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理综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_第1页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理综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_第2页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理综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_第3页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理综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_第4页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理综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 - / 16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理综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P 31 Ca 40 Fe 56 Ni 59 Cu 64 Zn 65第I卷(选择题,共 126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1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内的白细胞和骨骼肌细胞中有部分相同的 mRNAB. 能进行分裂的细胞都有细胞周期,如根尖分生区细胞、精原细胞C. 衰

2、老细胞内色素积累会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D. 致癌病毒能将其基因组整合进入人的基因组中2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 F1 黄色圆粒豌豆 (YyRr) 自交产生 F2。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Fi 产生 4 个配子,比例为 1 : 1 : 1:1B. F1 产生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 9 种,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 4 种C.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 F1 产生的 4 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可以自由组合D.F1 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 YR 和基因型为 yr 的比例为 1:13.下列关于遗传信息、密码子、反密码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 mRNAk 任意三个相邻的碱基构成一个密码子B. 每

3、一种密码子都与一种反密码子相互对应C. 密码子和氨基酸不一定存在一一对应关系D. DNA 上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4.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碱基类似物可能改变细胞中核酸的碱基B.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产生新的基因型C. 自然状况下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D. 基因突变后生物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5下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 DNA 分子中 a、b、c 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I、n为无遗传效 应的片段。S 32-2 - / 16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TTA. 基因 a、b、c 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的特点B.I

4、、n也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但不属于基因突变C. 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基因突变频率较高,主要是由于间期时间相对较长D.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c 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6.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个染色体组中不含能联会的染色体B. 由受精卵发育而成,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C. 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但单倍体未必只含一个染色体组D.21 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含有3 个染色体组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B. 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

5、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C. 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 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的化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由键能总和大的物质生成键能总和小的物质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 少量纳米碳酸钙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 食入人体内的纤维素在酶的作用最终水解成葡萄糖D. 加热变性后的蛋白质在人体内不能发生水解反应9已知 X、Y 是主族元素,I 为电离能,单位是 kJ?mol1根据下表所列数据判断错误的是()丿元糸I1I2I3I4X5004 6006 9009 500Y5801 8002 700

6、11 600A .元素 X 的常见化合价是+1 价B.元素 Y 是川A族元素C .元素 X 与氯形成化合物时,化学式可能是 XClD.若元素 Y 处于第三周期,它可与冷水剧烈反应10.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 1s22s22p63s23p41s%22p63s23p3-3 - / 161s22s22p5,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A.第一电离能:B.原子半径:C.电负性:D .最高正化合价:-4 - / 1611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实验现象结论A向 2 mL 0.1 mol/L 的 FeCb 溶液中加足量铁粉,振荡后,加 1 滴 KSCN 溶液黄色逐渐消失,

7、加KSCN溶液颜色不变还原性:FeFe2+B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 CO 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并有黑色颗粒产生CQ 具有氧化性C加热盛有少量 NHHCO 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石蕊试纸变蓝有 NH 生成D取少量的淀粉溶液于试管,并加入加 入几滴稀硫酸,然后加热煮沸后,再 向其中加入 Cu(OH)2 悬浊液再加热一 会儿试管中无砖红色沉淀产生淀粉没有发生水解12. 2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1 mol 的 SO中,含有 52 个中子B.2.4 g Mg 与 H2SO 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C.2.24 L (

8、标准状况)苯在 C2 中完全燃烧,得到 0.6NA个 CQ 分子D.0.1 mol H 2 和 0.1 molI 2 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 NA13.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C)的氧化锆(ZrO2)晶体,它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 OT。下列对该燃料电池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A.在熔融的电解质中,由负极移向正极B.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 Q+ 4e + 2H2O=4OHC.电池的总反应是:2GH+ 13Q=8CO 10HOD.通入丁烷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 GH + 26e+ 13=4C 斜 5H2O14. 在一

9、定温度时,把 0.5molN2O4 通入体积为 5L 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红棕色。 反应进行到 2s 时,NO 的浓度为 0.02 mol在 60s 时,体系已达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 1.6 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电负性:D .最高正化合价:-5 - / 16A. 前 2s 以 NO4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 molJ-1s1B. 在 2s 时体系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1 倍C. 在平衡时体系内含有N2O4 0.25 molD. 平衡时,2Q 的转化率为 40%-6 - / 16二、选择题:本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5

10、18 题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20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分。15.如图所示,半径相同的两个金属球A、B带有相等的电荷量,相隔一定距离,两球之间相互吸引力的大小是F。今让第三个半径相同的不带电的金属小球先后与A、B两球接触后移开。这时,A、B两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B.4D.416. 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A.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B .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C

11、.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D.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17.如图所示,在一条直线上有两个相距0.4 m 的点电荷AB, A带电+Q B带电一 9Q 现引入第三个点电荷C,恰好使三个点电荷均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C的带电性质及位置应为()A 正,B的右边 0.4 m 处B.正,B的左边 0.2 m 处C.负,A的左边 0.2 m 处D.负,A的右边 0.2 m 处18某点电荷和金属圆环间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点的电势低于a点的电势1B.若将一正试探电荷由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负功亠逼|C.c点的电场强度与d点的电场强度大小无

12、法判断丿:7 库D.若将一正试探电荷从 d 点由静止释放,电荷将沿着电场线由d 到 c19. 一个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在第 1s 内重力做功为 W,在第 2s 内重力做功为 W;在第 1s末重力的瞬时功率为R,在第 2s 末重力的瞬时功率为F2,则 W:W及P:F2 分别等于()A.1:1, 1:1B.1:2,1:3-7 - / 16C.1:4, 1:2D.1:3,1:220. 如图所示,一带负电荷的油滴在匀强电场中运动,其轨迹在竖直面(纸面)内,且相对于过轨迹最低点F的竖直线对称。忽略空气阻力。由此可知()-8 - / 16A. Q点的电势比P点高B.油滴在Q点的动能比它在P点的大C.油滴在

13、Q点的电势能比它在P点的大D.油滴在Q点的加速度大小比它在P点的小21.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带有等量异种电荷,与静电计相连,静电计金属外壳和电容器下极板都接地。在两极板间有一固定在P点的点电荷,以C表示电容器的电容,E表示两板间的电场强度,EP表示点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B表示静电计指针的偏角。若保持下极板不动, 将上极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至图中虚线位置,则()A.C变小,E增大B .0增大,Ep不变C.C变大,EP不变D .0减小,E不变第n卷(非选择题,共 174 分)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338 题为选考题,考生可

14、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 129 分)22.( 6 分)如图所示,在正点电荷Q的电场中有一试探电荷q,已知q到Q的距离为r,Q对q的作用力 F 为_ ,Q在q所在位置产生的电场的电场强度E 为_,方向为23.( 9 分)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 电压为 6V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重物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重物拖着的纸带上打出一系 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痕进行测量及相关计算,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A. 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B. 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交流输出”上;C. 用天平测出重物的质量;T乙-9 -

15、/ 16D. 先释放悬挂纸带的夹子,再接通电源开关打出一条纸带;E. 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10 - / 16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物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其中没有必要进行或者操作不当的步骤是 _ 在一次实验中,质量为 m 的重物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乙所示(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 0.02s),长度单位 cm,那么从起点 O 到打下计数点 B 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 减少量 &=_J,此过程中重物动能的增加量 Ek=_ J(g 取 9.8m/s2,结果数据均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该实验证明了 _24 (12 分)额定功率为 80 kW 的汽车在

16、水平平直公路上行驶时最大速率可达20 m/s,汽车质量为 2 000 kg,如果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设运动过程中阻力始终不变,求:(1)汽车所受阻力多大;(2) 汽车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可以维持多长时间;(3) 汽车达到额定功率后,保持功率不变,再行驶125m 就达到最大速度,求这过程运动时间。25 (16 分)如图所示,空间存在着强度E= 2.5X102N/C,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在电场内一长为 L= 0.5 m 的绝缘细线,一端固定在 O 点,另一端拴着质量 m 0.5 kg、电荷量 q = 4X10 C 的小球。现将细线拉直到水平位置,使小球由静止释放

17、,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细线受到的拉力恰好达到它能承受的最大值而断裂。取g = 10 m/s2。求:(1) 小球的电性;(2) 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当小球继续运动后与 O 点水平方向距离为 L 时,小球距 O 点的高度。26. ( 9 分)1、 A、B、C DE、F 六种元素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径最小的元素,A 和 B 可形成 4 原子 10 电子的分子 X; C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的 3 倍;D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一半;E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F 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 6。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化学用语填空)(1) C D E、F 四种元素的简

18、单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_(2)_A 和 C按原子个数比 1:1形成 4 原子分子 Y, Y 的电子式是 _ 。(3)_C 和同主族短周期元素分别与 A 所形成的氢化物的沸点大小关系 _,其原因是_ 。-11 - / 16(4 )请写出这几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和碱性最强的物质间的反应化学方程n、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在甲醇燃料电池技术方面获得新突破,组装出式_扩軸:了自呼吸电池及主动式电堆。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其总反应为2CHOH+332CO+4HO1该电池工作时,b 口通入的物质为 _ ;2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3工作一段时间后,当 1

19、2.8 g 甲醇完全反应生成 CO 时,有_NA 个电子转移27.( 16 分)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1)A 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他在 200 mL 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时间(min)12345氢气体积(mL)(标准状况)1002404645766201请指出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并说明其原因(指 0-1、1-2、2-3、3-4、4-5)_2求 23 分钟时间段以盐酸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该反应速率 _。(设溶液体积不变)(2) B 学生也做同样的实验,但由于反应太快,测不准氢气体积,故想办法降低反应

20、速率,请选出在盐酸中加入下列物质能减慢反应速率的选项。_A.蒸馏水 B .冰块 C . HNO 溶液 D . CuSO 溶液(3) 某温度下在 10L 恒容密闭容器中,3 种气态物质AB、C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2该反应的起始状态和达到平衡时容器中的压强之比为 _ 。(4) 将 6 mol H 2 和 3 mol CO 充入容积为 0.5 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備 f 匕用 12H 2(g) + CO(g)CH30H(g), 6 s 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 0.6 倍,则 H2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_, CO 的转化率为 _(5)有一种无色的混合气体可能由CH、NH、f、CO CQ 和 HCI 中的几种气体组成,将此混合气体通过浓 fSQ,气体总体积基本不变;再通过一定量澄清石灰水,未见浑浊,但气体总体积减小,把剩余气体在纯 O 中引燃,燃烧产物不能使无水 CuSO 变色,则原混合气体中一定不含有_28.( 12 分)用海水可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