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届年会论文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整合实验的研究与实践单位 青州市东坝初级中学地址 青州市东坝初级中学姓名 刘荣华 张敬芳2007年4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整合实验的研究与实践【摘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这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信息时代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根本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从而使学生数学学习的层次和效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高。【关键词】:信
2、息技术;初中数学;整合;校本研究一、研究课题的提出科学地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整体优化,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结构,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因此,探索科学地、合理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改善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方法和模式,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提高学生数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以此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教学实践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九五”期间,我校信息技术基础环境建设得到长足的发展,并且成功的开展了多项国家实验课题的实验与研究,为“十五”期间开展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实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适应信息技术化社会对中学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加
3、快初中数学课程教材改革步伐,探索信息技术在数学课程中的作用和应用以及探索教师、学生和信息技术的互动方式,信息技术在改进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寻找以教材实验为平台的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同时,又要积极、主动、有目的地将实践和探索的成果,及时地加以总结,使之提升到一定的理论层面,以便对今后的数学实践或他人的教学产生积极的辐射作用。我们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承担了中央电教馆“十五”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整合实验的研究,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二、研究过程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充分结合行动研究法的特点, 采用螺旋式推进的策略,以初中数学教材为
4、基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开展有针对性的、有特色的校本实践,使信息技术真正融合到日常数学教学活动中,形成信息技术整合于数学教学的规范与习惯。为保证试验优质高效的进行,我们得出如下研究过程:1、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要明确其目标,作为实验教师要理解“整合”的主要内涵,掌握常用数学软件的使用方法。这是实验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2、以实验教师为主体,开展校本教学设计研究。实验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要看教学设计的质量。它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教学设计培训编写课例,案例分析,向实验教师介绍体现“整合”思想的教学设计应包括的环节和要素、设计方法、设计模板,可供选用的数学软件以及注意的
5、问题。(2)教学内容分析。对适宜于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与学的内容的特点、重点、难点信息技术需求等进行分析。(3)教师个人的教学设计。主要内容有: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分析、内容分析、信息技术需求分析、使用方法分析、评价方式分析等。(4)实验小组修改教学设计方案。3、实施教学方案,开展校本研究。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充分发挥实验小组的作用,对教学设计方案进行充分讨论并进行修改。这是校本教学设计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实验教师认真记录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形成完整的实验档案,其中包括教学设计方案及其修改方案、学生的作品、成果以及学习中的主要问题。4、对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教学活
6、动后,要求教师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5、实验的总结与交流。6、实验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以学科为目标的原则;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融合的原则;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原则。三、研究内容及取得的重要成果1、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确立新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活动中,课堂不再单纯是教师居高临下地唱独角戏,而是教师与学生通过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式的探讨等形式,实现新知识的共同拥有和个性的全面发展的活动过程。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中,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这种全新的教学观念至少应包括:教师的教学方式应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让所教的知
7、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联系,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式地学习,改变了师生的角色和责任,变传统的“教师学生数学教材”三因素构成的教学模式为“教师学生教学教材数学课件”四因素构成的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课堂教学的负担,教师处在组织、引导、协调的角色。课堂变为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增强了互动性和学生的自主性,同时改变了学生的思维过程,由原来教师引导下的单向思维变为多向的发散型思维,因为丰富,所以多向,由于好奇,故而探究。例如我们在讲述第十一章:平移与旋转第三节中心对称这一小节时,改变了过去老师讲、画,学生
8、被动接受的做法,借助最基础的几何画板,采用了“教师引导、学生操作,自主探究得出结论”的方法,将两个颜色鲜明的三角形通过几何画板画出来,把多个对称点以虚线连接,交点(即旋转中心)突出,然后设置动画效果,点击旋转时,其中一个三角形连同对称中心一侧的虚线一同缓缓绕对称中心向另一方向旋转,这一过程既直观又生动形象,学生通过观察,完全可以自己总结出中心对称的定义,并能够很好的把握。几何画板提供的学习平台支持数学实验,促进高水平、深层次的数学思维活动,学生可以利用它对数学对象进行多个灵活操作、自主探索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进行观察、开展尝试、模拟、猜想、归纳、概括等思维活动,学习解决问题。又如,对于课本习题“
9、顺次连接矩形四边中点得到的是菱形”,我们采取了师生互动的形式,借助于几何画板(含图形计算器),对所研究的数学对象直接进行操作:局部放大,变换研究对象的空间排列位置,重复引起变化的关键因素,动态显示效果等,使学生在一种直观、动态的情景中观察“图形中点图形”的变化,极大的拓展了数学学习空间,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同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小组间还开展了编拟练习题的变化比赛:变形1:顺次连接菱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矩形。变形2:顺次连接正方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变形3:顺次连接平行四边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变形4:顺次连接四边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10、变形5:顺次连接平行四边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对角线长分别等于平行四边形边长。变形6:顺次连接四边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的周长等于矩形的对角线长之和。通过比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在不断提出问题的过程中,促进了思维的广阔性,提升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由此可见,将信息技术整合于数学课堂,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随之带的是教学方式的巨大变革。同时借助于数学软件创设学生发现数学、做数学的“实验”平台,使学生学会“实验归纳猜想证明”这一学习模式是尤显重要。 2、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从传统学习发展的信
11、息技术教学,网络学习,学习的概念没有改变,但学习的媒体和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学习的主动权转移到学生手中。面对信息化社会,“整合”的重点要放在致立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上,必须变被动、机械的学习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从而有效改善和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的认知工具,表达和沟通的交流工具,必然引发一系列学习方式(主要有主题探究学习、小组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的变革。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实验、探究、发现、数学应用交流将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这是在传统的数学学习中较难实现的。尤其是功能强大的数学软件平台的出现,(如
12、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几何画板、图形计算器等软件),使我们可以借助于这些数学软件进行研究,探索型学习,不仅可以解决问题,还可以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创新问题,可以为数学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活动形式数学实验,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革性突破。以地面装修中的数学问题学习为例,过去由于没有信息技术手段,呈现方式上通常采用老师讲、学生联想的方法 ,学生思维空间非常有限,课堂气氛单调而沉闷,信息技术介入后,上述问题迎刃而解,怎样才能使学生能直观地感知和认识这个主要问题,我们采用了在网络教室中,人手一机、合作拼图、探索发现的方式。课前,分小组合作研讨“采用一种正多边形来铺地面
13、,哪些能铺满”的理由,并将小组总结出来的结论以课件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学生们在小组长的安排、组织下,将各种各样的正多边形进行尝试拼图,合作探索,最后取得结论。整个探究过程体现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课堂上通过展示学生作品,得出用一种正多边形来铺地面,能铺满的理由,继而上升到“用两种正多边形的组合来铺地面,哪些能铺满”的探索,学生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验到数学发现和创造的欢乐,发展了应用意识。整个课堂教学,我们围绕这五个环节层层展开:创设情境,引入问题;演示成果,展示风采;合作探究,逆中求真;应用巩固,拓展练习;课堂小结,相关链接,收到了良好
14、的效果。再如学习相交线与对顶角一节时,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演示能否完成学生的操作,让学生对于对顶角的位置关系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接下来,让学生借助多媒体网络课件通过操作使两条直线的旋转起来,让学生认识到对顶角的形成过程,然后用一句话概括它们的位置关系:变中有不变:变角的大小;不变角的关系。通过闪烁的画面,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对顶角这一特殊的位置关系,并对此有更深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结合图形得出对顶角的定义,通过变式练习,让学生探讨把握对顶角的本质特征,并设置有梯度的练习,让学生在三条相交线中,找出全部的对顶角,从而使所学到的知识进一步升华。整个过程都是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下借助于多媒体软件
15、来完成的。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方式是,信息技术成为课程内容和数学学习的必然组成部分。信息技术必须是数学化的东西,它的设计必须符合对数学整体的把握,符合学生探索基本的规律,帮助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亲身经历问题的探索过程。几年的整合实践,使我们全体实验教师深刻体会到:信息技术不仅是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3、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与发现性的学习。计算机对中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可用数学知识研究解决的数学课题,使研究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突破;其次,探索性教学平台整合进数学课堂后,使数学问题的研究朝着开放与服务方
16、面前进。学生对生产生活实际的观察,在一定的背景下自己提出问题,设立自己的研究步骤,优化自己的研究方法,并利用计算机平台进行探索,这样的数学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教学应追求的目标。我们在实验过程中,特别倡导信息技术下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发现性学习,并开展了有益尝试,为此我们通过适当的操作、实验、交流、归纳、概括等活动,在教材中展示数数学的“再创造”过程,使自主探索、实践操作、交流互动等学习方式得到具体体现,促进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在学习第十五章频率与机会引进了“红灯与绿灯”课题,提出:“老年人、中年人、青年和中小学生谁闯红灯的可能性更大?早、中、晚三个时段中自行车乱穿马路的机会
17、均等吗”?这几个问题时,让学生通过调查研究在采集大量与之有关的数据的情况下,学生可发充分利用计算机平台Excel的提供的统计分析软件,利用“图表向导”绘制统计图来帮助自己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驾御计算机辅助教学平台的学习主体是学生。平台的使用从教师手中转移到了学生,这种学习是开发性和开放性的,学习者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开发者。由于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课堂基本上是教师传授式的教学模式,学生缺少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发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学效率不高。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以及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生的主动探索、发现提供了适宜的环境。结合案例说明,我们在立体图
18、形的表面展开图的教学中是这样组织的:先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预习课本,然后到教师指定的网页中查取相关资料,利用多媒体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在设置好的网页中让学生先找到正方体,点击使其旋转 ,让学生充分观察从不同角度看到的正方体的形状。在此基础上让每一个学生向全班同学描述自己观察的结果,然后让学生打开教师制作好的正方体的各种表面展开图,让他们认识到沿不同的棱将一个正方体展开得到的平面图形是不一样的,其中有一个学生自己总结出的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竟有十几种;另一方面用硬纸版制作正方体,让其展开观察它的表面展开图的形状,通过交流发现表面展开图的形状不同,从而得出正方
19、体的表面展开图有多种形状的结论。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创设发现数学“再创造”数学的情境,使学生学习到真实、鲜活的数学。实验后期,我们对实验班和对比班在观察理解、探索研究、合作交流、主动发现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统计数字显示实验班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示优于对比班,这说明信息技术技术已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强大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改善学生数学学习的目的。4.学生灵活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能力不断加强通过信息技术技术模拟现实情境 ,构建数学模型,进行数学探究、应用、交流,使观察实验、猜想等过程变得具体而清晰。在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创造了条件,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例如
20、“在完全平方式”一节课中我们采用这样的组织方式教学:学生在这堂课中可以利用计算机浏览教师准备好的网页,并能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料。第一,和学生讲清这是一堂数学课,在计算机上操作时,要求对这一节的内容进行总结,教师针对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加以解释,并对主要内容加以强化;第二,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问题进行研究,这个问题可以是教师课前布置的,也可以是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节课下来,学生在掌握基本内容的同时,也进行了自己的“研究”,有的研究了如何将本节课的内容系统化,有的研究关于完全平方式的推广,有的研究杨辉三角形的形成推导过程 甚至有学生写文章讨论这样的数学课,有
21、一位学生预习得特别快,他提出一个问题:课本中的完全平方和的几何我们很好理解,通过图形的分解一目了然,那么完全平方差又可以怎样去用图形表达出它的几何意义呢?他还自己设计了几个图形,拿出来给供大家讨论,最后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探讨下,利用图形拆分的思想一起回答了这个问题。在一次学校组织的听课比赛中,实验班与对比班出示同样的教学课题:等腰三角形的识别。教师采用了同样的方式创设问题情境:有一块等腰三角形玻璃,不慎被打破成两块,若要再配一块同样的玻璃,是否必须两块都带去?只带一块去行吗?为什么?实验班的学生对这一富有生活所气息的问题倍感亲切、饶有兴趣,课堂气氛变得非常活跃。他们积极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很快
22、就得出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很多学生争相踊跃发言 、发表见解。相比之下,对比班的学生主要依于教师的启发才逐渐领会解决这个问题的。这说明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力地支持了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使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成为可能并得到落实,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更加生动活沷,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显著。5.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培养了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其中信息处理能力是重要的能力。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学数学课程教学,所选择的直接学习素材,也可以是数学问题,而且这些学习素材都附带一定的情景或背景,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提取有关素材
23、,对相关素材进行分析研究和对比,通过实验、观察、类比、联想、交流和讨论,最后归纳、综合,实现意义建构。教师的角色和行为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不再是主要的信息来源,它是教学活动中的导航者,设计者和帮助者。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自主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组织、学会协作、学会思考和交流。如在进行“一元一次不等式”应用题的教学中,关于出租车收费问题、商品打折类、旅游门票打折或团体优惠等实际问题中,可以让学生在网上搜索有关的网站,获取与之有关的信息,自己创建问题自己解决。如:搜索“旅游信息”,指定一条旅游线路,根据不同旅行社提出的不同收费标准,根据
24、我们自身的情况判断选择哪一家旅行社。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而获得的。网络教学实现了这种建构意义下的学习环境和过程,根据网络的特点,学生的认识结构,为了强化学生的信息素养,动手实践、创新意识及搜索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我们在教学勾股定理时,做了积极的探索:首先,教师播放准备好的课件,几个动感的三角形.让学生观察每个三角形的特点及三边的关系怎样?学生很快答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教师又问,对于特殊的直角三角形来说,三边除了具有上述这些关系外,是否有特殊的关系?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边观察边思考。在这种情境下学生产生了探索的欲望。接下来,教师让学生用几
25、何画板亲自动手做实验。画一个直角三角形,使他的两个直角边分别为3厘米和4厘米;画完后,量出第三条边的长度是5厘米,让学生找出关系,教师在电脑上再演示,发现:324252。此时,教师提出这就是今天的研究问题:勾股定理。其次搜集信息。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主动去搜集相关信息。为防止学生在网络环境中“信息迷航”和“认知超载”,教师尽可能对搜索的过程和方法作必要的提示。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一定的差距。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指导学生掌握如何自主选择最佳的学习途径。同时,教师也可给出一些网址,让学生直接搜索。起初的引导、帮助可能更多一些,以后要逐渐减少,让学
26、生自主探索。通过搜索,对定理的历史及证明的方法有一定的认识,从而牢固的建立起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逐步培养学生成为更熟练的信息处理者。最后,信息交流。通过探索学生找到了有关勾股定理的资料,利用Netmeeting把收集到的信息带到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学生分成小组,展示各自下载的信息,通过交流得到了很多结论。这节课充分发挥了网络教学的优势,其设计充分体现“主导主体”的现代教学思想,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通过网络资源,教师把学生引上探索之路,为学生构造一道亮丽的思维风景线,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7、又如,在进行教学竞赛辅导时,也可以指导学生查询有关的“数学竞赛”网站,让同学们在这些网站上查找有关数学竞赛的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应用,并参与网上讨论。通过网上学习拓展了书本知识,使学生学会了查找信息和处理信息,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6、数学学科的教学成绩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1)、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达到声、情、像并茂的效果,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明显提高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且加强了学生的注意力。表1 实验前后初二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变化统计表(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内容实验阶段非常感兴趣较感兴趣一般不感兴趣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实验前510%20
28、40%1428%1122%第二学期末(06.7)918%2244%1020%918%第一学 期 中 ( 06.11)1530%2754%816%00表1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验班喜欢学习数学的学生越来越多,效果令人满意,这说明信息技术的介入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强化记忆,提高保持率,促进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知识水平的提高。表2 学生在课堂的注意行为统计表 调查方式:随机统计 ( 样本数:50 人) 时间学生0-55-1010-1515-2020-2525-3030-3535-4040-45实验班505050505047474544对比班505050484642393838表2显示
29、上课开始时两个班学生注意力状况无悬殊差别,从20分钟起,对比班出现明显的“滑坡”现象,而实验班由于采用了多媒体技术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克服了因前阶段学习造成的劳顿、涣散情绪,注意力集中人数虽有微小波动,但无显著变化,大好于对比班。(2)、新课标的实施贯彻,为学生才能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特别是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整合,更使课堂教学变的生机勃勃,学生的自立、合作探究的愿望强烈了,思维活跃了,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针对性也明显提高了。表3 课堂学生回答老师提问积极性记录表 样本数:50人程度积极回答人数小声回答人数不回答人数实验班3893对比班251411(3)、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充分提高了
30、教学效益,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变化。表4 期中检测成绩分析(200611 期中检测)检测人数优秀人数优秀率折分及格人数及格率折分平均分折分总评实验班402972.5%115.103792%42.4782.6530.00187.57对比班401742.5%72.353170%32.1774.0027.41131.93实验班与对比班在统一教材内容,统一教材进度,其他条件基本相同的前提下,实验班课堂达标成绩明显高于对比班,差异显著,这表明多媒体的有效运用,强化了广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4)、听课教师对实验班课堂教学评价表5:评价方式: 随机抽样,当堂应对,试卷测试统计人数优良
31、中差人次百分率人次百分率人次百分率人次百分率自主探究302273%620%27%00合作交流503978%1112%0000思维能力402870%820%410%00综合运用503570%1020%510%00根据听课教师和教研人员对课堂教学指标的统计分析,可以认定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创设学生理解与体验的问题情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能力、素养,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学生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产生了明显的效果,显示出良好积极、富有创造性的发展水平。四、结论、讨论与问题(一)、结论1、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整合的实验研究,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同时也丰富了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首先,改变了
32、传统的单一辅助教学观念。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一种意识、一种文化,需要融入到学科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中;整合的目标,不仅仅是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还包括提高师生的信息意识和能力,这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对传统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其次,改变了教师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一种认知工具整合到数学教学中去,创设条件,设置主动学习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的接触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知识构建的空间和思维发展的空间。2、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实验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从而全面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课的积极性。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达到了声、情、像并茂的效果,丰富了学生的
33、想象空间,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加强了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了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的交互性学习环境中,实验、探究、发现数学应用交流成为必要的学习方式。网络探究、专题网站学习,交互型课件开了与创新,为数学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活动形式数学实验,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革性突破。3、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生装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得以明显的改进和提高。我们在实验过程中,特别倡导信息技术下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发现性学习,为此我们通过适当的操作、实验、交流、归纳、概括等活动,在教材中展示数学的“再创造”过程,使自主探索、实践操作、交流互动等学习方式得到具体体现。我们
34、欣喜地发现,学生能够主支参与、协作交流学习的多了;能够善于质疑、析疑、解疑的方法 多了;学习效率、课外学习、实践能力明显加强了。实验后期,我们对实验班和对比班在观察理解、探索研究、合作交流、主动发现等方面进得了综合评价,概括统计数字显示,实验班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明显优于对比班,这说明信息技术已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有力具,最终达到了改善学习学习数学的目的。4、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数学学科的学习成绩。实验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近年来,我校学生参加数学能力竞赛均获得全国和省、市级奖励。实验班学生对数学学习和再创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设计的小发明、小制作、小课件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实验班的课堂达标成绩,期末成绩均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及其运动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课件
- 新课改课件模板
- 2023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地市级)及答案解析
- 2024年湖南省中考英语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 动画设置 课件
- 幼儿园小班歌曲《大西瓜》课件
- 西京学院《景观小品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机械制造技术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工程创新设计电气控制》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电力工程基础》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2024年度医疗机构照明灯具安装外包协议
- 快手2025CNY《寨子里的歌晚》招商项目方案
- 静疗护士进修汇报
- 2023年唐山银行招聘考试真题
- 《小学低年级语文说话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 大型机械运输服务方案
- 2024年公司工会工作计划模版(三篇)
- 9.1增强安全意识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中国移动铁通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
- 榆能集团笔试考什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