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行业_营改增_对电信企业税负的影响_第1页
电信行业_营改增_对电信企业税负的影响_第2页
电信行业_营改增_对电信企业税负的影响_第3页
电信行业_营改增_对电信企业税负的影响_第4页
电信行业_营改增_对电信企业税负的影响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信行业“营改增”对电信企业税负的影响曾璐a ,刘曜b( 重庆邮电大学 a 移通学院,重庆 401520; b 经济管理学院,重庆 400065)内容提要:“营改增”的一项重要目的是消除重复征税,使改革行业的整体税负不增加或略有下降。电信行业即将进行“营改 增”的改革。通过分析一家具体电信企业,发现在“营改增”初期,可能出现税负不降反增的情况,影响企业利润。究其原因,有增 值税专用发票取得困难、企业视同销售情形较多、原有固定资产投资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增值税管理成本较高等。为此,电信企 业应从管理发票、优化业务、积极更新固定资产、降低管理成本等方面做好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营改增”。关键词:

2、营改增; 电信行业; 税负; 影响; 对策中图分类号:F62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3 4161( 2014) 01 0112 04 DOI: 10 13483 / j cnki kfyj 2014 01 027一、问题的提出1954 年法国开征增值税,由于这项税种解决了重复征税的 问题,所以国际上其他国家也相继采用1。1979 年我国引入增 值税,最初仅在部分地区和部分货物试行。1984 年在全国范围 内对机器等 12 类货物征收增值税。1994 年我国税制改革后,依 然在第三产业保留了营业税,并且主要作为地方税存在,对调动 地方发展第三产业的积极性起到了较好的作用。经过近 2

3、0 年发展,营业税的负面作用扩大,严重制约了产 业的分工细化、服务业的发展以及企业的转型升级。因为在营 业税下,每经过一道环节,都会对企业营业额全额征税。随着我 国工业化的深入推进,现行税制的整体框架中,增值税与营业税 并存导致的问题日益突出,对现行税制进行改革显得非常有 必要2 3。2011 年 3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 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 “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相应调减营 业税等税收。”2011 年 11 月,国务院批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简 称“营改增”) 试点方案。2012 年 1 月 1 日起,上海交通运输业和 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改增”试点。截至 20

4、12 年 12 月,经国 务院批准的上海、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广东 9 省市“营改增”试点地区新旧税制转换全部完成。截至 2013 年8 月 1 日,“营 改增”范 围推广到全国试行。至今,交 通运输业 “营改增”试点已经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电信业进行“营改增”已 开始倒计时。那么,在电信行业实行营业税改增值税,会对电信企业产生 何种影响,特别是企业的税负有没有如预期的降低,企业需要从 哪些方面做好应对准备,是具备一定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论题。二、研究现状现阶段研究“营改增”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已进行试点的物流 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4 5。周艳6 基于原营业税纳税人确认 为增

5、值税纳税人时确认身份的不同,对物流企业“营改增”后税 负变动进行了分析。吴惠婷7 从交通运输企业个案入手,发现 “营改增”后出现短期税负增大的可能。现阶段对电信企业“营改增”进行研究的文献并不太多,究 其原因,主要是电信行业“营改增”改革较其他服务行业晚,相关 研究相对较少。余友河8 分析了“营改增”对电信企业收入、成 本、利润指标的影响,但影响的具体数值、额度无具体测量。许 懿9认为影响电信企业收入及利润的因素较多、作用机制较为 复杂,所以“营改增”对电信企业税负的影响可增可减。陈刚10 对我国三大运营商 2012 年营业收入数据进行了测算,认为如果 不提高现行电信服务售价,“营改增”将导致

6、电信企业收入下降、 税负增加,但作者做出此结论没有考虑增值税的可抵扣项目。对“营改增”后企业税负变动的结论主要集中在三种意见: 一种是增加,一 种是减少,还有一种是依情况可增可 减11 13。 袁雪飞14从企业税负角度分析,认为试点企业的减税效应与企 业的规模和行业密切相关。田志伟15 从税负影响的时期分析, 指出“营改增”对增值税扩围行业会造成短期税负下降、长期税 负上升的情况。三、“营改增”后电信企业税负变动实证分析× × 电信企业是由中央管理、国家控股的特大型国有通信 企业,本文选取 × × 电信企业 2011 年财务数据做测算。首先,对 

7、5; × 电信企业 2011 年费用组成比例做结构分析,112具体结果见表 1。费用项目金额( 亿元)比例折旧摊销646 9050 00%人工成本355 2027 46%劳务租赁18 981 47%金融保险业支出1 520 12%代维支出90 577 00%渠道代理支出133 0210 28%集中服务支出3 340 26%号百服务支出7 830 61%国际业务支出3 880 30%不动产支出32 502 50%合计1293 74100 00%表 1× × 电信企业 2011 年费用组成及比例57 57% ,因此需要考虑如何加强管理,保证投资的 可 抵 扣 项目表

8、3× × 电信企业固定资产可抵扣项目估算项目金额( 亿元)比例现行可抵设备364 0754 89%现代服务业试点后可抵17 802 68%可抵扣小计381 8757 57%建筑业安装支出202 3030 50%其他支出79 1511 93%不可抵小计281 4542 43%合计663 42100 00%从表 1 可以看出,× × 电信企业的费用项目中,折旧摊销占 到了 50% ,为费用项目中所占比例最高的一项。除此以外,人工 成本和渠道代理支出为排名第二和第三的费用项目。这三项费 用的总和达到了 88% 。在这三项费用项目中,因“营改增”可能 会影响到的

9、是固定资产购进的进项抵扣和渠道代理支出的进项 抵扣。进项抵扣有严格的票据要求,所以在表 2 中分析 × × 电 信企业各项支出项目有无可抵扣凭证。表 2× × 电信企业支出项目可否抵扣分类支出项目金额( 亿元)有凭证无凭证金额比例金额比例客户维护支出208 71144 6019 87%64 118 81%邮电支出148 74139 6119 19%9 131 25%成本项支出196 1697 9913 47%98 1713 49%其中: 动力费97 1454 757 53%42 395 83%工料材料支出42 5126 263 61%16 252 23%

10、其他56 5116 982 33%39 535 43%广告宣传支出57 2236 665 04%20 562 83%动产修理支出44 6325 793 54%18 842 59%管理类支出44 976 220 85%38 755 33%系统集成支出10 025 580 77%4 440 61%积分兑换支出4 081 880 26%2 200 30%销售费用支出8 311 810 25%6 500 89%其他4 791 580 22%3 210 44%合计727 63461 7263 46%256 9136 54%表 2 中的数据显示,36 54% 的支出项目并无可抵扣的专用 凭证或无法取得可抵

11、扣的专用凭证。没有可抵扣的专用凭证的 支出项目是不能进行增值税抵扣的,这一部分支出的税负就得 企业自行承担。进一步,我们分析进项税中固定资产可抵扣项目及金额比 例,见表 3 所示。从表 3 中可以看出,若交通运输业、部分现代服务业及邮电 通讯业 全 国 试 点,可抵扣固定资产占固 定资产投资总额的 均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实现进项税额充分抵扣; 若全行业试 点,建筑业也将纳入 试点范围,建筑业安装支出取得合格抵扣 凭证,则可抵扣比例将由 57 57% 上升至 88 07% 。实际上,由 于表 2 中分析的公司成本费用项目中不可抵扣综合比例为 36 54% ,固定资产投资可抵扣比例会由于部分供应商

12、 ( 合 作 商) 不具备一般纳税人资质无法取得合法抵扣凭证,实 际可抵 扣比例会降低。根据现行增值税政策,以 × × 电信企业 2011 年的静态数据 进行模拟测算。测算前提:( 1) 保持公司收支静态、适用增值税税率 11% 。( 2) 销项税额以会计收入为基础计算,不调整现行业务收费 标准。( 3) 进项税额以省公司填报发票信息为基础,不动产不可抵 扣进项税,动产一次性全额抵扣。( 4) 区分三种情况进行试点,一种为邮电通信业全国试点, 一种为邮电通信业、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全国试点,一 种为全行业试点。( 5) 从电信企业实际缴纳税负和实现利润两个维度测量企

13、业税负。在三种不同试点基础上税金的测算结果如图 1 所示,利润 的测算结果如图 2 所示。图 1 三种试点情况下税金的变动情况图 1 和图 2 的测算结果显示: 在三种试点情况下,“营改增” 后企业实际缴纳的税金都出现了增加,利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 降。而在这三种情况下,当全行业都纳入试点范围时,税金的增 幅最小,其利润受到的影响也最小即下降最少。增值税从理论上说属于价外税,不会增加中间企业的税负,113图 2 三种试点情况下利润的变动情况实际税负是由最终环节的消费者承担。但此次分析的结果显 示,电信企业执行试点政策后出现税负增加,与改革的初衷 不 符。下面进一步分析电信企业“营改增”初期实际税

14、负与理论设 想出现偏差的原因。四、电信企业在“营改增”初期出现税负加重的原因在“营改增”之前我国电信行业的流转税主要纳入营业税体在“营改增”初期,电信企业不能迅速调整原有套餐业务。对原 套餐业务中包含无偿赠送业务的,按增值税相关规定,无偿赠送 业务会视同销售业务缴纳增值税,增加应纳增值税税额计算公 式中的销项税额。而电信企业并未对无偿赠送业务收费,所以 这也是前面数据测算出的结果出现税负增加的原因之一。“营 改增”之前,电信企业捆绑赠送业务,按营业税政策规定适用 3% 的营业税率,同时赠送实物不征收增值税,进项税不允许抵扣。 试点后,赠送终端等实物被认定为视同销售,需要按市场价格缴 纳增值税,

15、电信企业实际用自有资金缴纳的税费增加。( 三) “营改增”初期原有固定资产投资的进项税额成为沉 没成本2009 年 1 月 1 日,我国增值税进行了转型改革,从生产型增 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在消费型增值税下,企业外购或自制 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可以进行抵扣,这对刺激投资、促进产业结 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有积极效应。电信企业在“营改增”之后购进 的固定资产可以抵扣进项税额,但在“营改增”之前的固定资产 投资折算的进项税额就成为沉没成本,不能纳入抵扣项。与一系。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新兴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日益加快, 开始就属于增值税纳税人的企业相比,经过增值税扩围才成为企业的经营方式多种多样,电信服务也

16、朝着多元化发展。改变电 信行业营业税和增值税并存带来的税负计算、征收问题显得刻不 容缓。“营改增”从理论上讲能起到避免重复征税、促使市场细化 与分工、完善和延伸二、三产业增值税抵扣链条、改善我国税收环 境等益处。但是,前文分析中出现“营改增”初期电信企业实际缴 纳税负增加、实现利润减少的情形,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一) “营改增”初期增值税专用发票获取困难“营改增”后,可抵扣项目能否充分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 行抵扣,直接影响税金支出和成本费用高低。因为没有增值税 专用发票而不能抵扣,就意味着企业成本费用增加,进而影响企 业效益。从此种意义上讲,电信企业不能及时获取用于抵扣的 增值税专用发票会

17、导致企业实际负担的税负增加。“营改增”改革有一个时间表,进行试点的行业、地区是逐步 放开的。在初期,必然存在电信企业要和非增值税纳税人打交 道而导致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情形。目前,电信企业对 供应商、合作商是否为增值税纳税人无法控制,且对于自身接收 发票的类型、时间无太多主动权,这些都会影响电信企业能否及 时拿到可用于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的进项抵扣性质 要求企业必须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经过认证才能抵扣进项 税,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严格,开具、保管和使用不当后果严重, 甚至可能承担法律责任。在“营改增”后,电信企业只有取得增 值税专用发票并及时认证才能实现抵扣,否则将多缴税款,多计 成

18、本费用,影响企业效益。( 二) “营改增”初期销项税额增大对于没有进出口业务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而言,应纳增值 税税额有一个简单的计算公式,即: 企业应纳增值税税额 = 当期 销项税额 当期进项税额。如果企业销项税额增大,应纳增值 税税额也会增加。一般说来,销项税额与企业销售额成正比。销项税额的增增值税纳税人的电信企业整体税负水平明显增高。对电信企业 而言,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较大,但这些初始投资在“营改 增”之前界以完成。这部分投资所涉及的进项税额数额巨大,不 能进行抵扣,也会使电信企业在“营改增”初期税负水平较高。( 四) “营改增”初期电信企业管理成本增加“营改增”后,电信企业为适应增值

19、税运转的相关要求,需要 改变原有的一些会计核算方法,增加增值税发票管理的相关软 件,对相关会计人员、业务人员进行培训,围绕增值税流程建立 健全增值税管理制度。电信企业运营形式与之前相比会比较烦 琐,管理难度加大。“营改增”后对企业现行管理架构、业 务结 构、运营模式、关联交易等产生重大冲击,必将显著增加企业的 管理成本,进而影响企业利润。五、电信企业应对“营改增”的具体措施现代企业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在实现企业价值 的基础上尽可能多赚利润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对电 信企业而言,结合“营改增”的契机,顺势而行,在适应国家政策 要求的同时,尽量减轻自身税负,提升企业效益,可以从以下

20、几 个方面多加考虑。( 一) 加强专用发票管理,增加可抵扣金额完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是降低纳税风险的重要措施 之一。一方面,电信企业作为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要严格遵守现 行增值税相关规定,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的抵扣项目 进行认证,争取尽早抵扣。在“营改增”后,电信企业要尽可能与 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或虽不具备一般纳税人资格但能提供增值 税专用发票的供应商、合作商打交道。当然,在“营改增”初期, 由于对方转型时间不明确,可能会对电信企业的税负有所影响, 但长远看来,如果全行业试点,长期税负会有所下降。另一方面,电信企业作为其他企业的供货商,也要完善自身加意味着销售额的增加,对企业效益而言是

21、一个利好项。但是, 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能力,开具合法、合规的增值税专 用发114票,让更多具备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企业选择自身作为供应商。 具体说来,电信企业的市场部与财务部应根据网点规模、客户数量和网点分布的情况,合理布局防伪税控开票机,满足客户 要求,防范涉 税风险。对于电信企业的自有营业厅、合 作营业 厅、网上营业厅,应建立开具、换取、邮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 流程及制度; 对个人消费者做好发票形式改变的宣传预案; 所有值税管理带来的收益会超过成本。六、结 语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我国税制改革的重大举措,对我国经 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税制体制完善有着深远影响。 虽然增值税的税制原理从

22、理论上说不会增加中间企业的税负, 但在“营改增”初期,电信企业有可能出现税负增加的情况。“营相关部门,应尽量选择具有一般纳税人资质的供应商或合作商, 改增”试点范围的大小会影响电信企业增值税可抵扣项目的金并对其信息进行标识、登记; 在与具备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供应 商、合作商签订合同时,应增加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条款; 企 业应制定发票报账、审核、认证、传递规程,宣传贯彻增值税专用 发票抵扣政策。( 二) 优化业务,适应增值税相关规定针对电信企业存在较多的视同销售业务,电信企业的市场 部门需要梳理现行套餐,对捆绑业务的套餐促销方案进行优化。 市场部门优化捆绑业务促销方案后,需要与相关部门协同修改

23、计费系统和会计核算方法,使其符合增值税有关折扣销售的 规定。在电信企业业务中,存在适用不同增值税税率的项目,如果 企业不加区分,按税法规定,一律从高征收。因此,电信企业应 将涉及不同税率的业务进行区分,对其计费规则及系统进行调 整、改造,明确区分不同税率项目,即使在一个套餐中,账单、发 票也需分别列示不同税率项目的金额、税率等信息,以此达到降 低企业整体税负水平的目的。对政策没有明确的新兴业务,电信企业应主动与税务机关 确认适用何种税率。若沟通后政策能明确,电信企业可以经营 该项业务; 若政策不能明确,建议电信企业从主业中将该部分业 务尽量转移至专业化公司,以获取更多的税收政策优惠。在电信企业

24、经营的国际业务中,应明确哪些国际业务可以 适用零税率。对于零税率的国际业务,需适用免抵退税政策,建额,电信企业获取与管理专用发票能力会影响当期实际缴纳税 金的多少,电信企业原有投资规模影响着企业再次更新固定资 产的时间与规模,进而影响企业效益。但是,从长期看来,只要 电信企业从管理发票、优化业务、积极更新固定资产、降低管理 成本等方面做好准备,降低企业长期税负水平、提高企业经营利 润是完全可能的。参考文献:1 Michael Keen,Ben Lockwood The value added tax: Its causes and conse- quencesJ Journal of Deve

25、lopment Economics,2009,92 ( 2) : 138 1512 刘明,程莹,欧阳华生 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的政策性见解J 现代 财经,2011( 4) : 15 223 孙玉栋,马勋 关于我国全面推开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思考J 中国 人民大学学报,2008( 3) : 61 674 伍岚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湖南地区物流企业的影响分析J 财会 研究,2012( 23) : 39 415 刘松颖“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企业税负的影响及对策分析以北 京某大型国有物流集团为例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 S2) : 24 256 周艳 浅议“营改增”对物流企业的影响J 财会研究,2012( 18 ) : 54 567 吴惠婷 营改增试点对交通运输企业的影 响J 财会月刊,2012( 23) : 49 518 余友河 营改增对电信企业的影响研究J 现代商业,2013( 2) : 589 许 懿 浅 谈“营 改 增 ”对 电 信 企 业 的 影 响J 企 业 导 报,2013议电信企业建立国际业务的内部管理规程,明确退免税的主体, ( 4) : 121加强国际业务应税凭证的管理。( 三) 利用固定资产更新,获取税收效益10 陈刚“营改增”对电信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 通信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