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糖尿病护理论文_第1页
型糖尿病护理论文_第2页
型糖尿病护理论文_第3页
型糖尿病护理论文_第4页
型糖尿病护理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个体化糖尿病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主考学校:宁夏医科大学专 业:护理学指导教师:苏晶考生姓名:邱珍珍摘要3ABSTRACT41 .前言61.1 背景及意义61.2 研究目的71.3 关键词定义72研究方法102.1 研究设计102.2 研究对象102.3 研究方法102.4 研究步骤112.5 资料分析123结果133.1 不同模型糖尿病教育后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指标的变化 13.3.2 不同模式糖尿病教育后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血糖指标的变化 1.4.4.讨论194.1 个体化糖尿病教育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19.4.2 个体化糖尿病教育模式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 21.5结论及展望1

2、8致 谢19参考文献20附录21论文题目:个体化糖尿病教育对 2型糖尿患者的影响学科专业:护理学申请人:邱珍珍指导老师:苏晶摘要目的:观察个体化糖尿病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较为合理的糖尿病教育模式.方法:选取我院接治的无认知障碍、能够独立完成调查问卷,且无运动禁忌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糖尿病教育和实验组 常规糖尿病教育+个体化糖尿病教育方案及疗程,每组45例,在启动个体化 糖尿病教育之前进行调查问卷评测,根据评测结果个体化的行糖尿病教育培养自我治理水平的指导.随访比较患者3个月后对治疗方案的依从性.结果:对照组空腹血糖由6.84± 1.36mm

3、ol/L降至6.08± 1.29mmol/L ,餐后2 小时由 9.21± 1.96mmol/L降至9.07± 1.86mmol/L,实验组空腹血糖由 6.85士 1.85mmol/L 降至 5.71± 1.53mmol/L,餐后 2 小时血糖由 9.20± 1.86mmol/L 降至 7.92± 1.73mmol/L ,个体化糖尿病教育后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 2小 时血糖明显下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个体化糖尿病教育有利于血糖的有效限制及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促进患者向良

4、好行为转变,改善其生理和心理效果;从生理、心理或社会经济层面出发来提升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知识、 技能和依从性.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教育;糖尿病问卷;依从性论文类型:应用研究Title: Effect of individual health education orpatients withtype 2 diabetesmellitusSpeciality:NursingApplicant:Liu FangThe teacher:Zhang Yin Ping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individualized educati

5、on on diabetes related indexe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to explore the reasonable model of diabetes education.Methods:In our hospital received treatment without cognitive impairment, able to complete the questionnaire, 90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nomovement of taboo cases, were randomly d

6、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diabetes education) and experimental group(routine diabetes education + individualized diabetes education program and course), 45 cases in each group,were investigated questionnaire 可修改编辑4 / 29evaluation before starting the individualized diabe

7、tes education,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results for the individualized diabetes education (training self-management guidance). The compliance of treatment follow-up of patients after 3 months.ResultsThe control group fasting blood glucose from 6.84 ± 1.36mmol/L to 6.08+ 1.29mmol/L, 2 hours af

8、ter meal from 9.21 ± 1.96mmol/L to 9.07 ± 1.86mmol/L, experimentalgroup, fasting blood glucosefrom 6.85 ± 1.85mmol/L to 5.71 ± 1.53mmol/L, 2 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from 9.20t + 1.86mmol/L to 7.92± 1.73mmol/L, a diabetes education afterfastingn patients with type 2 th

9、e blood glucose and postprandial 2 hours blood glucos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To develop individualized diabetes education is conducive to 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blood glucose and good life habi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

10、ents and prolong the life of patients,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od behavior, improve their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effects; from physiological,psychologicabr socialeconomic aspects to improve diabetes self-care knowledge, skills andcompliance.Key wordsType 2 diabetes;diabetes education;

11、 diabetes compliance questionnaireType of thesis Application Research1 .刖百1.1 背景及意义据WHO报告,预计2025年全球20-79岁糖尿病患者将到达3.33亿人,其 中开展中国家患者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兴旺国家10国际糖尿病联盟提出的糖尿病治疗的 “五驾马车理论,将糖尿病教育列为糖尿病5项根本治疗举措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对糖尿病防治提出的口号是 “减轻 由于对糖尿病无知而付出的代价,这些均凸显了糖尿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国 内外大量研究事实证实,糖尿病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石和关键所在, 对糖 尿病的限制和治理具有明显

12、的促进作用, 可改善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限制水 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伤残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我国的糖尿病教育虽 然起步较晚但开展迅速,国内广阔健康教育者顺应国际潮流在糖尿病教育中应用 了多种教育模式,极大的推进国内疾病健康教育的开展 2 0在糖尿病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教育所依据的理念、理论是非常重要的,因它 影响教育者的态度及教育课程的内容和风格、教育的效果等 咒 国内外糖尿教育 中应用的教育理论或模式有跨理论模式(Transtheoretieal Model)、护理程序模式(Nursing Process Model)、临床路径模式(Clinical Pathway Model)、自

13、我效能模式 (Self-Efficacy Model污.这些模式从不同的方向提升了糖尿病教育的效果.然而 目前国内外均没有统一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同时在教育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缺乏对患者教育需求的评估:教育资料不能满足不同文化层次患 者的需求;缺乏个体化教育;缺乏长期随访;不注重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等.这 些存在的问题不同程度的影响了健康教育的效果,导致患者依从性低2,40国外的糖尿病教育研究也反映了一个患者依从性差的问题.许多糖尿病教育研究者越来越熟悉到在糖尿病教育中不应该过分的强调患者依从于教育者的指导或命令,而应该注重培养患者自我治理的水平.强调糖尿病自我治理教育是良好血糖限

14、制和 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所在.每位糖尿病患者一旦诊断即应接受糖尿病教育,糖尿病教育的目标是使患者充分熟悉糖尿病并掌握糖尿病的自我治理水平.糖尿病教育可以是大课堂式、小组式或个体化的饮食、运动、血糖监测和培养自我治理水平的指导,后二种形式的针对性更强,更易于个体化.这样的教育和指导应该是长期的和随时随地进行 的,特别是当血糖限制较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或因出现并发症需要进行胰岛素治疗时,具体的教育和指导是必不可少的.本研究旨在进行个体化培养自我治理能力的指导,关注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个体化糖尿病教育. 在参阅了国内外最新的 关于2型糖尿病与糖尿病教育的文献后,从实际出发,制定实验方案,分两组进行,分别为

15、对照组常规糖尿病教育和实验组常规糖尿病教育+个体化培养自我治理水平的指导0观察本课题中运动方案实施后的综合治疗效果,探讨个 体化糖尿病教育对相关指标的影响,观察两组人群在接受运动干预后其相关的生 理与生化指标是否存在显著性的差异, 并探究其原因,发现和解决一些关于糖尿 病教育和2型糖尿病还存在的问题,为2型糖尿病的预防与限制,康复与治疗提 供有效的方法与途径,力求为广阔 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帮助501.2 研究目的本课题拟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问卷,根据患者调查问卷结果,个体 化有针对性的进行糖尿病教育.讨论不同的糖尿病教育模式对机体产生的影响是 否有区别和差异,发现和解决一些关于糖尿病教育

16、和2型糖尿病还存在的问题,为2型糖尿病的预防与限制,康复与治疗提供有效的方法与途径,力求为广阔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帮助.1.3 关键词定义1.3.1 糖尿病的定义及分类糖尿病DM, Diabetes MelHtus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 群.1997年7月,第16届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会议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召开, 对糖尿病分型方案美国糖尿病协会1997年分型方案提出了建议,将搪尿病划分 为四大类:1、1型糖尿病,及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病人总数 的5-10%,常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但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甚至80-90岁时也可患病.病因是由于胰岛 B细胞受到细胞介导的

17、自身免疫性破坏,自身不能合 成和分泌胰岛素.2、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特点是以胰岛素对抗为主伴胰岛 素相对性缺乏,或胰岛素分泌受损为主伴胰岛素对抗.以往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 糖尿病,约占糖尿病病人总数的 90%,发病年龄多数在35岁以后.起病隐匿缓 慢,局部患者是在健康检查或检查其他疾病时发现的. 这类患者初期一般血浆胰 岛素绝对水平不低,但胰岛素刺激释放试验显示释放顶峰减低并后移.这说明胰 岛素细胞功能障碍与胰岛素活性受损常同时出现.2型糖尿病病人中约60%是 体重超重或肥胖.长期的饮食不当,热量摄入过多,而体力活动相对缺乏,导致 肥胖,尤其腹部肥胖,从而导致胰岛素对抗,血糖升高,无明显酮症

18、倾向.多数 病人在饮食限制及口服降糖药治疗后可稳定限制血糖;但仍有一些病人,尤其是过度肥胖的病人需要外源胰岛素稳定限制血糖.因此,外源胰岛素治疗不能作为 1型与2型糖尿病的鉴别指标.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包括 B细胞功能基因缺 陷、胰岛素作用的基因异常、胰腺外分泌疾病、内分泌疾病、药物或化学制剂所 致的糖尿病、感染、非常见的免疫介导的糖尿病、并有糖尿病的其它遗传综合症. 妊娠糖尿病GDM,妊娠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指确定妊娠期间发 生或妊娠前可能已有糖代谢异常从未被发现的糖尿病或糖耐量减低的妊娠患者, 不管是否需用胰岛素或仅使用饮食治疗, 也不管分娩后这一情况是否持续,均可 认为是妊娠糖

19、尿病.1.3.2 糖尿病患者的个体化糖尿病教育糖尿病教育的内容:1.疾病的自然进程.2.糖尿病的临床表现.3.糖尿病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急慢性并发症.4.个体化的治疗目标.5.个体化的生活方式干预举措和饮食方案.6.规律运动和运动处方.7.饮食、运动与口服药、胰岛素治疗及标准的胰岛素注射技术.8.自我血糖监测和尿糖监测当血糖监测无法实施时,血糖测定结果的意义和应采取的相应干预举措.9.自我血糖监测、尿糖监测和胰岛素注射等具体操作技巧.10. 口腔护理、足部护理、皮肤护理的具体技巧.11.当发生特殊情况时如疾病、低血糖、应激和手术时的应对措施.12.糖尿病妇女受孕必须做到有方案,并全程监护.为确定

20、个体化的治疗目标,初诊时要详细询问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症状、了解糖尿病的家族史.对已经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复习以往的治疗方案和血糖限制情况,并进行体格检查和化验检查.1体格检查:身高、体重、计算BMI、腰围、血压和足背动脉搏动.2化验检查: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 bA 1 c、甘油三酯、总胆固醇、H D L - C、LDL-C、尿常规、肝功能和肾功能.3特殊检查:眼底检查、心电图和神经病变相关检查.假设条件允许,应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酊.2研究方法2.1 研究设计本文主要是通过类实验设计的方式进行分析.2.2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21-2021年接受治疗的无认知障碍且能够独立完成调查问卷,2

21、型糖尿病患者90例,患者满足以下条件根据 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被 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年龄大于45岁的中老年人 具有清楚的意识,能够 并愿意独立完成调查问卷.根据自愿原那么分以下2组:实验组45例,其中男23例,女22例,平均年龄54.5岁;对照组45例,其中男24例,女21例,平 均年龄52.4岁.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年龄和性别分布接近.2.3 研究方法2.3.1 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通过手工和电子检索,利用我院的文献资料查阅了糖 尿病学和糖尿病教育等方面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分类与分析.2.2.2试验法我院2021-2021年接受治疗的无认知障碍且能够独立完成

22、调查问卷,2型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糖尿病教育和实验组常规糖 可修改编辑12 / 29尿病教育+个体化糖尿病教育方案及疗程,每组45例,在启动个体化糖尿病教 育之前进行调查问卷评测,根据评测结果个体化的行糖尿病教育培养自我治理 水平的指导.随访比较患者3个月及半年后对治疗方案的依从性.本研究设计?2型糖尿病调查表?问卷,对受试 2型糖尿病患者入院前进行问卷调查,共发 放问卷90份,回收90份,回收率100%.本研究相关的所有调查结果经信度测 试,信度系数R=0. 87, PGO. 01.1.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 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非正态分布数据应用对数转

23、换,计 量资料用均数土标准差表示,应用 t检验、x2检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进行 统计分析,P<0. 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4 糖尿病问卷教育及个体化糖尿病教育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相关感知、障碍情况及原因分析, 可作为糖尿病自我治理教育效果的评价工具,运用动机性访谈等教育理论,促进患者向良好行为转变,改善其生理和心理效果;从生理、心理或社会经济层面出 发来提升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知识、技能和依从性.常规糖尿病教育方案的制定与实施饮食干预方案及实施:选用全国预防糖 尿病协作组推荐的饮食干预方案,包括:限制钠盐摄入;减少膳食脂肪;适量补 充蛋白质;多食蔬菜

24、和水果;摄入定量钾、镁、钙;限制饮酒.告之方式采用定 期咨询指导:前四周每周一次,教习记录膳食日记,估计食物重量,针对以往饮 食结构,少食或不食脂肪类含量高的食品;中间四周每两周指导一次,教习食物等热量交换,丰富食物种类,将饮食总热量限制住;后四周每两周指导一次,巩 固阶段,能够单独运用饮食干预方案,防治病情反弹.常规糖尿病教育+个体化糖尿病教育方案及疗程:常规糖尿病教育同对照组.增强针对性强且易于个体化的自我治理水平的指导.每个糖尿病治理单位有一名受过专门培训的糖尿病教育护士,针对每个病人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培养其 自我治理水平,针对每个病人制定其自我治理水平培养的指导. 个体化的生活方 式干

25、预举措和饮食方案;规律运动和运动处方;饮食、运动与口服药、胰岛素治疗及标准的胰岛素注射技术;自我血糖监测和尿糖监测当血糖监测无法实施 时,血糖测定结果的意义和应采取的相应干预举措;自我血糖监测、尿糖监测 和胰岛素注射等具体操作技巧;口腔护理、足部护理、皮肤护理的具体技巧.采用定期门诊检查.2.4 研究步骤本文的研究步骤主要是通过类实验分析的方式,对运动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 进行分析、讨论.2.5 资料分析使用SPSS 13 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非正态分布数据应用对数转换,计量 资料用均数土标准差表示,应用t检验、x2检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进行统 计分析.3.结果3.1 不同模型糖尿

26、病教育后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指标的变化由表1可知,实验组进行12周运动与饮食干预后,所有指标与干预前相比均得到显著改善<P均<0.05而对照组所有指标12周后与首次检查指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1本研究实验组与对照组锻炼前后体质指标同期结果比较一览表X ± S对照组n=45实验组n=45首次检查12周后预前十预12周后腰围90.3± 30.191.6± 34.491.3± 26.2*87.9± 24.3腰臀比0.92± 0.080.92± 0.070.92± 0.09*0.89±

27、; 0.04体重84.5± 22.284.3± 27.884.3± 25.7*81.9± 22.2BMI (kg/m2)27.9 8.627.7 8.928.1 8.5*25.1 7.9汪: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显著P< 0.053.2 不同模式糖尿病教育后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血糖指标的变化由表2可知,实验组甘油三酷.LDL-C,TC,GHbAIc,空腹血糖、葡萄糖负荷2 h血糖均显著降低P< 0.05 , HDL-C显著升高P< 0.05对照组,12周后所血生化指标与首次检查指标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表2本研究锻炼组与对照组

28、锻炼前后血脂、血糖指标同期结果比较一览表X 土 S对照组n=45实验组n=45首次检查甘 油 三 酯 2.19± 0.28(mmol/L )HDL-C (mmol/L) 1.46±0.29LDL-C(mmol/L )3.38± 0.32TC (mmol/L )5.69± 1.21GHbAla (mmol/L ) 5.89±0.53空 腹 血 糖6.84± 1.36(mmol/L )葡萄糖负荷2h血9.21± 1.9612周后 干预前 干预12周后 *2.21± 0.312.19± 0.382.17

29、7; 0.04*1.43± 0.301.44± 0.311.47± 0.39*3.41± 0.333.37± 0.353.39± 0.295.71± 1.185.78± 1.265.65± 0.935.90± 0.495.97± 0.535.77± 0.48*6.08± 1.296.85± 1.855.71± 1.539.17± 1.869.20± 1.86*7.92± 1.73*糖(mmol/L )汪:与干预前比较

30、,差异显著P< 0.054 .讨论4.1 个体化糖尿病教育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糖尿病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创造出医患合作的关系, 改变了传统治疗中患者被 动服从的关系,摒弃了传统治疗中患者不依从时, 专业人员责备、吓唬患者的做 法.教育重视以患者为中央的理念,倾听患者存在的问题,提供持续的专业支持. 由此可见,有效的糖尿病教育应该从说教式的干预进展为合作式的教育.并且从以教育者为中央,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央 .糖尿病患者在疾病初期往往都有复杂的心理经历,他们担忧疾病给生活带来 的种种不便、担忧疾病的治疗效果、恐惧可能会并发的其他疾病和疾病给家庭成 员带来的压力、对疾病有很多疑问等等.此时患者急需

31、倾诉,此时教育者耐心听 其倾诉甚至抱怨,不仅自然的和患者建立了朋友似的合作关系, 而且极大的促进 了患者尽快的从负性情感里走出了, 承担起照顾自己的责任.能够使患者更积极 的参与自我护理的过程,提升了患者自我治理水平.而依从式的治疗模式中,患 者和教育者是“垂直式的关系,本身就限制了患者主动参与自我护理的水平.教育者需要角色的转变:从权威的指导者转变为平等的合作者.结论:糖尿病日常护理的 99%依靠患者自己,所以患者本人是其糖尿病自 我治理中最重要的人.教育模式建立在“以患者为中央和尊重病人自我照顾能 力的根底上,激发了患者自我照顾的动机.通过教育中教育者和患者的“水平式"平等合作关

32、系,可以促进患者的思考,明确在自我治理中存在哪些障碍,逐步 促使患者成为积极的、被赋能的患者,从而提升其自我治理糖尿病的水平40(1)对临床健康教育理论的奉献以往的健康教育理论是针对急性病护理模式而产生的. 在慢性病肆虐的环境 下,原有的急性病的治疗模式对于慢性病的治理不太适宜,糖尿病属于典型的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不仅要应对糖尿病的各种病情变化,最重要的是应对糖尿病给患者以后生活带来的各种不便,患者需要在长期严格限制饮食和坚持终身药物 治疗下生存.所以健康教育模式需要针对此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慢性病治理模式有两个关键点:强调患者是自己疾病限制的主人.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是平等的合作式关系.在慢性病

33、治理模式下,糖尿病教育者负责提供给患者信息和 支持,患者具有糖尿病限制的完全责任 叱(2K寸临床健康教育实践的奉献糖尿病教育体系是一个以赋能教育理论为中央线和指导思想,在教育具体实 施过程中又融合了多种教育方法的行之有效的体系. 糖尿病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 是是否能培养患者成为积极的、被赋能的患者.达成这个目标的关键点在于: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本课题在糖尿病知识讲座时应用了以下教育方法:教育前认真的评估了受试患者的教育需求, 健康信念;教育中应用经典案例法、讨 论法、角色扮演法、提问法、PBL教育模式指导的案例课件法;向患者发放教育、 教育手册;鼓励患者家属同参加教育等.这些教育方法的应用实质上联

34、合了多 种教育模式(方法),如:PBL教育模式、护理程序教育模式、案例教育法、教育图法等等.综合教育模式的应用极大的促进了患者对知识的掌握,促成了患者成 为积极的、被赋能的患者的重要前提.实施赋能教育五步法确立问题、表达感情、设立目标、制定方案、效果评估的过程实质是一个进行开放式的提问, 反响式的倾听和患者进行互动式交谈的过程.在访谈的过程中,有助于患者发泄 内心的情绪并进行自我剖析和反思,进而在教育者的引导下设立糖尿病自我治理 目标.在访谈的过程中也融入了如:动机访问理论、行为改变阶段理论等多种教 育理论.赋能理论可以归结为:首先通过知识的传递使患者具备被赋能的理论基 础,然后通过五步法把自

35、我治理的水平赋予患者.4.2 个体化糖尿病教育模式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糖尿病患者不但发生微血管病变的风险明显增加,发生大血管病变的风险也 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减少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微血管病变的风险不但依 赖于高血糖的限制,还依赖于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限制和不良生活方式的 改善.糖尿病的限制不仅需要药物治疗,还需要对血糖和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进 行监测以了解限制是否达标并根据治疗目标调整治疗.止匕外,由于糖尿病是一种 终身性疾病,糖尿病患者的行为和自我治理水平也是糖尿病限制是否成功的关 键.糖尿病治疗的近期目标是通过限制高血糖和相关代谢紊乱来消除糖尿病病症 和预防出现急性代谢并发症

36、,糖尿病远期目标是通过良好的代谢限制到达预防慢 性并发症,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 为了到达这一目标应建立较 完善的糖尿病教育和治理体系.本实验受试者运动14周后,FBG均值下降了 0. 4lmmol/L,和干预前比无显 著性差异,糖化血红蛋白下降了 0. 35%,和干预前比有显著性差异.从血糖改善 可修改编辑21 / 29百分率的情况来看,可以排除局部受试者由于血糖绝对值的偏差而影响均值的因 素.强调个体化糖尿病教育组的受试者血糖下降的人数占57. 5%,上升占37. 5%,5%保持不变.局部人出现血糖上升或保持不变,可能有以下原因:一是个别受试者对糖尿 病的熟悉及重视度缺乏;二

37、是个别受试者饮食、药物没有严格根据医生的要求, 导致血糖没有限制好.半数以上的人血糖下降,这是由于接受合理的糖尿病教育,进行正确的自我 监测和治理,降低了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减轻了慢性高血糖毒性.其机制为: 合理的糖尿病教育模式,使血糖开始消耗,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肌糖原逐渐 消耗,引起细胞邮一磷酸葡萄糖浓度下降,使己糖激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被解除, 葡萄糖磷酸化作用增强,进而利用速率也加快,促进糖化血红蛋白分解,血红蛋 白与氧的结合率增加,降低血糖,使高血糖状态得以缓解.合理的糖尿病教育 模式使血糖水平逐渐下降,随着血糖的下降,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数量逐渐增 加,从而使肝脏、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组织

38、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度升高、胰岛素与受体的亲和力增加,胰岛素对抗改善.本实验的研究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些基 础理论,从而可以更好地指导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咒实验结果说明,强调个体化的糖尿病教育模式对2型糖尿病病人有降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治疗、预防作用.5 .结论及展望糖尿病日常护理的99%依靠患者自己,所以患者本人是其糖尿病自我治理 中最重要的人.糖尿病教育模式建立在“以患者为中央和尊重病人自我照顾能 力的根底上,激发了患者自我照顾的动机.通过教育中教育者和患者的“水平式 "平等合作关系,可以促进患者的思考,明确在自我治理中存在哪些障碍,逐步 促使患者成为积极的、被赋能的患者,从而提升其

39、自我治理糖尿病的水平40本实验中强调个体化的糖尿病教育对于糖尿病患者限制血糖有显著疗效,使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三酰甘油和血清总胆固醇浓度有效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 固醇与低密度脂蛋自胆固醇比值增加10.因此个体化的糖尿病教育对限制血糖的 较常规糖尿病教育有效.通过强调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化的自我治理水平的培 养后,实验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及体重的限制及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 善11.个体化的糖尿病教育更加有助于提升增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患者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有利于血糖的限制,提供了患者的生活及生命质量. 综上所述,个体化糖尿病教育对于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值 得临床推广网致 谢衷心感谢我的导师.她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 作风,深深地感染和鼓励着我,这些都将使我终生受益.在我毕业论文的写作过 程中,我的老师始终给予我精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她循循善诱的教导给予我 无尽的启迪.在此谨向我的导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祟高的敬意.同时,我也要向身边的同学表示感谢,由于论文中某些观点提出和她们的讨 论是分不开的.我愿在未来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