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语文岳阳楼记教案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语文岳阳楼记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教学目标1.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认识作者、写作背景及文体特征;能够背诵课文; 揣摩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2.通过朗读继续提高诵读能力,品味意境;3.感受作者胸襟、抱负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政治理想,引发对人生的思考、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借鉴。教学重点:积累文言知识,背诵课文,理解文章写景抒情、对比表现主旨的特点。教学难点:领会文章中名言警句的深刻内涵以及作者的志趣。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读
2、创设情境说感受1.运用多媒体,播放古典音乐,出示岳阳楼图片,并提问:"同学们,你认识这座建筑吗?它有什么特点? 如果你此刻站在这座高楼上,你会想到些什么?"让几位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感受。总结:大家会有不同的想法,是因为大家有着不一样的生活经历,范仲淹作为封建时代有志文人士大夫的代表,面对此情此景,他又想到了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和范老先生一起做一次洞庭之旅,真切的去感受,去聆听作者拳拳心语!2.背景资料展示。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与范仲淹、岳阳楼相关的资料,教师补充,互相交流。(二)理读整体感知理思路1.在预习的基础上,给学生3分钟的时间分享收获与问题,并不
3、能解决的问题归纳列出。2.学生自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己疏通文义,画出句读。如有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解决。教师巡视,帮助解决疑难。点拨:指导明确重点词句。注意通假字(具、属)、词类活用(先、后)和古今异义(气象、微)的现象。3.示范朗读,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在文中进行批注,归纳段意,理清文章脉络。点拨:(1)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2)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产生的两种不同感受。(3)借对"古仁人之心"的探求,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4)点明作"记"的时间。(三)析读品
4、析内化读真情总结学生在上一环节归纳出的问题,以及本课重点而又不易解决的问题一并列出,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精读课文,并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讨论,引导逐个解决。1.滕子京遭贬,不忘重修岳阳楼表现了什么?2.文中没有详细描写岳阳楼,原因何在?3.课文三、四两段文字描绘了洞庭湖哪两幅画面?4.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5."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本文是如何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点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作
5、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领会本文寓情于景、卒章显志的写作技巧。第二课时(一)回顾忆整体析局部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岳阳楼记,谁简单介绍一下那里的美景以及作者的感受?自由发言,共同回顾。那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作者是具体怎么把岳阳楼写的如此壮美的。(二)品读含英咀华品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好的词句,仔细品味。点拨:体会"衔远山,吞长江"一句中"衔""吞"二字形象地写出山在湖中,湖蓄江水的壮阔气象,把静止的景物写活了,人格化了。"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
6、暮冥冥,虎啸猿啼。" 这段文字运用四字句,层层渲染,渐次铺叙,极力描绘出一幅阴冷的画面,读后给人一种天昏地暗、阴风惨惨的感觉等。2.体会本文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简单介绍骈句、散句的形式特点。提问:本文的句式又是如何骈散结合的?学生思考,并分小组讨论。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具体做出总结。3. 竞赛朗读,尤其注意节奏和语调,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学生互评,看谁能读出文章的感染力。4.配乐齐读,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三)扩读畅所欲言话感悟1.感受主旨,讨论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分组讨论,自由发言。(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什么意思?现实生活中应该怎么做?(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你是如何理解的?点拨:深入感受作者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政治抱负,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培养"以天下为己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高尚品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