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脉与遗产保护_第1页
城市文脉与遗产保护_第2页
城市文脉与遗产保护_第3页
城市文脉与遗产保护_第4页
城市文脉与遗产保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城市文脉与遗产保护摘要:2009年3月21日,上海博物馆馆长、国际博协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总策划师陈燮君,做客扬州讲坛,主讲城市文脉与发展,并接受了中国名城杂志采访,着重就城市化、城市文化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文化文博事业发展等问题作了访谈。关键词:城市化;世博会;文化遗址;文化遗产保护Abstract:OnMarch21,2009,ChenXiejun,PresidentofShanghaiMuseum,theChineseNationalCommitteeoftheInternationalCouncilofMuseums,ChiefPlannerofShangha

2、iWorldExpo2010,cametoYangzhouForumandgavealecturetitledUrbanCulturalContextandDevelopment;also,heacceptedtheinterviewofChinaAncientCityandtalkedontheproblemsasurbanization,urbanculturedevelopment,culturalheritageprotection,cultureandmuseumdevelopment,etc.Keywords:urbanization;WorldExpo;culturalherit

3、agesite;culturalheritageprotection中图分类号:C9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144(2009)04-57(4)作者简介:陈燮君上海博物馆馆长、国际博协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总策划师。著有21世纪图书馆与文化名人、学科学导论学科发展理论探索等几十部作品,发表关于开创空间学的思考等论文,文章1000多篇,计达1800多万字。中国名城:比较而言,您喜欢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陈燮君:最近几年我在做世博课题,对城市的起源、城市的发展有所思考。亚里斯多德很早就讲过,人为了生活营建了城市,为了更好地生活,在城市里留下来。从城市的发展历程

4、来讲,毫无疑问是由小到大的。在如今现代社会当中,到底喜欢大城市还是喜欢小城市,对此,应该说是各有利弊。城市之所以由小到大地发展,说明大城市存在着客观需求性和可能性,这也是人类城市文明演进过程中的必然。现在提出“喜欢大城市还是小城市”这样的问题,很有时代性。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人们忽然发现,大城市带给我们的是把双刃剑。大城市不仅仅绝对地让生活更美好,有时也带来了生活的困惑。于是就有了你刚才提出的问题。就我个人而言,我生在大城市,长在大城市,当然也热爱大城市。既然我生在大城市好像就没有更多的选择。对于小城市,确实带给我一种宁静、一种思考、一种对大城市的反思、一种对人类文明新的认识。对于小城

5、市的喜爱,是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一种非常合理的想法。就上海城市的发展来看,是世界城市发展的潮流。大城市是客观存在的,也暂时不可能把上海拆成若干个小城市。问题在于,既然小城市带给人安宁、冷静,带给人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那么,对大城市而言,就应当更加注意生态环境,加以借鉴。这也恰恰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明年世博会的一个主题。中国名城:近期推出了“重走京杭大运河文化之旅”活动,您觉得,运河城市怎样才能更好地融入世博会之中,更好地开发这个“文化之旅”呢?陈燮君:上海世博会做了两个主要展馆,其中之一是中国国家馆。中国馆有五大主题:城市生命馆、城市人馆、城市星球馆、城市文明馆、城市未来馆。其中大运河可以

6、作为城市文明馆的一个版块。运河扬州段,在运河文化之旅中确实比较“活跃”。文学作品中就有大量与之相关的精彩篇章。大运河从北到南应该是一个整体的组成。最近我们在运河版块的设计当中,希望沿大运河两岸,按照城市而分,而且融入城市人的思考,包括文学作品的一份养育。很多上海专家认为,四大名著和大运河都有直接的关联。从这一意义上讲,大运河作为一个版块,可以通过世博进行更好地展示,展示城市的发展,展示城市发展中的智慧。对此,我觉得不应做得很理念,而应该做得很具象,让观众喜闻乐见。中国名城:世博会对经济具有拉动作用,请问陈馆长,作为上海周边地区的城市如何借力世博会?陈燮君: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者不是上

7、海,而是中国。之所以称“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这就把办世博要举全国之力从名称上体现出来了。上海周边城市,就扬州来说,扬州人对上海并不陌生,上海人对扬州也不陌生。这些年来,扬州对长三角联动带推动作用是很大的。今天一路过来,像昆山、苏州、无锡、扬州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从绝对意义上而不是相对意义上讲,上海的发展期盼着周边城市的发展,周边城市的发展也推动了上海的发展。江苏成了上海的后花园。在今天信息社会当中,时空重新组合,周边城市与上海是浑然一体的。考虑世博会,考虑上海的城市发展,已经把视阈远远超出上海。上海周边城市综合性的社会发展,不仅为上海从事经济、社会工作的管理者所考虑,从事文化,包括文博

8、工作的管理者也事实上把周边城市完全放在同一个视阈中加以综合考虑。中国名城:请您谈谈2010年世博会中的江苏元素,另外,2010年世博会会给江苏的经济文化带来哪些影响?陈燮君:2010年世博会中,江苏元素最直接的是大家已经看到的中国国家馆。中国国家馆将在今年建设完成。其中每个省市都有600平方米的展览区。江苏一定会非常好地利用这600平方米的空间。其中要突出江苏元素也好,讲述江苏的故事也好,都可以直接地表达。另外,对于奥运或者世博,不仅仅要表达本国、本地区的某个城市的元素和故事,更应该具有全球视野。就奥运来说,奥运会开幕式,表达了中国元素,更重要的是用奥运精神讲述中国的故事,用中国的元素表达了一

9、种全球的追求。世博也应该如此,在场馆的策划和建设中都应该把握好这一点。就大运河文化之旅来说,通过运河把区域性的特点表达出来,其目的不是宣传运河两边的城市,而是通过运河这个载体说明城市的演变和发展,说明运河两岸的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智慧。中国名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应该如何理解?陈燮君: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开始真正接触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两种翻译:一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种是无形文化遗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真正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是在2002年底。2002年底在上海博物馆召开了国际博协亚太地区第七届代表大会。在这次代表大会上,形成了著名的上海宣言。其中,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时是翻译成无形文化遗产的。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是一个逐渐认识的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依附于物质文化遗产,举例来说,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一一大克鼎经历了护鼎到无偿捐鼎的历史故事,这些故事实际上就成了依附于大克鼎这个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