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视角分析_第1页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视角分析_第2页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视角分析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信息失真:投资者视角与经营者视角近年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引起了立法机关、政府、投资者、社会公众以及 会计界人士的强烈关注, 在一定意义上已经超越了会计范畴而演变为一个备受关 注的社会问题。 基于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 利益差别、 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以及 所谓的“面子”问题,不同的人对会计信息失真的看法殊异。因此,调查不同对 象对会计信息失真的看法是非常有意义的。 本文借助问卷调查的方式, 尝试分析 我国证券市场中基金管理人与公司经理人观点的差异, 藉此思考治理会计信息失 真的对策。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视角差异什么是会计信息失真?简单地说, 就是会计信息没有反映经济真实。 企业的 经济真实是

2、企业客观存在的经济事项及其状况。不管会计上如何反映经济事项, 这个经济真实总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的一切活动,包括生产、销售、融投资决策 等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对企业经济真实的可靠反映上。因此,有人指出, “对会计 核算在理论上的基本要求, 就是要如实反映经济活动的真相” (葛家澍、 黄世忠, 1999)。当会计没有达到这个目标的时候,就出现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这种看 法迎合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而备受推崇。但是,将会计定位在完全反映经济真实, 对会计及会计职责而言显然是过高 要求,同时也大大增加了会计师的责任。 会计的基本前提如货币计量、 会计分期、 权责发生制等决定了会计在相当程度必须依赖估计和判

3、断, 并受制于会计存在的 客观环境。 要求会计完全反映经济真实是无法达到的, 也是不切合实际的。 在职 业会计师看来, 如果会计师根据业务发生时的具体情况, 按照会计准则、 会计制 度或其他法则的要求, 进行了适当的会计处理, 就不存在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这 种看法迎合了会计信息提供者的要求而倍受推崇。前一种看法更加贴近投资者的利益, 因为投资者注重的是会计信息对于投资 决策的效用(结果理性) 。后一种观点则更多地从经营者的角度看问题,着眼于 会计师责任的解除(程序理性) 。显然,上述两类观点存在着期望差异。现代会 计致力于调和使用者与提供者之间的矛盾, 缩小期望差异, 在成本效益原则和重 要

4、性原则之下尽可能地顾及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和要求, 从而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 展。就上市公司而言, 它们在管理上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 分离,投资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 而且可能比非 上市公司更为突出。投资者由于受资源、技能、经验等因素制约,往往不能获取 充分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没有必要的监控手段, 经营者就可能采用包括 会计在内的所有手段来牟取自身的利益, 利润操纵也就在所难免。 同时,上市公 司的大股东与小股东、 债权人与经营者之间也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 大股 东可能为了转移利润、 获取配股资源或其他目的, 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进行操 纵

5、。另外,为了达到债务契约规定的财务比率标准, 企业也可能会采用操纵利润 的办法。正因为如此,研究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调查对象一、以投资者为调查对象我们通过问卷的形式调查了会计信息用户对会计信息失真的看法。 上市公司 会计信息存在多种用户, 不同用户的目的不同, 信息需求也不一样。 但投资者作 为企业风险的最终承担人, 不仅数量众多, 而且企业的效益和前景与他们的利益 也是休戚相关的,从而他们成为上市公司公开披露信息的最重要的用户。按照利用信息的专业化程度的不同, 可以将会计信息用户分为专业用户和非 专业用户。 专业用户主要包括证券公司、 证券投资咨询机构、 证券投资基

6、金以及 其他机构投资者, 其中,证券投资基金拥有的资源以及市场影响力最大, 并且有 持续增长的趋势。 专业用户拥有资金、 信息、技术和分析能力等方面的相对优势, 在会计信息市场中扮演着信息分析专家和信息传播者的双重角色。 因此,我们认 为调查专业用户的信息需要及其对信息失真的看法足以代表投资者的观点。 截止 问卷发放日,我国已有 10家基金管理公司, 他们管理着 20个封闭式契约型证券 投资基金,其管理的资产超过 400 亿元,成为专业用户中最大的用户群体。 因而, 我们把调查的重点放在基金管理人上。1999 年 11月,在中国证监会举办的证券投资基金业务培训班上,我们以课 题组的名义向所有参

7、加培训班的学员发放了调查问卷。 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 并 告知被调查对象问卷调查的结果将用于非官方的学术研究 (以下简称投资基金 管理人调查)。共计发放问卷 64 份,回收 64 份,回收率 100%,全部为有效问 卷。被调查者中, 92%以上的人具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其中 61%的人具有硕 士及硕士以上学历;而被调查者的教育背景中, 60%为经济管理类, 16%为理工 类,8%为政法类,其他占 16%。另外,调查对象中有 16 人曾经从事过会计职业, 占 25%。由于经济管理类的学生一般都要修读会计学教程, 所以我们推测调查对 象中具备会计基本知识者至少占 60%。调查对象中具有一年以上证

8、券从业经验的占 80%左右,所以我们认为调查对 象对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是比较熟悉的。 另据统计, 超过 17%的被调查者具有部 门经理以上职位,大约 30%的被调查者在基金管理公司中担任财务分析师和其他 分析人员。结合前文分析,我们认为调查对象可以被看成比较成熟和理性的投资 者代表,可以看成会计信息的专业用户。二、以经营者为调查对象1999年 1月 8 日,证券时报刊登了该报与联合证券公司共同进行的问卷 调查。调查主题是“上市公司利润包装” ,调查对象是 100 家上市公司的经理人 (以下简称 上市公司经理人调查 ),其基本结论是利润包装危害巨大, 但大多 数上市公司经理人 (77.78%)认为他们没有进行过利润包装(下文有详细论述) 。观点比较一、经营者视角的观点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 会计研究及会计规范的重心发生了转移。 在美国,“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和 30 年代初期的著作和论著在基本会计思想上的最重要的转 变,是会计的目的从向管理当局和债权人提交财务信息, 转变到向投资者提交财 务信息”(亨德里克森, 197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