产区 无 性系比 重 为 50%, 其 中 群 体 种主 要 有 鸠坑 种 、 木 禾 种 等 , 无 性系品种主 要 有 迎 霜 、 翠 峰 、 龙 井

15、43 、 龙井长 叶 、 乌 牛 早 等 (图 4 。图 42008年 龙 井茶 生 产茶园无 性 系 品 种比 重Fig4The proportion of clonal varieties in Longjing tea garden in 200822加 工方式近 10年 来 , 随 着 加 工 机 械 性 能 的 提 高 和 配 套 加 工工 艺 的 完善 , 机 械 加 工 得 到了 广 泛 普 及 , 而 传 统 手 工 炒 制 的比 重 越 来 越 低 。 2008年 , 龙井茶加 工 机 械拥 有 量 11. 9万 台 , 80. 7%的 龙井茶 为机 制 。 其 中 , 越

16、州 产区 机 制 率 最 高 , 钱塘 产区 其 次 (图 5 , 西 湖 产区 机 制 率 相 对较 低 , 特 别是 西 湖 龙井茶一 级 保护 区 倡 导 和 遵 循 传 统 手 工 炒 制 。 龙井茶 重点 产区 嵊 州 市 , 有 各 种 加 工 机 械 31806台 , 不 少 乡 镇 户 均超 1台 , 龙井茶 机 制 率 达 92%。23市场 主体 与组织化龙井茶加 工 组 织 形 式主 要 分 三 种 :一 是 农 户 分 散零 星 加 工 , 自 产 自 销 ; 二 是 农 户 利 用加 工 中图 52008年 龙 井茶机制 与 手 工 加 工 产量 情况Fig5The o

17、utput situation of mechanized and hand-made pro-cessed Longjing tea in 2008心 集 中 加 工 ; 三 是 企 业茶 厂 规 模 加 工 。 2008年 , 有 企 业 自 营 的 龙井茶 生产 茶 园 6516. 6hm 2, 占 龙 井茶 总 量的 11. 2%; 有 龙井茶加 工 厂 1237个 , 加 工 中 心 (集 聚 区 316个 , 进 场 户 数 25189户 ; 有 专 业合 作 社 (协 会 317个 , 社 员 34889名 。 但 从 总 体 上 看 , 有 84. 2%的 茶 农 仍 处 于

18、“ 一 家 一 户 ” 小生产 阶 段 , 有 86. 1%的产品 为 分 散 农 户 提 供 , 龙井茶 种 植 、 加 工 、 流 通 的 组 织 化 程度 低 下 , 基 本上 仍 处 于 传 统 的小生产状 态 和 “ 提 篮 小 卖 ” 阶 段 。 以 新 昌 县 为 例 , 龙 井 茶 生 产 涉 及 农 户 56450户 , 农 户自 产 自 销 “ 家 庭 作坊 ” 式生产量 占 80%以 上 ; 加 工 中 心 生产量 占 10%, 加 工 厂 生产 量 约 占 10%(图 6 。图 6新 昌 县 龙 井茶 生 产 加 工主 体 及其比 重Fig6The main parts

19、 and the proportion of Longjing tea production in Xinchang county in 2008对 三 大产区 262家 龙井茶 生产 经 营 企 业 (西 湖 产区 19家 , 钱 塘 产 区 130家 , 越 州 产 区 113家 2008年 的 经 营 状 况 调 查 表 明 :一 是从 生产 经 营 总 量 看 , 龙井茶 生产 经 营 的 最 主 要 的 市 场 主 体 并 非 企 业 , 而 是 分 布 广 泛 、 数 量 众 多 、 小 规 模 经 营的 兼 事 龙井茶 种 植 、 加 工 和 交易 的 茶 农 (或 称 之 为

20、“ 散 户 ” ; 二 是从 企 业 经 营 规 模 看 , 61. 5%的 企 业龙井茶 年经 营 额 低于 100万 元 , 超 过 2000万 元 的 仅 为 1. 9%, 大 企 业 少 (图 7 ; 三 大产区 龙井 茶 经 营 企 业规 模表 现 为 :西 湖 产区 越 州 产区 钱塘 产区 , 差 异 明 显 。 三 是从 企 业 照 章 经 营 来 看 , 有 营 业 执 照 、 卫 生 许 可 证 的 企 业 为 247家 , 占 94%, 有 食 品 生 产 许 可 证 (QS 的 162家 , 占 62%, 有 注 册 商 标 的 149家 , 占 57%。 其 中 ,

21、西 湖 产区的 企 业证 照齐 全 率 最 高 。图 72008年 龙 井茶 生 产 企 业 规 模 情况Fig7The scales situation of Longjng tea manufactuing enterprises in 200824产 销衔接 与 流通 模式龙井茶 具 有农 产品和 加 工 食 品的 双 重 属 性 , 加 上 组 织 化 程度 低 和小 规 模生产特 点 , 决定 了 现 阶 段 龙井茶 商 品的 流 通方 式 必 然 是 渠 道 众 、 形 式 多 、 水 平 低 , 以 产地 交易市 场 为 纽 带 的 流 通 模式 仍 是 龙井茶 生产 与 市 场

22、 衔 接 的主 要 模式 。 在 龙 井茶 产区 共 设 有 茶 叶 交易市 场 277个 , 其 中 干 茶 市 场 162个 , 茶 青 市 场 115个 。如 新 昌 县 , 在 产地建 有 16个 干 茶 市 场 和 1个 茶 青 市 场 。 其 中中 国 茶 市 有 500间 营 业 房 , 2008年 交易 量 6800t , 交易 额 7. 2亿 元 , 该 市 场 成 为 该 县 及 周 边 产区 龙井茶与 外 部 大 市 场 的 流 通 交易 平台 。 其 他 15个 干 茶 市 场 分 布 于 乡 镇 , 规 模较小 , 以 服务 茶 农为 主 。 此外 , 该 县在全 国

23、 各 地 有 直 销窗 口 300多 家 、 专 卖 店 32家 , 茶 青 市 场 发育 较 迟 , 鲜 叶 交 易 量 约 占 全 县 鲜 叶 量 的 0. 3%。3龙 井茶产业优势 与 主要问题 31生 产 区域集 聚 度 高 , 但 组织化程 度 低 , 产 业 需 要 整合 、 转型与 升级作 为 地 理标志 产品 , 龙井茶 产区 集 中 于 18个 县 , 产品特 色明 显 , 产 业 集 聚 度 高 。 近年 来 , 虽 然 推行 了 “ 龙 头 企 业 +茶 叶 专 业合 作 社 +基地 +农 户 ” 、 “ 加 工 集 聚 区 ” 等 多种模式 , 但 覆盖 面 不 广 ,

24、 企 业 (合 作 社 、 基地 、 农 户 之 间 的 联 接 程度 低 。 同时 , 茶 园 流 转较 为 困 难 。32产 业 规 模 大 , 但整 体 素质 欠佳 , 基 础有待 进 一步夯 实无 论 从 生产 面 积 、 产量 、 产 值 等 指 标 衡 量 , 龙 井茶 都 不 愧 为 “ 中 国 名 茶 之首 ” , 但 其 产 业 基 础 较 为 薄 弱 。 现 有 茶 园 仍 以 有 性系品种 为 主 , 种性 混 杂 ; 相 当部 分 茶 厂 加 工 厂 房 简 陋 , 设 备 陈 旧 ; 龙井 茶 机 制 比 重 虽 然 较 高 , 但 均 为 单 机 作 业 , 连 续

25、 化 、 自 动 化加 工 水 平 低 ; 加 工 机 械 标 准 化 滞 后 , 规 格 混 杂 , 机 制 作 业 无 统 一 的 技术 规 程 。33区域 性 公 共 品 牌 发 展势头猛 , 但 龙 头企 业 少 , 缺少强势企 业品 牌近年 来 , 各 地 按 照 “ 一 县 一 品 ” 要 求 , 茶 区 政 府 普 遍 加 大 了 品 牌整 合力 度 , 除 “ 西 湖 龙井茶 ” 外 , 已 成 功 打 造 了 “ 大 佛 牌 龙 井 ” 、 “ 越 乡 牌 龙 井 ” 、 “ 会 稽 牌 龙井 ” 、 “ 湘 湖 牌 龙井 ” 等 若 干 个 有 影响力 的 龙井茶 区 域

26、性 公 共 品 牌 。 相 比 之 下 , 政 府 对 企 业 品 牌 扶 持 相 对 乏 力 , 缺 乏 大型 龙 头 企 业 和 影响力 强 的 知 名 企 业 品 牌 , 品 牌 “ 小 而 散 ” 的 格 局 尚 未 改 观 。34市场 容 量 大 , 劳 动 力 紧缺 、 采 摘 难问题突 出 作 为 一 个 典 型 的 劳 动 密 集 型 产 业 , 目 前 100%的 龙井茶 采 摘 和 20%的 龙井茶加 工 是 靠 手 工 作 业 。 大量的 季节 性 劳 动 力 给 生产安 排 带 来 困 难 , 部 分产区 已 出 现鲜 叶 不 能 及时 采 摘 现 象 , 对生产 效

27、益 和产 业 可 持续 发 展 产生 影响 。35产 品 集 中 于 内 销 , 目标 市场 单一 , 国外 市场 有待 开 拓龙井茶 内 销 市 场网 络 较 为 完善 , 产地 市 场 、 全 国 各 地 销 区 市 场 同 步 发 展 。 在 国 内绿 茶 消费 市 场 中 , 龙井茶 有 很 高 的 占 有 率 与 知 名 度 。 但 是 龙井茶 外 销 量 很 少 , 2008年 仅 出口 240t , 且 消费 主 体 狭窄 , 主 要 为 侨销 。36龙井茶 称谓使 用 泛 化 , 品 牌 和 地理 标志 意 识 不 强 , 认 识 有待 进 一步深 化由 于 品 牌 产 权 归

28、 属 等 多种 原 因 , 龙井茶长 期处 于 “ 有 品 无 牌 ” 境 地 , 龙井茶 品 牌 没 有 得 到 法 律 的 有 效 保护 , 相 继 出 现 了 “ 贵 州 龙井 ” 、 “ 四川 龙 井 ” 等 , 龙井茶 的地 域 性和 专 属 性 被 支 解 , 严 重 损 害 了 龙井茶 的 声 誉 。 2002年 龙井茶实 行 了 原 产 地 域 保 护 , 首 次 明 确 了 龙 井 茶 生 产 地 域 范 围 ; 2008年 龙井茶 以 地 理标志证 明 商 标 形 式成 功 注 册 , 但 龙井茶 名 称 被 滥 用 现 象 未 得 到根 本 遏 制 。4做 大 做强 龙

29、井茶品牌的对策41统 一认 识 , 明确 目标 , 科学 规 划要以 科 学 发 展 观 为 指 导 , 以 科 技 与 机 制 创 新 为动 力 , 着 力 培 育 龙 头 企 业 , 积 极 扶 持 专 业合 作 组 织 , 有 效 整 合 各 种资源 要 素 , 实 现 产 业 转型 与 升级 ; 以 地 理标志 为 基 石 , 以 地 理标志证 明 商 标 为 抓 手 , 通过引 导 、 整 顿 和 规 范 , 使 龙井茶 市 场 得 到 拓 展 、 消费者 权益 得 到 保 障 、 产区 茶 农 实 现 增 收 、 龙井茶 产 业实 现 健康 可 持续 发 展 , 把 龙井茶 打 造

30、 成 “ 中 国 绿 茶 第 一 品 牌 ” 、 著 名 的 国 际 茶 叶 品 牌 和 高 含 金 量的 “ 浙江 名片 ” 。42基 于 地理 标志 , 整合 资源 , 实 现 有 序 发 展 42. 1产 业 转 型 升级针 对 龙井茶 生产主 体 的 “ 千 家 万 户 ” 、 “ 小 规 模 ” 的特 点 , 要通过 机 制 创 新 , 切 实 提 高 生产 专 业 化 水 平 和 组 织 化 程度 , 提 升 产 业 层 次 。 茶 树 品种 选 择 从 “ 早 ” 向 “ 优 ” 转 变 , 重点 发 展 “ 优质 型 ” 良 种 , 逐步 实 现 茶 树 良 种 合理 搭 配

31、。 要 全面 提 升 龙 井茶 机 械 加 工 水 平 , 实 现 标 准 化 、 连 续 化 生产 。 同时 , 西 湖 龙井茶 作 为 龙井茶核 心 产区的 高 端 品 牌 , 要 研究 制 订 特 别 保护 措 施 , 做 好 龙井茶 西 湖 产区传 统 手 工 炒 制 技 艺 和 龙井茶 群 体 品种的 保 护 。42. 2质 量 安 全 规范龙井茶 的 茶 树 品种 、 种 植 、 加 工 、 营 销 等 各个 环 节 都 要 按 GB /T18650 地 理标志 产品 龙井 茶 要 求 进 行 控 制 。 要 制 订 、 完善 相 关 配 套 标 准 , 如 炒 制工 艺 、 加

32、工 机 械 、 制 茶 专 用 油 脂 等 标 准 , 为 龙井茶 生产和产品 质 量安 全 提 供 全 方 位 保 障 。 要以 食 品安 全 法 、 农 产品 质 量安 全 法 为 依 据 , 加 强 生产 加 工 全程 质 量 监管 , 特 别是 加 强 农 药 、 肥 料 等 投 入 品的 使 用 指 导 与 管 理 , 全面推行 生产 档案 制 度 , 实 现 龙井茶 产品 质 量 可 追溯 。 42. 3品 牌有效 管 理成 立 由 省 政 府牵 头 , 农 业 、 工 商 、 茶 协 及产区 政 府 为 成 员 单 位 的 “ 浙江 省 龙井茶证 明 商 标 管 理 和 保护 委 员 会 ” , 负 责 组 织 和 协 调 龙井茶证 明 商 标 使 用 、 管 理 和 保护工 作 。 以 县为 主 体 单 位 实施 龙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