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练习7---绪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_第1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练习7---绪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_第2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练习7---绪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_第3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练习7---绪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_第4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练习7---绪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 绪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测试时间:25分钟 分值:100分 姓名: 班级: 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4个小题,共70分)1 .下列历史典故,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楚霸王破釜沉舟B.周都督火烧赤壁C.武老太铁杵磨针D.司马光砸缸救人【答案】B【解析】A、破釜沉舟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火烧赤壁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C、铁杵磨针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 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砸缸救人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 B。2 .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由各种粒子构成,各种物质

2、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下列变化 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加热氯酸钾制氧气,并将制得的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淡蓝色液态氧储存在氧气瓶中B.电解水,并将产生的氢气点燃C. 土豆切成片,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变黑D.伐木,并将木头制成课桌【答案】A【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将制得的氧气在一定条件 下转化成淡蓝色液态氧储存在氧气瓶中是物理变化,正确;B、电解水,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将产生的氢气点燃,有新的物质生成

3、,是化学变化,错误; C、土豆切成片,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变黑,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错误;D、伐木,并将木头制成课桌均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故选 Ao3实验室中下列药品不能运用物理性质区别的是()A.高镒酸钾晶体和氯酸钾晶体B.酒精和白醋C.铁丝和铜丝D.蔗糖和食盐【答案】D【解析】A 和 C 都可以通过颜色进行区别,B 可以通过气味区别。故选D。4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它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医疗上用液氮冷冻麻醉C.食品包装时充氮以防腐D.在灯泡中充稀有气体使灯泡耐用【答案】B【解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

4、就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A、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供给呼吸,由化学性质决定的;B、 医疗上用液氮冷冻麻醉,液氮汽化吸热,由物理性质决定的;C、食品包装时充氮以防腐,氮气化学性质稳定,由化学性质决定的; D 、在灯泡中充稀有气体使灯泡耐用,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由化学性质决定的。5下列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蜡烛受热熔化和蜡烛燃烧都是物理变化B.海水 晒盐”和海水 制碱”都是物理变化C.葡萄光合作用和葡萄酿酒都是化学变化D.工业上制取氧气和实验室制取氧气都是化学变化【答案】C【解析】蜡烛受热融化无新物质产生是物理变化,而蜡烛的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

5、生成,是化学变化,A 选项错误;海水晒盐是将海水蒸发获得其中溶解的盐,是物理变化。而海水制碱是将海水中的氯化钠和其物质来通过化学反应制取纯碱,B 选项错误;葡萄的光合作用是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来合成有机物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用葡萄酿酒是利用葡萄发酵,这个过程会产生酒精等新的物质也是化学变化,C 选项正确;工业制氧气通常是将空气中的氧气和其他气体分开,是物理变化。实验室制取氧气都是利用化学变化。选C。6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变色发光燃烧爆炸铁生锈工业制氧气植物光合作用获得氧气A.B.C.D.除以外【答案】B【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可能同时伴随有发光、发

6、热、等现象,但是有发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故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故是化学变化,爆炸有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比如烟花爆竹的爆炸是化学变化,而气球、轮胎的爆炸是物理变化,工业制取氧气是利用液氧和液氮沸点的不同,将氧气和氮气分离的过程,该变化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生成葡萄糖和氧气,是化学变化,故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故选 Bo7你认为下列物质的各项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的是()A.运动状态B.组成和结构C.性质和用途D.制取和应用【答案】A【解析】A、 物质的运动状态是物理研究的范畴,错误; B、 物

7、质的组成和结构符合化学定义中涉及的内容,正确;C、 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研究目的是为了应用,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化学研究领域,正确;D、物质的制取涉及变化的规律和性质,研究的目的是应用,正确。故选A。8 在实际生活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渍B.用硫酸铜检验蛋白质的存在C.用稀盐酸除热水瓶中的水垢 D.用碱溶液来吸收有毒气体【解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

8、、挥发性、吸附性等。A、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渍是乳化作用,与其化学性质无关;故选项正确;B、用硫酸铜检验蛋白质的存在,与其化学性质有关;故选项错误;C、用稀盐酸除热水瓶中的水垢是利用盐酸的酸性,与其化学性质有关;故选项错误;D 、用碱溶液来吸收有毒气体,与其化学性质有关;故选项错误;故选:A。9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有变色或生成沉淀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固态物质受热后变成气态物质一定属于物理变化C.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D.物理变化中没有能量的变化【解答】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伴随着发光、发热等现象,但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9、。没有明显的现象的变化,也不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变化。A、有变色或生成沉淀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氧气变为液氧有颜色变化,但属于物理变化,海水晒盐有沉淀现象,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B、固体受热变成气体不一定是物理变化, 如碳酸氢铵受热变成气体是化学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C、 化学变化中一般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C。故选项说法正确。D、物理变化中也有能量的变化,例如水受热蒸发,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10下列实验室中的交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锥形瓶: 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 ”B.铁架台: 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C.酒精灯: 帽子哪里去了?我的燃料越来越少了”D.食

10、盐水: 我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质量怎么减少了”【答案】B【解析】 化学变化是指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A 锥形瓶: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 ”,仅是物质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铁架台: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生成了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C.酒精灯: 帽子哪里去了?我的燃料越来越少了”, 仅是物质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 食盐水: “我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质量怎么减少了”,溶解属于物理变化。11关于银的性质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银是银白色的B.银不易与氧气反应C.银具有优良的导电性D.

11、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答案】B【解析】必须经化学变化才能表现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的性质叫物理性质。A.银是银白色的,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是物理性质;B.银不易与氧气反应,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是化学性质; C.银具有优良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是物理性质;D.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是物理性质。故选B。12下列生产中属于化学工艺的是()发明指南针造纸技术烧制陶瓷火药的发明青铜器的制造A. B.C.D.【答案】B【解析】指南针的应用原理:指南针在地球的磁场中受磁场力的作用,所以会一端指南一端指北,不属 于化学工艺;造纸,其中应用了将打碎的纤维浆漂白

12、这一环节,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工艺; 烧制陶瓷的原理:瓷器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以及各种天然矿物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以及各种制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工艺;火药的主要成分有硫磺、木炭、硝酸钾等物质,其 中的木炭是由木材隔绝空气加热制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工艺;青铜器的制造,属于研究、制取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工艺;故属于化学工艺。故选 B。713许多性能优异的材料是通过化学反应制成的。下列新材料的用途正确的是()A.石英砂可以制造计算机芯片B 半导体材料硅晶片可以用于制造航天器C.钛合金可以制造光导纤维D.高强度陶瓷可制成航天飞机的防热瓦A 、石英砂制造光导纤维,故A 错误;B

13、、半导体硅晶片可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故B 错误; C、钛合金不能制造光导纤维,故C 错误; D 、高强度陶瓷可制成航天器的防热瓦,故D 正确。故选D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总是在不断变化的B.化学是在分子原子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C.火药、造纸、烧瓷器是我国古代的三大化学工艺D.化学只能研究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物质,不能创造新物质 D【解析】A、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总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的,故正确;B、根据化学的定义回答,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故正确;C、我国古代的发明中,属于化学工艺的,在变化过

14、程中都有其他物质生成,我国古代著名的化学工艺成就有:造纸、制火药、烧瓷器等,故正确;D、化学不仅要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还要根据需要研究和创造新物 质,故错误;故选:D。3 个小题,共30 分)15阅读下列科普短文。二氧化氯(C1O2)是一种环保型杀菌消毒剂。在生活中主要用于饮用水的消毒和食品保鲜。用二氧化氯消毒后的水可以直接饮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其熔点为-59 ,沸点为11.0,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得到酸性溶液。该气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吸入一定浓度的二氧化氯气体会引起咳嗽和呼吸道粘膜的损伤。二氧化氯极其不稳定,受热或见光易发

15、生爆炸性分解,直接造成氯气泄漏而污染环境,所以只有依靠现场制备,工业上用潮湿的氯酸钾(KC1O 3)和草酸(H2c2。4)在60c时反应制得。由于制取二氧化氯需要使用的氯酸钾是易爆危险品,制备和运输成本很高,因此我国目前还未广泛用其消毒自来水。请依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 )本文介绍了二氧化氯的性质、制法和等方面内容。(2)二氧化氯的物理性质有 ;。(写两条即可)化学性质有;?3)发生二氧化氯泄漏时,紧急处理方法是。用途 黄绿色 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其熔点为-59,沸点为11 0,易溶于水等不稳定 有毒,有强烈腐蚀性,水反应等喷洒大量的水【解析】由题中的材料可知,本材料绍了二氧化氯的

16、性质、制法和用途等方面内 容;由材料可知,通常状况下,;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 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其熔点为-59C,沸点为11.0C等;由材料 可知,二氧化氯不稳定,有毒,有强烈腐蚀性,水反应等;二氧化氯易溶 于水,故可以用大量的水随冲洗;16用“物理变化 ”、 “化学变化 ”、 “物理性质 ”、 “化学性质 ”填空: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 2)铁铸成锅()3)镁燃烧能生成氧化镁() ( 4)冰雪消融()5)镁是银白色的固体() ( 6)酒精挥发()7)食物腐烂() ( 8)铜丝弯曲()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性质物理变化物理性质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物理变化【解析】物理变化

17、是指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生成了其他物质, 属于化学变化;( 2) 铁铸成锅,只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3) 镁燃烧能生成氧化镁,镁带具有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4) 冰雪消融,只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5)镁是银白色的固体,属于物理性质;( 6)酒精挥发,只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7)食物腐烂,生成了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 8)铜丝弯曲,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