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_第1页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_第2页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时间:20XX-08-07栏目:语文论文习作讲评是师生之间交流思想,及时反馈习作的指导结果与提高批改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在学生完成习作并经过 教师批改后进行的,是对学生一次作文训练的二次指导。那 么如何优化习作讲评流程,更有效地发挥它的作用呢?一、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批注知道改在哪里随着作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大部分老师已充分 认识到“教师命题学生写,学生习作教师改,学生习作重改 不重评”所存在的弊端,在评改学生习作时,能把学生放在 主动地位上,做到多批少改,批有启发,改有示范,更多地 留给学生自主时空。这样在讲评课上,学生的自主评改就有 了发挥

2、的余地。课上,首先应引导学生读懂老师的批注,包 括眉批、总批、修改符号。从眉批中了解老师所指出的字、 词、句、段等方面的优缺点,从总批中领悟老师对习作是否 符合本单元习作要求的评判,从老师的修改符号中学习怎样 规范地修改习作。二、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听取别人的意见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点,是提高课堂主体参与 效率,拓宽学生情感交流渠道的重要方法。在作文讲评课上,采取小组合作评改,可以克服教师讲评带来的 “一锅炒”、“一第2页共6页刀切”、“一言堂”的弊端1. 互读互评,听取合作伙伴的意见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由于受年龄、思维水平的限制, 在认识能力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包括

3、自己的文章,自我评价的能力较差,但对别人的行为包括别 人的文章,却比较容易发现毛病。根据这一特点,讲评中, 可组织学生在学习小组中相互传阅习作,互读互评。在小组 合作中,可组织写同一题材或相近题材的同学根据他人习作, 讲讲各自不同的经历、感受。如“记一项活动”的习作,有 不少同学写到夏季游泳活动,评讲时,要让这些同学针对别 人的习作,讲讲各自不同的经历,让学生在群体互补中把活 动说具体,又能交流在不同水域中(大海、小河、游泳池等) 的感受。2. 教师巡视,即时进行指导美国专门从事中小学写作教学的格雷夫斯教授认为:“师生之间的正常磋商才是真正的写作教学的基础。”为此, 在学生小组合作评议中,教师

4、要以与学生平等的身份出现在 课堂上,参与各小组的讨论,对各组中争论较多的话题要认 真倾听,同时要因文因人而异地适时点拨,满足学生的即时 求援需要。教师的参与,不要厚此薄彼,对各小组要一视同 仁,使教师真正成为各小组的一员。三、让学生在班级交流中汲取成功的例子在学生小组合作讲评的基础上,教师应联系班级学生和 习作实际,把各小组推荐的习作和同学的意见放在班级中进 行交流,让学生汲取别人的成功经验。1 .交流让学生悟到怎样写好本次习作的例子小学生由于受各自的认识水平和表达能力限制,在每次 习作训练中所暴露出来的、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但这些问题不可能在每次讲评时都涉及到,也不可能通过一 两次

5、讲评就都能得到解决。因此,在讲评时,可紧扣每次习 作训练的基本要求,针对学生习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选择 成功的例子在班级中交流。如在第七册第四单元“讲述一张 家庭照的故事或发生在家庭成员中的一件事”这一次习作, 通过批改,了解到由于是回忆往事,有不少学生习作存在着 内容简单、描写失真的毛病。因此在讲评时,针对这一毛病 选择一篇较切合习作提示要求的优秀习作,让学生对照“家庭照”进行阅读,弓I导学生针对习作中写到的主要事情,各 抒己见,让学生从交流的例子中汲取别人的成功经验,找到 学习的榜样。2.交流让学生悟到怎样进行二次习作的例子习作交流在顾及全体学生的同时,还应有所侧重地偏向 对中下生的指导。教学中,可选择一些带有特殊意义的例子(如学生选材比较新颖、符合本地实际,但例子中缺漏却较 多等)在班上进行交流。这种习作交流,可采用对比的方法 进行讲评,即通过同一学生修改前后的两篇习作进行对比, 侧重让学生欣赏经习作者及小组集体评改后的习作,让学生 感受到“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心理学认为,小学生对获得成功并能带来愉快的事物感 兴趣,并在内心起激励作用,于是对这事情就会更加关心, 想再做一次。因此,在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班级交流获得一 次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应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放手让 学生参照老师和同学们的修改意见,结合自己原有的体会进 行二次习作,这样才能扎实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