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化生活学案4-1 传统文化的继承【学习目标】1、掌握传统文化的含义,举例说明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2、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及作用3、阐述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4、领悟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重点难点】1、传统文化的作用2、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教师引导 【自主先学】 一、知识梳理1、传统文化面面观(1)传统文化是在 形成并保留在 、具有 的文化。(2)传统文化的形式主要有 、 、 、 ,其中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 ,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 ,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是传统文化的 。2、传统文化在今天(1)传统
2、文化的特征 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传统文化具有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 ,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 、 、和 。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 。 (2)传统文化的作用 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 ,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 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 、 的消极作用。3、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是: 对于传统文化中 、 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 、 、 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和剔除。二、疑
3、难反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叼羊舞曲,在欢乐的旋律中,乐曲仿佛把我们带到了碧绿的草地上,人们骑着马儿进行着盛大的叼羊比赛。在其中,我们也会发现很多传统文化形式,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民族器乐等等。你还知道哪些传统文化?它们在今天又发挥什么作用,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这些传统文化?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合作探究1材料一:春节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扫尘、贴春联、贴窗花和“福”字、守岁、放鞭炮、拜年、吃饺子、蒸年糕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喜接福、祈求丰年等带有浓
4、郁的民族特色的庆祝活动。 材料二:老节日有了新过法。现在过春节,人们不再拘泥于在家吃年夜饭、拜年等传统形式,开始在春节走出家门,旅游过年、去农村过年;拜年的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网络、手机、飞信、视频等新的形式不断出现;“低碳过年”、“文化过年”等新的理念也给传统节日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1、春节作为传统文化之一,为什么能够延续至今?传统文化具有 、 和鲜明的 。 材料三:除夕夜,新年的钟声快要敲响之际,鞭炮声响彻天际,正是“爆竹声声除旧岁,一元复始万象新”。放鞭炮更是如此,它一方面释放人们的喜悦,宣泄人的情感, 给节日增添喜庆气氛,另一方面,它也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尤其深夜的高分贝的爆竹声
5、,使人无法入眠,还污染空气。鞭炮燃放高峰过去后爆竹纸屑、烟尘满地,据说仅一个城市就有千余吨爆竹纸屑,加重了城市清洁工人的工作量。2、放鞭炮是春节的传统习俗,我们今天应该如何看待?合作探究2材料一:论语中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据齐乘记载:“齐有孝妇颜文姜,事姑孝养,远道取水不以寒暑易心,感得灵泉生于室内,文姜常以缉笼盖之。姑怪其需水即得,值姜不在,入室发笼观之,水即喷涌,坏其居宅。故呼为笼水,今孝妇河也,出益都县颜神镇孝妇祠下。”材料二:爹娘生咱身, 拉扯咱成人, 汗水壮咱筋骨肉
6、,恩情比海深,养娘心安稳,敬爹是本份,一个道理传古今,要做孝德人 每逢母亲节和父亲节,人们会用贺卡和康乃馨来表达对父母的爱,也会给爸爸妈妈捶背、擦汗等形式来表达爱,当然也可以对他们说一声“爸爸妈妈,我爱你”、“你们辛苦了”等来表达。你如何表达对妈妈的爱?父亲节要到了,你准备好了吗?你认为应该怎样看待传统“孝”文化?四、【课堂反思】:自主构建本课知识框架五、【知识反馈】一、选择题1、中央电视台开播百家讲坛以后,一些艰涩高深的传统经典经过现代诠释变得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气息,为大众所接受。这说明A.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B.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C.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 D
7、.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2、温总理以白居易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告诫官员,要时时惦记百姓疾苦。温总理“以诗言志”表明 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 B.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C.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 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3、我国古代婚礼分六个阶段,称为“六礼”,依次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与现在的婚礼有巨大的差别。关于这种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这种变化与生产力的发展无关 传统文化的内容应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这种变化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这种变化对人的发展起着消极作用
8、160; A B C D4、我国传统文化中的 “以和为贵 ”的思想,在今天体现在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之中,并与时俱进地增添了新内涵。这说明文化具有A.民族性和渗透性 B.稳定性并能因时而变 C.民族性并能因时而变 D.融合性和多变性5、文化大师张岱年指出:“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民族的自信心与自尊心,而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其思想基础,即对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可见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继承性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滞后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A B C D 6、.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过“兼收并蓄、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全盘抛弃,彻底西化、完全欧美”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在于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 B、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D、违背了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二、非选择题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国学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一些几岁的孩童开始诵读包括弟子规、三字经、千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员岗位工作述职报告(30篇)
- 2025-2030年中国土鸡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机动喷粉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抄济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械社会的经济建设课时1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课时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义薄云天自读文本管鲍之交巩固提升案鲁人版选修史记蚜
-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6
- 中国男式帆布鞋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电扇金属配件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4中国机械设备租赁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 2024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行业分析报告
-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 DSM-V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 文献的载体课件
-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长出一地的好荞麦》解析
- 混凝土强度回弹检测方案
- 历年中考地理生物变态难题
- 研学旅行课程标准(一)-前言、课程性质与定位、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
- 解放牌汽车CA10B后钢板弹簧吊耳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哈
- 大学专科《机电传动控制》课件
- 高中地理高清区域地理填图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