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测试题_第1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测试题_第2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测试题_第3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测试题_第4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测试题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测试题一、相信你能填正确:( 14 分)二千零四十九万五千写作() ,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 92019000 最高位是 () 位,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把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44005044 万46500440500 439500130口672130万,匚里最大应填()240 890241万, 里最小应填() 。在估算79052 的积时,可以把790 看作 () 52 看作( )算,积大约是() 。求 23958 的近似值时,可以把2395 看作( ) ,近似值是一个角的两边成直线,这个角是()角。射线有()个端点,()有两个端点,直线有()端点,角

2、的两边是两条()线。通过一个端点,可以画()条直线,而通过两个端点,可以画()条直线。 105、 36、 90、 360、 70 的角中,直角是() ,锐角是() ,钝角是() , 360 是( )角。二、相信你的选择:( 5 分)在 386620 这个数中,3 表示( ) 。A: 3000B: 30000C: 300000在下面各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数是(),A: 4000960B: 4008600C: 4080600 7 时 30 分,时针和分针构成一个() 。A:锐角B :直角C:钝角D :平角在89口64990万中,匚里可填的数字是()A: 04B: 59C:任何一个数字()是计数单位

3、,()是数位。A :万级B :十万C:百位二、包公断案:(共 5 分)直线比射线长。()用放大镜看一个锐角,它就会变成一个钝角。() 397100000039 亿。 ()用9、 9、 9、 4、 1、 0、 0 组成一个最小的七位数,是 4002019。()一位同学拿了一条长30 厘米的毛线,它就是一条线段。()三、列竖式计算。( 27 分)76090=45125=49635=16055=77134=60770=21305=11622=12633=五、算一算。( 9 分)1、如图,已知1=, 2=3=4=。2、如图,中1=30, 2=3=4=5=。六、动手操作题。( 8 分)1、从一条射线的端

4、点开始,截取一条5 厘米长的线段。分)2、用量角器分别画出70、 105、 150 的角。 ( 3 分)七、应用题。( 26 分)1、小强的爸爸每月工资是980 元,那么,他爸爸一年共领工资多少元?(5 分)2、某公司王经理的儿子结婚请客,共请客68 桌,每桌价格为 860 元,王经理共花费了多少钱?(5 分) 3、一辆小汽车从东莞大朗出发,开往湖南张家界,每小时行 90 千米, 21 小时到达目的地,一共行了多少千米?(6分)4、小明一家3 口人星期天到肯德基用餐,每份套餐的价格如下图所示。( 1 )小明爸爸给小明50 元钱,打算买3 份套餐,请你帮小明想一想有几种购买方案并写出来。( 4

5、分)2)请你帮小明计算出每种买法一共用去多少钱?(4 分)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

6、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 ”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 ”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 “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论语中的 “有酒食,先生馔”; 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 均指 “先生 ”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 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 ”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 ”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 ”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 ”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 ”为 “先生 ”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 “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 ”意为 “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 与教师、 老师之意基本一致。(3)你喜欢哪一种购买方案?请说说你的想法。( 2 分)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