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层色谱操作技术_第1页
薄层色谱操作技术_第2页
薄层色谱操作技术_第3页
薄层色谱操作技术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四薄层色谱计划学时:3学时一、实验目的:1、了解薄层色谱的基本原理和应用。2、掌握薄层色谱的操作技术。二、实验原理:1、原理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常用TLC表示,又称薄层层析,属于固一液吸附色谱。样品在薄层板上的吸附剂(固定相)和溶剂(移动相)之 间进行分离。由于各种化合物的吸附能力各不相同, 在展开剂上移时,它们进 行不同程度的解吸,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2、薄层色谱的用途:1)化合物的定性检验。(通过与已知标准物对比的方法进行未知物的鉴定)在条件完全一致的情况,纯碎的化合物在薄层色谱中呈现一定的移动距离,称比移值(Rf值),所以利用薄层色谱法可以鉴

2、定化合物的纯度或确定两 种性质相似的化合物是否为同一物质。 但影响比移值的因素很多,如薄层的厚 度,吸附剂颗粒的大小,酸碱性,活性等级,外界温度和展开剂纯度、组成、 挥发性等。所以,要获得重现的比移值就比较困难。为此,在测定某一试样时, 最好用已知样品进行对照。_溶质最高浓度中心至原 点中心的距离f溶剂前沿至原点中心的 距离2、 快速分离少量物质。(几到几十微克,甚至0.01旧)3、跟踪反应进程。在进行化学反应时,常利用薄层色谱观察原料斑点的逐步 消失,来判断反应是否完成。4、 化合物纯度的检验(只出现一个斑点,且无拖尾现象,为纯物质。)此法特别适用于挥发性较小或在较高温度易发生变化而不能用气

3、相色谱 分析的物质三、实验装置薄层板在不同的层析缸中展开的方式四、实验操作步骤:1吸附剂的选择薄层色谱的吸附剂最常用的是氧化铝和硅胶。1、硅胶:“硅胶H”一不含粘合剂;“硅胶G”一含煅石膏粘合剂;其颗粒大小一般为260目以上。颗粒太大,展开剂移动速度快,分离效果 不好;反之,颗粒太小,溶剂移动太慢,斑点不集中,效果也不理想。化合物的吸附能力与它们的极性成正比,具有较大极性的化合物吸附较强,因而Rf值较小。酸和碱 醇、胺、硫醇 酯、醛、酮 芳香族化合物 卤代物、醚 烯 饱和烃本实验选择的吸附剂为薄层色谱用硅胶 Go2、薄层板的制备(湿板的制备)薄层板制备的好坏直接影响色谱的结果。薄层应尽量均匀且

4、厚度要固定。否则,在展开时前沿不齐,色谱结果也不易重复。在烧杯中放入2g硅胶G,加入5 6ml 0.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调成糊状。将配制好的浆料倾 注到清洁干燥的载玻片上,拿在手中轻轻的左右摇晃,使其表面均匀平滑,在 室温下晾干后进行活化。本实验用此法制备薄层板 4片。3、薄层板的活化将涂布好的薄层板置于室温凉干后, 放在烘箱内加热活化,活化条件根据 需要而定。硅胶板一般在烘箱中渐渐升温,维持105 110C活化30min。氧化 铝板在200E烘4h可得到活性为U级的薄板,在150 160C烘4h可得活性为 mw级的薄板。活化后的薄层板放在干燥器内保存待用。4、点样先用铅笔在距薄层板一

5、端1cm处轻轻划一横线作为起始线,然后用毛细 管吸取样品,在起始线上小心点样,斑点直径一般不超过2mm。若因样品溶液太稀,可重复点样,但应待前次点样的溶剂挥发后方可重新点样,以防样点过大,造成拖尾、扩散等现象,而影响分离效果。若在同一板上点几个样,样 点间距离应为1。点样要轻,不可刺破薄层。5、展开薄层色谱的展开,需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为使溶剂蒸气迅速达到平衡, 可在展开槽内衬一滤纸。在层析缸中加入配好的展开溶剂,使其高度不超过 1cm。将点好的薄层板小心放入层析缸中,点样一端朝下,浸入展开剂中。盖 好瓶盖,观察展开剂前沿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取出,尽快在板上标上展开剂前沿 位置。晾干,观察斑点位置

6、,计算 Rf值。6、显色被分离物质如果是有色组分,展开后薄层色谱板上即呈现出有色斑点。如果化合物本身无色,则可用碘蒸气熏的方法显色。还可使用腐蚀性的显 色剂如浓硫酸、浓盐酸和浓磷酸等。对于含有荧光剂的薄层板在紫外光下观察, 展开后的有机化合物在亮的荧 光背景上呈暗色斑点。本实验样品本身具有颜色,不必在荧光灯下观察。五、实验内容:1检验甲基橙的纯度。(通过与已知标准物对比的方法检验物质是否纯净) 实验样品:甲基橙粗品(自制)、甲基橙纯品。溶剂:乙醇:水=1: 1展开剂:丁醇:乙醇:水=10: 1: 12、混合物的分离实验样品:圆珠笔芯油溶剂:95聽醇展开剂:丁醇:乙醇:水=9: 3: 1 (体积比)3、1%偶氮苯、1%间硝基苯胺、荧光黄(95%乙醇,1mg/1ml)、次甲基蓝、环己 烷:乙酸9:1五、实验关键步骤:1、载玻片应干净且不被手污染,吸附剂在玻片上应均匀平整。2、 点样不能戳破薄层板面,各样点间距1 1.5c m,样点直径应不超过 2mm。3、展开时,不要让展开剂前沿上升至底线。否则,无法确定展开剂上升 高度,即无法求得Rf值和准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