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景观物 析情明志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8/894c3918-a2f3-47bf-827c-8548e24e7df2/894c3918-a2f3-47bf-827c-8548e24e7df21.gif)
![赏景观物 析情明志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8/894c3918-a2f3-47bf-827c-8548e24e7df2/894c3918-a2f3-47bf-827c-8548e24e7df22.gif)
![赏景观物 析情明志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8/894c3918-a2f3-47bf-827c-8548e24e7df2/894c3918-a2f3-47bf-827c-8548e24e7df23.gif)
![赏景观物 析情明志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8/894c3918-a2f3-47bf-827c-8548e24e7df2/894c3918-a2f3-47bf-827c-8548e24e7df24.gif)
![赏景观物 析情明志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8/894c3918-a2f3-47bf-827c-8548e24e7df2/894c3918-a2f3-47bf-827c-8548e24e7df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赏景观物 析情明志浅谈古诗词鉴赏的几种方法摘要: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是古代诗词创作的重要又普遍的方法,因此,在鉴赏古诗词时,要通过赏景观物,来析情时志。认真揣摩诗词的主题和立意;巧借绘画欣赏的技巧,理解“诗中有画”的形象美;深入挖掘字词中的深刻含义;准确理解修辞手法和虚实结合写法的作用;善于抓住“物”的特点,理解所托之“志”。只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才能真正读懂古诗词。关键词:鉴赏方法;缘景析情;观物明志;古诗词诗歌是一门抒情的艺术,而这种抒情往往又与写景状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一点在古代诗词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也就成了古代诗词创作的重要又普遍的方法。近代
2、学者王国维有句名言:“一切景语皆情语”,明朝的胡应麒在诗薮中也说过“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这样的话,谢榛的话则更形象了,“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可见,在鉴赏写景诗词时,紧紧抓住了“情”字,就是抓住了“牛鼻子”,能做到这一点也就能真正读懂全诗了。一、揣摩诗的主题和诗人的立意“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从军行),“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让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这两首诗同样写了大漠,但前者描绘的是北风鼓漠,沙尘蔽日的景象,渲染了激烈的战斗场面,衬托出唐军将士英勇杀敌的豪情。后者描绘的是“沙如雪,月如霜”的景象,
3、白花花一片,寒气透骨,营造了悲凉氛围,为后两句抒发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蓄势。“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祖咏终南望余雪),诗人站在城楼,遥望终南余雪,心系长安城中的穷苦百姓,如何熬过饥寒交迫的漫漫长夜?关心民生之意,隐含其中。而“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罗隐雪)与祖咏诗相比,同是写雪,同是表达对贫穷百姓的关心,但祖诗含蓄,须仔细品味,罗诗直白,则一目了然。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虽为送别诗,但其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却阐述了生命存在的哲理生生不息,无穷无尽。如果只从送别友人的角度理解此诗,就显得肤浅了。二、巧借绘画欣赏技法在中国古代,诗与画有着某种渊源关系。
4、与画家追求“画中有诗”一样,“诗中有画”也是诗人们不懈追求的目标,有些诗人甚至干脆也做起了画家,王维、苏轼等人便是。“楚寒三汀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王维汉江临眺),这首诗便是作者融画法于写景诗的杰作,全诗气势雄伟,意境阔大,既富诗情美,又富绘画美。首联写汉江境域的辽阔,气势宏伟,境界壮阔。这是一幅巨画的背景,诗人以诗家的眼光,画家的笔法,先勾勒出一个轮廓,充分体现出绘画的构图美。中间两联着意写水势的浩淼,是这幅巨画的主画面。诗人没有采用一般的形容手法,而是富有创造性地从倒影着手,刻画出水中的世界。颔联先写江水奔腾东去,雄浑壮丽
5、,以意境取胜。再写远处的山色,在辽阔的天宇下,在江涛的雾霭中,若隐若现,使人感到似有似无。明朝的王世贞盛赞这联诗是“诗家语,却入画三味”。颈联写两岸的城镇倒映水中,远远望去就像是浮在江面上;远去的江水和远处的天空连成一片,似乎令人感到人间、天上的一切都在波涛中晃荡,摇动。这样的水势,这样的气势,好像是要将一切吞噬。诗人采用绘画造型艺术对客观景象作典型的概括、准确的描绘和洗炼的处理,使这幅巨画富有绘画艺术的形象美。除了构图美和形象美外,绘画艺术中的色彩美、意境美也能帮助我们鉴赏写景诗,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白居易问刘十九),“两个黄鹂鸣
6、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骆宾王咏蝉),“接天莲叶无究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咏荷)等等。三、挖掘字中蕴含的深意,深入浅出如前终南望余雪中的“浮”字,就把积雪的终南山写活了。其实,雪压山崖时积雪是静止的,流动的是山头上的云。可诗人不从云入手来写,而从雪切入才符合题意。这样着一个“浮”字让人从云的流动中观赏到雪的动感,真是妙不可言。再次是“明”字,含蓄地写出了雪霁后的夕阳,为山顶的积雪和树林抹上了一道亮丽的色彩,整个画面因此换了个模样,使终南山有了神秘的色彩,也使这首诗富有诗情画意。又如从前面汉江临眺颈联中的“浮”和“动”两个字的使用中,我们也看到了诗人
7、锤炼的功夫,正是因为这两个动词的出现,才使整个画面似乎跳动了起来。再如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里的“直”和“圆”,锤炼功夫也十分到家。用红楼梦中林黛玉论诗的一段话来解说,颇为合适而且通俗“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似是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真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种例子在中华诗词中有不少,平时只要多加留意,仔细品味,自然可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四、理解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比喻、夸张是最为常见的,也比较容易掌握,较难掌握的是拟人,“看似寻常最奇崛”。王禹偁村行中的“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尤其是“数峰无语”,最有讲
8、究。诗人仿佛是说山峰原先是会讲话的,强烈暗示山峰也有生命或心灵,这并不是简单地运用拟人修辞格。这样写看似无理,却自有妙趣,倘若改用“数峰毕静”,则韵味全无。又如苏轼新城道中中的“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尤其是“岭上晴云披絮帽”最为奇崛,你看,白云笼罩山顶,山峰也像人一样,戴上了一顶白色的帽子。与之相比,连王维的“白云回望合”也逊色多了。这种手法在中华诗词中被广泛应用,如杜甫的“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李商隐的“暮雨自归山悄悄”,秦观的“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凭栏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王实甫的“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等。诗人们在写诗
9、填词中所用的拟人手法,一言以蔽之,都带上了自己深深的感情。五、注意写景中虚实结合的手法的运用这里所说的“虚”指的是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实”则是指作品中所描绘的景物。对此,范晞文有个很好的解说,诗词创作时“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否则偏于枯瘠,流于轻俗,而不足采矣”。说的是通过“物化”而表达出来的感情才富有感染力,只有采用化景物为情思的办法,才能使感情得以鲜明、生动、充分地表现出来,从而达到“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艺术效果。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离别之愁是虚的,毫无重量可言,王实甫用“量这些大
10、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就把它的沉重感一下子都表现出来了。中华诗词不乏这类名句,如李益的“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李颀的“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的“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等等。这些化虚为实的例句都用了一定的修辞手法,较为浅显,容易看出。有些例子就难以看出了,如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陆游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金风大散关”,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等,诗人通过事物的排列来显示,则显得尤其含蓄。六、抓住“物”的特点,理解所托之“志”比如说,松与竹,它们都是常青的
11、植物,都有耐寒的品性,都能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顽强而茁壮地生存下来,诗人往往借来表达坚贞不屈的品格、傲然独立的形象、刚正不阿的品质。比如郑板桥的题竹石画“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诗人先表现出竹子坚韧顽强的鲜明性格,环境再恶劣也无所畏惧;然后展现竹子的旺盛的生命力。诗人对竹子的这些描写既抓住了竹子的最大特色,又和自己历尽磨难的身世,耿直傲岸的性格结合了起来。再如他的板桥题画·竹,“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也写得很不错。抓住了竹子枝繁叶茂而不开花的特点,表现出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清高品性。值得注意的是,“物”虽各异,有时
12、所表达的“志”却是相通的。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岁寒三友”之说,松、竹、梅虽则各异,但它们凌霜傲雪的风格却毫无二致,因此,不同的诗人在咏不同之“物”时,所表达的主题有时却是一样的。“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咏梅)。“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王安石北陂杏花)。咏梅自然是有寄托的,诗人咏梅花就是咏自己,梅花的那种不随流俗,不畏谗毁,坚贞不屈,死而不悔的风格和陆游的身世、遭遇、人格、品性、情操完全一样。而王安石的北陂杏花虽然咏的是杏花,但和陆游所咏的梅花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你看,诗中的杏花不也和陆游词中的梅花一样,宁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弹性墙面涂料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无塑餐盒封口纸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吊车租赁合同范本参考
- 2025加盟合同书样式
- 货车包月合同范本
- 范文环保验收合同范本
- 装修管理服务合同范本
- 搭棚施工承包合同
- 2025技术许可合同
- 电网建设项目施工项目部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标准化管理手册(变电工程分册)
- 口腔门诊部设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五年级上册口算练习1000题及答案
- 五年级数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计算题及答案汇编
- 数学六年级上册《弧长》课件
- 体检科运营可行性报告
- 北京市丰台区市级名校2024届数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设立项目管理公司组建方案
- 薪酬战略与实践
- 答案之书(解答之书)-电子版精选答案
- 中国古代文学史 马工程课件(上)01总绪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