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鲁教版必修1)高中地理第二单元活动分析判断气候类型练习(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选择题-5 -(2011 试题调研)下面为某岛屿沿乙两地气候统计图,读图回答13题。20°S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及甲、1.该岛甲、乙两地均()A. 1月降水最多C. 7月气温最低2 .甲地降水量比乙地小的主要原因是A.地处背风地带C.受沿岸寒流影响3 .该岛屿位于()A.太平洋板块C.非洲板块解析:读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图可知B. 26月降水量逐月增加D. 812月气温逐月降低( )B. 海拔较高D.距海较远B. 印度洋板块D.美洲板块,两地均7月气温最低。甲、乙两地位于20°S
2、纬线上,属于东南信风带控制地区,甲地由于地处东南信风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较少。地势东高西低且沿 20°S纬线分布的岛屿只有马达加斯加岛,其位于非洲板块上。答案:1.C2.A3.CF图为我国某地区1月、7月等温线图。读图回答 46题。一-6 7月等单悅:弋卜芒咅-?月等血罐(单竝江)4 .造成甲、乙两地A.纬度位置C.人为因素1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周边的主要因素是()B. 地形D.距海远近5 .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 纬度位置、地形C. 人为因素、海陆差异B. 地形、海陆差异D. 纬度位置、人为因素6 .下列四组地方,气温年较差相差最大的是()A. 甲地、黄河口附近
3、B.石家庄附近、黄海沿岸C. 丙地、乙地D.甲地、丁地解析: 第4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地理基础知识的识记、气温影响因子的分析和等值线 图的识图能力。山东半岛和济南南侧的山地丘陵,是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这里地势高,所 以气温低于周边地区,成为闭合的等温线。第5题,从图形上可以看出,7月份的等温线和纬度关系不大;人为因素影响气温只存在于局部地区。黄土高原和山东山地丘陵的气温明显偏 低,是地势地形影响的结果;山东半岛东端的等温线和海岸大致平行,是海陆热力状况差异 的作用。第6题,甲地和黄河口的冬季和夏季气温都相近,故气温年较差小。石家庄附近冬 季和夏季温差大,而黄海沿岸的冬季和夏季温差小,故气温年较差
4、大。因为甲乙同样是山地, 冬夏季都是低温中心,它们分别和丁、丙的气温年较差都较小。从图形上的等温线也可以证 实这一点。答案: 4.B5.B6.B分析下表,回答78题。地区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最高气温月最低气温月甲大大7月1月乙小小8月2月7. 甲、乙两地的位置()A. 甲、乙均在北半球B. 甲、乙均在南半球C. 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南半球D. 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8. 甲、乙两地气候()A. 都具有明显的海洋性B. 都具有明显的大陆性C. 甲具有明显的海洋性,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D. 甲具有明显的大陆性,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差、年较差的大小,以及最高、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即可得出甲大陆性明显,
5、乙海洋性明显。 答案: 7.A8.D911题。解析:北半球最高气温,陆地出现在7月,海洋出现在 8月,最低气温陆地出现在1月,海洋出现在 2月,而南半球正好与北半球相反,故两地都在北半球。从甲、乙两地日较9 图中有关城市热岛强度的信息,反映正确的是()A. 晴天日平均值约 2.4 C,最大值约 3.7 CB. 阴天日平均值约 0.9 C,最大值约2.4 CC. 热岛强度与天气形势有 关,云量少,风速小,热岛效应微弱D. 晴天时,热岛效应显著10. 一日中热岛强度会出现两个峰值,分别为()14 : 00前后A. 8 : 00 前后、12 : 00 前后B. 10 : 00 前后、C. 12 :
6、00 前后、16 : 00 前后D. 8 : 00 前后、16 : 00 前后11. 若图示热岛强度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密切,其依据是()城市人口密度高于农村臭氧层空洞不断扩大海陆热力环流显著峰值时刻与人流、车流高峰期吻合A.B.C. D.解析:晴天云量少,风速小,热岛效应强。由于阴天时曲线变化不明显,观察晴天的曲线不难发现两个极值出现的时间。城市热岛强度与人口集中、工业发达、交通拥挤、释放 大量人为热有关。答案: 9.D10.D11.B气候能通过影响岩石的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随着气温、降水、蒸发以及不同植被生产力的变化,化学与生物风
7、化逐渐增强,有机残体归还逐渐增多,风化壳逐渐加厚。读风化作用强弱与气候相关示意图。 回答1213题。中等物理风化作用及、化学凤化柞出"'iWMEJfl 加干 LA 跟HRV风化柞用强弱与气慢相芜亦迂图12关于岩石风化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从到物理风化作用逐渐加强B. 从到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减弱C. 从到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加强D. 从到物理风化作用逐渐减弱13. 地表风化壳厚度最大的是 ()A.B.C. D.解析:12题主要考查温度和湿度对风化作用的影响。温度升高,化学风化作用加强,湿度增加,物理风化减弱;所以由到化学风化减弱。13题主要考查风化壳的相关内容,结合题目信息可
8、知: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的作用加强,风化壳厚度增加,所以风化壳厚度最 大的是。答案: 12.B13.B二、综合题14. 读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风的强弱与不同纬度地区降水量的多少示意图(两图分别代表 不同的年份),回答下列问题。4胸00】200降4(心*曲J 200障水星尙闪)<T乙(1)一般年份,夏季风月中旬开始在我国南部沿海登陆,这里最早进入雨季。(2)从甲图各地降水量的多少可知:该年份我国南北方容易出现灾害(南涝北旱或南旱北涝)。(3)对比两 图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看出:夏季风势力较强的是 图所示的年份。解析:本题通过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风的强弱与降水关系图考查季风环流的相关知识,同时考查学生
9、分析图表、提取信息的能力。一般年份,5月中旬,夏季风便开始在南部沿海登陆,这里最早进入雨季;6月中旬,雨带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季节;7月中旬,夏季风北移到华北、东北地区;9月份夏季风开始南撤,雨带南移;10月,夏季风在大陆上消失,雨带随之消失。当夏季风势力较强的年份,北方洪涝灾害增多;当夏季风势力较弱的年 份,北 旱南涝。分析甲、乙两图可知:甲图表示夏季风势力较弱的年份,乙图表示夏季风势 力较强的年份。答案: (1)5(2)南涝北旱 (3)乙15. 读下图回答问题。(1) 图中地是撒哈拉沙漠地区,自然景观为热带荒漠,地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自 然景观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什么两地同在回
10、归线附近但景观差异这么明显?(2) 图中地与地气候特征的最大差异是()A.气温年较差 B .年内平均气温C.年内降水分配不均 D .降水集中季节不同(3) 图中地的气候是怎样 形成的?在全球的分布规律如何?(4) 图中地与地同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但在两地的分布却有很大的差异,结合所学知 识填写下表。异同点主要成因相同点不同点解析:(1)地在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形成了雨热同期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在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形成了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由于气候 不同,所以看到的景观差异很大。(2)图中地在地中海沿岸,属于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与地气候特征的最大差异是降水季节分配不均。(3)考查了地中海气候的成因及分布规律。(4) 考查了欧洲西部与北美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分布上的差异,从而进一步考查影响两地气 候的因素差异。答案:(1)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的控制,形成了终年炎热干燥的热带沙 漠气候,从而出现热带荒漠景观;而地受季风环流控制形成了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 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从而形成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2)D(3)地气候是受副热带高 气压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供货产品运输合同
- 项目合伙的协议书
- 买卖合同房屋买卖第三方合同
- 股权分配合作协议书
- 购买汽车融资租赁合同
- 护工合同协议书样本
- 提高工作效率方案
- 解决方案-提高工作效率的举措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研发合作协议
- 必修4 第一单元 唯物论-高中政治单元教学设计
- 《中医养生学》课件
- 学校安全隐患报告和举报奖惩制度
- 福建师范大学《广告作品赏析》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建筑师负责制工程建设项目建筑师标准服务内容与流程
- 湖北省石首楚源“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可研报告
- 医学教材 《中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课件
- 2024年广州市黄埔区数学六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初中体育与健康 初一上期 水平四(七年级)田径大单元教学设计+蹲踞式跳远教案
- 三化一稳定严进严出专案报告
- 2024过敏性休克抢救要点(附图表)
- 香港(2024年-2025年小学二年级语文)人教版阶段练习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