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单元 童话世界本单元选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中外童话,旨在引导学生体会童话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建立对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因此,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就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教学时,可充分借助文本让学生建立对童话体裁的感性认识,由此引起他们阅读童话的兴趣,鼓励他们大量阅读,继而由读到写,进一步激发想象力和创作热情。分类具体内容内容简说教学要点课时安排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 本文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重点写了她五次擦着火柴,从火花中看到的种种幻象。感受小女孩悲惨的命运,体味她身处饥饿、寒冷、痛苦和孤独的残酷现实中,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执着追求。2-3课时那一定会很
2、好本文展现了主人公从一粒种子最后变成木地板的生命历程,凸显了积极的人生态度。从种子的生命历程中体会它坦然、乐观的人生态度。1课时在牛肚子里旅行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通过写小蟋蟀红头在朋友青头的帮助下从牛肚子里逃生的故事,介绍了牛反刍的科学知识,表现了朋友之间的真挚友情。绘制“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讲述故事;找出相关语句,体会朋友间的真情。2课时一块奶酪本文讲述了一群小蚂蚁战胜贪欲搬运奶酪的故事,刻画了一位严于律己的蚂蚁队长的形象。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梳理故事内容,结合人物言行评价人物形象。1课时习作我来编童话根据课文提供的9个词语展开想象,编写童话故事,并拟出合适的标题。借助教材提供的内容编
3、故事、拟题;学会并运用改正、增补、删除的修改符号。2课时语文园地交流平台在对话中强化对童话的认识,了解童话的特点: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启示有益。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童话的特点及阅读童话的好处;能运用减一减的方法,认识“申、介”等7个生字;观察、发现口字旁表示的不同意义,识记生字;尝试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朗读、背诵、积累关于“理”的名言。2课时识字加油站在加减部件的情境中感受识字的趣味,并准确识记生字。词句段运用根据口字旁的生字了解部首表义的特点,识记、积累口字旁的生字;认识三种常用的修改符号。日积月累安排了名言警句,帮助学生了解明理的重要性。快乐读书吧在那奇妙的王国里提供了具体的推
4、荐阅读篇目,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感受童话的魅力,激发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自主阅读3本童话;边读边想象,学会设身处地、感同身受读童话;与同学分享、交流课外阅读的成果。机动8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目标1.认识“旧、饿”等11个生字,读准“挣、几”等4个多音字,会写“柴、旧”等13个生字,会写“火柴、围裙”等15个词语。2.能说出小女孩5次擦燃火柴后看到的情形及表达的愿望。(重点)3.关注主人公命运,能和同学交流印象深刻的部分,说出自己的感受。(难点)学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时安排2课时教师备课“”。1.学会生字新词,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脉络。2.学会抓住重点词语、句段体会小女孩的生活情境,感受
5、小女孩命运的悲惨与辛酸。3.初步感悟文章的写作手法。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配乐朗读请别问这是为什么,引入课文。请别问这是为什么妈妈给我两块蛋糕, 我悄悄地留下了一个。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爸爸给我穿上棉衣,我一定不把它弄破。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哥哥给我一盒歌片, 我选出了最美丽的一页。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晚上,我把它们放在床头边,让梦儿赶快飞出我的被窝。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我要把蛋糕送给她吃, 把棉衣给她去挡风雪,在一块儿唱那最美丽的歌。你想知道她是谁吗? 请问问安徒生爷爷她就是卖火柴的那位小姐姐。2.了解作者安徒生。过渡:这是一位名叫刘芊芊的孩子在读了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
6、的小女孩后写下的诗。同学们,你们知道安徒生吗?3.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思考:“卖火柴的小女孩”,你从“小”这个词中读出了什么?(年纪小、身材矮小、弱小)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指导学生识记生字。识字方法:“几、卷、挣、晃、划、喷”是多音字,可以利用字义进行读音辨别;“柴、颗”等字可以结合形近字进行比较识记;“忽、燃”等字可以利用加一加的方法。此外,“火柴、衣裙、蜡烛、火焰”等词语可以结合图片识记。教师应尽量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字词。相机指导归类识字。2.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示范书写重点字,指导生字书写。三、整体感知,理清线索
7、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明确:本文写的是在大年夜,一个小女孩流浪街头卖火柴,冷得几次擦燃火柴,产生一次次幻象,最后冻死街头的故事。2.再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并根据提示给课文划分层次。提示:课文以“火柴”为线索,先写 ,再写 ,最后写 。试试用小标题概括各层次写了什么。示例:卖火柴(14)擦火柴(59)捏着火柴梗死去(1011)四、示范引领,体会“不幸”过渡:读完这个故事,这个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4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品味交流。品味寒冷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预设:“冷”交代天气,“冷极了”说明程度,“雪”提示季节冬天,更突出“冷”,“黑”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层层
8、递进,表明这是一个又黑又冷的冬天的夜晚,让人感受到寒气逼人,冷得可怕。引导学生分析完词句后,可以让他们把这种感受代入句中再行朗读。方法拓展:这是故事发生的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是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渲染凄凉的气氛,为下文埋下伏笔。环境如此恶劣,预示着故事的悲惨和小女孩的不幸。品味孤独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穷苦的小女孩,没戴帽子,赤着脚在街上走着。(1)别人的大年夜是怎么过的?(温暖,团聚,快乐)(2)假如你是小女孩,你会有什么感觉?(寒冷,孤独,无助)品味惊吓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
9、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用它当摇篮。预设:“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说明小女孩受的惊吓程度之深。“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是她受惊的原因。马车高大、横冲直撞,小女孩弱小、跑得慢,一“冲”一“吓”,让人体会到小女孩面对意外时内心的恐惧。鞋子哪儿去了?一只找不到了,另一只被男孩捡走了,小女孩无力讨要。品味冷漠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1)从三个“一”,你想到了什么?(她已经在街上卖了一天的火柴,冻了一天,饿了一天,走了一天,累了一天,却没有得到别人一丝一毫的回应。)(2)从两个“谁”,你又想到了什么?(“谁”指任何一个人、每个人,不管是衣冠楚楚的绅士,还是优雅高贵
10、的女士,不管是巡逻的警察,还是摆摊的小贩,没有人理会卖火柴的小女孩。)(3)比较朗读,你觉得哪句话更好?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从别人的角度) 这一整天,小女孩没有卖出一根火柴,没有挣到一个硬币。(从小女孩的角度)明确:第二句话只交代了结果,读者并不知道小女孩做了怎样的努力,就好像小女孩很笨,努力了一天也没有卖出一根火柴。可是,文中的意思是说,小女孩辛辛苦苦卖了一整天,却没有一个人同情她,这样更强调了这个人世间的冷漠无情。(4)联系第1自然段的“又冷又黑”,你觉得这仅仅是自然环境的寒冷吗?(这不仅是自然环境的寒冷,还有社会环境的冷漠。小女孩不仅身体经受着寒冷的折
11、磨,内心也被这世间的冷漠伤害着。)品味恐惧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他们头上只有个房顶,虽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1)“她觉得更冷了”,联系上下文,这里的“冷”有几层意思?(第一层:天气愈加寒冷恶劣;第二层:内心非常寒冷,没有人理会,有家不敢回。)(2)小女孩为什么不敢回家?她的家是什么样子?(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她的家贫穷寒冷,跟街上一样冷。)(3)人们常说“家是温暖的避风港”,可是,从一个“灌”字,你能体会到
12、什么?(“灌”表明风大,房屋破旧。小女孩家境贫寒,没有温暖的住所;回家一定会被打,更享受不到亲情的温暖。)2.引导学生分析完词句后,将感受代入文中再行朗读。3.出示小女孩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并梳理小女孩点燃火柴的过程。过渡:看,茫茫黑夜,小女孩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高大的墙角边。假如你是小女孩,你的心情怎样,你现在最需要什么?(学生自由表述。)可怜的小女孩!她实在太孤独、太难过了,她太需要一点温暖了,哪怕不是炉火,只是一根火柴点燃的微光呢?所以,她点燃了自己手中没有卖出去的火柴。同学们,小女孩一共点燃了几次火柴?(五次。)她分别看到了什么?(第一次看到了温暖的火炉,第二次看到了喷香的烤鹅,第三次看
13、到了美丽的圣诞树,第四次和第五次看到了奶奶。)五、感悟结局,思考质疑过渡:尽管如此,可每一次火柴都熄灭了。小女孩的结局怎么样呢?1.指名朗读课文第10自然段。“小”,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大”,加深对小女孩悲惨命运的认识。过渡:同学们,造成这一悲剧的,你们觉得是什么?请同学们再从头到尾浏览课文,看看小女孩遭遇了什么?你能从这些现实遭遇中找出哪些“大”来?六、作业设计,巩固提升1.教师小结,提出课后问题:小女孩结局悲惨,然而安徒生为什么要说小女孩“带着微笑”离开了人世呢?又为什么说“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向新年的幸福中走去”?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1)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情
14、(2)带着问题深入预习课文。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学案·”,“”)1.感受小女孩身处饥饿、寒冷、痛苦和孤独的残酷现实中,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执着追求,让学生从小女孩身上体会并学习如何面对苦难,从而汲取生活的勇气和力量。2.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的表达效果。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教师小结指导。提示:“”词语听写。2.集体回顾: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提示:抓住事件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就能把一件事情概括得很完整,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读书3.教师过渡,引导学生思考质疑,导入新
15、课。二、研读课文,感悟“幸福”9自然段,思考: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看到的景象中,你读懂了什么?填空:第 次擦燃火柴,小女孩看到了 ,是因为她 。2.对比阅读:体会幻景的美好,现实的残酷。引导学生分别赏读第59自然段。(1)第一次憧憬温暖指名朗读第5自然段。再合作交流。“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小女孩“敢”抽出火柴吗?(不敢。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她要是再浪费火柴,爸爸可能打得更厉害。)小女孩为什么又“终于”抽出了一根?(她太冷了,太需要温暖了,哪怕是挨骂挨打也顾得上了。)第一次擦燃火柴后,小女孩看到了什么
16、?有什么感受?谁来读一读?这段话中,哪些是小女孩的幻想?(多么温暖多么明亮多么舒服啊!)删去这部分内容好吗?(不好。)设想一下,又冷又黑的夜,小女孩衣衫单薄,赤着双脚,瑟瑟发抖地蜷缩在冰冷的角落里,这时候,她的小手拢在火焰上,有什么感觉?(多么温暖,多么舒服,多么幸福!) 过渡:这么多设身处地的美妙的感受,其实都在这几句想象的话里了。如果把它删去了,这么多美妙的感受就都没有了,小女孩的幸福感受也表达不出来了。这就是想象的力量,这就是童话的魅力。童话总是充满幻想,没有幻想就没有童话。引导学生感受现实的残酷。过渡:此时,小女孩该有多么幸福啊!但是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
17、的火柴梗。小女孩一下子从美妙的幻境跌落到残酷的现实面前。这时候,小女孩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失望、失落、难过)美妙的憧憬和残酷的现实对比,更突出了小女孩的可怜。指导朗读整段话,注意用不同的语速、语调,读出小女孩感情的变化。(2)第二次憧憬满足指名朗读第6自然段。再合作交流。第一次小女孩在火光中看到了温暖的火炉,第二次小女孩看到了什么?(烤鹅。)读一读小女孩想象的句子,你觉得哪些地方特别神奇?(墙壁变得像薄纱一样透明,烤鹅从盘子里跳下来,摇摇摆摆地向小女孩走来)这神奇而美好的想象,源于什么?过渡:烤鹅明明是不会动的,可它却从盘子里跳下来,摇摇摆摆走来,多么富有童话趣味!有了食物,小女孩就不必再忍
18、受饥饿了,而是获得了满足。然而指名学生朗读最后一句话。(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此时,小女孩的心情又是怎样?(失望,难过)指导朗读,注意用不同的语速、语调,读出小女孩感情的变化。(3)第三次憧憬快乐指名朗读第7自然段。再合作交流。这一次,小女孩想象到了什么?(美丽的圣诞树,树上的蜡烛,美丽的彩色画片)然而现实是什么情景?(火柴又灭了。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了下来,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细长的红光。)(4)第四次憧憬关爱过渡:夜深了,雪更大了,街上一个人也没有了,那些窗子后面的灯光也一点一点地熄灭。小女孩头上、肩上、胳膊上的积雪越
19、来越厚,她感到越来越冷,于是,她用僵硬而颤抖的手擦着了第四根火柴指名朗读第8自然段。再合作交流。小女孩为什么会想到奶奶?(奶奶是世上唯一疼她的人。奶奶去世之后,她再也享受不到这样的关爱了。)一次次的憧憬,一次次的失望,就在这时,这个世上唯一疼她的人出现了。小女孩此时心情怎样?(惊喜,激动,恳切)有了温和慈爱的奶奶,小女孩就不再孤独,她多么高兴啊,可以想象当她见到奶奶的时候,该怎么呼喊?指名学生自由朗读小女孩看到奶奶时说的话,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情。想象说话:小女孩好不容易见到了疼爱她的奶奶,除了说这些,她可能还有好多好多话儿想讲给奶奶听,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吧。全班齐读小女孩的话。过渡:千言万语来
20、不及诉说,火柴又一次快要熄灭了,奶奶马上就要消失了,让我们一起帮帮小女孩留住奶奶吧(5)第五次憧憬安宁教师紧接着朗读第9自然段。引导学生比较小女孩这一次擦着火柴与前四次有什么不同。过渡:看到了奶奶,小女孩的心里充满了喜悦;知道幻觉会消失,她心里又充满了担忧。为了留住奶奶,她最后一次擦着了火柴。这一次与前四次,尤其是第一次相比,有什么不同?(出示句子)小女孩的愿望实现了吗?你从哪儿知道的?(实现了。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你又是怎么理解的?(小女孩死了。)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非常可怜,令人同情。)但是,作者却写道:“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向新年的幸福中走去。”
21、如何理解这两个“幸福”的含义?明确:第一个“幸福”指她得到的幻想中的幸福。她在幻想中看到了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爱的奶奶。第二个“幸福”指死亡,只有死亡她才能摆脱痛苦、饥饿、寒冷,死亡对她来说就是一种幸福。指导朗读,读出丰富的感情。小结:小女孩是不幸的,在这个冷酷的现实世界里,她最终的结局是死亡;小女孩又是幸福的,她终于不用再忍受饥饿、寒冷、痛苦,去了自己想去的地方。读到这里,我们既对这个可怜的小女孩感到深深的同情,又为她最终的离去而满怀欣慰。这是是含泪的微笑啊!一起读一读最后这句话。三、探究主题,提升“幸福”过渡:故事结束了。回过头来我们再看题目中的“小”,小小的女孩,小小
22、的火柴,却创造了大大的憧憬和幸福,有哪些憧憬?(大火炉,大烤鹅,高大的圣诞树,高大的奶奶。)1.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体会小女孩对幸福的追求。明确:越是因为寒冷,小女孩就越是渴望温暖;越是饥饿,她就越是渴望得到满足;越是孤独,她就越是渴望慈爱;越是痛苦,她就越是渴望得到快乐。概括来说,正是因为现实的不幸,她就无比渴望内心的幸福;越是没有,便越是渴望拥有。2.思考:小女孩遭遇了那么多不幸,为什么最终能够获得“幸福”?预设: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转换,走进故事情境当中进行感悟,想象自己如果遇到同样的不幸,会是什么心情,从而感悟小女孩对不幸命运的隐忍,和在苦难中对于美好的渴望与追求。明确:身处苦难,有人一蹶不
23、振,有人怨天尤人,有人报复社会,但也有人心怀渴望,用隐忍的姿态开出一朵美丽的小花。小女孩承受着巨大的苦难,仍然相信世界是美好的,未来是美好的,最终她们来到了“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这份信念,同样也是小女孩获得幸福的关键。四、拓展阅读,品味写法1.比较阅读安徒生其他童话故事的结尾,感悟安徒生童话创作的特点。明确:安徒生童话的每一个结尾都是让人感到安慰的,或者给人希望,或者给人温暖,故事的主人公都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身上闪耀着纯真的光芒,他们往往饱尝生命的苦难,却始终怀揣美好的理想。而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的结尾,除了给人欣慰的感受以外,这种以喜衬悲的写法让故事更加凄美,让每一
24、位读者为之动情。2.想象说话: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身边,你想对她说什么?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五、拓展积累,作业设计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跟同学交流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2.课外阅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学案·”,“”)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故事扣人心弦,感情深刻强烈,课堂上不宜层层分析,那样会削弱文章的感染力。教学中,我从整体着眼,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解读课文,感悟课文,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学生很容易通过自读自悟来体会小女孩的悲惨遭遇,因而我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仔细体会小女孩五次擦着火柴的幻想,通过现实的“不幸”与梦想的“幸福”的对比解读,体会小女孩的
25、可怜和她对美好的渴望;同时,在感情朗读中深化学生的认识,勾起他们情感深处的同情,激起他们面对苦难的勇气和意志。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因而,阅读教学不能停留在理解内容的层面,而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时,我们要紧扣“由怜生爱,由爱生力”的情感脉络,从大年夜小女孩冻死街头还会面带微笑的凄美画面,感悟小女孩生不如死的痛苦,体会安徒生给予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再联系实际,体会小女孩在苦难中的隐忍,和相信美好、相信
26、未来的信念,心存希望,既珍惜幸福,也不惧苦难。在读悟的过程中,我抓住文章最后一句话“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向新年的幸福中走去。”让学生对句中的两个“幸福”谈谈自己的理解,再回顾整篇文章,从而引导学生明白小女孩一次次点燃火柴,其实是在点燃心中的希望,点燃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尽管卖火柴的小女孩和我们生活的年代不同,但是透过作者富有穿透力的语言文字的描述,我们同样体会到了她面对的寒冷、饥饿和痛苦,激发出了内心深处的同情和善良。这些情感让我们明白,生活在幸福年代里,更应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应有一颗爱心,去关心和同情一些弱势群体;而我们自己,也应具备
27、在困窘与艰难中坚定无畏的人生态度。8卖火柴的小女孩本文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主要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文中实写和虚写交替进行,美丽的幻象和残酷的现实更迭出现,通过这篇童话,表达了安徒生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关于安徒生的童话,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不陌生的,很多学生从幼儿时代就对他的作品丑小鸭耳熟能详,所以学习本课对他们来说应该不难。另外,学生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在阅读中能通过自己的感悟,品味出作者所蕴含的对穷苦人民给予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教学本课时,要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理念,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
28、悟小女孩生活的悲惨和作者寄予的同情,同时把读、思、议、感结合起来,重点感受小女孩现实生活的悲惨和痛苦,设身处地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知识与技能】1会认11个生字,掌握4个多音字,会写13个字,能正确读写重点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小女孩共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后看到了什么,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3能和同学交流文中自己印象深刻的部分。【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把读、思、议相结合,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人道主义精神。重点识记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读通课文。难点和同学交流文中自己印象深刻的部分。教师:五
29、次擦燃火柴的课件;乐曲天鹅。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有关安徒生生平的资料和图片等。2课时第一课时1会认11个生字,掌握4个多音字,会写13个字,能正确读写重点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会认11个生字,掌握4个多音字,会写13个字,能正确读写重点词语。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内容。一、情景导入,板书课题1同学们,你们的大年夜是怎样过的?(学生畅所欲言)在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笔下,有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却有家难归,在寒冷的街头卖火柴。小女孩有着怎样的命运?在这个大年夜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那个风雪交加的大年
30、夜。2板书课题:卖火柴的小女孩二、检查预习,激起兴趣1本文的作者是谁?你对作者有哪些了解?(指名学生说)2学习生字、词语。(1)检查预习情况,指名读生字,师生正音。(2)讲字形,用彩色笔标出易写错的笔顺。(3)“开火车”读生字,边读边写,识记生字,组词语。(师重点指出“挣、几、晃、喷”是多音字,在文中分别读zhèng、j、hung、pèn)3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每人读一段,读后评议。4读书感悟。(1)通过读课文,你觉得哪个词可以用来形容小女孩的处境?(可怜)(2)小女孩可怜在哪里?用文中的原句回答。(3)你对文中哪些句段印象最深刻?(分小组交流)三、读中感悟,理清脉络1用
31、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围绕主题,简单概述课文所讲述的故事。(先叙述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接着讲小女孩为了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象;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了。)3理清故事的发展顺序,把课文分成三部分,并提炼标注:悲惨生活美好幻象冻死街头四、创设情境,唤起对小女孩深切的同情1认真听老师读课文的第一部分,然后指名说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小女孩很可怜,小女孩太悲惨了,小女孩在人世间没有人关爱)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来读读这部分内容,小女孩目前的处境是怎样的?结合具体的语句,引导与汇总。(非常寒冷,非常饥饿赤着脚走
32、路,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人情冷漠,痛苦孤独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爸爸一定会打她的。)3让学生试着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请同学结合自己的感受来评价,并提出建议;再自由读这部分,感受小女孩的可怜。4指名配乐朗读。(播放乐曲天鹅)5如果你是小女孩,你现在最需要什么?(温暖、食物、疼爱等)可是,她又冷又饿,有家又不敢回,除了旧围裙里的火柴,一无所有。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语。2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试着读出人物的情感与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 卖火柴擦火柴冻死街头第二课时1深入品读,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
33、,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激发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重点深入品读,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感情,学习文中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一、回味内容,导入主题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谁还记得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新年即将来临,人们本应该是高兴、欢乐、幸福的,可是,小女孩却冻死在街头,你觉得她的处境是怎样的?谁能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呢?二、深入品读,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命运1自由轻声读小女孩擦燃火柴的部分,把你最受感动的地方画下来,并写一写感受。2以小组汇报的方式,感受小
34、女孩命运的悲惨。(在擦燃火柴后美好的幻象中,感受到小女孩现实生活的残酷小女孩特别寒冷,渴望温暖,就幻想到了大火炉;特别饥饿,渴望食物,就幻想到了烤鹅;现实中很孤独,渴望亲人的疼爱,就幻想到了去世的奶奶。)现实与幻想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幻想得越美好,越是衬托出了现实的悲凉,让人越发感觉到小女孩命运的悲惨。3选择让你感动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三、围绕中心,提出疑问1在别人幸福地欢度新年的时候,小女孩却悄无声息地冻死在街头。让我们读读课文的最后两部分,提出问题。2出示: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向新年的幸福中走去。学生可能质疑:“多么美丽的东西”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会看到?怎样看到的?两个“幸福”是什么含义?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全球防水非金属导管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安瓿瓶检漏灭菌器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骨质增生仪器行业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
- 塑料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书
- 2025年中国自动烫印机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膨胀丝表香香料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糯米香糖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高低压开关屏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度建筑工程设计转包合同参考文本
- 2025年建筑工地绿色施工技术承包合同范本
- 电厂检修管理
- 2024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学生版)
- 2024年度窑炉施工协议详例细则版B版
- 第一届山东省职业能力大赛济南市选拔赛制造团队挑战赛项目技术工作文件(含样题)
- 尿毒症替代治疗
- 【课件】2025届高考英语一轮复习小作文讲解课件
- 基底节脑出血护理查房
- 工程公司总经理年终总结
- 2024年海南省高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 【企业盈利能力探析的国内外文献综述2400字】
- 三年级上册数学口算题1000道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