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沉降观测基本技术要求_第1页
高速铁路沉降观测基本技术要求_第2页
高速铁路沉降观测基本技术要求_第3页
高速铁路沉降观测基本技术要求_第4页
高速铁路沉降观测基本技术要求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速铁路达到的基本要求 沉降观测基本要求 一、沉降变形观测首次开展工作的时间性要求:1、桥梁: 从承台施工完成后就要进行首次观测,承台观测标为临时观测标,当墩身观 测标正常使用后,承台观测标将回填不再使用, 随施工的逐步进行依次进行墩身、 桥台、梁体的变形观测。2、隧道: 从一段水准基点间隧道填充或底板施工完成后立即进行,观测时间不得少于 三个月。3、路基: 路堤地段从路基填土开始进行沉降观测,路堑地段从级配碎石顶面施工完成 后开始观测(换填地段从换填底层开始进行) 。路基填筑完成后或施加预压荷载 后应有不少于六个月的观测和调整期。4、涵洞:从涵洞主体施工完成后开始观测。 二、沉降变形观测元件

2、埋设的技术要求:1、桥涵:承台观测标:埋设20mm 钢筋,表面高出3mm,位于底层承台左侧小里 程和右侧大里程墩身观测标:埋设 14mm 不锈钢螺栓,表面露出20-30mm。位于墩身两 侧高出地面 0.5-1m桥台观测标:原则应设置在台顶,测点不少于 4 处,分别设在台帽两侧及背 墙两侧。梁体观测标:简支梁的一孔梁设置观测标六个,位于两侧支点和跨中;连续 梁根据不同跨度, 分别在支点、中跨跨中及边跨 1/4 跨中附近设置, 三跨以上连 续梁布置相同。涵洞观测标:测点设置于涵洞两侧的边墙上,在涵洞进出口及涵洞中心位置 分别设置,每座涵洞测点数量为 6 个,涵洞填土后观测点可从边墙移到帽石上, 涵

3、洞进出口的帽石上各设置两个测点,位于帽石两侧位置。桥台观测标、梁体观测标、涵洞观测标埋设元件同承台观测标2、隧道:每个观测断面设置 2 个沉降观测点,分别设置在隧道中线两侧各 6.24m 处; 明暗交界、围岩级别、 衬砌类型变化处及变形缝处每个观测断面设置 4 个沉降观 测点,分别设置在中线两侧各约 6m 和变形缝前后各 0.5m 处。3、路基:一般路堤地段观测断面包括沉降观测桩和沉降板, 沉降观测桩每断面设置 3 个,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心及左右线中心两侧各 3.2m 处;沉降板每断面设置 1 个, 布设于双线路基中心。软土、松软土路堤地段观测断面一般包括沉降观测桩、 沉降板和位移观测桩。 沉降

4、观测桩每断面设置 3 个,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心及两侧各 3.2m 处;沉降板位 于双线路基中心;位移观测桩分别位于两侧坡脚外2m 、10m 处,并与沉降观测桩及沉降板位于同一断面上。路基过渡段观测断面根据沉降观测细则要求应在距不同结构物起点 1m 、 10m 、30m 处分别设置观测断面。路堑地段观测断面分别位于路基中心、 左右中心线以外 3.2m 的路基面处各 设 1 根沉降观测桩,观测路基面的沉降。 (换填地段设有沉降板)沉降观测桩:选择20mm 钢筋,埋置深度不小于0.3m ,桩周用0.15m用 C15 砼浇筑固定。沉降板埋设: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埋设,一般情况下:由底板、金属测杆(40镀锌铁

5、管)及保护套管(75PVC管)组成。钢筋砼底板尺寸为 50*50cm , 厚 3cm 或钢底板尺寸为 30*30cm ,厚 0.8cm 。位移边桩: 采用 C15 钢筋砼预制, 断面采用 15*15cm 正方形, 长度不小于 1.5m,并在桩顶预埋设20mm钢筋,顶部磨圆并刻十字线、沉降变形观测的频次要求:应按下表进行路基沉降观测频次表观测阶段观测频次填筑或堆载一般1次/天每天填筑量超过3层时1 次/每填筑3层沉降量突变23次/天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1次/3天堆载预压或路基施工完毕一般1次倜架桥机(或运梁车)通过全程前2次通过时的 前后各1次;其 后每天1次,连 续2次;其后每 3天1次,连续

6、3 次;其后1次/周无砟轨道铺设后第1个月1次/2周1个月以后1次/月墩台沉降观测频次观测阶段观测频次备注观测期限观测周期墩台基础施工完成/设置观测 点,进行 首次观测墩台混凝土施工全程何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承台回填 时,临时 观测点取 消预制梁桥架梁前全程1次/周预制梁架设全程前后各1次附属设施施工全程何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桥位施工桥梁制梁前全程前后各1次上部结构施工中全程何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附属设施施工全程何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架桥机(运梁车)通过全程同路基桥梁主体工程完工无砟轨道铺设前芫个月1次/周岩石地基 的桥梁不 宜少于2 个月无砟轨道铺设期间全程1次/天

7、无砟轨道铺设完成后24个月03个月1次/月工后沉降长期观测412个月1次/3个月13 24个月1次/6个月梁体徐变观测频次表梁体测量间隔表观测阶段观测周期预应力终张拉张拉前、后各1次预应力张拉完成无砟轨道铺设前张拉完成后第1天张拉完成后第3天张拉完成后第5天张拉完成后13月,每7天为一测量周期桥梁附属设施安装1次/周,要求安装前、后必须各有1次无砟轨道铺设期间1次/天无砟轨道铺设完成后第03个月,1月/次第412个月,1次/3月第1224个月,1次/6个涵洞沉降观测频次表现a i/轩机前詔1次或滋朋im 土趙工解魏斯釦次或滋/罔架林机(运辭熾过至少进打2次通过朋的黠湎爵完工无髦轨亠6个月1*/

8、J|髀媲的桥霊-邸宜夕于M月全程必/天24 S幷月个22杠ri次/孙月fl 13-24个月1次/6t月隧道沉降观测频次表观测阶段观测频次备注观测期限观测周期仰拱施工完成至无砟轨道铺设前6个月1次/周无砟轨道铺设期间全程1次/天无砟轨道铺设完成至试运营开始的观测全程1次/天试运营期间24个月01个月1次/周13个月1次/2周36个月1次/月高速铁路轨道对路基的几点性能要求路基是承受轨道结构重量和列车荷载的基础,是铁路线路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高速铁路对轨道的平顺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相应,高速铁路路基除应具备一般铁路路基的基本性能之外,还需要满足高速铁路轨道对基础提 出的性能要求。

9、这些性能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高速铁路轨道对路基的几点性能要求路基是承受轨道结构重量和列车荷载的基础,是铁路线路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高速铁路对轨道的平顺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相应,高速铁路路基除应具备一般铁路路基的基本性能之外,还需要满足高速铁路轨道对基础提 出的性能要求。这些性能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1. 足够的刚度列车速度越高,要求路基的刚度越大,弹性变形越小。弹性变形过大,高速运行就得不到保证,就像车辆在松软的沙滩上无法快速行驶一样。当然,刚度也不能过大,过大了会使列车振动加大,也不能做到平稳运行。但是对土路基而言, 主要矛盾还是刚度不足。2. 稳固、耐久、少维修要求路基在列车荷载的长期作用下, 塑性累积变形小。而且在自然条件的长 期作用下,其强度不会降低,弹性不会改变。真正做到长寿命,少维修。只有这 样,才能高速行车,减少维修费用,并增加运行的安全性。经验告诉我们,线路 经常的维修会增大行车事故的概率。3. 高度的平顺性不仅要求静态条件下平顺,而且还要求动态条件下平顺。路基几何尺寸的不 平顺,自然会引起轨道的几何不平顺。路基刚度的不平顺则会给轨道造成动态不 平顺。研究表明,由刚度变化引起的列车振动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列车速度越 高,刚度变化越剧烈,弓I起列车振动越强烈。轻则使旅客舒适度降低,重则影响 列车运行安全。所以,要求路基在线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