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3期浅论秦始皇之“焚书坑儒”刘婷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摘要: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历来并认为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灾难。然而,焚书并非焚掉所有经典,只是针对五经而言;坑儒并非坑尽天下儒生,只是坑方士的误读。“焚书坑儒的影响是有一定范围一定限度的,不能以此将秦始皇完全否定。焚五经坑方士影响关键词:刘婷(1987-)女,汉族,重庆人,四川大学文新学院文艺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古代文论作者简介:与文化【中图分类号】K2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09)-03-0086-02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的焚书和在公元前212年的坑儒在中国历史上留下重
2、重一笔。隋朝牛弘提出“五厄”之说,认为中国历代图书被焚毁,首当其冲即为秦始皇焚书。几千年来,焚书坑儒成为学者们争议的一个焦点,重点在于秦始皇是否真的罪不可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第一摧残者,焚书是否真的将中国古代文化铲灭无遗,坑儒到底是坑儒生还是仅指方士?一:关于焚书有关焚书坑儒的典故在史记·秦始皇本纪里记载得最为详细:“丞相李斯曰······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
3、,悉诣守、尉杂烧之。”(一)柳先生在中国文化史里说“第执焚书坑儒一语,遽以为秦之对于古代文化摧灭无余,是实不善读史耳。”认为“刘海峰焚书辩为秦平反,最得事理之实。”刘海峰在焚书辩里是这样说的“六经之亡。非秦亡之,汉亡之也。然则博士之所藏具在,未尝烧也。迨项羽入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而后唐、虞、三代之法制,古先圣人之微言,乃始荡为灰烬。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秦焚六经未尝亡缺考中更认为“秦焚书,六经未因此而亡”,而后世将六经之亡归罪于秦焚,在于“刘歆之伪说也”。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秦之焚书并未“对古代文化摧残无余”,然而认为焚书对古代文化一点影响也没有,亡书之过全在后世也是不全面的看法。
4、李斯的话里说得很清楚“非秦纪皆烧之”,不管是博士官还是非博士官所职。焚书的目的在于使天下人不能“道古以害今”,因此前代六国的史书是不能保留的,六经之中,春秋尚书都在史书之列,属于“非秦纪”的范畴,并未被当作经典来传承,应该在被焚之列,因此六经在焚书中肯定是有所亡缺的。(二)章太炎则认为焚书的范围不但包括六经,更及于诸子,他在秦献记中说“商君以诗书礼乐为六虱,尽铲灭之,而以法家相秦者宗其术。然则秦不以六艺为良书,虽良书,亦不欲私之于博士。”“余以著于法令者,自秦纪、史篇、医药、卜筮、种树而外, 秘书私匧, 无所不烧。方术述作,无所不禁。”这是对秦焚六经的一个解释和考证。更从秦始皇统治的角度出发,
5、为秦焚诸子论证“诸子之术,分流至于九家,游说乞贷,人善其私,其相攻甚于六艺。今即弗焚,则恣其曼衍乎!诸子与百家语,名实一也。不焚诸子,其所议者云何?”而后又以诸子“其语易晓,而口语相传者众”来解释“诸子尺书,文篇俱在可观”。其关于焚诸子的观点遭到多人反驳。钱穆就从“口语相传者众”来加以驳斥“诸子如墨、庄、荀、管、韩、吕皆巨帙,岂易尽谙?艺文志所收先秦百家书富矣,谓尽出记诵,事岂可信?谓其书多空言不载行事则如吕之十二纪, 管之幼官、荀之序官、韩之内外篇、墨之备城门以下,皆非所谓行事法式不便谙诵者乎?推此言之,知章氏诸子便谙诵故完具之说非也。”这一反驳可观有力,使章氏这一说法变得不足为信。另外,诸
6、子在当时都是为“趋合诸侯”而作(“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汉书·艺文志)被认为是治国之方,处于治国的考虑,秦始皇应该不会烧掉诸子。另外,秦时在思想上并未大一统,统治思想主体上是法家,但也不排斥其他各家,博士生的存在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因此,诸子应该是不在焚书范围之列的。(三)东汉王充认为焚书只焚五经,不及诸子。他将“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中之书解释为五经之总名。赵岐、王肃、近代的国学大师钱穆等都认同这一说法。首先,易经被认为是卜筮之书而幸免遇难已是共识。然而,秦时没有五经之说,那是汉代的说法。王充所认为的书是五经之总名这一解释不足为信。我们可以从焚书的目的来推断。李
7、斯是针对淳于越的“事不师古而能长久”之语而提出焚书一说的。因此焚书的目的是使人们不能“语皆道古而害今”。从这一原因可以大概推知焚书的范围应为各国史书、典章制度及一些能提供师古、道古资料的书。尚书、春秋等属于史书的范畴,这两部书被烧掉应该是毋庸置疑的。有学者认为,“非博士官所职”不能藏诗、书,那么博士官的藏书应该是包含着两者的,应有所保存。然而在汉书·艺文志中记载,伏胜为秦时博士,而藏书于壁中,后兵祸大起,伏生流亡,重新安定下来时,发现所藏“亡数十篇”仅剩下了29篇,这一记载与非博士官所职不烧相矛盾。因此这一句话不足以成为焚书的具体依据。尚书在秦火中是最大的受害者,春秋次之。两者由于内
8、容的不易流传和背诵,在秦火之后几乎消亡。汉时诸人所献之书,也以二者为多,(鲁恭王于孔壁得到礼记、尚书春秋。北平侯张仓献春秋左氏传等)。至于礼、乐二经,在战国时期已经有所遗失,秦时所剩无几,焚或不焚对其流传状况影响不太,因此不能把二者的亡逸全怪在秦始皇头上。而对于诗经一书,尽管其保存状况较好,然而大部分学者依然倾向其在被焚之列。因为其为讥讽之作,给人们留下大量讽政、议政的题材,自然是不得不焚。钱穆先生从诗经在当时属古文着眼,认为其与秦文不合,“秦既一天下文书,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则古文书与新朝官书抵触,不合时王之制,在无用之列,故尽遭焚灭也。”因此,焚书至少焚掉尚书、春秋诗经三经。二:关于坑儒坑儒
9、还是坑方士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由于方士候生、卢生等人的欺骗和辱骂,秦始皇勃然大怒,下令拷问咸阳400多名方士,欲寻侯生、卢生。事后,将相关460人全部坑杀,史称坑儒。首先,从坑儒的原因来看,是因为几个方士的欺骗,和广大儒生并无直接关系。“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是重吾不德也。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妖言以乱黔首。”(史记·秦始皇本纪)从秦始皇的这句话里可以看出,他要“使人廉问”的“诸生”指的是和卢生(史书载明其活动仅限于访仙求药,是纯粹的方士)身份相同的方士。因此不应祸及与此没什么联系的广大儒生。其次,从这一事件发生后的影响来看。儒生并没有因为这一事件的打
10、击而大大减少。作为博士官的许多儒生依然在朝。如叔孙通、伏胜等。史记·叔孙通传就记载一次秦二世召集三十几名博文史在线士儒生商议“楚戍卒攻薪入陈”的事。而这种庭议必然不止一次,儒生在朝廷的地位也可见一斑。另外,汉初定礼仪时,叔孙通为汉高祖在鲁地就召集了儒生三十余人及其弟子百余人。如果秦始皇真是坑的儒生,儒生们在事件之后应该不会依然如此兴盛。章太炎在国故论衡里说“儒”有广狭不同的三种说法:“儒有三科,关达、类、私之名:(墨子·经上篇说名有三种:达,类,私。如物是达名,马是类名,舜是私名。)达名为儒。儒者,术士也(说文)。太史公儒林列传曰秦之季世坑术士,而世谓之坑儒·
11、183;····类名为儒。儒者知礼乐射御书数。”章太炎先生在这里很好的解释了这一问题。在秦及以前,儒生是一个范围很大的人群。和我们今天所说的专指儒家学派的儒生是不太一样的。不少学者就认为儒家是起源于术士,因此那时的儒生和方士是没有很大区别的。三:焚书坑儒的影响首先,不可否认的,焚书坑儒导致部分古代经典的流失。使今天的许多学术问题成为悬案,阻碍了后人对古代文化的深入研究。然而我们也应看到,焚书并非将古代经典全部销毁。作为一个统治者,提出这一政治也是必然的。如胡适所说:“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的人,看了这篇宣言,并不觉得有什么可以惊异的论点,古来的思想家,无
12、论是哪一派,都有压迫异己思想的倾向。”而且不少经书仍然得以保存,比起清朝的文字狱,焚书这一政策的执行(上接第85页)以身作则,躬践力行,极得学生爱戴。同时,巡抚徐嗣曾善待士人,为书院设都讲,增加生员的补贴。因此,来书院就读的人数激增,学舍都容纳不下了,只能几个人共住一室,但是书院“人人自奋于学,材俊辈作。”论者谓“不啻世远主讲时也”,鉴于他的高尚品德和对鳌峰书院所作的贡献,他死后,书院以学者祀之。三、孟超然的学术著作孟超然逝世二十年后,他的得意门生冯缙说:“先生德业之懿修之身而被于人,非一乡一时之望而已,而身殁之后,慕其人者以不见其书为憾。”于是,他就与同门陈寿祺一起将从孟超然的子孙那里得到的
13、孟氏手稿,刊刻成亦园亭全集,使之流传于世。然不知为何今所见的都是线装书,不见平装书,这多少令人有些遗憾和不解。孟超然的学术著作,即亦园亭全集包括十二种著作,分别是丧礼辑略、诚是录、焚香录、求复录、晚闻录、广爱录、家诫录、瓜棚避暑录、使粤日记、使蜀日记、瓶庵居士诗钞、瓶庵居士文钞。其中前八种亦被称为“孟氏八录”。丧礼辑略一卷是孟超然居丧时,采士丧礼戴记、荀子及司马光、程子、朱子说,并采用近代诸儒论说,用以纠正闽俗丧葬的过失,从而撰写的。诚是录自序云:“夫不葬其亲者惑于堪舆家言,然犹未知其祸之烈也。”于是,取孟子“掩之诚是”之语也,辑录自唐以来诸家言葬,以便世人怵惕,为诚是录一卷。焚香录卷首云:“
14、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八个字是为学之要,所以修身立命者全在此,分为四门,备载儒先之语,时时观览,可以治心。”可见,焚香录一卷是他记录省察身心的实践要略。求复录四卷乃取周易复卦之义,归之损益二象,采先儒格言比类所成。晚闻录一卷是孟超然闭门养病期间,闲暇无事,阅读了朱子全集后,就辑录朱熹与友朋及弟子的问答,用来规劝和教诲世人的。广爱录一卷。“广爱”是本着孟子仁民、爱物之义,专门列举放生、戒杀等故事,让人们不要肆意戕害生命。冯缙评:“广爱录秉承先训而推广言之,旁征因果,盖训俗不得已之苦心也。”家诫录一卷,摘录弟子的职责,采马援告诫兄弟子孙的书、诸葛亮的诫子书,陶渊明与子疏,以及史传、子、集中所有告诫子弟的
15、诗文,用来训示子孙。瓜棚避暑录二卷,杂考经史识遗佚。冯缙评道:“(瓜棚避暑录寓意怡情,多足以为征文考献之助。”而陈衍的石遗室书亦云:“辨论事理,而考据亦复精确。下卷间有及乡邦轶事。”使粤日记二卷,使蜀日记五卷,记录孟超然典试广西、督学四川时的所见所闻及其感触。尤其使蜀日记,还记录陆游入蜀记以及王士禛蜀道驿程记所没有记录的蜀地疮痍萧条之态。瓶庵居士诗钞四卷、瓶庵居士文钞四卷。孟超然的诗缠绵芊丽,颇有中唐的风味,陈子昂的遗风。他的文是“取精,多而用物,宏忠孝根于至性,气谊存于知旧。”谢章梃更是称赞道:“诗文雅洁,多明理见道之言。”统而观之,孟超然因他的学识和品行著称于世,不论是其学术著作亦或学术主
16、张都对当时及后世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参考文献:1陈寿祺冯缙辑亦园亭全集M2清李厚基修陈衍等纂郑贞文续修魏应麟续纂福建通志M民国十一年至二十七年间修印本3吕渭英修郑祖庚纂闽侯乡土志M清光绪二十九年刊本4清孙尔准修陈寿祺纂程祖洛等续修重纂福建通志M同治七年正谊书院刊本5王钟翰清史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6清李桓辑国朝耆献类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五辑M台湾:台北文海出版社,19867清孙林辑文献徵存录·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五辑M台湾:台北文海出版社,19868陈寿祺左海文集·续修四库全书1496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注释:1散馆:清时翰林院设庶
17、常馆,新进士朝考得庶吉士资格者入馆学习,三年期满举行考试后,成绩优良者,留馆,授以编修、检讨之职,其余分发各部为事中、御史、主事,或出为州县官,谓之散馆。2京察:中国明清两代对在京官吏定期考绩的制度。明代一般每6年进行一次京察。四品官以上由本人自陈,由皇帝裁定;五品以下具册奏请。清代吏部对文武官员3年考绩一次,在京的称京察,在外地的称大计。京察三品以上的,由部开列事实,具奏裁定;四、五品官特简王大臣验看,其余之官则由长官考察。也没有那么强硬与残忍。坑方士的做法尽管绝对,然而也不能不说是对当时荒诞不经的言论泛滥的一个纠正。我们应该用历史的态度来对待历史,才能有助于我们发现真相。参考文献:1班固撰,颜师古注,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资质转让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金融机构公对公汇款业务合作协议3篇
- 2025年度房地产公司挂靠合作经营管理协议3篇
- 2025年度环保技术兼职合同3篇
- 2025年度新型商业空间使用权转让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竞业协议期限及竞业限制解除赔偿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国有企业劳动用工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新材料研发与应用合伙人股权合作协议书3篇
- 2025年度留学生实习实训项目资金资助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大米产业链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服务合同3篇
- NY 5052-2001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 【讲座】2020年福建省高职分类考试招生指导讲座
- 性格决定命运课件
- 球磨机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
- 学习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课件
- 双面埋弧焊螺旋钢管公称外公壁厚和每米理论重量
- 富士施乐VC2265打印机使用说明SPO
- 服务态度决定客户满意度试题含答案
- 中学历史教育中的德育状况调查问卷
-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复习教学设计及知识点整理
- 重庆万科渠道制度管理办法202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