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考必修3复习提纲_第1页
小高考必修3复习提纲_第2页
小高考必修3复习提纲_第3页
小高考必修3复习提纲_第4页
小高考必修3复习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临门一脚句容三中高二生物学业水测试平必修3复习提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2.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细胞内液(2/3)体液 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3.体液之间关系: 血浆 细胞内液 组织液 淋巴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 体内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组织液 毛细血管壁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注:组织细胞 血浆 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淋巴 血细胞4.内环境=细胞外液5.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6.细胞外液

2、(内环境)的成分(1)血浆成分:水、无机盐、血液运送的物质包括各种营养物质(如葡萄糖)、各种代谢废物(如尿素)、气体(如O2、CO2);激素等。(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7.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1)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2)正常人的血液pH范围是7.357.45,缓冲物质是HCO32、HPO42等。(3)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左右8稳态:

3、是指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体液和免疫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配合,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9.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10.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11参与内环境稳态的系统:(1)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2)起调节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神经调节)、内分泌系统(体液调节)、免疫系统(免疫调节)1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3.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使细胞代谢紊乱

4、。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2.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3.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肌肉或腺体)】4.反射活动需要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5.神经元(神经细胞)(1)结构:细胞体 (2)功能:传递神经冲动 突起(树突和轴突)6.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和特点(3)传导形式: 电信号,也称神经冲动 (4)传导特点:双向传导(5)静息电位(外正内负) 动作电位(外负内正)7.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结构基础: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5、)(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神经递质来传递(4)传递特点:单向传递(即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5)单向传递的原因: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6)信号变化:突触: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突触前膜:电信号化学信号突触后膜:化学信号电信号8人脑的组成及各个部分的功能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 脑干:呼吸、心跳中枢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9.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这个区域叫言语区,分为:运动性语言中枢:S区。如果发生障碍不能讲话

6、,患运动性失语症听觉性语言中枢:H区。发生障碍不能听懂别人的话,患听觉性失语症视觉性语言中枢:V区。发生障碍,看不懂文字书写性语言中枢:W区。发生障碍,不能写字10. 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激素名称内分泌腺名称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生长激素垂 体促进生长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甲状腺激素垂 体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胰岛素胰岛B细胞降血糖(加速血糖氧化分解,促进血糖合成为糖原及脂肪等)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升血糖(促进肝糖原分解,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11. 血糖平衡的调节(1)人体正常血糖浓度:0.8-

7、1.2g/L(80-120mg/dl)三来: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 肝糖元的分解 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三去:氧化分解为CO2 H2O和能量 合成肝糖原、肌糖原 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等(2)参与血糖平衡调节的主要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3)胰岛素与胰高糖素相互拮抗作用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它们之间存在着反馈调节。促进 12.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1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14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15. 体液调节:激素、CO2等通过体

8、液传送的方式调节生命活动。(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4临门一脚16. 体温的调节(1)调节中枢:下丘脑 感觉中枢:大脑皮层(2)热量的来源:主要是骨骼肌和肝脏产热(3)热量的散出:主要是汗液蒸发和毛细血管散热(4)调节方式: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17水盐平衡调节 饮水不足、失水过多、食物过咸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 () (-)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 大脑皮层 垂体 抗利尿激素 产生渴觉 ()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主动饮水 ()尿量减少(1)调节中枢:下丘脑 感觉中枢:大脑皮层(2)参与调节的主要激素:抗利尿激素(分泌:下丘脑 释放:垂体 作用:促

9、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3)调节方式: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18.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神经系统的调节起主要作用)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免疫器官(如:扁桃体、淋巴结、骨髓、胸腺、脾等) 吞噬细胞19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细胞 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淋巴细胞 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免疫活性物质(如 :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 20. 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等 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杀菌物质(溶菌酶)、吞噬细胞21.免疫 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22抗

10、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细菌、病毒、癌细胞) 抗体:专门抗击抗原的蛋白质23. 体液免疫:(抗原没有进入细胞)增殖分化 记忆细胞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 相同抗原再次刺激浆细胞抗体24.细胞免疫:(抗原进入细胞) 记忆细胞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 相同抗原再次刺激 效应T细胞靶细胞(裂解死亡)a、产生抗体的细胞:浆细胞 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b、浆细胞来自于B细胞和记忆细胞; c、二次免疫的作用更强,速度更快。d、与靶细胞密切接触的细胞:效应T细胞e、抗原在细胞外(血液、组织液)需体液免疫,抗原在细胞内需细胞免疫f、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吞噬细胞既在非特异性

11、免疫中起作用也在特异性免疫中起作用。g、细胞免疫过程中无B细胞的参与;而T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又参与体液免疫25.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过敏反应: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2)自身免疫疾病: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3)免疫缺陷病:艾滋病(AIDS)艾滋病(AIDS)的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病原体:HIV病毒发病机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主要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植物的激素调节1. 生长素的发现过

12、程科学家及实验过程结论及分析光光达尔文实验:胚芽鞘生长弯曲与胚芽鞘尖端的相关性研究 光光 植物向光性与尖端有关 光光用锡纸罩住尖端 光光用锡纸罩住尖端以下部分 植物的感光部位在尖端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对下部产生影响,出现向光弯曲光光琼脂片光光詹森实验: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拜尔实验:黑暗中培养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琼脂块温特实验: 现象:A、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 B、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某种刺激的确是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的不均匀分布造成胚芽鞘尖端以下的部位弯向光源其他科学家:从人尿中分离出能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生长素的化学成分是吲

13、哚乙酸(IAA)(1) 在胚芽鞘中: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的尖端向光弯曲的部位:胚芽鞘尖端下部伸长区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生长素的产生与光照无关,光照影响的是生长素的分布(2)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原因:横向运输(只发生在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到形态学下端,不能倒运 运输方式:主动运输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 2.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原因:由于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从而造成向光弯曲3.植物激素的概念:植物体内产生,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有显

14、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4.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在植物体中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生长素的分布:植物体的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分5.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在一般情况下: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6.生长素作用两重性表现的具体实例:根的向地性 顶端优势:指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产生的原因:由顶芽形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顶芽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侧芽处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

15、长生产实践中:经常根据顶端优势的原理,进行果树整枝修剪,茶树摘心,棉花打顶,以增加分枝,提高产量7. 植物体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根芽茎8. 生长素的应用: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浸泡枝条下端,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 防止落花落果 获得无籽果实,例无籽蕃茄9. 其他植物激素植物激素种类合成部位主要作用赤霉素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或幼芽促进细胞伸长生长,解除休眠,促进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主要是根尖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根冠,萎蔫的叶片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萌发,促进叶、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植物的各个部位促进果实成熟,种群、群落、生态系统1.种群: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称。如

16、池塘中所有的鲤鱼等。群落: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如池塘中全部的生物等。生态系统: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与无机环境。2.种群的基本特征:种群密度(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3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影响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因素:性别比例,年龄组成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是:年龄组成4.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运动能力较弱的动物 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 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计数原则:相邻两边及夹角。(2)标志重捕法:适用于运动能力强的动物 5.年龄

17、组成(1)概念: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2)类型:类型种群构成特点发展趋势图示增长型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稳定型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 衰退型老年个体很多,幼年个体很少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6.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Nt= N0t条件: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连续增长;增长率不变适用范围:一般只适用于实验室条件下和种群迁入新的环境中最初一段时间(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条件:有限的环境中,种群密度

18、上升,种内个体间的竞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时,种群个体数量将不再增加;种群增长率变化:先上升后下降,在K/2时达到最大值,K时为0。应用: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减少和活动范围缩小,其K值变小,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提高K值,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降低其K值。7.环境容纳量(K值):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8.研究种群数量变动的意义(1)野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2)农林害虫的防治。9.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越靠近热带地区,单

19、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10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互利共生(如图甲):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互相从对方获利。如豆科植物和根瘤;寄生: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生物体表或体内,对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有害。如:植物和菟丝子;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绦虫和猪。竞争(如图丙):两种不同生物为争夺资源和空间而斗争。如:牛和羊,田里的水稻和杂草。捕食(如图乙):(斗争中最激烈的)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如:羊吃草,狼吃鹿。 11. 群落的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垂直方向上明显的分层现象。例如:森林植物的分层: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动物的垂直分层与食物和栖息空

20、间有关;植物的分层与光照有关。(2)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呈镶嵌分布。12. 群落的演替:(1)演替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2)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彻底消灭了的地方的演替。 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等。其过程为: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3)次生演替: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发生的演替。(4)演替的总趋势: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稳定性越来越高。(5)人

21、类活动的影响: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13.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14.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绝大多数动物,动物,包括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寄生动物 分解者: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还有蚯蚓,蜣螂等动物15.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此外,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分解者的作用是将动植物的遗体和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连接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个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16.食

22、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1)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 起点:生产者(第一营养级)(2)食物链(3)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可能有多条食物链,各个食物链并不是彼此分离的,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结的复杂营养关系,叫做食物网。(4)生物之间的关系:食物网中的不同种生物之间除了捕食关系外,还有竞争关系。17.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18.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1)能量流动的概念:是指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2)能量流动的过程 能量的输入: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能转化为生物体内的化学能,使太阳能输入到生态系统中。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所固定的太

23、阳能总量能量的传递(去向):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被下一营养级摄入; 一部分则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3)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4)能量流动的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能量流动的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在食物链(网)中的流动形式: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能量散失的

24、主要途径:呼吸作用, 主要形式:热能(5)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尽可能多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19.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物质循环的概念: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化学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物质”是指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 范围:生物圈;(2)物质循环的特点:具有全球性;循环性(3)碳循环碳存在形式:无机环境:CO2和碳酸盐; 生物群落:含碳有机物;过程a.生物群落中的含碳有机物回归到无机环境中

25、是通过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b. 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形式:CO2,;碳在生物群落内部循环形式:含碳有机物c.大气中CO2的“主要”来源:动植物的细胞呼吸、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d. 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光合作用温室效应 a.成因: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而形成。b.缓解温室效应的方法:一是减少CO2的释放;主要是减少化石燃料的作用,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替代化石能源;二是增加CO2的吸收量。主要是保护好森林和草原,大力提供植树造林。(4).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之间的异同不同点:在物质循环中,物质是被循环利

26、用的;能量在流经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而且是单向流动的,而不是循环流动。(物质可循环,能量不循环)联系: a.两者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b.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是推动物质循环的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20.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物理信息:光、声、热、电、磁等。如植物的向光性化学信息:性外激素、生物碱、有机酸等行为信息:动物求偶时的舞蹈(蜜蜂跳舞、孔雀开屏)(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 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目前控制生物危害的技术大致有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机械防治等。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利用对人类生存环境无污染的生物防治。 2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原因: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