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宋元金辽时_第1页
第五章宋元金辽时_第2页
第五章宋元金辽时_第3页
第五章宋元金辽时_第4页
第五章宋元金辽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0000Character第五章第五章 宋元金辽时期的教育宋元金辽时期的教育2 一、文一、文教教政策政策宋建立统一封建国家后,实行“兴文教,抑武事”的政策,具体表现为:(一)重视科举考试,重视文人,军队受文官控制。(二)广设学校,培育人才。宋朝历史上先后出现三次兴学运动。(三)尊孔崇儒,提倡佛道。3 1.1.庆历兴学庆历兴学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989-1052)发起。(1)普遍设立地方学校。要求各路府州都军都建立学校,士人必须接受一定的学校教育才能参加科举考试。(2)改革科举考试。规定科举考试内容包括策论、诗赋、三史、明法,废除帖经和墨义。(3)创建太学,聘请名儒大师到太学任教。

2、在太学中推行胡瑗创立的“分斋教学”制度。4 分斋教学:北宋教育家胡瑗(993-1059)主持苏州和湖州州学时创立,又称苏湖教法。主要内容:在太学内设置经义斋和治事斋,根据学生的特长和爱好分斋教学。经义斋学习儒家经典,治事斋学习治兵、治民、水利、算数等学科,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门主修和辅修。两斋的培养目标有所不同,经义斋以培养高级统治人才为目的,治事斋是造就具有专长的技术和管理人才。教学方法:讲求循循善诱和理论联系实际,提倡直观教学和实地考察,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5 意义:首次依据实际需要在同学校中设置经义斋和治事斋,实行分科教学,并把治兵、治民、水利、算数等实用科目纳入官学教学体系,使其取得与儒

3、学同等的地位,而且首开主修和辅修制度先河。分斋教学制度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对后世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庆历兴学”随着范仲淹被排挤出朝廷而失败,但是对促进当时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一定作用。6 2.2.熙宁兴学熙宁兴学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1021-1086)发起,内容如下:(1)改革太学,创设“三舍法”也称三舍选察升补法或三舍考选法。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然后依据考试成绩的好坏依次升入不同的斋舍。7 初入太学者经考试合格进入外舍学习,成为外舍生;外舍每年进行一次升舍考试,成绩为第一、二等且平常表现较好者升入内舍学习,成为内舍生;内舍每两年进行一次升舍考试,成绩为“优”“平”两等

4、且平常表现较好者升入上舍学习,成为上舍生。上舍也每两年进行一次考试,成绩分上中下三等,上等者免殿试直接授官;中等者免礼部考试直接参加殿试;下等者免贡举直接参加礼部考试。8 (2)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推行学田制。(3)恢复和创立了武学、算学和医学等专科学校。(4)编写三经新义为标准教材。(5)改革科举考试,废除明经诸科,进士科罢诗赋、帖经、墨义,试以经义、策论。9 3.3.崇宁崇宁兴学兴学由宋徽宗发起,任命尚书蔡京主持: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学者系统;新建“辟雍”为太学外舍,发展太学;创办算学、画学、医学、书学等专科学校;废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10 理理学学 也称道

5、学,是一种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核心,糅合佛、道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理学产生于北宋,完成与南宋。宋儒治经注重阐释义理,兼谈性命,故称为理学。 北宋的胡瑗、孙复、石介被称为“理学先生”,但其创始人为周敦颐、邵雍、张载,经程颢、程颐,至南宋朱熹集其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体系。11 程朱理学 北宋二程认为宇宙的根本是“理”,“万物只是一个天理”,朱熹对此加以充分发挥,认为宇宙有理有气,但理是根本。为学之道就是“存天理,去人欲”,变化人的“气质之性”,恢复人的“天理之性”,方法是“格物穷理”。12 陆王心学 与朱熹同时代的陆九渊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命题,认为“心即理也”。至明朝王守仁进一步

6、发展了陆九渊的思想,提出“心外无事,心外无物”,认为心是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根源,应“求理于吾心”。为学之道就是“致良知”。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是理学的两大流派,合称宋明理学。理学自北宋产生后,经过元、明、清的发展,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http:/ 二、二、学学校校教教育育中央政府道 学诸 王宫 学宗 学内小学国子监地方政府提举学事司国子学广文馆四门学军 学府 学州 学监 学县 学算 学太史局书 学书艺局 画 学画图局医 学太医局小 学太 学武 学律 学辟 雍14 1.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中央设置国子监管理官学,诸路设立提举学事司管理地方官学。2.官学类型多样。3.中央官学的等级限

7、制有所放宽。4.学田制的确立。15 三、宋朝的三、宋朝的书书院院 书院是唐朝末年出现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之名始于唐代,当时有两种场所称为书院:一是中央政府设立的藏书、校书之所;二是由私人建立供读书治学的地方。16 (一)产生于唐末的原因(一)产生于唐末的原因1.1.社会动荡,官学衰落,士子失学。社会动荡,官学衰落,士子失学。2.2.私人讲学传统。私人讲学传统。3.3.佛教禅林影响(禅林精舍、讲授佛经)佛教禅林影响(禅林精舍、讲授佛经)4.4.雕版印刷术的发明。雕版印刷术的发明。17 (二)北宋的著名书院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石鼓书院:湖南衡阳岳麓书院:湖南长沙应天府书院:河南商丘嵩阳书

8、院:河南登封县太室山麓茅山书院:江苏江宁 这些书院由于受到朝廷褒奖,或赐院额、或赐书、或赐学田,在社会上影响很大。18 19 20 21 22 23 24 是时未有州县之学,先有乡党之学。乡党之学,贤大夫留意斯文所建也,故前规后随,皆务兴起,后来所至,书院尤多。而其田士之赐,教养之规,往往过于州县学,盖欲皆仿四书院云。 书院至崇宁末乃尽废。(宋初书院曾一度承担了地方学校教育的功能,发生过深远影响。后州县学大兴而相继衰落。)25 (三)南宋(三)南宋书书院的院的发达发达 南宋国力衰微,中央和地方官学有名无实,私人书院应运而起,日益发达,几乎取代官学成为当时主要的教育机构。白鹿洞书院:朱熹岳麓书院

9、:张式丽泽书院:吕祖谦象山书院:陆九渊26 (四)(四)书书院的管理和院的管理和教学教学1.书院组织机构简单,专职管理人员少 书院负责人一般由著名学者担任,既是主讲人又兼管理工作,称为洞主、洞正、山长、堂长、院长等。规模较大的书院还设副院长和助教协助管理,学生也可参与管理。2.利用学规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书院订制一套师生共同遵守的学规,内容包括为学的方向,为学、修养和待人处事的准则,犯过的惩罚等。3.管理原则具有民主色彩 书院师生可来去自由,书院主持人不是由官方委派,而是由公众推选,不搞终生制。大师自由讲学,学生自由择师。27 白鹿洞书院学规揭示白鹿洞书院学规揭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

10、。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学之之序,亦有五焉,其别如左: 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右为学之序。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 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其别如左: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右修身之要。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右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右接物之要。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 今人之为学者,则既反是矣。然圣贤所以教人之

11、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深思而问、辨之。 苟知其理之当然,而责其身以必然,则夫规矩禁防之具,岂待他人设之而后有所持循哉?近世于学有规,其待学者为已浅矣。而其为法,又未必古人之意也。 故今不复以施于此堂,而特取凡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大端,条列如右,而揭之楣间。诸君其相与讲明遵守,而责之于身焉,则夫思虑云为之际,其所以戒谨而恐惧者,必有严于彼者矣。 其有不然,而或出于此言之所弃,则彼所谓规者,必将取之,固不得而略也。诸君其亦念之哉。 28 父子间要有骨肉之亲,君臣间要有礼义之道,夫妻间要挚爱又要有内外之别,老少间要有长幼之序,朋友间要有诚信之德。这就是“五教”的纲目。圣人尧舜让司徒契教化百

12、姓的就是这“五教”,学子要学的也就是这“五教”。广博地学习,审慎地发问,谨慎地思考,明晰地分辨,诚实地践行。这就是学习的顺序。学、问、思、辨,这是为了探究道理的。要诚实地践行,就要知道修身、处事、接物的原则。 说话忠诚信实,行为笃厚恭敬;惩戒忿愤,抑止情欲;见善便学,有过则改。这是修身的原则 以礼义端正自己,不去追求物质利益;努力张扬阐明天下之大道,不去计较个人得失。这是处事的原则。 自己所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再让别人去做;自己做事来达到目的,应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是接物的原则。 我私下里关注古代圣哲教人读书学习,无非是为了使人明白礼义道理,修养身心,然后推己及人,并不是为了记览词章,沽名钓誉,

13、追求利禄。令天的一些学子,违背了圣者的教导。圣哲教育人的法则,在经典中都有记载,有志向的人,当熟读精思,审问明辨。如果知道这是自然之理,必须以此约束自己,那就何必要等他人立下规矩,才依此去做呢?近世学堂虽有规则,但很不够,并未符合圣哲的意图。所以,本书院另立学规。将圣哲教人读书求学的根本原则,分条列出贴在门楣上,请诸位学子共同研读,遵守执行,并约束自身只有严格要求,才会有所戒惧希望大家牢牢记住。 29 4.书院经费自筹为主 书院主持人往往自筹办学经费,经费来源包括社会名人捐款、官方赐给的田地、房屋等。5.书院既是教学组织,又是学生研究机构 书院主持人大多为当时著名学者,或者某一学派代表人物。每

14、一书院往往就是某一学派的教学和研究中心。教学和科研活动紧密结合,相得益彰。6.书院教学不拘泥于一家之言,允许不同学派之间的争鸣,重视学术交流 讲会制(朱张会讲)30 7.书院以自学读书为主,讲学辅导为辅 书院大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提纲挈领,由学生随其深浅自行体会,学生学习进度的快慢取决于自己;对于学生的疑难问题,老师有时略加启发,有时明白讲解。8.书院内师生关系融洽,感情深厚 书院内学生自由择师,学生往往慕名而来,师生之间以诚相待,结下深厚感情。 31 四、宋朝的蒙四、宋朝的蒙学学蒙学是对儿童(8-15岁)进行启蒙教育的地方蒙学学校:贵胄小学,庶民小学,私塾,私学,蒙馆,乡校蒙学内容:初步的道德行

15、为训练和基本的文化知识技能学习。教学方法是读、写、作。蒙学教材:五类。识字教学教材;伦理道德教材;历史教学教材;诗歌教学教材;自然常识教材。流传最广的是“三百千”。32 五、五、辽辽金元金元教教育育简况简况升斋等第法:国子学分为下、中、上三等六斋,学生按照程度进入各斋舍学习。再依据学生成绩和品德行为依次递升。用积分法累计学生全学年学业成绩,注重平时的考核,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社学:设置在农村地区,以农村子弟为对象的初等教育形式。33 六、朱熹的六、朱熹的教教育思想育思想(一)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 朱熹把人性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两种。前者即天理,是至善的。后者为人心,理、气相杂。但气有清纯、浑浊之分,所以气质之性有善有恶。清明者为天理,浑浊不善者为人欲。http:/ 1.教育作用:改变气质之性。发扬善性,去除污点。即“存天理,灭人欲”。2.教育目的:明人伦,复德性,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而不应沉于辞章诗赋,教人追名逐利。35 (二)(二)论论小小学与学与大大学教学教育育1.小学(8-15岁)教育任务:培养圣贤“坯璞”教育内容:学其事。 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教育方法:先入为主,及早施教;力求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