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绝缘电阻的测量和质量判别_第1页
电缆绝缘电阻的测量和质量判别_第2页
电缆绝缘电阻的测量和质量判别_第3页
电缆绝缘电阻的测量和质量判别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缆绝缘电阻测量的安全技术方法及质量好坏的判别一、电缆绝缘电阻测量的安全技术方法1、 首先将安装好的电缆,充分放电后与其它设备在连接处拆下,将电缆接头擦拭干净,并与设备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2、测量摇表:1kv及以下的电缆用1kv兆欧表,1kv以上的电缆用2500v兆欧表。3、在有瓦斯的井下摇测电缆绝缘前,必须检查巷道周围10 米内瓦斯浓度低压0.5%方可进行遥测。4、测量时要先将摇表放平,摇动手把到额定转速此时指针应指向再减低转速,用导线短接正负极,指针应指向零,证明摇表正常。5、测量时应先测量A、 B、 C 三相对地绝缘电阻,在测量A、 B、 C 相间绝缘,最后测量地线对绝缘皮的绝缘。测量

2、时另一端安排专人看守,防止电缆相间接触或者接地。6、遥测时摇表手把的转动速度约 120r/min,并记录15s和60s的电缆电阻值,在遥测时间内,摇表转速要稳定。停止遥测前,应将表线与电缆的连接断开,以免电缆向摇表反充电,测量完毕需将电缆线芯对地放电。?7、电缆绝缘要求,新电缆1kv及以下不低于50MQ,6kv不低于100MQ。运行中的高压电缆绝缘一般不低于 50MQ,低压电缆一般不低于2MQ、电缆绝缘电阻质量好坏的判别1 一般的方法:电缆绝缘电阻质量的判别,分为电缆制造厂和工程中采取的方法。施工中一般常用的方法是:用手摇绝缘电阻表的方法测量和判别。电缆生产厂对电缆绝缘电阻质量的判别,一般采取

3、比较法,即用标准高阻与被测电缆 进行比较的方法。电缆绝缘电阻的参考数值为:1kV及以下电缆不小于0.5M Q/km10kV电缆不小于100MQ/km35kV不小于1000MQm2电缆绝缘电阻的正确判别方法2 . 1电缆制造厂测量电缆绝缘电阻的方法电力电缆出厂时,厂方同时提供一份测试报告。例如,某厂的测试报告有如下的内容:该电缆在20c时每千米的绝缘电阻为224MQ,即 224MQ 外m。必须明确224MQm是电缆绝缘电阻的换算值,不是电缆绝缘电阻的实际值。制造厂提供的电缆绝缘电阻换算值是这样求得的:在生产过程中,截取一段长度不小于10m的电缆,在温度为20 c的试验室内采取比较法,同标准高阻进

4、行比较而得出的。由于不同长度的试样电缆有不同的绝缘电阻值,为了统一尺度,国家标准规定换算到1km。换算公式为:RL=RXL式中:RL每千米电缆绝缘电阻的换算值,.km/IQRX试样电缆的绝缘电阻值,MQL 试样电缆的有效测量长度,km例如:试样电缆长10m ,绝缘电阻测量结果为22400M Q,则此电缆RX=22400 X 0.01=224(M.km)。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换算公式仅为换算需要而制订的,并不表示绝缘电阻和长度成线性反比例关系。例如:电缆测试报告中RX为224MQkm,则500m长度时不能认为绝缘电阻是448M Q (224 + 0.5)。2 2 施工时电缆绝缘电阻的测量及质量判别

5、电缆的绝缘电阻值是与结构、长度以及测量时的环境等因素有关的一个值。要规定个数值是比较困难的,因此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中 对电缆的绝缘电阻值不作规定。如何判别电缆的绝缘电阻是否合格呢 也下几点供参考:(1)、电缆的额定电压越高,其绝缘电阻越大。以交联聚乙烯电缆为例,其 20c时每千米的绝缘电阻换算值如表所示表:交联聚乙烯电缆最低绝缘电阻换算值电缆额定电压(kV)61035绝缘电阻换算值(MQ ?km100012003000由表可看出:相同绝缘材料的电缆,在相同长度下,额定电压越高,其绝缘电阻越大(2)、同种规格的电缆,长度越长,绝缘电阻越小。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不同长度的同 种规格电缆作绝缘电阻比较时,电缆必须处于相同环境、用同一电压等级的同一只绝缘电 阻表测量;止匕外,测量前,此电缆必须放电,测量结果才有效。(3)、同根电缆各根芯线对地绝缘及芯线间绝缘应接近。由于各根电缆芯线所处的情况相同,因此各根芯线对地的绝缘电阻应该接近,如果相差过大,这根电缆判为不合格。例如:芯线L1对地绝缘电阻为200MQ, L2对地为195MQ, L3若对地仅为50MQ ,显然L3绝缘有问题,这根电缆不能用。同样,芯线间的绝缘相差过大也不能用。(4)、电缆敷设前后绝缘电阻相差过大不能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