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竖直上抛的物体,在上升阶段的平均速度是20 m/s,则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所需时间为s,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m. (g=10m/s2)解答竖直上抛的物体,在上升阶段的平均速度V以,即2Vo2v 2 20 m/s=40m/s ,从抛出到最高点的时间为:Vog40s=4s , 10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所需时间为 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t =8s,2V02g402m=80rm2 10本题的正确答案为“2. 一物体作自由落体运动, 均速度为m/s,它在最后8 ; 80”。落地时的速度为1s内下落的高度是30m/s,则它下落高度是 m,它在前2s内的平2、m. (g=10m/s )解答自由落体的下落高度为:
2、2 Vt 2g302m=45m10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s v t自由下落的总时间为:1 .22 gtt12 gt1 “ 八10 2 m/s=10m/s,22hT n. g2 4510s=3s ,1图 2-19前2s内下落的高度为: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是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453. 一小球从楼顶边沿处自由下落, 楼高.12 gth102 一 一2 m=20m2h = ( 4520) m=25m10 ; 25”。在到达地面前最后一秒内通过的位移是楼高的9/25 ,求解答 如图2-19所示,设整个下落过程用时为t,楼高为h,由9 .题后口 h2h ,则有h1h h216.一h , 2525h g
3、gt2.10、两式相除后解得所以楼高为125mlgg(t 1)2,t = 5s , h= 125mt4.长为5m的竖直杆下端在一窗沿上方5m处,让这根杆自由下落,它全部通过窗沿的时间2.为多少? ( g取10 m/s )解答 设竖直杆上端通过窗沿的时间为tl,下端通过窗沿的时间为 t2,则1 2Si gt1 ,212小S2-gt2 ,其中s110m,S2 5m ,代入、两式得:t1 = < 2 s, 12= 1s,所以这根杆全部通过窗沿的时间为t t1 t2(J2 1)so5. 一只球自屋檐自由下落,通过窗口所用时间 (g=10m/s 2)t =0.2s ,窗高2米,问窗顶距屋檐多少米?
4、解答设小球自由下落到窗顶的位移为h,所用时间为t ,窗高为 h ,则12 _h 万gt ,1 ,、2h h -g(t t)2,h= 4.05m,2秒内的位移(不计空气阻力)(D) -1.25m其中h=2m,t = 0.2s代入数据,解、两式得故窗顶距屋檐的距离为 4.05m。5 .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3s末落回到抛出点,则小球在第是()(A) 10m(B) 0(C) -5m解答 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3s末落回到抛出点,根据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得,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历时均为1.5s,第1秒末和第2秒末位于同一位置,即小球在第2秒内的位移为0。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6 .将一小球以初速度 v从地面竖
5、直上抛后,经 4s小球离地面高度为 6m若要使,小球抛出 后经2s达相同高度,则初速度 v。应(g=10 m/s2,不计阻力) ()(A)小于v( B )大于v(C)等于v(D)无法确定解答由竖直上抛运动位移公式得:1 ,2h vt1 2 gt11. 2h v0t2 - gt2 其中h=6m ti=4s, t2=2s代入、式得: v=21.5m/s, Vo=13m/s, 即v0c v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7 .在绳的上、下两端各拴着一小球,一人用手拿住绳上端的小球站在三层楼的阳台上,放 手后小球自由下落,两小球落地的时间差为t,如果人站在四层楼的阳台上,放手让其自由下落,两小球落地的时间差将
6、 (空气阻力不计) (填“增大”、“减小”、“不变”).解答 设绳长为10,下端小球落地后,上端小球下落到着地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V,则loV其中10固定,下落高度越高,V越大,所以站在四层楼的阳台上放手让其自由下落,两小球落地的时间差较小。本题的正确答案为“减小”。8 . 一只球从高处自由下落,下落 0.5s时,一颗子弹从其正上方向下射击,要使球在下落1.8m时被击中,则子弹发射的初速度为多大? (g=10 m/s2 )解答 设子弹发射的初速度为 V0,球从下落到被击中历时h,子弹运动时间为t2,有,1 x 2h万gt11 . 2h v0t2 gt2 t2=t1 0.5s,"其中h=
7、1.8m,代入、式得 V0=17.5m/s ,9. 一石块A从80m高的地方自由下落,同时在地面正对着这石块,用 40 m/s的速度竖直向 2.上抛出另一石块 B,问:(g=10 m/s )石块A相对B是什么性质的运动?经多长时间两石块相遇?相遇时离地面有多高?3解答 由于石块 A、B具有相同的加速度,故石块 A相对B做速度为40 m/s的匀速直 线运动。s _ 80 =s=2s ,V相40由于开始时两石块相距 s=80m,因此有:t故经2s两石块相遇。2s内石块A下落的高度为:1 01h gt 10 2 m=20m故相遇时离地面的高度为 h= (80 20) m=60m10.从地面竖直上抛一
8、物体,它两次经过A点的时间间隔为tA,两次经过B点的时间间隔为tB,则AB相距.解答 根据运动时间的对称性得,物体从最高点自由下落到A点的时间为久 ,物体从2最高点自由下落到 B点的时间为凶,所以最高点到 A点的距离为:21.28 gtA,1 Ja、2hA - g( )22最高点到B点的距离为:,1 J B 2hB 2 g(-2)1.28 gtB,由、两式得 A、B两点相距为:8gtA tB1 1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1gt8aA tB11.如图2-20所示,A B两棒各长1m, A吊于高处,B竖直置于地面上, A的下端距地面21m,现让两棒同时开始运动,A自由下落,B以20 m/s的初速度竖直
9、上抛,若不计空气阻力,求: (g=10 m/s2)两棒的一端开始相遇的高度;两棒的一端相遇到另一端分离所经过的时间.解答 以A棒为参照物,B相对A作向上匀速直线运动,相对速度为:21mvBA 20 m/s,图 2-20由题意知,B棒上端与A棒的下端的距离为 s= (21皿1) m=20m因此从开始运动到两 棒的一端开始相遇的时间为:t1S1VBA20s=1s, 20ti时间内A棒下落的高度为:5 gt12210 1 m=5m所以两棒的一端开始相遇时,A棒的下端离地的高度为 h=(215) m=16m从两棒的一端开始相遇到另一端分离, 端相遇到另一端分离所经过的时间为:B相对A的位移大小为S2=
10、2m,所以两棒的一t2S2VBA2s 0.1s。2030 m/s,某人每隔1s竖直向上开枪,假定子弹在升降过程12.子弹从枪口射出速度大小是 中都不相碰,不计空气阻力,试求:空中最多能有几颗子弹?设在t =0时,将第一颗子弹射出, 在哪些时刻它和以后射出的子弹在空中相遇而过?这些子弹在距射出处多高的地方依次与第一颗子弹相遇?(2 、g=10 m/s )解答一颗子弹从射出到落回地面共用时:Vo30t 2 2 一s=6s,g10因某人每隔1s竖直向上开枪,且假定子弹在升降过程中都不相碰,不计空气阻力,故当第一颗子弹刚着地时,第七颗子弹刚发出,空中最多能有6颗子弹。由题意分析知,当t=3s时第一颗子
11、弹到达最高点,这时第二颗子弹离最高点的距离为5m,速度为10m/s,这以后第二颗子弹相对第一颗子弹以10m/s的速度匀速运动,到第二颗子弹与第一颗子弹空中相遇还需:t-S 2 s=0.5s,vr 10所以,当t12=3.5s时,第二颗子弹与第一颗子弹空中相遇(112表示第1颗子弹与第2颗子弹在空中相遇的时间,.以后类似),以后每隔0.5s第三颗、第四颗、第五颗、第六颗 与第一颗子弹空中相遇r,故空中相遇的时刻分别为t13=4.0s ; 114=4.5s ; 115=5.0s ; t16=5.5s。相遇点的位置就是第一颗子弹空中位置,由于第一颗子弹当t = 3s时到达最高点,当 112=3.5s
12、 ; 113=4.0s ; 114=4.5s ; 115=5.0s ; 116=5.5s 与其他子弹相遇时,第一颗子弹下落的高度分别为:,12h = 2 g ( 3)12 一h25 m,h3 11.25 mh420 m,h531.25 m,10 0.5 m=1.25m, 2第一颗子弹上升的最大高度为:V2302-m=45m2g 2 10所以这些子弹与第一颗子弹相遇的高度分别为:h12=Hh1 = 43.75m;h13=Hh2=40m;h5 Hh3 = 33.75m;h15= Hh4=25m;h16=Hh5 = 13.75m。13,.从匀速上升的直升飞机上落下一个物体,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13、)从地面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B)从飞机上看,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C)物体和飞机之间的距离开始减小,后来增大(D)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一定大于匀速上升的飞机的速度解答 匀速上升的直升飞机上落下一个物体,这一物体相对地面做竖直上抛运动,相对飞机做自由落体运动, 故(A)、(B)、(C)都错误;相对地面而言,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 由运动对称性知,物体落地时的速率一定大于离开飞机时的速率。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14.将一链条自由下垂悬挂在墙上,放开后让链条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链条通过悬点下3.2m处的一点历时0.5s ,问链条的长度为多少? (g=10 m/s2 )解答 如图2-21所示,设链条的
14、长度为10 ,有12 _h 万gt ,1 ,、2h 10 -g(t t)2,其中h= 3.2m, t 0.5s,代入数据解、式得10=2.75-ni故链条的长度为2.75m。15 .在某处以速度2 V。竖直上抛出A球后,又以速度 V。竖直向上抛出B球,要使两球能在空中相遇,两球抛出的时间间隔应满足什么条件?(空气阻力不计)解答 要使两球能在空中相遇,有两个临界位置,一是当B球刚上抛就相遇,这时最大,t1即为A球空中停留时间,二是当B球刚落回地面时与 A球相遇,这时 t2即为B球空中停留时间,t1t2所以要使两球能在空中相遇,两球抛出的时间间隔应满足2。vt V 也。gg16 .小球A从地面以初
15、速度 V01 = 10m/s竖直上抛,同时小球 B从一高为h = 4m的平台上以 初速V02= 6m/s竖直上抛.忽略空气阻力,两球同时到达同一高度的时间、地点和速度分别2.为多少? ( g=10m/s )解答 设两球同时到达同一高度的时间为t,这时A B两球的速度分别为va、vb,这一过程A球上升的高度为 H,则有HV01t:gt2,其中V01 = 10m/s , V02= 6m/s代入、解得:一,12H 4V02t 2 gt ,H= 5m, t = 1s,又由于VAV01gtVbV02gt 其中Vo1 = 10m/s , Vo2= 6m/s代入、解得:VA = 0VB = - 4m/s (
16、负号表示 B球运动方向向下),故两球同时到达同一高度的时间为t = 1s,地点为离地5m高处,速度分别为 VA = 0 ,B球向下4m/s。17.拧开水龙头水就会流出来,为什么连续的水流柱的直径在下流过程中会变小?设水龙头的开口直径为1cm,安装在离地面 75cm高处,若水龙头开口处水的流速为1m/s,那么水流柱落到地面的直径应为多少?解答 在时间t内,通过任一水流柱截面的水的体积是一定的.因水流柱顶点的水流速小于下面部分的水流速,因此水柱直径上面比下面大.设水流柱在水龙头开口处直径为di,流速为vi,落到地面时直径为 d2,流速为V2,则22V2 Vi 2gh ,其中 vi= 1 m/s , h= 75cm=0.75m, g=10m/s2,代入上式得 V2=4m/s, 在时间t内通过水龙头开口处截面的水的体积为: ,1, 2V1 一 d1 v1t,4时间t内通过落地处截面的水的体积为:1, 2V2 d2 v2t ,4由V1 V2, V1= 1 m/s , v 2= 4m/s,解、两式得 d2= 0.5cm。故水流柱落到地面的直径应为0.5cm 。18. 一弹性/、球自5m高处自由下落,掉在地板上,每与地面碰撞一次,速度减小到碰撞前速度的7,不计每次碰撞的时间,计算小球从开始下落到停止运动所经过的路程、时间、92.位移.(g取10m/s )J2gh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高三新课程第三次适应性测试英语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江苏省盱眙县第三中学初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联合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2024-2025学年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五中高三第二学期期末练习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加强职业教育调研
- 小鱼艇创意画课件
- 心理健康教育专题
-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分享会
- 上海市崇明区2025届高三高考二模地理试卷(含答案)
- 2025《房地产经纪业务操作》房地产经纪人考前冲刺必会300题-含详解
- 云南省卫生健康系统事业单位招聘-基础知识类近年考试真题库(含答案)
- 癫狂中医内科学
- 端午节通用模板PPT
- 初中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5.2甘美兰(22张)ppt课件
- 工程土石方挖运机械租赁合同
- 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课件PPT
- 环保铁1215物质安全资料表MSDS
- 新版GMP批生产记录模板(2013年10月)
- ST-结构文本-PLC编程语言-教程
- Proud-of-you中英文歌词
- 供电公司员工文体活动方案
- 雷士灯具检测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