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形挂篮施工实用工艺_第1页
菱形挂篮施工实用工艺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用文档新建连云港至徐州铁路工程东海特大桥菱形挂篮施工工艺编制:审核:审批:中铁北京工程局连徐铁路站前口标项目部二分部2018年6月菱形挂篮施工工艺= i i I = -i 一51、挂篮的类型 1.1三角形挂篮三角式挂篮结构简单,受力明确,承重能力大,重心较低,悬灌 时挂篮稳定性和挂篮行走时的稳定性好。 三角形结构由于其前面部分 空间较小,对工人施工影响较大。(如图示)1,三角形社篋三角形挂篮1.2菱形挂篮菱形挂篮结构简单,受力明确,结构一般采用型钢组焊成箱型 结 构。菱形结构由于其结构的特点,前面部分空间较大,对工人施工影 响较小,施工方便。但挂篮中心比较高,主桁前横梁离地面较高,存 在一定

2、但安全风险。(如图示)菱形挂篮装I I千斤顶前上解后吊杆百吊带后吊帯陌上恥i:fi卜书液乐千*頂阳|«<1 L劉菱形挂篮挂篮杆件一般采用型钢组焊成箱形结构, 主桁梁也可采用钢板组 焊,斜杆可以采用钢带或精轧螺纹钢。2、挂篮施工的特点施工时挂篮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自重轻,结 构简单,受力明确,易于加工拼装,走行方便。考虑到挂篮的重复利 用,挂篮还需要具有通用性强,便于改造等特点。主要材料宜选用标 准通用材料,便于计算和重复利用。3、挂篮的选择根据梁段细部设计变化情况,选择不同形式挂篮进行浇筑。由于 本项目部挂篮采用内部调拨挂篮,无选择条件,所以本标段采用了菱 形挂

3、篮。菱形挂篮前面空间大,便于施工。但由于前面悬吊系统都在 上横梁上,重心较高,安全风险较大,所以,在施工时尤应注意。4、挂篮构造三套挂篮的组成部分基本一致,主要由主桁承重系统、底篮及悬 吊系统、后锚及行走系统、模板系统等部分组成。4.1主桁承重系统菱形挂篮主桁承重系统由两片主桁、前横梁、中横梁组成。主桁 片为菱形,前横梁、中横梁均为型钢结构。4.2行走及后锚系统421行走系统:由行走轨道、行走小车、前支腿和后支腿组成, 菱形挂篮采用走棍滚动前移。4.2.2 :由扁担梁、箱梁竖向预应力筋和连接精轧螺纹钢筋组成。 当挂篮行走到位后,挂篮尾部通过连接筋与箱梁腹板中的竖向预应力筋连接锚固。单片主桁设置

4、4个锚固点,一只挂篮共设置8个锚固 点。4.2.3底篮及悬吊系统底篮:菱形挂篮底篮由前横梁、后横梁、纵梁和底模组成。底篮纵梁为型钢。底模均采用大块钢模。悬吊系统:由底篮前悬吊、后悬吊、模板悬吊组成。菱形挂篮底篮前悬吊为3根© 32精轧螺纹钢,锚固于上前横梁; 后悬吊2根© 32精轧螺纹钢,锚固于已浇段上,顶板底模前悬吊为2 根© 32精轧螺纹钢,锚固于上前横梁,后悬吊2根© 32精轧螺纹钢, 锚固于已浇段上;翼板底模前悬吊为 2根© 32精轧螺纹钢,锚固于上 前横梁,后悬吊2根© 32精轧螺纹钢,锚固于已浇段上。4.2.4模板系统挂篮

5、内、外模板系统均采用滑梁吊挂模板于挂篮上前横梁和已浇块段上。外模及底模均采用大块钢模板,内模采 用组合钢模,模板总体布置示意详见图模板构造示意图5、挂篮拼装5.1挂篮拼装流程安装川带1安装挂篮前后悬吊1安装前中横梁|安装锚周糸统在承台上拼装底篮|安装拄矗底厳系统1外模板就位轨道铺设安装立杆及斛拉带门1 1m匸梁1拼装主杓嘛统1消除主和忻弹性变形 卜安裝平联1挂篮拼装流程图:H"1300亠U 丄10#块'-_ -11一t逬程一:测量放样,锚设行走轨道。-_流程二:样奘主桁h在0号块上分片拼装桁片,2安放支醴及后支撑利塔吊安装桁陞井箔固.流程三:安装中横梁。流程日;安装肅后悬呂,

6、同步在承台上扶装砥蓝° h安装前后吊萊和厲担響,吊带可在承台上接圧, X在承台上拼装拦査底鱼。流翟五:安装底莖,外模拔戲忙r采用議插机掾升安来底筮.幷将其与昌芾逹挂.2、外模战从XI号块纵寒就侄,并将专樂铤固匸3. 检查挂篮拼装情况,此时挂蓝折装完毕.5.2拼装标准521行走轨道:轨道轴线偏位1cm 一片主桁两根轨道高差士 1mm两侧主桁轨道高差士 5mm轨道与箱梁顶面紧密接触。轨道接长 允许错台为1mm5.2.2主桁:桁片顶紧,主梁前端销子处上挠值不大于1.5cm。 斜拉带居于销子中央,偏位不大于1cm.两组斜拉带紧固良好,受力 均匀。立柱倾斜偏位小于10mm5.2.3吊带:应顺直

7、,连接板与吊带夹紧,最大间隙不大于2mm5.2.4后锚:锚筋数量、位置与设计一致,最大偏位不大于10cm, 锚筋紧固不松动。5.2.5底篮:纵梁与横梁栓结完好,接触紧密。底模板接缝密实, 平整度等指标满足技术规范要求。526行走轨道锚固扁担梁:锚固扁担梁位置、数量及相邻两 根锚固扁担梁之间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10cm527模板:模板就位后其高程及位置应满足技术规范要求。底 模板横桥向的偏位小于1cm5.3挂篮拼装5.3.1测量放样待0#或0-1#号块施工完毕,张拉压浆且满足要求后,在箱梁顶 面设置施工测量控制点。由测量组在箱梁两侧腹板顶面位置放出每组轨道 (一个挂篮共两 组轨道)的

8、中心线;然后再由现场施工人员根据中心线放出轨道单根 型钢的中心线和单根型钢的翼缘边线,所有放样线均采用弹墨线形式。 放样完毕,经技术员复核无误后进行下一道工序。532铺设轨道用M20级砂浆调平行走轨道铺设位置,调平层高差必须满足规定 要求。待砂浆达到强度要求后恢复放样线并且铺设行走轨道,受箱梁横坡影响,为调平挂篮一侧需设置枕梁或方木, 在前支点位置必须加 密。轨道接长时,相邻两根轨道的对接应平顺,接头应满足拼装标准 要求,轨道连接螺栓紧固。在行走轨道上安装锚固扁担梁,锚固扁担 梁采用竖向预应力筋通过千斤顶张拉后锚固。轨道铺设完毕,由技术主管组织人员检查铺设情况,包括轨道底部与梁顶的接触是否紧密

9、、 轨道位置和高差、锚固间距和紧固情况等等。轨道铺设完毕,在轨道上安放走棍。533拼装挂篮主桁挂篮主桁运输至墩位后,采用吊车提升至箱梁 0#块顶面进行组 拼,挂篮主桁拼装起重设备主要采用吊车。在行走轨道上安放主梁前后支腿,然后安放主梁并将其锚固,再 将主梁与前后支腿栓结固定。在主梁上安装立柱底座,立柱底座与主梁用长螺栓临时栓结。安 放中横梁(如无立柱底座则应在立柱安装好后再进行安装)。安装立柱,使其与主梁栓结固定,对于有立柱底座的则将立柱穿 入中横梁后与底座销结固定。然后安装立柱平联和主梁平联。安装斜拉带,由于斜拉带与立柱、主梁之间采用销棒连接,穿入 销棒时需用葫芦配合安装,穿入销棒后应调整斜

10、拉带的位置,使其位 于销棒中央,且偏位应满足规定要求,此时主桁片安装完毕。为消除主桁片非弹性变形,用螺旋千斤顶将立柱顶起对主桁片施 加预应力,在此之前,应先测出挂篮主梁前端顶面的高程。施加预应 力时一只挂篮的两片主桁必须对称进行;在施加预应力过程中,应以 斜拉带受力是否均匀和主梁前端上挠值控制, 当斜拉带受力均匀且满 足2.2的规定要求后即可停止预应力的施加,如果已经满足2.2的规 定要求而斜拉带受力仍不均匀时应停止预应力施加,并根据实际情况 采取在相邻两根斜拉带间嵌入钢楔等措施, 将相邻两根斜拉带同时绷 紧、均匀受力。立柱上顶后,其底部与主梁之间有一定空隙,应采用 大块钢板垫实(宜事先在钢板

11、上割出立柱与主梁的连接螺栓孔的槽口以便于安装),钢板厚度采用6mm10m不等。534安装挂篮锚固系统锚固系统主要有挂篮锚固和行走锚固,均采用扁担梁及L32精轧螺纹钢筋连接锚固。挂篮后锚点设置原则尽量靠近后支腿或后销棒 中心,施工过程中如须调整锚固位置必须按照此原则执行。行走轨道相邻锚点的最大间距不超过设计的规定 (相邻间距设计 值为1.5m),在挂篮行走时,需不断转换锚固位置,以保证锚点之间 相邻间距满足要求。在安装轨道和主梁的同时,应安装锚固系统。锚固系统由扁担梁、 接长筋和箱梁竖向预应力筋组成,通过千斤顶张拉每根锚筋来实现锚 固。最后安装后横梁(如有),并将其与主梁栓结固定。5.3.5安装

12、挂篮前后悬吊吊带采用精轧螺纹钢。安装上前横梁,将其与主梁栓结固定;安 放前吊带锚固扁担梁,并与上前横梁栓结固定;用吊车提升前吊带, 穿进锚固扁担梁后,用吊带承重销锚固;安放千斤顶和提升扁担梁, 按照上述方法安装后悬吊,即安装后吊带和行走吊带(若设计没有则 不需要安装);箱内后锚带则安装在底篮上,在箱内只需将锚固扁担 梁、千斤顶及提升扁担梁安放好即可。5.3.6安装挂篮底篮5.3.6.1底篮拼装平台搭设根据底篮平面尺寸,在承台上设 置底篮拼装平台,详见图3. 3乩心Ci C»fffl kA| Jj J 筍底板拼装示意图536.2底篮拼装在拼装平台上放出底篮横梁及吊带位置,以便拼装底篮及

13、拼装好 的底篮垂直正位安装。根据放样线安放底篮前后横梁,并在底篮前后横梁上安装吊带的 锚固扁担梁,均采用栓结固定,箱内后锚带扁担梁则临时栓结固定。 在横梁上安装底篮纵梁,纵梁与横梁间采用栓结固定,如孔眼位置误 差较大无法连接时,重新打孔应在纵梁上进行。铺设底模板,底模板 拼缝间应设置双面胶,底模板与底篮纵梁应固定,底模拼装时应控制 好其横桥向的偏位。底模拼好后在箱内后锚带位置切割出吊带预留孔。 为便于悬吊系连接,在底篮上事先将最底一节吊带安装并固定; 箱内 后锚带也事先安装好,待底篮提升后再下放至纵梁顶面。536.3 底篮安装就位底篮拼装完毕并经检查后,即可将底篮安装就位。在箱梁0号块 顶设置

14、3台5t卷扬机作为提升设备,其中前吊带位置设置 1台,后 吊带位置设置2台(卷扬机牵引钢绳从后吊带孔穿出)。底篮设置3 个吊点,与卷扬机提升钢绳位置相对应。启动3台卷扬机同步提升底 篮至安装位置,然后用2个葫芦牵引微调底篮就位。分别将前吊带、 后吊带及行走吊带与底篮连接。连接好后可放松吊点,所有荷载由吊 带承担。在箱内用葫芦配合提升后锚带并安装锚固, 箱内后锚带底部的扁 担梁与底篮后横梁可不栓结,但必须保证挂篮每次就位时扁担梁居于 设计位置。底篮安装就位,外侧模前移到位后,调整底篮标高,把所有吊带 用千斤顶提升就位,上好吊带承重销,挂篮主体拼装完毕。底篮拼装施工流程详见图示。底板拼装示意图53

15、7安装挂篮行走小车挂篮主桁系统、底篮及悬吊系统、锚固系统安装完毕后,根据不同挂篮的拼装情况安装行走小车。 对于 连体挂篮形式,行走小车暂不安装,须待挂篮解体时或解体后安装; 对于在0#块施工的挂篮可在其组拼时将行走小车安装好并与主梁栓 结固定;所有挂篮的行走小车均应事先套入行走轨道内。538外模板就位挂篮外侧模板采用箱梁0号块外模,从0号块纵移就位。首先安装一侧模板滑梁(另一侧模板滑梁待一侧模板 滑移就位后再安装),将滑梁与模板栓结固定,安装前端滑梁分配梁 以形成整体,后分配梁须待模板前移到位后安装。拆除外侧模板钢管支架,卸落模板,用两个葫芦牵引模板前移就位。详见图所示流程二:-侧模板荡移就位

16、锚固1= =_=_ 三=二流程三:另一侧模板荡移就位锚固5.4人员组织及施工周期一只挂篮拼装人员组织及施工周期工序操作1:人技术人员负贞人施1嗣期(小测量放樺2人3人(含测量)技术主管0. 5轨道铺设4人1人技术卞胃1,0拼装挂盤主桁10人2人技术主管2. 5安装挂籃锚固系统4人1人技术主管(X 5安装挂篮前肩黒吊&人1人技术上管1. 0安装找篮底篮6人2人技术匸管2.0安装挂篮疔走系统2人1人技术十仰0, 5外揆板就位6人2人技术主管1, 0合计(d)95.5拼装检查挂篮拼装检查应包括过程检查和最终检查。 过程检查主要由现场 技术人员执行,技术主管负责;最终检查由工程技术部门负责。检

17、查 后必须填写“挂篮拼装验收单”,并将结果上报主管部门或主管领导 备案。同时挂篮须经具有相应资格的专业机构进行鉴定确认。6、加载试验6.1试验目的挂篮加载试验主要是通过测量挂篮在各级静力试验荷载作用下 的变形,了解挂篮在工作状态时与设计期望值是否相符。6.1.1除挂篮主桁、吊带的非弹性变形。6.1.2测出或推算出挂篮前端在各个块段荷载作用下的竖向位移, 为施工控制提供参考。6.2试验方案6.2.1试验方法概述挂篮加载试验拟采取“砂袋加载法”,砂袋放置在底模板上,以砂袋自重作为试验荷载,采取逐级递增加载逐 级测量的试验方法。加载总重量为最不利块段荷载的1.2倍。砂袋加 载布置示意见图所示。沙袋布

18、置立面图622试验荷载为了能绘制出挂篮总挠度曲线,了解箱梁各个块段施工时挂篮前 端最大挠度,应按等代荷载的方法对试验荷载进行分级, 各级加载数 值详见下列表。加戟贝序1231561紡戟導级101114362當计荷载101102103L0711016121对应块段8P, 111037ft23札5乱2=4#623变形观测项目623.1后锚上挠值623.2前支点沉降值6.2.3.3主桁前端销结处变形6.2.3.4主桁上前横梁吊带处和主桁上前横梁跨中变形6.2.3.5底篮前横梁吊带处变形6.2.4测点布置6.2.4.1挂篮主梁顶面的观测点6.2.4. 1.1每根主梁的后锚处设置一个观测点,即测点1-1

19、和1-2。6.2.4. 1.2每根主梁的前支腿处设置一个观测点,即测点 2-1和 2-2。6.2.4. 1.3每根主梁的前端销结点处设置一个观测点,即测点3- 1 和 3-2。6.2.4.2上前横梁顶面的观测点6.2.4.2.1前横梁的四根吊带处各设置一个观测点,即测点4-1、4- 2、4-3 和 4-4。6.2.4.2.2上前横梁的跨中设置一个观测点,即测点 4-5。主梁及上前横梁观测点如图所示。6.2.4.3底篮前横梁顶面的观测点底篮前横梁的四根吊带处各设置一个观测点,即测点5-1、5-2、5-3和5-4,如下图所示。-底板测点示意图625观测方法625.1变形观测采用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或工

20、程测量变形三等水 准测量的精度等级要求和观测方法进行施测,精度可达到士1mm625.2由于挂篮变形受日照温差的影响,根据公式L仁L0 (1 +tO )计算,挂篮构件中吊带变形受温差影响最大。在温差达10C时,变形之差为1.1mm为了准确测得挂篮变形值,加载试验时间应 选择在温差较小的时间段进行。6.3试验加载程序6.3.1在箱梁0号块段上安装挂篮,在底篮上放置砂袋,做好试 验前其他各项准备工作。6.3.2在进行正式加载试验前,用第一级荷载进行预加载,预加载试验持荷时间为20分钟。预加载的目的在于,一方面是使结构进 入正常工作状态,另一方面是检查测试系统和试验组织是否工作正常。 在确认测试系统和

21、试验组织工作正常后,预加载试验反复进行两次, 预加载1小时后进行正式加载。633按照第1级荷载加载砂袋。634在第1级荷载的基础上,按照第2级与第1级荷载差值进 行加载。6.3.5按照上述方法,依次进行第3级至第7级荷载的加载试验。6.3.6每次加载完毕后,均进行变形观测并记录。6.3.7试验荷载采用分级单循环加载的方法施加,按等代荷载的 分级逐级递增加载,试验荷载持续时间一般为20分钟,且取决于结构变位达到相对稳定所需要的时间,只有结构变位达到相对稳定后, 才能进入下一荷载阶段。同一级荷载内,若结构变位最大的测点在最 后5分钟内的变位增量小于第一个 5分钟变位增量的15%,或小于 所用量测仪

22、器的最小分辨值,即认为结构变位达到相对稳定。6.3.8加载达到设计试验荷载,且变形在设计允许范围内可立即 终止加载试验。6.4卸载程序6.4.1按照荷载等级7宀6宀5宀4宀3宀2宀1宀0进行卸载,每卸 载一级均需进行变形观测。6.4.2挂篮卸载完毕后,对主桁销结处的销子和主桁架焊缝进行 检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挂篮施工安全可靠。6.5人员组织总指挥:1人技术员:1人测量人员:3人加载人员安排:共计5人。底篮上人员安排:千斤顶操作8人(每根精轧螺纹钢筋2人)。6.6加载试验注意事项661如果加载值没有达到设计加载荷载,且变形大于设计允许 值,应停止加载试验,分析原因后采取相应的措施。6.6.

23、2为便于逐级加载和卸载,应在水箱内画出每级荷载刻度线。6.6.3加载试验应选择在风力小于6级的天气进行。6.7试验成果挂篮加载试验完毕后,应得到如下的试验成果:6.7.1按照试验方案加载后,可等代测量出相对应块段的主桁、 吊带、后锚、前支点等变形值以及挂篮总变形值。其余块段可采用“内 插法”求出。6.7.1根据在各个块段荷载作用下的挂篮竖向位移,绘制荷载与 变形的相关曲线图。7、挂篮及模板前移7.1施工流程前一段注浆结束*行走前准备工作底板及外侧模下降-> 外侧模行走小车就位拆除挂篮后锚拆除箱内及翼板吊带I安装吊篮移动装置1调整轴线位置及标高安装吊篮保险装置吊篮向前移动钢筋绑扎r调整外侧

24、及内顶模板7.2挂篮前移必备条件挂篮前移实行“挂篮前移令”签发制度,架子队在没有收到书面 通知之前不允许挂篮前移。“挂篮前移令”由技术主管签认后下发,挂篮前移必须具备的条 件主要有:721对已施工块段作了全面检查并符合规定要求,包括预应力 张拉与压浆、砼外观质量、行走前准备工作等。722对气象情况作全面分析。挂篮行走前 2天分析气象情况, 风力大于6级不许前移挂篮,台风期挂篮不许前移且应锚固牢靠。7.2.3施工监控检测工作已经完成(高程、轴线和其他监测)。7.3连体挂篮解体及前移箱梁o号块长度仅为9m不满足两只挂篮拼装长度。对菱形挂 篮尾部作了更改,进行1号块施工时,只能安装一侧改制后的行走小

25、 车,另一侧挂篮的行走小车暂不安装。1号块施工完毕后,将其中一只已装上行走小车的挂篮前移至下 一块段后锚固,恢复行走系统至原设计。同时将另一只挂篮的主桁连 接板Z8构件焊接接长,然后安装行走小车,并将挂篮前移就位。单 只挂篮前移程序与分离式挂篮前移一致。流程一:炙裳右侧挂籃的行走介车,解除后誥.流程二:右便挂蓝前爭就位+襪十去乐:云蛙左对毘肓車卷吹.it程三:安装左ft:挂蓝色幷走个宇.解除肓备,挂篮tf移到住. 按长右側捷蓝主怖虽謀建撞板,安装行走小车菱形挂篮1号块施工完毕前移流程示意图7.4分离式挂篮前移741操作细则741.1测量放样,铺设行走轨道,其方法与 232相同。行走 轨道为循环

26、使用,施工时应注意轨道循环顺序,不可无序使用。7.4.1.2解除挂篮锚固体系检查轨道铺设及行走小车运转情况,符合要求后可解除锚固体系。锚固体系包括模板锚固和挂篮锚固,解除顺序应为先模板后挂篮,具 体顺序为:模板锚筋t箱内后锚带t翼缘后吊带t行走吊带t前吊带 t挂篮后锚。放松内模板和外模板锚筋。外模锚固解除后,外模滑梁应落在行 走小车上,此时外模荷载由小车和挂篮前横梁承担。吊带锚固装置解除时应对称进行,如同时解除翼缘板处两根后吊 带、同时下放两根行走吊带等。锚固装置解除采用螺旋千斤顶实施, 用千斤顶提升扁担梁后,将锚固扁担梁的承重销取出,然后下放吊带, 直至底篮脱离砼面约20cm为止。箱内后锚带

27、须下放至底篮横梁上或将其卸下; 翼缘板后吊带可从 底篮以上约2m处拆除,上段用千斤顶和葫芦配合取出安装至下一块 段,下段随挂篮前移;行走吊带和前吊带均不需拆除,承受底篮荷 载。用千斤顶解除挂篮后锚,卸下连接的精轧螺纹钢筋和锚固扁担梁。 挂篮后锚拆除后,后锚小车把挂篮锚于行走轨道上。741.1挂篮同步前移741.2挂篮前移准备工作在每片主桁上设置三个葫芦,其中两个葫芦设置在前支腿附近作为挂篮前移的牵引动力,另一个葫芦 设置在后支腿附近作为保险装置。 弹出箱梁顶面中心线,解除前支腿 处限位装置。741.3 行走前检查序号矗査项冃检査内容1行尼小车行疋轮运行情况是育均匀受力等9j行走轨道连接及锚固情

28、况检查仃无漏锚或锚固不紧3外模板行走系统运行情况4挂篮锚同系统是否已解除行走前条件:模板及结构内吊杆吊带彻底脱离、轨道梁锚固完善、悬吊系统受力均匀、成品砼表面处理合格741.4员部署挂篮行走前做好人员组织安排,主要施工人员部署详见图上图所示。7.4.1.5挂篮前移步骤7.4.1.5.1以葫芦牵引作为挂篮前移动力,通过前支腿与轨道滑 板的滑动或走棍的滚动实现挂篮前移。7.4.1.5.2 总指挥按照人员部署要求安排操作人员就位,总指挥 下令开始挂篮前移。操作人员同时收紧葫芦,牵引挂篮前移,两侧主 桁收紧葫芦速度应基本保持一致,为检查挂篮行走偏位情况,应每前 移50cm暂停一次,检查挂于中横梁和后横

29、梁上的锤球投影是否落在箱梁中心线上,如有偏位应调整两侧葫芦牵引步调。挂篮前移即将到 位时,应调整挂篮的轴线位置至规定要求。7.4.1.5.3 按照上述步骤重复移动挂篮直至就位,挂篮到位后, 在行走轨道上设置限位装置,以防止挂篮向前滑移。7.4.1.5.4 挂篮到位后,立即设置挂篮后锚,此时行走小车不再 承受挂篮荷载。7.4.1.5.5 调整挂篮和底模板标高,调整外侧模板位置和标高。7.4.1.6挂篮前移注意事项7.4.1.6.1 挂篮行走时,必须派专人负责观察。包括挂篮行走的 同步情况、挂篮后锚小车运行情况以及外侧模滑梁小车运行情况等等。 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总指挥。7.4.1.6.2 一幅桥

30、两只挂篮应同步前移,两只挂篮不同步距离允 许之差为50cm。1 挂篮行走时设置了葫芦作为保险装置,应边前移边松 葫芦,且其速度应略快于挂篮前移速度。2 挂篮前移过程中若发现后锚小车行走受碍,应立刻停止挂篮前移,通过千斤顶将后锚力进行转换后(此时小车不承受荷载) 再将小车位置调正继续行走,严禁在未转换后锚力的情况下敲打小车 以调整位置。挂篮就位锚固挂篮到位后,按照设计要求装设挂篮后锚,并用千斤顶施加预应力锚固。底篮调整就位后,将所有吊 带采用千斤顶施加预应力锚固,荷载由吊带的承重销承担,千斤顶不 再承受荷载。7.4.2人员组织挂篮前移必须配备足够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以确保挂篮安全前移就位。其中

31、管理人员配备如下:技术主管1名,现场技术人员1名,现场总指挥1名(由作业队主要负责人担 任)。另外,一只挂篮前移所需操作人员配置详见下表,人员部署详见图下图所示挂篮前務人员配置表工种-侧主桁(人)侧模板(人)合i| (人)葫芦操作工36观察人貝916其他人员12共计(人)14i_1 JJ i心纯hH hli伸1p"r.s.-'-一i£1:1L J L .l - r4= 3-LPin«j/i-一-一-1J:1 旦»aA _au1 1bhr卜uiLJ-:r! H挂篮前移人员布置示意图7.5模板前移外模板与挂篮一起前移,内模板须待箱梁腹板、底板钢筋绑扎

32、完 毕后再通过滑梁前移就位。7.5.1外模前移将外模板脱离砼面,把行走小车移至锚固位置,松开滑梁分配梁的锚筋并下放,将内侧滑梁倒挂于行走小车上, 解除后分配梁锚筋。此时外模荷载由行走小车和挂篮前端吊点承担, 外模可随挂篮前移。外模板在挂篮的牵引下,依靠滑梁向前移动。为防止偏位或及时 纠偏,模板前移应设专人观察,如出现行走轮偏位等情况时可米用葫 芦协助纠偏。外模板就位后,模板前端锚固于上前横梁,后端通过分配梁上的 两根精轧螺纹钢筋锚固于已浇块段上,此时滑梁小车不再承受模板荷 载。7.5.2内模前移内模板脱离砼后,将滑梁前移至挂篮的上前横梁上,并将滑梁前端锚固于上前横梁,滑梁后端锚固于已浇块段上,

33、 用葫芦配合下放内模至滑梁上,此时内模荷载由滑梁承担。用葫芦牵 引内模前移,直至下一块段施工位置,到位后提升滑梁调整内模标高 至设计位置,并将滑梁锚固。8挂篮检查本节挂篮检查内容主要是指砼浇注前和砼浇注过程中对挂篮的 全面检查。8.1砼浇注前检查在砼浇注前,必须对挂篮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如下:检查项目表序号检杳坝II检杳内容备注1挂篮主桁销子销子是否居中H保险销是侖上好2挂篮后锚毎根锚固钢筋是否均匀施加了预应 力3厉锚行缶小车后锚疗眉小车不承受倚戟4吊带销子毎根吊带受力基木均匀且下斤顶不 喰哽荷毂.冷带限W装冒符合咚求"5内外模拉杆数屋及位置正确,女幌帽足脊紧周。6箱内厉锚扁担染是舎与箱梁顶血紧密搖触11受力功 匀8.2砼浇注过程检查在砼浇注过程中,须安排专人对挂篮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如下:821检查挂篮各部件栓结紧固情况。822检查箱梁临时固结支座和锚筋锚固情况。823检查模板接缝密实情况,如有漏浆应采取措施进行堵塞。8.2.4检查模板胀模情况,如有异常应停止砼浇注并及时采取措 施对模板进行加固。8.2.5浇注2号块段时,要安排测量人员对挂篮的主梁、上前横 梁及底篮前横梁进行观测,观测其变形情况,用此测量结果与加载试 验结果进行比较,以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