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临海市 “十二五 ”渔业发展规划(20112015)临海市 “十二五 ”渔业发展规划编制组2011年 11月一、发展基础1.(一)“十一五”渔业发展情况1(二)十一五”我市渔业工作的主要成绩 21. 渔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2. 渔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3. 渔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24. 渔业科技不断进步 2.5. 生态渔业建设力度不断加大36. 依法治渔水平不断提高37. 渔业基础设施和民生不断改善 3(三)存在的主要问题3.1. 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加大32. 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面临严峻挑战 33. 渔业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34. 转变发展方式的内生动力不强45. 支撑现代渔业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不
2、健全 4二、“十二五”渔业发展趋势 4.(一)推进渔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更加迫切 4(二)加快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更加迫切 5(三)渔业多功能性拓展的要求更加迫切 5(四)实现渔业管理现代化的要求更加迫切 5三、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6.(一)指导思想6.(二)发展原则6.1. 坚持创新驱动 6.2. 坚持统筹协调6.3. 坚持绿色增长7.4. 坚持民生优先 7.5. 坚持效率提高7.(三)发展目标7.四、“十二五”我市渔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及主要任务 9(一)空间布局9.1. 沿海设施生态养殖区9.2. 内陆淡水生态养殖区 9.3. 海岛水域绿色生态养殖区94. 渔港水产品交易与加工区95.
3、海洋捕捞产业区 106. 水产种质资源增殖保护区1.0(二)主要任务1.01. 发展生态健康高效的水产养殖业 102. 发展可持续的海洋捕捞业1.03. 推进水产品养殖规范化管理和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的建设 114. 全面推进现代渔业产业化体系建设 1 15. 强化现代渔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126. 加强渔业种质资源增殖和保护工作1 27. 夯实渔业基础设施建设1.38. 积极推进渔业发展保障体系建设13五、 重点工程14(一)水产良种推进工程 14(二)现代设施养殖基地建设工程 1.4(三)渔业节能减排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四)水产品牌建设工程 16(五)红脚岩渔港建设工程 16(六)水产品加
4、工和物流基地建设工程 17(七)外海捕捞和远洋渔业建设工程 1.7(八)渔业产品质量监测工程1.7(九)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程18六、 保障措施 18(一)强化体制机制创新 18(二)强化科技支撑 1.9(三)强化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1.9(四)强化依法管理1.9(五)强化政策扶持 20(六)强化组织领导 20临海市地处浙江东南沿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省小康县市和全国股 份合作经济重要发源地之一。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实现小康并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渔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 为进一步促进临海市现代渔业发展,明确十二五”期间我市渔业的发展思路、战 略目标和
5、主要任务,根据临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浙江省渔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台州市“十二五”渔业发展规划、临 海市海洋功能区划、临海市水域滩涂养殖规划(2011-2020年)等,结合 我市渔业发展实际,编制本规划。一、发展基础(一)“十一五”渔业发展情况2010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1.54万吨,较 十五”期末增长1.01%;渔 业经济总产值突破13.80亿元,较 十五”期末增长19.27%左右,其中,第一产 业产值达到10.52亿元,较 十五”期末增长18.60%;二三产业产值达到1.32亿 元,较 十五”期末增长18.14%;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841元,较 十五”期末增
6、 长 25.88% (表 1)。表1 十五"临海市渔业经济主要指标比较主要指标2005 年2010 年增减情况(%)一、水产品总产量(万吨)11.4211.541.01苴丿、中1、海洋捕捞产量9.229.311.012、海水养殖产量1.261.03-17.673、淡水养殖产量0.611.0063.80二、渔业经济总产出(亿元)11.5713.8019.27苴丿、中1、渔业一产产出8.8710.5218.602、水产品加工产出0.210.67221.503、涉渔流通与服务业0.910.65-28.60三、渔民人均收入(元)7818984125.88(二)“十一五”我市渔业工作的主要成绩
7、1. 渔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10 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 11.54万吨,比 2005 年增长 1.01%;全市人 均水产品占有量 99.5 公斤。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 13.8 亿元,其中渔业一产产值 10.52 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9841 元,分别比 2005 年增长 19.27%、18.6% 和 25.88%。渔业不仅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优势产业,而且为渔农民就业创业和保 障食物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平抑市场物价、丰富居民生活等作出了重要贡献。2. 渔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渔业一产稳定健康发展的同时, 第二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二三产业总产值 已达 1.32亿元,比2005年增长 18.1
8、4%。培育了一批主导品种和优势产业, 南美 白对虾的多茬集约化养殖形成特色,梭子蟹、缢蛏、三文鱼、花白鲢、乌鳢等品 种的生态养殖效益逐步显现。 渔业质量安全监管和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水产品质 量标准体系、检测体系、防疫体系框架初步形成,水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率达到 100%。3. 渔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市级以上渔业龙头企业达 3 家。全市渔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达到 59 个。渔业服务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与渔农户的连结更加紧密,方式更 加灵活, 推动了生产标准化和渔民组织化水平的提高, 形成了一批产业化程度较 高的优势品种,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水产品流通更趋活跃, 市场 供应
9、丰富。4. 渔业科技不断进步加强了与高校、 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渔业科技创新体系、 成果转化应用体 系、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有了新发展,培养了一批科技创新推广人才。自主开发了 南美白对虾伞式钢索温棚养殖技术, 高效设施渔业成为产业发展的先导。 新品种、 新技术、 新模式得到推广应用,促进了渔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广泛开展了先进 实用技术培训,培养造就了一批新型渔民。5. 生态渔业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全面实施海洋伏季休渔制度, 重视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和保护, 全市放流各类 经济水生动物苗种等 1220 万余尾(粒),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不断强化。部 分养殖池塘实施了生态养殖,实现了达标排放,减排效果较明显
10、。6. 依法治渔水平不断提高大力实施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 水产苗种许可证制度, 启动了水产养殖执法 工作。加强渔业安全生产管理。 强化了捕捞许可管理, 有效维护了渔业生产秩序。7. 渔业基础设施和民生不断改善实施了池塘标准化改造,“十一五”期间我市共完成标准塘建设改造 8371 亩,年作年修 5500 亩。设施渔业建设步伐加快,改造或建成了三处设施渔业示 范场。红脚岩渔港建设业已启动。渔业政策性补贴逐步扩大,渔业政策性保险开 始起步,渔民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大,渔民维权的渠道通畅,渔区和谐安定。(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 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加大随着我市城镇化、 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可养殖水域很多
11、被围田, 水产 养殖面积持续减少, 渔业发展空间不断受到挤压; 渔业水域污染加剧和渔业自然 资源衰退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生产要素价格上涨, 渔业生产经营成本呈上 升趋势。2. 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我市是台风洪灾多发地区, 因渔业基础设施较差, 导致抵御台风等自然灾害 的能力较差;水产养殖设施落后仍然存在; 水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有待进一步完善。3. 渔业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由于多年来产业发展形成的历史性结构及其他因素, 我市渔业仍然以第一产 业为主,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偏低,渔业整体产业化水平还不高。4. 转变发展方式的内生动力不强一些生产经营者满足于当前的经济效益, 对转变渔业发展方式缺乏
12、紧迫性和 主动性。渔业从业者文化程度偏低,组织化程度不高,渔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对渔业发展的贡献率不够高, 渔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待提升, 产业自身发展和调 节能力不强。5. 支撑现代渔业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渔业基础设施和支撑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不能适应现代渔业发展步伐, 水产 技术推广体系薄弱,装备落后,市场监管乏力、信息化水平低等,渔业保险、渔 民社会保障、渔区城乡统筹等政策及保障体系亟待建立与完善。二、“十二五”渔业发展趋势“十二五 ”时期,我市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 升为国家战略, 我市是作为 “南翼 ”温台沿海产业带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经济发展 将进入
13、高速发展的上升通道。渔业作为高度国际化的产业,从国际发展来看, 世 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各 国对国际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不稳定因素增多。 从国 内看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 生态文明社会发展趋势基本确立, 这些 因素共同影响着 “十二五 ”渔业发展的趋势, 将加快海洋与渔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和 持续发展。(一)推进渔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更加迫切随着渔业资源消减、 原材料及劳动力等渔业成本递增, 传统渔业发展空间缩 小,渔业生态、 生产和质量 “三大”安全的社会关注度日益提高和市场化进程不断 加快,我市渔业以增产量、提效
14、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产业结构不合理、效益和 安全水平不高、科技支撑能力和信息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将日益凸显,优化结构、 提高效率、保障安全、提高产业化水平和渔民增收的任务将更加艰巨。因此,加 快推进渔业发展方式转变,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二)加快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更加迫切渔业是高度依赖资源条件、直接影响自然环境的产业,面对日益恶化的渔业 资源和环境条件,不断变化的水产品消费结构和需求,我市渔业发展方式粗放、 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消耗过大等问题也日益突出,继续加快调整渔业产业结构, 优化调整养殖、捕捞结构,协调发展渔业一、二、三产,进一步延长渔业产业链 显得更加迫切。(三)渔业多功能性拓展的要求
15、更加迫切渔业多功能性是渔业及其发展的客观属性,我市渔业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其 在经济功能上,保供给、扩就业、促增收的作用仍然十分重要;但随着海洋经济 建设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渔业与食品 产业、海洋产业、生态产业、健康产业与旅游产业等相关产业的关联度更强,拓 展渔业在休闲娱乐、生态修复、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渔文化、工业原料、海洋牧 场的碳汇渔业等多功能性的要求更加迫切,在继续提升渔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将 更加突出渔业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四)实现渔业管理现代化的要求更加迫切当前渔业发展还面临诸多制约因素, 渔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仍然不高,生产主 体量大面广、经营分散、产
16、业综合素质较低、经营管理体制相对滞后依然是我市 渔业经济的基本格局,渔业健康发展、渔民稳定增收的困难还十分突出。因此, 按照现代渔业对渔业管理的要求,急需我们应用标准化等先进管理理念和信息化 等现代科技推进渔业管理理念、手段、装备、方法、队伍的现代化,引导渔业企 业走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之路。三、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富民强渔为目标,以转变渔业发展方式为主 线,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渔业高效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 化、组织合作化、服务社会化,更加注重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不断提高水面 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更加注重渔业创新能力提升;着力构建
17、生 产安全、质量安全、生态安全的保障体系和强渔惠渔政策扶持体系,更加注重 民生改善和可持续发展;大力拓展渔业发展空间,更加注重发挥渔业的多功能 性;全面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抵御风险能力,更加注重渔 民增收和渔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高效设施渔业、质量品牌渔业、科技渔业、 休闲观光渔业,推动我市渔业向更高层次发展,打造全省现代渔业示范市,走 出一条产业发达、科技先进、环境友好、渔民富裕、渔区繁荣的渔业现代化发 展之路。(二)发展原则1. 坚持创新驱动实施科教与人才兴渔战略,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技术转移机制和自 主创新的政策体系,促进科技成果有效集成和广泛应用,改造传统产业,提升
18、劳动者综合素质,提高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加速体制机制创新,灵活、高效 运用市场合理配置渔业资源, 激发渔业从业者的创造力,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推动渔业产业化,实现渔业发展的新跨越。2. 坚持统筹协调用现代渔业理念,统筹城乡渔业布局、生产力分布与渔农民生产生活一体 化,统筹渔业的一二三产业结构、养殖捕捞结构、养殖品种结构,统筹渔业的 区域发展,统筹生态渔业、质量渔业、外向渔业、高效渔业的关系,促进渔业 经济发展方式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由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3. 坚持绿色增长加强渔业资源和环境保护,降低资源消耗,强化对养殖、加工和营销过程 废物排放的有效监控与利用,推行节约型、环保型
19、、生态型渔业;继续开展水 生动物的增殖放流,实施环境友好型的渔业产业深度开发;树立低碳意识,发 展低碳渔业、低碳渔区,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4. 坚持民生优先树立水产品质量安全和生产安全是渔业发展生命线的理念。增强水产品质 量安全意识,以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奠定安全基础,以强化生产过程监管措施形 成安全屏障,以市场监督、检测检疫构建安全保证,以优质安全水产品保障有 效供给;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渔业安全生产管理,打造 “平安渔业 ”以及和谐渔 区;帮助低收入渔民创业就业、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水平。5. 坚持效率提高 效率体现为单位投入的产出量,要大力发展低消耗、低排放、高产出、高 品质的渔业,提高渔业发展
20、的集约化水平。 要节约集约利用渔业资源, 有效提高 水面的产出率和资源的利用率,大力发展高效渔业、设施渔业, 不断提高渔业的 劳动生产率。(三)发展目标到“十二五 ”末,全市渔业经济跃上一个新台阶,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区 域布局更趋合理,渔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水生生物养护事业有较大进展,水 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升,渔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显著提高,渔业节 能减排和防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强,渔业执法、水生动物防疫、信息服务等公益 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得到加强,渔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初 步形成,通过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特色精品园的引领与辐射,逐步实现渔业现代 化。具体目标为:1. 水产品
21、总产量基本保持稳定。到2015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13.50万吨。 其中:海洋捕捞产量9.30万吨;海水养殖产量2.80万吨;淡水渔业产量1.40 万吨。2. 渔业经济总量继续增长。到2015年,全市渔业经济总产出达到 20.00亿 元,比十一五”期末增长44.93%,年均增长7.70%。3.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到2015年,渔业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产 出)调整到 70: 17.5: 12.5。4. 渔民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到2015年,渔民人均收入12000元,平均年增长4.05%。5. 水产品出口贸易实现零突破。到2015年,全市水产品出口数量达到1000 吨,贸易额达到500
22、万美元。表2十二五”临海市渔业发展主要指标指标名称2010 年2015 年增幅 (%)年均增幅(%)一、水产品总产量(万吨)11.5413.516.983.19苴丿、中1、海洋捕捞产量9.319.30-0.11-0.022、海水养殖产量1.032.80171.8422.143、淡水养殖产量1.001.4040.006.96二、渔业经济总产出(亿元)13.8020.0044.937.70苴丿、中1、渔业一产产出10.5214.0033.085.882、水产品加工产出0.673.50422.3939.193、涉渔流通与服务业0.652.50284.6230.92三、出口 情 况出口水产品数量(吨)
23、01000/出口贸易额(万美兀)0500/四、渔民人均收入(元)98411200021.944.05五、渔业三产结构比例89:5:670:17.5:12.5/四、“十二五”我市渔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及主要任务(一)空间布局根据我市渔业发展状况、区域特点及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发展的要求, “十二 五”渔业发展实施的空间布局为:1. 沿海设施生态养殖区主要以桃渚、上盘、杜桥三个沿海乡镇为依托,利用滩涂、海水池塘及淡水 池塘等养殖水面, 重点在洞港、红脚岩等区块进行设施养殖、 生态海淡水池塘养 殖和滩涂精养等。建设以南美白对虾、梭子蟹、缢蛏、泥蚶、石斑鱼、泥鳅、乌 鳢等为主要养殖对象的精品养殖区, 推进生态
24、高效集约化水产养殖示范区和特色 精品园建设。2. 内陆淡水生态养殖区利用水库、内河、池塘及低产田等淡水资源,建设生态养殖示范区,打造生 态渔业品牌。重点加强三文鱼、河鳗、中华鳖等生态养殖设施的改造,提高综合 养殖效益;推进稻鱼共生生态养殖模式,实现互利共生,达到稳粮、增鱼、增收 的目的;选择花白鲢等滤食性鱼类进行水库人工放养,以洁水保水为原则, “以 水养鱼,以鱼洁水 ”,发展洁水有机渔业。3. 海岛水域绿色生态养殖区利用东矶岛、 田岙岛、雀儿岙岛等海岛附近优良的浅海水域条件, 开展紫菜、 海带、裙带菜、牡蛎、贻贝、大黄鱼、鲈鱼、黑鲷等品种的绿色生态养殖。投喂 优质配合饲料、控制投喂量,严格控
25、制自身污染,保护养殖海区的生态环境。大 力发展浅海深水网箱养殖, 估算生态养殖容量,有效控制网箱数量,实现持续高 效养殖。大力发展贝藻类养殖为主的碳汇养殖模式,优化海域生态环境。4. 渔港水产品交易与加工区在红脚岩港区外港区主体工程顺利推进的基础上, 积极开展渔港区块水产品 综合交易市场和水产品精深加工区的规划建设。 加强水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探索网上交易新途径。重点扶持相关企业入住港区,发展海洋捕捞鱼类、虾 类、甲壳素等为主的水产品精深加工业,加快我市水产品高值化利用的进程。5. 海洋捕捞产业区以我市东矶渔场和红脚岩渔港为依托, 淘汰和升级废旧渔船, 优化渔船作业 装备,进一步完善产业
26、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现代化的海洋捕捞综合性生产基地。 同时推进捕捞作业从近海转向公海大洋延伸,发展远洋捕捞。6. 水产种质资源增殖保护区在灵江水域、 东矶渔场建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增殖区。 切实加强灵江水 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规划建设, 优化保护区管理设施和监测配备, 不断提高保护区 现代化建设和管理水平。 在东矶列岛海域构建海洋牧场, 通过人工增殖放流工作 的开展,使东矶渔场渔业生态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渔业经济与资源环境开发利用 协调发展。(二)主要任务1. 发展生态健康高效的水产养殖业 水产良种体系建设。 加强原良种选育、繁殖、保护和推广,健全良种 生产体系,强化水产苗种检验检疫, 建设种质检
27、测中心, 全面实行苗种生产许可 证制度,实现主导养殖品种良种全覆盖。 高效设施渔业建设。 按照现代渔业标准,建设高效设施渔业生产基地; 大力推进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基地) 和池塘循环水养殖工程建设, 配套完善进 排水系统。 现代渔业产业园区建设。 按照科技含量较高、物质装备先进、运行机 制灵活、综合效益显著的要求, 全面推进南美白对虾集约化养殖主导产业示范区 及宏野设施渔业精品园、鱼山洋缢蛏养殖加工精品园、鱼种场乌鳢养殖精品园、 奥龙省级三文鱼特色精品园、桃渚省级稻鱼共生特色精品园的建设。2. 发展可持续的海洋捕捞业调整捕捞产业结构。 严格控制近海捕捞强度,推进捕捞作业结构调整, 发展高产低耗
28、的作业类型,推广节能渔船和选择性渔具渔法,减少幼鱼、 低值渔 获物的比例,合理利用近海渔业资源。完善和加强海洋伏季休渔制度、渔船 “双 控”制度和捕捞许可制度。 “十二五 ”期间,外海、深海生产渔船达到海洋捕捞渔 船的 20%以上,沿岸生产渔船控制在 60%以下。 积极发展外海及远洋渔业。 充分利用国家鼓励发展远洋渔业的产业政 策,切实加强外海及远洋渔业基地建设,不断拓展捕捞渔业新的发展空间;增加 远洋渔业科技含量,积极引导捕捞渔船及配套加工、运输船更新改造,提升其外 海及远洋捕捞的自身作业能力和横向竞争力,实现我市远洋渔业零的突破。3. 推进水产品养殖规范化管理和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的建设“三品
29、一标 ”基地建设。 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水产品和水产品标准 化示范基地建设, 推进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规模化养殖基地全部 达到无公害标准,积极发展品牌渔业,提升我市水产品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 渔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区建设。 健全标准及标准化生产体系,进行包括 标准化技术培训与推广、 渔业投入品规范使用、 快速检测,生产档案及追溯制度、 品牌培育等在内的综合示范区建设,建成省级以上标准化综合示范区1-2 个。 质量安全监测监管建设。 加强渔业生态环境监测、水产品质检和监督 管理体系建设,有效开展产品的监测与监控预警,积极推进水产品产地准出、 市 场准入, 配置水产品快速检测设备, 落
30、实检测结果公告制度, 水产品抽检合格率 98%以上。建设满足本地区水产品质量检测的机构、能力和队伍,全面提升水产 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4. 全面推进现代渔业产业化体系建设 水产品加工发展。 以红脚岩渔港水产品加工区建设为抓手,拓展精深 加工、综合利用、海洋保健品的开发,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加工规模,全市水产品 加工产量占渔业产量的 20%以上。 水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大力发展流通服务业,建立渔业生产、科技、 市场综合信息服务管理平台,强化市场分析和开拓,促进水产品流通。 以红脚岩 渔港建设为契机, 积极推进该区块水产品交易市场的建设, 逐步实现水产品市场 现代化升级,完善其市场信息分析、传递与服务
31、网络。 渔业组织化水平建设。 探索渔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改革,提高渔民 参合率, 规范合作经济组织运作。通过资源整合和机制创新, 提升渔民专业合作 经济组织的综合影响力,使渔民参与率达到 80%以上。 休闲观光渔业建设。 利用渔区自然环境及人文资源,与渔业生产、渔 产品、渔业民俗、渔业经营活动相结合,拓展渔业功能,建设休闲渔村、休闲园 区,提升旅游品质,提高渔业综合效益,建设 1-3 家市级休闲渔业观光基地。5. 强化现代渔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产业技术体系创建。 建立创新基地,在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生物育 种、水产养殖、加工技术、捕捞渔具、渔法、安全生产装备等领域与高校、科研 院所积极开展合作
32、研究,培育适应市场需求的水产良种,加快成果的推广应用。 渔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 围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建设相应 的渔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示范推广优质特色水产品生态高效养殖关键技术; 渔 业科技入户覆盖全市渔业重点镇, 渔业重点村整村推进, 使规模基地和生产大户 全覆盖。 渔民培训。 邀请有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知名科学家和首席专家组成 临海市渔业发展技术信息咨询顾问团, 定期来我市开展渔业技术人员和渔民专业 培训。6. 加强渔业种质资源增殖和保护工作 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 推进海洋牧场建设,在我市近海建设海洋牧 场,投放人工鱼礁,营造海藻场,修复海洋生态,增加海域生产力。加强灵江渔
33、业资源保护区建设, 增殖放流各类经济水产苗种和濒危水产动物幼体, 配备管理 船只、标识、救助工具等基础设施,强化保护区的巡查和管理。 渔业生态监测体系建设。 建设我市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站,健全市渔业 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开发新型监测技术, 建设预警监测评价、 开发与应用服务技 术平台。7. 夯实渔业基础设施建设 现代渔业建设。 按照规划合理、塘口规则、深度适宜、灌排配套、设 施先进、 环境美化的标准, 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新开发的规模化池塘;以一个主导 产业示范区和五个精品园创建为主线, 幅射周边, 使我市海淡水养殖设施在标准 上、规模上、科技水平上进一步得到有效提升。 渔船标准化改造和渔港建设。 启
34、动实施渔船改造计划,淘汰老旧渔船, 改造一批耗能高、效率低的渔船,更新一批大马力、高质量的海洋捕捞渔船,完 成渔船卫生、 节能及安全设备改造,提高渔船作业组织化程度, 全面推进我市红 脚岩国家一级渔港的建设,提高海洋渔业安全保障和服务水平,发展渔港经济。 执法装备建设。 购置车、船、艇,用于海洋、灵江、大型水库和其他 重要水域的渔政联合执法检查、日常执法管理和巡查, “十二五”期间打造一艘 300 吨级的渔政执法船投入使用, 开展水生动物卫生监督检查; 购置 GPS 定位仪、 执法抽样样品采集系统、禁用药物快速检测仪器,用于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8. 积极推进渔业发展保障体系建设 防灾减灾能力建
35、设。 开展应急队伍培训、演练,组织对渔港、渔船安 全检查;加强对台风、大雨、暴雪、天文大潮等气象灾害及赤潮、蓝藻等生态灾 害的防范。 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市、镇(街道)二级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制订与实施镇(街道) 级站建设方案, 建立与新型推广服务相一致的快速高效反 应机制,加强必备的推广服务手段,健全技术推广责任制度,建设水产技术推广 服务基地。 水生动物疫病防控。 在重点渔业产区推进水生动物无规定疫病区建设, 健全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机构、 完善防控手段,开展重要水生动物疫病监测、监控 与研究,加强防疫检疫队伍建设,提高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和处置能力。 渔业信息化建设。 整合各类信息资源,
36、 加强渔业信息化的硬件建设和软 件开发,优化渔业政务、商务和专业信息服务管理平台,不断完善海洋渔业安全 救助信息系统、渔船管理信息化系统,加快渔业信息化进程。五、重点工程十二五”期间,围绕现代渔业发展的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实施九大重点工程”(一)水产良种推进工程加快制定水产良种发展规划,确定重点推广的优良品种和发展布局, 扶持建 设一批水产良种场,提高良种生产和保障能力。 重点建设一批南美白对虾、梭子 蟹、泥鳅、淡水鱼等具有竞争优势大宗品种和出口优势品种的原良种场和良种繁 育基地,提高水产苗种质量和良种覆盖率(表3)。开展水产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新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技术研究, 积
37、极组织新品种引进和培 育,推进良种选育和亲本更新工作。十二五”期间,新建2-3国家级、省级原良种场和市级种苗繁育场,省级以上良种场种苗检疫率达100%。表3临海市 十二五"期间种子种苗建设工程项目序 号项目名称建设时间主要建设内容投资额(万元)1临海市梭 子蟹国家 级良种场2013-2015亲蟹亲本培育池 45亩,水泥孵化产卵池 12亩,苗种培育池80亩,繁育铺助设施,实 验室及各种检测设备等。3202临海市南 美白对虾 省级良种场2011-2015南美白对虾亲虾培育池 30亩,水泥孵化产 卵池10亩,水泥苗种培育池 18亩,繁育铺助 设施,实验室及各种检测设备等。8003临海市泥
38、鳅繁育良种场2012-2013亲本培育池10亩,孵化环道等设施一套, 水泥苗种培育池660平方米,土池苗种培育池 20亩,水处理设施一套,生产办公楼及检测设 备等。1264临海市淡 水苗种场2013-2014亲本培育池20亩,水泥繁育池一只,孵化 环道等设施一套,土池苗种培育池60亩,水处 理设施一套,生产办公楼及检测设备等。68(二)现代设施养殖基地建设工程重点发展养殖示范园区和精品园区。 到2015年,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 竞争力强的现代渔业主导产业示范区 1个,特色渔业精品园区7个(表4)。建 设所需总投资12678万元,使渔业主导产业示范核心区面积达到 2000亩,总产表4临海市
39、十二五”期间现代渔业建设工程项目序 号项目名称建设时间主要建设内容投资额 (万兀)1临海市南 美白对虾 集约化养 殖主导产 业示范区2012-2013南美白对虾集约化养殖池 700亩及配套设 施,冋时建设南美白对虾、梭子蟹育苗区及水产 品加工区89702临海市省 级宏野设 施渔业精 品园2010-2011增建现代化工厂化养殖温室;对现有水处理 设施进行了一系列的增改建;为改变饲料免疫制 添加后不能长期存贮的现状,更好的保证养殖生 产的进行,新增加颗粒饲料生产线并配套仓库; 增加辅助的办公、宿舍区,对精养塘现有底部增 氧管道进行改建。12553临海市鱼 山洋缢蛭 养殖加工 精品园2011-201
40、2合作社办公场地建设 1300平方米;办公楼、 宿舍楼建设二层7间600平方米;缢蛭净化加工 区10亩;缢蛭精养区190亩;改造园区道路、 园 区的围栏;80kv变压器及其他配套设施等。3204临海市鱼 种场乌鳢 养殖精品园2013-2014合作社办公场地改扩建 800平方米;养殖塘 改造250亩;道路硬化1100米;电力设施改建; 添置养殖场信息化官理系统和简单检测设备各1套;开展园区绿化;开展无公害产地和产品认证。2505临海市奥 龙省级三 文鱼特色 精品园2011-2013园区建设的总体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 办公楼、宿舍楼建设1075平方米;二、三文鱼精 养区80亩;三、园区道路、绿
41、化建设;四、建造 污水水质处理及配套设施等。6186临海市桃 渚省级稻 鱼共生特 色精品园2011-2012一是一期建设150亩稻鱼共生设施种养区; 二是二期建设300亩稻鱼共生种养区;三是种苗、 园区道路、电力设施、进排水沟渠及设备、相关 加工设备及田间机械等配套设施建设;四是品牌 宣传、推广、认定、技术管理体系等建设。6457临海市佳 珍省级泥 鳅繁养殖 特色精品园2012-2013园区建设的总体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 办公楼、宿舍楼建设 800平方米;二、泥鳅繁殖 区10亩;三、泥鳅精养区 200亩;四、电力、道 路、进排水管道及其他配套设施等。3608临海市钦 盛洁水保 水鱼类养 殖
42、精品园2011-2013园区建设的总体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 办公楼、宿舍楼建设 400平方米;二、渔用码头 1座;三、各种捕捞管理船只5艘;四、捕捞渔具、道路、及其他配套设施等;五、有机鱼类等 品牌宣传。260值1.1亿元;精品园面积达到12730亩,总产值8100万元。支持养殖户开展无 公害示范基地建设, 通过示范引导和对初级水产品实施质量监管等措施, 使全市 水产品基本达到无公害标准。(三)渔业节能减排工程实施渔业节能减排工程, “十二五”期间重点推广应用养殖池塘底增氧设施 等节能型的养殖机械设备, 努力降低能耗, 开发工厂化高效循环水养殖模式和市 场潜力大、能耗低、污染少的休闲渔业。
43、采用有关的节能产品改造旧渔船,开发 渔船、网箱的节能设施, 集成推广污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建立海洋渔业对海域污 染及能源消耗的控制模式。积极推广环保型优质饵料,研究水产养殖节水、 节能 和达标排放等关键技术,进一步扩大太阳能、 风能、地热能等在现代渔业中的应 用。“十二五”期间,新增池塘底增氧设施 100 公顷、改造渔船节能装置 120 艘。(四)水产品牌建设工程“十二五”期间,水产品牌应围绕市场,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 导向,积极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提升产品形象,进一步规范现有品牌的管理, 凸显品牌效益,坚持品种多样性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发展当地的特色优势产业。 每年挑选 1-2 个
44、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进行扶持, 着力培植本区域特色水产批发市 场,增强市场辐射能力。加大特色水产 “精品”扶持力度。推进 HACCP、GAP 等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水产品牌化, 健全水产品营销配送网络, 搞好各地水产销售 示范窗口的建设, 扩大临海特色水产品直销中心在大中城市的覆盖面, 积极拓展 国内外市场。(五)红脚岩渔港建设工程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 多渠道筹集红脚岩渔港建设资金, 加快渔港消浪堤 和内港区的后期工程建设;认真做好外港区建设项目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单 位的选取和仪器设备及重要材料采购工作, 督促项目单位严格按照农业基本建设 项目管理的各项规定组织实施。到 2015 年,外港
45、区建成 177 米的码头、 835 米 的连岛海堤、 300 米的内港护岸、 1785 平方米的外港道路和 5.14 万立方米的疏 浚港池航道, 满足本市渔船就近避风、停泊要求。 切实做好渔港腹地资源的开发 和利用,科学合理地编制渔港陆域建设规划。(六)水产品加工和物流基地建设工程以红脚岩渔港、 水产品综合市场、水产品加工区和物流中心为依托,集中人 力、物力、财力,打造集水产品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功能为一体的水产品 加工、物流基地,到2015年,建成2000m2、年交易量5万吨以上的水产品综合 交易市场和年产值 1 亿元以上的水产品精深加工区。 加快建设集以水产品物流为 主体,结合渔船补给
46、、 船机节能技术开发和海洋生物技术研究等复合功能为一体 的大型综合远洋渔业基地。(七)外海捕捞和远洋渔业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大海洋捕捞减船转产的力度, 继续鼓励捕捞渔民转产转业, 使我市 海洋捕捞保持适度规模。 通过压减捕捞渔船数, 达到初步控制我市海洋捕捞强度 盲目增长和资源过度利用, 逐步实现海洋捕捞强度与海洋渔业资源可捕量相适应 的目的。在报废超龄渔船,淘汰劣质渔船,减轻捕捞强度的前提下,适当开展渔 船的更新改造,不断提高渔船质量。积极引进推广新作业方式,加快渔具革新, 重视节能降耗的科技新产品如风力发电、 节油器等在渔船上推广应用, 积极推广 一线微冻保鲜,提高渔货附加值。同时,要继续按照
47、 “走出去 ”的战略部署,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 场,按照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运作、政策扶持、加快发展的思路,积极、 稳妥地发展以公海渔业资源利用为主体的大洋性渔业和跨国过洋性渔业为辅的 远洋渔业。引导渔区民间资本投资远洋渔业,建造远洋渔船。加强与国外合作, 在生产重点区域筹建国外远洋渔业基地,完善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提高经济 效益。同时要积极探索赴国外发展水产养殖业和渔船修造业等, 推动远洋渔业的 健康、稳定发展。(八)渔业产品质量监测工程新建市级渔业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配备仪器设备, 达到市级初级水产品主 要药物残留指标快速检测,在全市海、淡水设立 10 个病害疫情测报点,
48、初步建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成水生动物病害的监测预报及重大疫病的预警、 预防控制体系, 应急反应能力显 著提高, 能够对我市水生动物疫病开展检疫; 实现主要水生动物重大疫病检疫率 达到 80%,重大水生动物疫病死亡率下降 5 个百分点, 初级水产品主要药物残留 指标检测合格率达到 98%以上。(九)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程开展海洋牧场建设, 重点加强人工鱼礁建设, 对投资建设开放型人工鱼礁的 大型用海项目企业,从减免海域使用金、 资源补偿金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 开展 大型海藻养殖,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加强自然保护区、重要渔业湿地、水产种质 资源保护区等各类型保护区建设; 不断提高保护区现代化建设和
49、管理水平, 使全 市保护区管理设施配备率达到 80%。六、保障措施实现“十二五 ”临海市渔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必须更新观念,突出重点, 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以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我市渔业又好又快发展。(一)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加快建立和完善灵活高效的体制机制, 增添渔业发展活 力。一是创新渔业发展理念。由注重速度、数量增长向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并重 转变,由注重一产发展向一二三产协调发展转变,由注重生产发展向经济协调、 民生和谐转变。二是创新渔业经营机制。鼓励渔民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承包、 租赁、转让、参股等方式加快水面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对新围垦海涂实行 统一规划建设,市场
50、化运作与企业化开发相结合,促进集约化规模经营, 提高水 面产出率。三是完善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 全面实施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 保护 基本渔业水域,探索建立养殖水域保护制度,严格执行渔业水域占用赔偿制度, 保护渔民的合法权益。四是建立渔业合作化机制。引导渔业企业、渔民和其它组 织在养殖、加工、流通服务等多领域的联合与合作,建立并强化龙头企业、合作 经济组织(协会)与渔农户、基地的紧密型合作,完善利益连结机制,鼓励渔业 科技人员创新合作形式,将更多的生产经营者吸引到合作组织中来。(二)强化科技支撑切实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渔业科技自主创 新能力,引领和支撑现代渔业发展。一是加强渔业科技攻关。在良种培育、渔业 资源保护与利用、生态环境保护、防疫检疫等重点研究领域取得一批创新成果, 为建设优质高效、资源节约、生态友好型渔业提供技术储备。二是加快科技成果 转化。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培育渔业科技创新主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