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李白《对酒忆贺监二首》原文、译文及赏析(通用)_第1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李白《对酒忆贺监二首》原文、译文及赏析(通用)_第2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李白《对酒忆贺监二首》原文、译文及赏析(通用)_第3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李白《对酒忆贺监二首》原文、译文及赏析(通用)_第4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李白《对酒忆贺监二首》原文、译文及赏析(通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对酒忆贺监二首对酒忆贺监二首李白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译文】四明山中曾出现过一个狂客,他就是久负风流盛名的贺季真在长安头一次相见,他就称呼我为天上下凡的仙人。当初是喜爱杯中美酒的酒中仙,今日却已变成了松下尘。每想想起用盎龟换酒的情景,不禁就悲伤地泪滴沾巾。狂客贺先生回到四明,首先受到山阴道土的欢迎。御赐一池镜湖水,为您游赏在山光水色之中人已逝去仅余故居在,镜湖里空有朵朵荷花生。看到这些就使人感到人生渺茫如一场大梦,使我凄然伤

2、情【注释】贺监:即贺知章。唐肃宗为太子时,贺知章曾官太子宾客兼正授秘书监,故 诗题及序中以“贺监”、“太子宾客贺公”称之。窦蒙述书赋注:贺知章,天宝 年以年老上表,请入道,归乡里,特诏许之。知章以赢老乘舆而往,到会稽,无几 老终。九年冬十二月,诏日:“故越州千秋观道士贺知章,神清志逸,学富才雄,挺 会稽之美箭,蕴昆冈之良玉,故飞名仙省,侍讲龙楼。愿追二老之奇踪,克遂四明 之狂客。允协初志,脱落朝衣,驾青牛而不还,狎白鸥而长往。舟壑靡息,人壑两 亡,推旧之怀,有深追悼,宜加缈礼,式展哀荣,可赠兵部尚书。”金龟换酒:本事诗: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 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

3、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 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问日,由是声益光赫。“金龟”盖是所佩杂玩之类,非武后朝内外官所佩之金龟也。杨开庵因杜诗有“金鱼换酒”之句偶尔 相似,遂谓“白弱冠遇贺知章在中宗朝,未改武后之制”云云。考武后天授元年九 月。改内外官所佩鱼为龟。中宗神龙元年二月,诏文武官五品以上,依旧式佩鱼袋。 当是时,太白年未满十龄,何能与知章用遇于长安?又知章自开元以前,官不过太 常博士,品居从七,于例亦未得佩鱼。杨氏之说,殆未之考耶?四明:浙江旧宁波府的别称,以境内有四明山得名。四明山,在今浙江宁波 市西南。名山洞天福地记:四明山,周围一百八十里,名丹山赤水之

4、天,在明州。贺季真:即贺知章,季真是贺知章的字。 唐书:贺知章,字季真,越州永 兴人。性旷夷,善谈说,陆象先尝谓人曰:“季真清谈风流,吾一日不见,则鄙吝生 矣。”证圣初,擢进士超拔群类科,累迁太常博士。开元十三年,迁礼部侍郎,兼集 贤院学士。一日并谢。迁太子右庶子,充侍读,徙工部。肃宗为太子,知章迁宾客、 授秘书监。晚节尤诞放,邀嬉里巷,自号“四明狂客”。及秘书外监,每醉辄属词, 笔不停书,咸有可观,未始刊饬。善草隶,好事者具笔研从之,意有所惬,不复拒, 然纸才十数字,世传以为宝。谪仙人:被贬谪到人问来的仙人。杯中物:即洒。语出陶潜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松下尘:已亡故的意思,古时坟墓

5、上多植松柏,故云。语出释昙迁诗:“我住刊江侧,终为松下尘。”山阴:今浙江绍兴,贺知章的故乡。镜湖: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北麓。唐书:贺知章,天宝初病,梦游帝居, 数日寤,乃请为道士,还乡里,诏许之。以宅为千秋观而居,又求周宫湖数顷为放 生池,有诏赐镜湖刽川一曲。既行,帝赐诗,皇太子百官饯送。擢其子曾子为会稽 郡司马,赐绯鱼,使侍养。幼子亦听为道士。卒年八十六。沼:池塘,这里指镜湖。(11)故宅:据王琦李太白全集注引会稽志。唐贺秘监故宅在会稽县东北三里,遗址今已不存。施宿会稽志:唐贺秘监宅,在会稽县东北三里八十步,今天 长观是。【创作背景】贺知章,字季真,会稽永兴(今浙江萧山)人。性放旷,善谈笑,晚

6、年尤加纵 诞,邀嬉里巷,自号“四明狂客”及“秘书外监”,当时贤达皆倾慕之。天宝三载(744) 春正月,知章因病恍惚,乃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诏许之。又求周宫湖数顷 为放生池,有诏赐镜湖刽川一曲。临行,帝赐诗,皇太子及百官皆饯送执别。李白 当时写有送贺监归四明应制及送贺宾客归越二诗。贺知章回乡后不久便去 世了,卒年八十六。这两首诗是在贺知章去世之后的天宝六载(747),李白游会稽时悼念贺知章而作的。唐人孟栗本事诗记载:“李太白初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 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赏者数四,号为 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问日,由是称誉光赫。”这段

7、记载与李白的自序 大同小异,“金龟换酒”的故事。在当时传为美谈。李白与贺知章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其中除了 “称誉光赫”的感激之情外,最 根本的原因,还是他们在性格及爱好上有共同之处:一是性格放旷纵诞,二是工诗 善书法,三是嗜酒如命。故杜甫饮中八仙歌说:“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 底眠”;“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同贺知章相识之初,正是李白充满浪漫幻想之时。尽管李白怀抱宏伟的理想,希望 完全凭借个人的才能以布衣直取卿相,但名声显赫的贺知章对于他的称誉褒奖,事 实上也就更加容易引起世人对于李白的重视。这一点对于李白来说,应该是刻骨铭 心的。就在贺知章辞官

8、归里的这一年三月,李白似乎也失去了依靠,遭谗受谤,帝用 疏之。一切理想和希望遂亦破灭,最终也只得满怀悲愤,挥泪离开了长安。大宝六载(747),李白往会稽凭吊贺知章,回首往事,对洒思人,昔日的欢乐,今日的悲 辛,一时涌上心头,诗人不免“怅然有怀”,写下了这两首诗【赏析】第一首以“金龟换酒”事为中心,追忆与贺知章的情谊。“四明有狂客,风流贺 季真。”宁波府志:“四明山发自天台,屹峙于郡治之坤隅,上有二百八十峰,绵 亘明、越、台三州之境,为三十六洞天之一。”会稽记亦载:“县南有四明山,高 峰迭云,连岫蔽日。”贺知章家于此,故自号“四明狂客”。“风流”二字,本陆象先 语,旧唐书卷一九。引陆氏语云:“贺

9、兄言论倜傥,真可谓风流之士。吾与子弟 离阔,都不思之,一日不见贺兄,则鄙吝生矣。”可见李白用“风流”二字,并非仅 仅用以形容贺知章的言谈风姿,而且还带有无限的思念之情。始二句点明所忆之人, 接下来回忆:“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此二句所言之事已见诗序。“昔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 一言昔,一言今。“昔好杯中物”概括了贺知章 一生的嗜好一一酒。李白在写这两首诗之后,还有重忆一首诗云:“欲向江东去, 定将谁举杯?稽山无贺老,却棹酒船回。”似乎李白与贺知章情谊的凝聚点就在于 “酒”。而贺知章也的确是离不开酒的,前引杜甫饮中八仙歌也说明了这一点。 “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金龟换酒”,可以说是李

10、白与贺知章交往中最难以忘 怀的一幕。这里的“换酒处”与下旬的“却忆”是倒装句,本应为:”却忆金龟换酒处”,但诗人为了强调“金龟换酒”事,以突出贺知章那豪爽的性格和对友情的倾心, 方作如此安排。今日对酒,诗人难免会想起昔日“长安一相见”的情形,也更不会 忘记“金龟换酒”那令人惬意的一幕;尤其是当诗人在今与昔的反复对比与追忆中, 其中也不排斥诗人自身的遭际,不能不倍加思念这位曾有知遇之恩的亡友,不能不 泪盈满巾。第二首从贺知章归乡后着笔,进一步抒发诗人内心的怀念与悲凄之情。“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土迎。”贺知章是“请为道士还乡里”,故云“道士迎。二句虽同为遥 忆,但前句实写,后句虚拟。“归”、“迎”二

11、字概括了贺知章还乡的整个过程,容量 极大。“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贺知章归乡时,皇帝曾下诏,将镜湖刽川一曲 赐于他,作为放生池。“为君台沼荣”,即为这一片池塘增添了荣耀和光彩。以上四句平平道来,似无深意,但它却很自然地把读者带回到了当初长安送别 的场面,更令人不禁想起李白当时赠行的两首诗:“久辞荣禄遂初衣,曾向长生说息 机。真诀自从茅氏得,恩波应阻洞庭归。”(送贺监归四明应制)“镜湖流水漾清波, 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送贺宾客归越)完全是 一种乐观的、恭贺的态度。对于贺知章来说,这种“辞荣禄”而“遂初衣”的结局, 的确是功成身退、荣归乡里。而这正是李白所羡慕、

12、所追求的。但诗人感情一转:“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可以想象,如果贺知章还在世的话,此时二人的相聚,应该是怎样的情形。“荷花生”不仅点明了此行的季节,而且还带有无限的情韵,尤其是“空有”二字,更 准确地传达出了诗人那深深的思念之情。睹物思人,对洒怀人,往事历历在目,然 而“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如幻似梦般的往事,空余故宅的现实,不仅有睹物 思人、对洒怀人之念,也更有萧条异代、物是人非之感,这一切,不能不令人落泪 沾巾、凄然伤情。这两首诗在艺术上主要采用了今昔对比的手法,随着镜头的一再转换,展现出 诗人抚今追昔、感慨万千的心绪。第一首前四句着重对昔日的追忆,但后四句却是 在今一一昔、今一一

13、昔的反复重迭之中,来加强感情的抒发。第二首前四句言昔, 后四句言今,同样是在对比之中展示出诗人那极不平静的心绪。这一手法的运用, 无疑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明代诗论家陆时雍本着“绝去形容,独标真素”(诗镜总论)的论诗宗旨,对唐代五言古诗,包括杜甫在内,基本上持否定态度,而唯独李白颇得赞许。他在诗 镜总论中说:“观五言古于唐,此犹求二代之瑚琏于汉世也。古人情深,而唐以意 索之,一不得也;古人象远,而唐以景逼之,二不得也;古人法变,而唐以格律之, 三不得也;古人色真,而唐以巧绘之,四不得也;古人貌厚,而唐以姣饰之,五不 得也;古人气凝,而唐以佻乘之,六不得也;古人言简,而唐以好尽之,七不得也; 古人作用盘礴,而唐以径出之,八不得也。虽以子美雄材,亦踣跋于此而不得进矣。 庶几者其太白乎?意远寄而不迫,体安雅而不烦,言简要而有归,局卷舒而自得。离 合变化,有阮籍之遗踪;寄托深长,有汉魏之委致。”陆氏的见解未免过于偏激,但 李白的对酒忆贺监这一类诗,的确具有上述特征,从而带有“绝去旧形容,独 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