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_第1页
最新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_第2页
最新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_第3页
最新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_第4页
最新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新 Word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起步于民间,发展于民营” ,通过广大农户根据市场消费需求的效益比较分析, 以市场为导向, 在适宜地区选择了花卉生产种植作为种植结构调整的品种,10 多年来一个新的农业种植品种花卉已经成为云南农业种植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呈现出勃勃生机,产业前景明朗。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现状1、云南花卉产业发展历程云南花产业起步之时,只有几亩地、几万元的产值,发展到1994年,以呈贡县花农为主的花卉种植面积为6000 亩,鲜切花 产量达到 2.1 亿枝,已排全国第一。从二十世纪 90 时年代中期开始, 特别在近 10 年的发展过程 中,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迅速

2、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花卉产业开始从农户自发进行种植业调整,逐步转向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新格局,国家、省政府及省花卉产业联合会,审 时度势,高度重视,积极培育花卉产业,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 使云南花卉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形成了以鲜切花为主导的新 格局。云南花卉产业经过 10 多年不懈努力的发展, 截止至 2005年末,全省花卉种植面积达到 24 万亩,花卉总产值 60 亿元。鲜切 花产量 36 亿枝,鲜切花产量连续 12 年全国排名第一。 花卉产品出口创汇额达到5000万美元。形成了以鲜切花为主体,盆花、 盆栽观赏植物、绿化苗木、地方野生特色花卉等多品种产业化发 展,以花卉企业

3、为主导、花农为主体的生产格局。目前全省花卉企业1035家;花农合作组织115个;从事鲜切花、盆花及食用、药用、工业用花卉生产种植的农户75662 户。+花卉 "-切花云南省1998 2005年花卉种植情况单位:公顷、年份1998 年1999 年2000 年2001 年2002 年2003 年2004 年2005 年花卉2146.43402.25671.76262.47864.710600.021426.3223572.23切花972.81729.11995.12596.23429.74933.05520.145990.24切叶6.68.730.834.341.437.873.4889

4、.10干花6.75.039.1242.6254.3238.2143.0387.63盆花140.7334.1335.6428.1285.3333.9375.21403.41观叶盆花126.6184.3122.8125.441.260.2128.52143.25盆 景36.142.494.398.417.928.5107.36105.19观赏苗木90.2237.9220.3137.1121.5185.14546.216148.62花卉种苗384.771.992.878.960.257.882.63129.32花卉种球118.355.163.047.539.6218.9225.57124.21花卉种

5、子38.756.3772.780.214.045.520.8112.8草坪70.1423.3477.11186.2970.3300.5247.53397.04药用花卉73.3164.989.8523.9564.3588.93932.023571.85工业用花卉80.089.21338.4683.72025.03572.04894.755042.26云南省19982005年花卉种植情况趋势图单位:公顷本表、 图引自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会编著 云南花卉产业发展规划与研究及 2004 年、 2005年云南省花卉产业统计报表 )2、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区域布局概况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初期,花卉生产主要集中在

6、以呈贡为主的滇中局部地区,种植品种也相对单一,基本上是温带鲜切花。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从产业经济发展的角度, 结合传统的 生产基础、资源、区位和社会经济条件,遵循适地适栽的原则, 云南花卉产业初步形成相对合理的区域布局:1)滇中地区形成了以昆明、 玉溪、曲靖、 楚雄为主的 温带鲜切花片区, 这个片区是云南花卉产业的特色区域;2)滇南地区宣传了以西双版纳、 思茅及元江、 峨山为主的热带花卉及配叶植物片区 ;3)滇西北(东北)地区形成了以丽江、迪庆、昭通为主的球根类种球繁育片区 ;4)滇西地区形成了以大理、保山为主的 观赏植物片区 。3、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优选品种集约化生产种植规模根据云南

7、省自然资源优势条件和市场需求定位, 云南花卉产业的生产优势是鲜切花,经过 10 多年的发展,云南特色鲜切花 已形成了以玫瑰、 康乃馨、 百合三大鲜切花为主的花卉生产种植 格局,产地优势集中表现在这三大品种上; 与此为基础还带动了 一大批温带鲜切花优势品种的发展。 三大品种花卉的生产种植量 和产品质量在全国乃至整个亚洲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云南省19982005年鲜切花主要品种种植情况单位:公顷7年份品 种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玫瑰90.7266.7501.6730.5748.71210.62075.882380.65康乃馨456.6707.7773.588

8、1.7886.1857.91186.651181.96百合171.6344.0493.3986.901103.84非洲菊48.9206.4296.0297.80327.67菊花50.955.278.054.266.3125.6263.7171.50唐菖蒲26.134.869.232.436.931.986.7372.63情人草、勿忘我 满天星245.3344.0493.3396.20435.60(本表引自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会编著云南花卉产业发展规划与研究及2004年、2005年云南省花卉产业统计报表)云南省2005年鲜切花主要品种种植情况单位:公顷玫瑰回康乃馨百合菊花情人草、勿忘我 、满天星非

9、洲菊唐菖蒲单位:公顷4、以设施农业为基础的花卉工业化生产已形成规模云南花卉鲜切花生产设施化比率起来越高,设施装备的配置水平不断得到优化,温室大棚、喷滴灌及水肥混合系统等现代农 业技术装备已被广泛采用。 生产设施的优化改善,提高了花卉产品的质量,同时增强了对生产的调节控制能力,为云南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又增添了可控制的花卉生产种植小气候,为花卉生产 的调节创造了良好的工业化基础。云南省1998 2005年鲜切花设施栽培情况单位:万平方米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加温温室42.832.840.3157.6193.8237242.2293.6日光温室8.418.3

10、26.5大棚944.21076.01789.93857.02986.03388.43864.94413.9遮阴棚50.179.412.161.4124.549.6308.4121.75、形成了一批以市场为导向的花卉生产、营销龙头企业围绕花卉市场需求,云南形成了一批以生产种植玫瑰、百合和康乃馨三大鲜切花的龙头企业。(1)具有代表性的花卉生产企业:玫瑰生产企业:杨月季花卉公司、通海丽都花卉公司、海宇花卉公司和云大阳光花卉公司。百合生产企业:云南玉溪明珠花卉公司、 澄江鑫荣花业公司、隆格兰园艺公司。康乃馨生产企业:英茂花卉公司和锦苑花卉公司。(2)具有代表性的花卉营销企业:云花联合运销公司、华泰联贸

11、易公司、辉记花卉公司、恒丰万里花卉公司、桥丰花卉公司等。云南省1998 2003年花卉生产经营实体情况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花卉市场(个)38693235354293177花卉企业(个)1912913373133653907821035其中:大中型企业(个)1964848597105218277花农(户)746613287138081400020462250657947775662从业人员(人)1595562656937304594946633989117158149144343专业技术人贝(人)9041219128213641568297922744

12、012注:大中型企业指花卉种植面积在 3公顷以上或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本表引自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会编著云南花卉产业发 展规划与研究及2004年、2005年云南省花卉产业统计报表)。6、多种形式的花农经济组织带动花农从事花卉生产的态势已形成1)花农经济合作组织。云南省的第一个花农合作组织斗南”农业园艺合作社,是由 30 多户花农自发于 2002年底组成的。在实践的基础上2004年花农经济合作组织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主要集中在昆明、玉溪两地,花农自发组成的合作组织大约在 20 个左右。2)花农经济合作组织的类型。花农经济组织形式主要分产权型和非产权型两种。- 产权型经济组织: 效仿台湾花农

13、合作社构建模式,合作社成员入社交纳社股,实行统一设施、统一技术、统一品种、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分户种植、管理,分户记帐。非产权型经济组织:组织形式相对松散,种植由各家各户自己组织, 设施各不相同, 在种植品种及种植技术上进行一定的指导,各户能自行销售时自行销售, 销售困难时由牵头人组织统一销售。7、市场占有率稳步攀升。1)国内市场云南花卉在国内 70 多个在中城市的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在局部地区的冬季和春季节可以高达 70 90%。2)国际市场云南花卉出口量占云南花卉总产量的 18%;在香港、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已取代马来西亚的金马伦高原,成为最主

14、要的温带鲜切花主要货源生产地,在日 本、韩国、俄罗斯,“云花”已拥有稳定的市场,占有率正在稳 步上升。据统计:2005年云南花卉出口创汇达到 50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0.48%。通过引入澳大利亚花卉进口商,组织企业组建 出口联合体,成功地打开了澳大利亚市场并形成稳定的出口, 口规模呈稳步上升趋势。同时,云南花卉还批量进入、欧洲和北 美市场。云南省1998 2005年鲜切花主要品种产量情况(万枝)玫瑰 康乃馨菊花唐菖蒲百合(本图引自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会编著云南花卉产业发展规划与研究及2004年、2005年云南省花卉产业统计报 表)。注:表中未统计2004年前百合的数据。&国际间合作逐

15、步展开花卉产业是一个与国际直接接轨的产业,在发展中始终要站 在国际的视野进行组织运作,这是国际花卉产业形成的格局所决 定的。花产联积极工作,通过国际合作已经成功实施了以下项目:一是由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和瑞士政府援助的 “云南省出口导向的“型花卉产业发展项目” (简称 ITC 项目);二是与以色列政府合作 中以花卉培训中心”项目;三是与世界主要花卉生产出口国 家和花卉消费进口国家开展了一系列的双边或多边交流。通过国际合作, 一方面为云南省花卉企业和花农提供了大量 技术和管理的培训; 另一方面其项目的研究成果也为云南省花卉 确定发展模式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并直接促成云南花卉交易拍卖)中心有限公司和

16、云南云花联合运销有限公司的建设。 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 云南正在成为世界花卉产业各个国家与组织 关注的热点。二、发展云南花卉产业的优势条件1、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1)地理位置。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属青藏高原南延部份。东西跨度 885 公里,南北相距 910 公里,北回归从南部通过。地 形地貌复杂多变,海拔高差悬殊。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平均 海拔 2000 米左右;西部为横断山脉纵谷区,高山深谷相间,海 拔相对高度差较大;南部海拔一般在 1500 2000 米:北部海拔 在 3000 4000 米。形成了从热带到极地的七种气候类型,具有 周年生产花卉的优势。2)水利资源。云南省水资源相当丰富

17、,有 600 多条河流,分属怒江、 澜沧江、金沙江、红河、珠江和伊洛瓦底江六大水系;40 多个天然湖泊,全省水面面积 9000 多平方公里,全省地表和 地下年总产水量 2222亿立方米,全省人均水量 6994 立方米。3)气候资源。云南省地处亚热带、热带高原性气候区,冬夏温差不大,干湿两季分明,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 气候的特点, 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 全省多数地 区年均气温1320 C,年温差一般为10 15C; 1月全省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为10 12C, 7月平均为1824C,无霜期长达11 个月; 省内多数地区年日照时数为18002500小时, 且 冬季日照时数平均为

18、 671 小时,尤其 1 月日照百分率平均为 70%全年平均为 51%),为全年最高;全年降水量10001500 毫 米,降水集中在 510月。云南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 具有周年生产花卉的优势, 同时 在品种结构和上市时间调剂的余地很大。 特别是以昆明为中心的 滇中地区更是四季如春, 十分有利于鲜切花的周年种植和均衡生产,是我国少有的鲜切花生产的最适宜区。 花卉生产中用于调温 且“低纬高原”地区冬季日照长,紫外线强的特殊的气候,使云 南花卉着色艳丽,茎杆挺直,容易获得高品质的鲜花。滇西北地 区气候“冷凉”,适宜种球的繁育和高山花卉生长。滇南地区热 量条件好,热带鲜切花和观叶植物生长快,产量高。

19、和调光的成本仅相当于华北、华东、东北等地区的1/2-1/8 。而4)土地资源。全省土地总面积为38.33 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占 7.42%。人均占有土地和耕地高于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大大超过东部发达省区。 适宜花卉种植的坝区耕地肥沃, 土壤类 型多,地租便宜,为花卉生产和引资提供了良好条件。5)劳力资源。 据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省 2005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 :2005 年全省乡村人口 3137.5 万人,使我农村就业人口 2052 万人。劳动力资源的充足,加上地方特色花 卉产区种植花卉历史悠久, 积累了丰富的种花技艺和经验, 省花卉生产种植有了劳动力资源低成本的优势。6)种质资

20、源。完整的山地垂直气候带谱,复杂多样的环境条件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植物资源。使得仅占全国土地面积约4%的云南却拥有 1.6 万多种高等植物。 其中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 花卉达 110 个科、约 490 个属、 2500 多种。云南是花卉和园艺 植物的主要起源中心之一,特别是“滇西北”和“滇东南”两大 生物多样性中心, 野生花卉资源种类十分丰富, 为研发具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提供了种质基础。2、加快云南省花卉产业的条件已经成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零关税”为主的早期收获17计划开始启动和我国加入 WTO为花卉产业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云南花卉产业将直接面对全世界,特别是面对拥有 亿人口、GDP

21、超过20000亿美元、贸易额达13000亿美元的区域 性国际大市场。2)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 为花卉产 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3)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支持下,国家有关部门已对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的宏观战略进行了研究, 在这一发展战略的布 局中,云南省被列为唯一的 重点鲜切花生产区域 ; 并与北京、 上海、 广东等省市一起列为 重点种苗科研和 生产区域 ; 与甘肃、青海、辽宁一起列为 重点种球生产区域 ,与成都一起列为 西南市场的核心 ; 与北京、上海、广州一起列为 主要的对外贸易市场 。4)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云南省

22、人民政府先后颁布了扶持花卉产业的几个重要文件。关于加快花卉产业发展的意见云政发 1998117号);关于加快花卉出口工作的意见云政发 1999249号);关于促进花卉产业升级的意见云政发 2002152号)等文件。这些文件对积极引导、 扶持云南花卉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指 导意义和现实意义。5)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已成为花卉产业发展的动力。花卉消费市场呈现高速扩张趋势,以高收入发达国家为主、 发展中国家需求旺盛的全球性花卉消费热点已经形成。 消费产品趋向高品质、多层次、多样化方向发展,花卉产品正在成为大宗 国际贸易商品,有利于“云花”产品的规模、品种和质量优势的 充分发挥。6)经济全球

23、化为云南花卉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促进了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和国际分工。国际花卉生产正由传统产区的发达国家向气候条件更优越、 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的新兴花卉生产国转移, 国际花卉贸易主 规模,建设大辐射面的花卉交易市场提供了空间。要表现为全球性流通和高度集中的区域性交易,为云南扩大产业、云南花卉产业发展趋势。从全世界花卉产业发展变化的趋势看, 云南花卉产业面临巨 大的发展机遇。二十世纪 90 年代开始,世界花卉生产格局发生 了重大变化, 花卉生产逐渐由成本不断增高的传统花卉大国、 发 达国家向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 亚洲是承接这种 转移发展最快的地区。 目前

24、, 亚洲的花卉年产值已占全球花卉总 产值的一半左右, 成为世界最重要的花卉主产区。 世界花卉生产 区域的转移为云南花卉产业的升级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机遇 和条件。从国内发展情况看,我国花卉产业继续保持迅猛的增长态 势,云南作为全国唯一的重点鲜切花生产区域、 西南市场的核心、 主要的对外贸易市场。 云南花卉产业发展将会得到国家产业政策 的有力支持,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花卉产业发展, 突出提升壮大产业规模、经济总量、品牌效益三大重点,按照科学 化、规模化、组织化、工厂化、标准化、国际化的“六化”要求, 逐步向花卉生产设施化、产品标准化、产业信息网络化、储运安

25、全便捷化、社会服务专业化、营销手段现代化的方向发展。1花卉产业种植规模趋势。根据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会编制的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规划提供的分析预测,如果按照云南花卉产业每年以20%勺速度递增,到2007年(近期目标)、2010年(中期目标)和2020年(远期目标),云南的花卉产业将有一个质的飞跃。云南省花卉产业近期、中期发展目标2007 年2010 年花卉总产值(亿兀)7090花卉种植面积(万公顷)1.41.8其中:鲜切花(叶)种植面积(万公顷)0.81.0鲜切花(叶)产量(亿枝)4557单位面积产值(万元/公顷)37.545出口率(%2025出口创汇(万美元)500010000生产种球(亿粒)0

26、.53生产种苗(亿苗)2.14.5生产盆花、盆景(万盆)30005000生产观赏植物、绿化苗木(万株)30005000药用、食用和工业用花卉(万吨)11.5提供就业岗位(万个)54104带动相关产业产值(亿元)1220(本表引自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会编著云南花卉产业发展规划与研究)从2003-2004年的发展速度分析,云南省花卉种植规模, 都超过30%勺发展速度,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一直保持下去, 南花卉产业的产地规模优势将会得到充分的体现。2、花卉品种趋势。云南花卉品种上的优势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野生花卉品种的自主开发。云南是国际知名的“植物王国”、“动物王国”和“微生物王 国”,得天独厚

27、的生物资源,为云南野生花卉品种的开发利用创 造了自然资源基础,加大野生花卉自主品种的研究和产业化开 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品种, 是云南花卉产业品种趋 势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作为针对云南野生花卉品种进行资 源收集、整理、研究的研究机构,对云南野生花卉的“品种资源 库”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到目前止,昆明植物所搜集植物4000余种,其中主要花卉、观赏植物1366种,并建立了茶花、杜鹃、木兰等十多个专类园和多个引种栽培实验区,建立了“云 南野生花卉数据库”。为进一步进行产业化研发提供了坚实的基 础。最新 Word2)云南鲜切花在品种上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近年的产销数据表明,温

28、带鲜切花形成了以玫瑰、康乃馨、 百合三大品种为主的格局。随着云南省政府滇中温带鲜切花“ 23”工程的实施,即:从 2004 2007 年,建设 1000公顷百合,年产高品质百合 1.5 亿枝; 2000 公顷玫瑰,年产高品质玫 瑰 5.8 亿枝; 3000 公顷康乃馨,年产高品质康乃馨 24 亿枝。云 南产地优势鲜切花品种产销量将达 31.3 亿枝,预计占 2007 年规 模产量的 82%,产值 32.3 亿元,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品 种的规模优势更加显现。3、产业主体组织形态趋势。随着云南花卉产业的高速发展, 花卉产业组织形态已经从单 一的小农户生产种植, 发展成为花卉产业环节性重点企业

29、、 生产 经营性龙头企业生产经营、 农户经济合作组织组织生产经营和大 农户连片种植生产“四位一体”的新格局。产业主体的多样化形 成了一定的专业化、 组织化,其中经营机制灵活、 分配机制合理、 带动能力强的龙头生产企业和产权型花农经济组织将占据主导 地位。4、花卉产业技术集成体系建设需求趋势。花卉生产种植在农业生产种植中属于技术含量比较高的。 提 升花卉产业除了在规模上要达到一定的影响外, 基础还在于技术 含量的提高上。建设花卉产业的技术支撑体系, 提高云南花卉产业的产值和 经济效益, 是云南花卉产业全面升级的客观要求。 依托云南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和完善科学、统一、权威的花卉种苗种 球、

30、生产技术、专用农药、化肥、基质、采后保鲜等技术集成标 准化体系,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幅射到花农经济组织,再逐步扩 散到千家万户的花农之中。5、花卉产业信息网络建设需求趋势。云南花卉产业信息平台已经完成了两个方面: 花产联主导的 政府对外公布产业发展信息的云南花卉产业信息服务中心 (以下 简称信息中心) ,拍卖交易信息为主要内容的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的信息平台。 这两个信息平台相互之间没有关联性,于产业中各个环节只能提供行业信息和拍卖交易信息但还没有成为云南花卉主导性交易信息) ,缺乏系统性和微观的指导基础, 与产业中的企业经营缺乏有效的对接, 特别是没有形成有效的信 息网络,对产业进行覆盖,

31、实现对产业的全程服务。以生产种植和花卉营销为重点的强化信息系统建设需求, 已 代信息手段,建设连接花卉市场、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 经济合作组织, 打造多层次、 多渠道的云南花卉电子信息服务网 络,进行花卉各类信息收集、整理、提供相关的生产、市场、科 技、服务等,已经成为云南花卉提升产业的重要内容。经成为云南花卉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利用互联网络等现6、花卉产业资金资源需求趋势。云南花卉产业发展 10 多年来,主要是广大的农户进行花卉 生产和种植,近几年一部分企业(中小规模企业)参与到花卉生 产经营活动中, 资金需求主要的滚动积累、 金融信贷和小额信贷,产业主体规模小且分散。随着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 产业主体呈现出多样性,资金资源的配置需求逐步多样化。按照“四位一体”的主体运作,根据 不同的主体组织形式, 资金资源的需求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 个方面:1)花卉产业环节性重点企业, 主要依靠财政性资金安排、国家开发性资金和国际产业发展基金运用等,进行资金资源组 织。2)生产经营性龙头企业生产经营,主要依靠金融信贷资金,进行资金资源组织。3)农户经济合作组织组织生产经营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