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鲁光教授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经验_第1页
亓鲁光教授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经验_第2页
亓鲁光教授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经验_第3页
亓鲁光教授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经验_第4页
亓鲁光教授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经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0年1月第10卷第1期移位情况困难而发生漏诊,仅凭X 线平片很难对各型骨折的骨折位置、成角、分离和骨折断端形态等特征进行全面的诊断分析,特别是后踝部分更为困难4。踝关节CT 扫描技术能直观地显示骨折的特征,踝关节常规CT 扫描为横轴位扫描,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骨折部位的大小及移位程度无法立体显示;但可以清楚显示涉及关节面及横行的骨折范围、大小及左右移位情况,使临床医生可以在二维立体空间对骨折有全面的认识5,6。CT 可以准确显示内、外踝及后踝的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指导临床医生制定周密、详细的手术方案,因此在踝关节骨折的诊断分型和决定手术径路与固定方式方面有非常大的优

2、越性。本组3例患者的X 线片显示为内踝骨折,而螺旋CT 扫描图像显示合并有后踝骨折,我们对该患者采用踝关节后路同时对内踝和后踝采用拉力螺钉内固定术,若无CT 扫描图像而单纯按X 线片必然会对该患者漏诊及选择错误的内固定方式。对后踝骨折治疗目前认为只要不超过关节面的20%,就可以保守治疗(石膏外固定6周。如果后踝骨折块较大、移位程度严重而采用保守治疗则不合适。但如果后踝骨折为粉碎性,采用手术复位及内固定术是不合理的。我们通过对踝关节CT 图像分析骨折块的大小及移位程度,对骨折块较大、移位程度严重者采用手术治疗,对减少创伤性关节炎和骨折不愈有极大的作用。对下胫腓关节分离的治疗,复位不满意需要用拉力

3、螺钉固定。仅凭X 线片很难判断是前侧韧带还是后侧韧带引起的分离,是否有韧带的完全断裂损伤。但通过CT 扫描图像分析可以获得直观的影像,对术前治疗方案的决定有指导作用,对提高手术的治愈率有很关键的作用7,8。总之,踝关节CT 扫描图像能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决定手术入路和固定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9。但不可否认,X 线检查还是目前诊断外伤性骨折的最基本方法,因为常规X 线机器普及,费用低,使用简便。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踝关节CT 扫描可以清晰显示后踝骨折块的大小和粉碎情况、骨折线方向、骨折块偏内侧还是外侧以及关节面塌陷等情况,使医生术前真正对骨折具体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从而选择正确的内固定方式。

4、参考文献1卢世壁.坎贝尔骨科手术学M.第10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631-26442刘云鹏,刘沂.骨与关节损伤和疾病的诊断分类及功能评定标准S.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963荣国威,瞿挂华,刘沂,等.骨科内固定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094Robert H,Choplin MD,Kenneth A,et al.CT with 3D Rendering of the Tendons of the Foot and Ankle :Technique ,Normal Anatomy ,and DiseaseJ.Radio Graphics,2004,

5、24:343-3565李海荣,刘森,孙秀丽,等.踝关节创伤骨折螺旋CT 三维成像的临床应用J.黑龙江医学,2005,29(1:496刘庆伟,崔谊,杨玉海,等.螺旋CT 评价骨关节外伤的临床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14(10:836-8387宋柏杉,陈天国,赵正旭,等.三维CT 重建在骨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3,18(10:6788杨星,马彪,苏勤,等.螺旋CT 三维重建的方法与技巧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9,33(6:492-4939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等.实用骨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792-800(收稿日期:2009-09-

6、08亓鲁光教授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经验苏虹霞党红转王艳管子函杨蓉(成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四川成都610075关键词:糖尿病;皮肤瘙痒症;辨证施治;中医药疗法中图分类号:R 587.2文献标识码:B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据统计发生率为7%43%1,给糖尿病患者带来极大困扰。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亓鲁光教授,从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30多年,从基础到临床对糖尿病有独特的认识和研究,尤其在糖尿病瘙痒症的中医辨证论治方面有独特体会。1现代医学对于糖尿病瘙痒症的认识现状和治疗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可以肯定与患者的高血糖和血糖的电梯

7、式波动有很大关系。血糖快速升降时血浆渗透压的快速变化,经常的高血糖状态使皮肤表层细胞发生脱水效应、糖尿病皮肤微循环异常引起缺血缺氧、糖代谢失常,造成细胞膜功能障碍以及糖尿病神经功能紊乱使皮脂腺、汗腺分泌异常等都可以降低皮肤抵抗力并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导致皮肤瘙痒的发生2。目前瘙痒症的治疗主要是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局部瘙痒者给予止痒剂,全身瘙痒者给予抗组胺药物,合并有较为严重的神经病变和微血管病变者,使用改善微循环和营养神经的药物,但疗效往往不满意,且治疗周期长、复发率高。2中医对于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认识和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中医属“风瘙痒、痒风”等范!63··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8、2010年1月第10卷第1期畴。内经:“诸痛瘙痒,皆属于心诸痛为实,诸痒为虚。”外科证治全法:“痒风,遍身瘙痒,并无疥疮,搔之不止。”并提出治疗禁忌为“肝家血虚,燥热生风,不可妄投风药。”其发生外与风邪、热邪、湿邪等有关,内与气血相关。诸病源侯论·风:“风瘙痒者,是体虚受风,风入腠理,与血气相搏,而俱往来于皮肤之间,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故瘙痒也。”3亓鲁光教授防治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经验亓教授认为消渴是导致皮肤瘙痒的根源,消渴日久,五脏六腑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常,日久气血津液亏虚,脏腑失养,生风生燥热,风热、血热蕴于肌肤,不得疏泄,气血失和而痒;或血虚肝旺以致生风生燥,肤失濡养且风燥

9、逗留肌肤皮肉间,导致皮肤瘙痒。早期发病较急,体质较实,实证居多,治疗上以清热凉血解毒为主;至中晚期或老年体弱、病情迁延不愈者,多表现为气阴两虚,气虚血瘀,治疗上以扶正祛邪为主,同时益气养阴、活血祛瘀。亓教授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糖尿病皮肤瘙痒症常见中医证型如下:3.1热毒壅滞证皮疹鲜红,以上身及头面为多,皮肤瘙痒、疼痛,皮温增高,发热口渴,溲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浮数。治疗当清热解毒、凉血祛风,五味消毒饮加减。药物:银花藤30g、紫花地丁20g、野菊花15g、蒲公英20g、丹皮10g、僵蚕10g、山药30g、桑椹15g等。3.2湿热侵淫证患者体态较胖,皮肤鲜红或暗红,起水疱或脓疱,

10、瘙痒难忍,溃烂流液,结痂,常在进食辛辣厚味食品或劳累时发作,湿热下注则外阴瘙痒、潮湿、流脓,女性带下色黄、味臭,口臭,脘腹胀满,纳差,小便色黄,大便粘连,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治疗当清热运脾化湿,四妙散加减。药物:苍术15g、黄柏12g、怀牛膝30g、薏苡仁30g、山药30g、佩兰10g、鸡内金10g、丹皮10g、蜂房10g等。3.3肺脾气虚证全身皮肤瘙痒,消瘦,纳差,乏力,神疲体虚,面色淡白,苔白,脉细弱。治疗当益气健脾,玉屏风散加减。药物:黄芪30g、炒白术15g、防风10g、桑叶10g、丹皮10g、玄参10g、山药30g、黄精15g等。3.4肝风内动证全身皮肤瘙痒,烦躁不安,易怒,手足麻

11、木,舌质红,脉弦细。治疗当平肝息风,天麻钩藤汤加减。药物:明天麻15g、钩藤15g、桑叶10g、山药30g、丹参10g、川芎10g、桑椹15g、僵蚕10g、黄精10g、炒白术10g、夏枯草30g、荔枝核10g等。瘙痒甚者加白鲜皮、地肤子、丹皮、玄参等。3.5血虚肝旺证常见于老人,病程长,秋冬季节气候干燥,瘙痒加重,夜间为甚,抓痕血痂遍布,心烦急躁,夜寐不安,舌淡红,苔白,脉弦细。治疗当养血平肝、祛风润燥,地黄饮子或六味地黄丸加减。药物:五味子20g、生地10g、丹皮10g、玄参15g、山萸肉10g、女贞子15g、桑椹15g、山药30g等。3.6气阴两虚证口干喜饮,倦怠乏力,气短懒言,五心烦热,

12、溲赤便秘,皮疹暗红,或痒,舌红少津,少言,或舌体出现裂纹,脉细数。治疗当益气养阴祛风,生脉散加凉血祛风药。药物:明沙参30g、麦冬20g、生地15g、丹皮15g、玄参15g、紫花地丁30g、僵蚕10g、蛇蜕10g、山药30g、生黄芪30g、甘草3g等。4典型病例代某,女,67岁,住院号:187791。患者7年前发现血糖升高,长期使用诺和灵30R,血糖控制可。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皮肤瘙痒,瘙痒剧烈伴皮温增高,破溃处渗液结痂,逐渐出现全身皮肤瘙痒,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糖尿病皮肤瘙痒伴感染,给予口服、外搽、静脉等多途径治疗,但静脉用药后皮肤出现水肿、瘙痒加重,并对非那根、氨苄青霉素、头孢呋辛、穿

13、心莲等多种药物过敏。入院症见:消瘦,精神不振,身倦乏力,全身散在铜钱状红色皮损,并在四肢融合成片,皮损表面脱屑、结痂,基底部轻微水肿,皮温高,阵发性瘙痒,纳少,眠差,舌红少苔,脉眩滑。中医诊断:(1消渴,(2风瘙痒(气阴两虚,热毒壅滞;西医诊断:2型糖尿病,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继发泛发性湿疹。亓教授查后给予优泌乐5u三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临睡前来得时4u控制血糖,口服中药:黄芪30g、山药20g、桑椹10g、玄参10g、野菊花12g、鸡血藤20g、丹参12g、刺蒺藜15g。2周后瘙痒明显减轻,皮损颜色变浅,范围缩小,4周后痊愈。亓教授强调瘙痒症应始终在糖尿病整体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消渴虽然以阴虚燥热为特点,但临床上虚证多见,在辨证和治疗上应时时顾护正气,尤其注重补益脾气。“瘀血”是重要的病理产物,且贯穿消渴始终,皮肤局部干燥、脱屑、肌肤甲错、色素变性等都与络脉瘀阻、肌肤失养有关,与西医微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等病理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