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再思考_第1页
关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再思考_第2页
关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再思考_第3页
关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再思考_第4页
关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再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再思考摘要:文章简要回顾了国内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相关研究和现有的分级教学模式,认为目前国内的分级教学仍有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关于分级教学的定义仍有待统一和明确;研究视角有待进一步拓展;分级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优化。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分级教学模式;问题1 国内分级教学的兴起和发展据相关文献显示,国内较早践行分级教学的当属1985年上海交通大学,该校也一直是我国外语教育教学改革的重镇和主战场之一。王士先并于1986年在1986年第二期的外国语上发表了该校(上海交通大学)分级教学实施一年多的总结性论文。该校当时实施的分级教学对象为该校84级新生,依据的是教育部82/83级新生

2、进行的抽样测试试卷,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该校还在国内较早地加试了听力(所使用的是教育部81/82级2年级学生进行抽样测试的听力试题),从该校所实施的分级教学的规模来看,在当时国内高校来讲应当是比较大的,因为文中所涉及的分级教学中参加测试的学生人数多达1586人,从词汇、语法、综合填空和阅读等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较为周密而全面的测试,并辅之于高考成绩作为分级时的参照。文中作者详细而周密地论述了该校分级教学的依据、做法以及分级后的实际教学操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还从教材、教学管理和测试等角度对该校分级教学进行了全方位的考量和评价,甚至还细致入微地考虑到了排课等细节。尽管该文以今天的研究标准来考量仍显

3、青涩,但仍不失国内分级教学研究的先河之作,至少也算得上是国内较早专门论述分级教学实践的探索性文章之一,对现如今的分级教学仍有不少借鉴意义。2 国内现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分类概述国内外的研究集中探讨了英语分级教学的必要性、效果和实际问题,但针对分级教学的分级标准、方法和模式所做的探讨和研究并不多见。鉴于分级模式是整个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环节,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国内现有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分级模式有大致分类。1)按学生的英语成绩由高到低分层三个级别进行教学的三分法模式;2)将基础好的学生分流出来组建“提高班”,其他学生按自然班进行教学的“两分法之培优法模式”;3)将基础差

4、的学生分出来组成“帮困班”,其他学生仍按自然班进行教学的“两分法之帮困法”分级模式和4)分级+模块模式,即按学生总成绩分层两个或三个班级,然后在每个级别内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听、说、读、写不同模块来学习。必须指出的是,目前国内多数高校采用的是第一种分级模式,即三分法模式,其做法比较简单,易于操作,但由此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小觑。比如导致学生在教学中出现有的“吃不饱,饿得慌”,有的则“吃不了,消化不了”,尤其在听说教学和读写教学中受到比较明显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刘等提出了改建性的分级模式,提出按技能分级学习、按模块分层的新分级教学模块,并对其所在高校2007级入学新生做了尝试性的实践,认为,“按技

5、能分级学习”的分级教学模式“有效地突破了依据总分分级教学的局限性,符合学生的实际,并充分考虑了听力和阅读技能发展不均衡的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并大胆预见该模式将更有助于实现按技能分级教学学习、按模块分层上台阶的英语分级教学的目标。3 关于分级教学的补充以上就国内分级教学关于分级教学的相关研究做了进一步的理清和回顾,从中不难发现国内尚有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以便理清该项研究的理论架构和研究范式,进而提出更为科学系统的教学模式。集中体现在:1)关于分级教学的定义问题。如前所述,国内现有文献或公开发表的论文鲜有明确探讨分级教学定义的,以至于至今国内对分级教学的定义仍不是很确定和统一,且多数文章对分级

6、教学的定义避而不谈或语焉不详,之所以出现这样尴尬的局面,一个极为关键的原因就是国内学界似乎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对分级教学所依存的理论基础有所深入而全面的了解,因而缺少对分级教学理论源头的追溯和梳理。2)国内就分级教学研究的理论依据似乎仍较零散,多集中在以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说(i+1)理论为分级教学的主要理论依据。笔者就此曾在中国知网以“分级教学”和“理论依据”为关键词加以搜索(截至2010-1-21),结果大失所望,检索结果显示国内就分级教学的理论依据探讨的相关文献(尤其是国内公开发表的论文)和专著寥寥,多是就实施分级教学的必要性及如何实施分级教学展开论述,而极少有就分级教学研究的理论依据

7、做出比较全面而系统的总结和介绍,仅有极少数几篇,但为数不多的文章来看,其涉及的分级教学的理论依据总结无论从关注的视角还是研究的维度,以及概括本身的系统系都有待深化和扩展.而事关分级教学的理论依据这一源头的问题至今都语焉不详或是含糊不清的话,无疑将对分级教学在实施层面的科学性、有效性和系统性有着直接的制约作用。4 结语在进一步理清了国内有关分级教学研究和实践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笔者个人认为,国内分级教学应该顺应当前学术研究多元化和多维度多视角的趋势,特别是当前兴起并呈兴旺之势的认知语言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以及国内外耳语习得相关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我们完全有必要将分级教学纳入多维度、跨学科研

8、究范式下进行拓展深入研究。既然分级教学强调的是尊重学习者个性差异,那么我们完全有理由将学习者学习风格的相关研究及研究成果纳入分级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来,毕竟有关学习风格的探讨和研究也是基于学习者学习个性化差异的基础之上。遗憾的是,迄今为止笔者尚未发现国内分级教学在结合学习者学习风格实施分级教学。有关将学习风格纳入分级教学研究和实践的范畴的做法亟待深入探讨和检验。参考文献1Krashen,S.D.PrinciplesandPractice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NewYork:PergamonPressLtd.,1982.2HowardGardner.FramesofMind:TheTheoryofMultipleIntelligences.NewYork:BasicBooks,1983.3DianeLarsen-Freeman,MichaelH.LongAnintroductionto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Re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