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2 串讲(课堂PPT)_第1页
高一化学必修2 串讲(课堂PPT)_第2页
高一化学必修2 串讲(课堂PPT)_第3页
高一化学必修2 串讲(课堂PPT)_第4页
高一化学必修2 串讲(课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高一化学必修2知识串讲2一、学会用元素周期律引领一、学会用元素周期律引领 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 3【落实】【落实】 记忆和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根据最记忆和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根据最高化合价和负化合价书写相关化合物的化学式高化合价和负化合价书写相关化合物的化学式 比较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强弱比较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强弱4 建立可比关系建立可比关系同周期、同主族同周期、同主族 元素性质比较元素性质比较金属性、非金属性金属性、非金属性比较单质的还原性或氧化性的强弱比较单质的还原性或氧化性的强弱 例:碱金属的还原性例:碱金属的还原性 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卤素单质的

2、氧化性比较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较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较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碱性的强弱比较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碱性的强弱1. 1. 利用元素周期表进行元素(物质)利用元素周期表进行元素(物质)性质比较性质比较52 2、元素(物质)推断、元素(物质)推断 根据原子结构、化学键根据原子结构、化学键 根据周期表位置根据周期表位置 根据化学式、化合价根据化学式、化合价 根据特征性质、反应现象、反应条件等根据特征性质、反应现象、反应条件等63 3、化学键、化学键 知道各种化学键的存在,判断化学键类型知道各种化学键的存在,判断化学键类型 会书写和识别常见物质的电子式会书写和识别常见物质的电子式7共价键共

3、价键离子键8二、建立化学反应观,二、建立化学反应观,理解能量转换理解能量转换 9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化学键的变化化学键的变化( (断裂与形成断裂与形成) )速率与限度速率与限度反应条件的控制反应条件的控制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反应体系的能量变化反应体系的能量变化( (化学能转化化学能转化) )通常表现通常表现 设计转化设计转化(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热热 能能 电电 能能 引起引起吸热反应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放热反应( (燃烧等燃烧等) ) 应应 用用火火 电电 化学电池化学电池传统电池传统电池新型电池新型电池应应 用用转化转化( (火电站火电站) ) 10吸收吸收 放出放

4、出物物质质中中的的化化学学能能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化学键的改变化学键的改变反应物中化学键的断反应物中化学键的断裂裂: _能量能量生成物中化学键的形生成物中化学键的形成成: _能量能量转化途径转化途径热能热能燃烧燃烧其他反应其他反应火电火电化学电源化学电源电能电能转化形式转化形式变化原因变化原因直接应用直接应用转化转化111 1、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概念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概念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与物质能量的关系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与物质能量的关系 微观角度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微观角度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实例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5、实例12 1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1E1E2 反应吸收能量反应吸收能量E1E2 反应释放能量反应释放能量吸收能量吸收能量 E1反应物反应物生成物生成物旧化学键断裂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形成新化学键形成释放能量释放能量 E213化学反应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化学反应与热能的相互转化2放热反应放热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 放出能量放出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低 吸热反应吸热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 吸收能量吸收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低 14常见的放热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物质与氧气的反应物质与氧气的反应燃料的燃烧燃料的燃烧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酸反应

6、活泼金属与水反应活泼金属与水反应生石灰与水反应生石灰与水反应大部分化合反应大部分化合反应15常见的吸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C、H2、CO 作还原剂的反应作还原剂的反应Fe + H2O( (g) )大部分分解反应大部分分解反应Ba( (OH) )2 8H2O + NH4Cl16间接间接: 化学能化学能 热能热能 机械能机械能 电能电能燃烧燃烧蒸汽蒸汽发电机发电机直接直接:原电池原电池 1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1装置装置2 2、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7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构成原电池的条件2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化学能化学能 电能电能( (1) )电极:电极: 负负 极极

7、 正正 极极 ( (发生氧化反应发生氧化反应) ) ( (发生还原反应发生还原反应) )e- -18( (2) )电解质溶液:导电作用。电解质溶液:导电作用。( (3) )闭合电路。闭合电路。19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3负极负极( (Zn) ): Zn - - 2e- - = Zn2+ ( (氧化反应氧化反应) ) 正极正极( (Cu) ): 2H+ + 2e- - = H2( (还原反应还原反应) ) 20 1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 (均取正值

8、均取正值) )来表示。来表示。1反应速率单位:反应速率单位:mol/(/(L min) )或或 mol/(/(L s) )v( (B) ) = c( (B) )t 注意:注意:1. 反应速率要指明具体物质并取正值;反应速率要指明具体物质并取正值; 2. 指平均速率。指平均速率。3 3、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和限度、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和限度 21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一般因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一般因素2内因内因: 物质的结构等物质的结构等外因外因: 外部条件外部条件温度温度: 温度高,反应速率快温度高,反应速率快催化剂催化剂: 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2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其他

9、因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 固体的表面积:增大固体的接触面积,能提高反应固体的表面积:增大固体的接触面积,能提高反应速率。速率。 反应物的状态:液态或气态比固态反应速率快。反应物的状态:液态或气态比固态反应速率快。 溶液的浓度:增大溶液浓度,增大反应速率。溶液的浓度:增大溶液浓度,增大反应速率。323三、生活中的重要有机化合物三、生活中的重要有机化合物 24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烃烃烃的衍生物烃的衍生物糖类、油脂、蛋白质糖类、油脂、蛋白质烷烃烷烃 甲烷甲烷( (CH4) )烯烃烯烃 乙烯乙烯( (CH2 = CH2) )*芳香烃芳香烃 苯苯( ( ) )乙醇乙醇( (CH3 CH2 OH

10、) )乙酸乙酸( (CH3 COH) )O 25 同系物同系物 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多个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多个 CH2 原子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特点:结构相似、具有相同的通式特点:结构相似、具有相同的通式, 组成相差组成相差若干若干 “CH2原子团原子团” 的分子式的分子式, 化学性质相似。化学性质相似。 烷烃的通式:烷烃的通式:CnH2n + 2 26烷烃的物理性质随碳原子数增加呈现规律性变化烷烃的物理性质随碳原子数增加呈现规律性变化甲烷甲烷乙烷乙烷丙烷丙烷丁烷丁烷戊烷戊烷癸烷癸烷十七烷十七烷CH4C2H6C3H8C4H10C5H12C10H2

11、2C17H36气气液液固固逐逐渐渐升升高高逐逐渐渐增增大大状态状态熔点、沸点熔点、沸点 密度密度27 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叫做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 特点: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物理性质也不同。特点: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物理性质也不同。戊烷的三种同分异构体戊烷的三种同分异构体281 1、有机物的结构特征、有机物的结构特征 C C HHHH乙烯的分子是平面型结构乙烯的分子是平面型结构

12、H H C H H甲烷的结构式甲烷的结构式29CCCCCCHHHHHH苯分子结构式苯分子结构式 H C C OHH|HH|H乙醇分子结构式乙醇分子结构式 乙酸分子结构式乙酸分子结构式 CH3 C O HO 30l取代反应取代反应: 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CH4 + Cl2 CH3Cl + HCll加成反应加成反应: 有机物分子中的双键有机物分子中的双键( (或三键或三键) )两端的碳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化合物的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化合物的反应。反应。光光

13、 CH2 CH2 + Br2 C2H4Br22 2、性质和反应类型、性质和反应类型 31l酯化反应酯化反应: 酸与醇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酸与醇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CH3COOH + HOC2H5 CH3COOCH2CH3 + H2Ol 氧化反应:有机物加氧氧化反应:有机物加氧( (O) )或去氢或去氢( (H) )的反应,如燃的反应,如燃烧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乙醇催化氧化等。烧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乙醇催化氧化等。C2H4 + 3O2 2CO2 + 2H2O浓硫酸浓硫酸点燃点燃32l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甲烷 稳定性:通常状况下比较稳定,与强酸、强稳定性

14、:通常状况下比较稳定,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不发生化学反应。碱、强氧化剂不发生化学反应。 氧化反应氧化反应: : CH4 + 2O2 CO2 + 2H2O点燃点燃 卤代反应:卤代反应:33 氧化反应氧化反应 a. a. 可燃性可燃性 b. b. 乙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加成反应加成反应l来自石油的来自石油的乙烯乙烯34决定决定决定决定结构结构 性质性质 苯的特殊结构苯的特殊结构苯的特殊性质苯的特殊性质 烷烷 烃烃烯烯 烃烃取代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加成反应苯分子具有平面正六边型结构。苯分子具有平面正六边型结构。l 来自石油和煤的来自石油和煤的苯苯35 难氧化难

15、氧化( (但可燃但可燃) ) 易取代易取代(卤代、硝化卤代、硝化) 可加成可加成36l酒中的主要成分酒中的主要成分乙醇乙醇 羟基羟基( (OH) )是乙醇的官能团,它决定了乙醇的是乙醇的官能团,它决定了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主要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37 置换反应置换反应38 氧化反应氧化反应 a. a. 燃烧燃烧 b. b. 催化氧化催化氧化 c. c. 强氧化剂氧化强氧化剂氧化 置换反应置换反应39l食醋中的主要成分食醋中的主要成分乙酸乙酸40油状、有香油状、有香味、比水轻味、比水轻 酯化反应酯化反应CH3COOH + HOC2H5 CH3COOCH2CH3+ H2O 浓硫酸浓硫酸

16、乙酸的酸性乙酸的酸性;酸性强弱:酸性强弱:CH3COOHH2CO3l食醋中的主要成分食醋中的主要成分乙酸乙酸41a. 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催化剂、吸水剂。催化剂、吸水剂。 b.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什么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什么?溶解未反应的乙醇、中和乙酸、减小酯在其中的溶解。溶解未反应的乙醇、中和乙酸、减小酯在其中的溶解。 c. 饱和碳酸钠溶液上方的导管为什么要恰好在液面上饱和碳酸钠溶液上方的导管为什么要恰好在液面上?防止饱和碳酸钠溶液倒吸。防止饱和碳酸钠溶液倒吸。 42分类分类组成元素组成元素代表物代表物代表物分子代表物分子糖糖类类单糖单糖C、H、O葡萄糖、果糖葡萄糖、

17、果糖C6H12O6双糖双糖C、H、O蔗糖、麦芽糖蔗糖、麦芽糖C12H22O11多糖多糖C、H、O淀粉、纤维素淀粉、纤维素( (C6H10O5) )n油油脂脂油油C、H、O植物油植物油不饱和高级脂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肪酸、甘油酯脂脂C、H、O动物脂肪动物脂肪饱和高级脂肪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酸、甘油酯蛋白质蛋白质C、H、ON、P、S酶、肌肉、酶、肌肉、毛发毛发氨基酸连接成氨基酸连接成的高分子的高分子l基本营养物质基本营养物质43 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a. 糖类、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特性特性. 葡萄糖的特征反应葡萄糖的特征反应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与

18、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 ( (还原性还原性) ) 现象现象: 砖红色沉淀砖红色沉淀. 淀粉的特征反应淀粉的特征反应淀粉遇碘变蓝淀粉遇碘变蓝. 蛋白质的特征反应蛋白质的特征反应颜色反应颜色反应 现象现象: 硝酸使蛋白质变黄硝酸使蛋白质变黄 烧焦时有羽毛味烧焦时有羽毛味44b. 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共性共性营养物质营养物质水解条件水解条件水解产物水解产物糖类糖类稀酸催化稀酸催化葡萄糖或果糖葡萄糖或果糖油脂油脂酸或碱催化酸或碱催化甘油甘油( (丙三醇丙三醇) )和高级脂肪酸和高级脂肪酸( (盐盐) )蛋白质蛋白质酶催化酶催化氨基酸氨基酸45c. 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应

19、用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应用营养物质营养物质存存 在在应应 用用糖糖类类葡萄糖葡萄糖水果、蔬菜、水果、蔬菜、血液血液动物能源的重要来源,食动物能源的重要来源,食品加工、医疗输液、合成品加工、医疗输液、合成药品等药品等蔗蔗 糖糖 甘蔗、甜菜等甘蔗、甜菜等 食用食用淀淀 粉粉植物的种子和植物的种子和块茎块茎食物、生产葡萄糖和酒精食物、生产葡萄糖和酒精纤维素纤维素食物茎、叶和食物茎、叶和果皮果皮帮助消化、造纸、制造人帮助消化、造纸、制造人造纤维造纤维46c. 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应用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应用营养物质营养物质存存 在在应应 用用油油 脂脂种子、动物皮种子、动物皮下组织、植物下组织、植物油

20、、脂肪油、脂肪提供能量,保持体温、保提供能量,保持体温、保护内脏器官护内脏器官蛋白质蛋白质肉、动物皮、肉、动物皮、毛发、蚕丝、毛发、蚕丝、酶酶提供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提供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促进身体发育,制作服装、促进身体发育,制作服装、药材、食品、塑料,酶作药材、食品、塑料,酶作催化剂催化剂续表续表47四、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四、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 48获得有获得有用物质用物质金属冶炼金属冶炼从海水中获取有用物质从海水中获取有用物质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石油炼制、聚乙烯石油炼制、聚乙烯煤的干馏、气化和液化煤的干馏、气化和液化天然气化工天然气化工491. 金属冶炼方法金属冶

21、炼方法电解法电解法热还原法热还原法热分解法热分解法K Ca Na Mg AlZn Fe Sn Pb( (H) ) Cu Hg Ag弱弱强强50原子能原子能发电业发电业海水淡海水淡化工厂化工厂制盐制盐工业工业食食盐盐氯碱氯碱工业工业氯氯有关有关工业工业海水海水浓盐水浓盐水镁工业镁工业烧结镁烧结镁烧烧 碱碱有关工业有关工业水水浓盐水浓盐水钾工业钾工业钾钾 盐盐溴工业溴工业溴溴有关工业有关工业氢氢有关工业有关工业2. 海水综合利用联合工业体系海水综合利用联合工业体系51海海 水水日晒日晒食盐食盐水水饱和食盐水饱和食盐水电解电解Cl2NaOHH2熔融电解熔融电解NaCl2TiCl4TiK,Na 合金合

22、金( (快中子反应堆热交换剂快中子反应堆热交换剂) )( (造纸、制造纸、制肥皂等肥皂等) )NH3、CO2H2ONaHCO3 Na2CO3食卤食卤Br2过滤过滤Mg(OH)2( (富集的方法富集的方法) )MgOMgCl2熔融熔融电解电解MgCl2( (焰火,照明弹焰火,照明弹) )K52l工业法从海水中提取溴工业法从海水中提取溴通入通入 Cl2浓缩海水浓缩海水溴单质溴单质氢溴酸氢溴酸单质溴单质溴2NaBr + Cl2 = Br2 + 2NaCl2H2O + Br2 + SO2 = H2SO4 + 2HBr2HBr + Cl2 = Br2 + 2HCl通入通入 Cl2通入空气,通入空气,SO

23、2 吸收吸收53l工业法从海水中提取镁工业法从海水中提取镁543. 海水淡化的方法海水淡化的方法 ( (1) )蒸馏法蒸馏法 ( (2) )电渗析法电渗析法 ( (3) )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554. 煤的综合利用煤的综合利用 干馏:将煤隔绝空气加高温使之分解,得到焦炉干馏:将煤隔绝空气加高温使之分解,得到焦炉煤气、煤焦油和焦炭。煤气、煤焦油和焦炭。 气化:气化:C( (s) ) + H2O( (g) ) CO( (g) )+ H2( (g) ) 液化:直接液化:使煤与氢气作用生成液体燃料;液化:直接液化:使煤与氢气作用生成液体燃料; 间接液化:先转化为一氧化碳和氢气,再在催化剂间接液化:先转化为一氧化碳和氢气,再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等。作用下合成甲醇等。高温高温56 5.石油的综合利用石油的综合利用过过 程程原原 理理原原 料料产品及用途产品及用途分馏分馏利用加热和冷凝,把利用加热和冷凝,把石油分成不同沸点范石油分成不同沸点范围的产物围的产物原油原油石油气、汽油、石油气、汽油、煤油、石蜡油、煤油、石蜡油、润滑油、重油等润滑油、重油等催化裂化催化裂化在一定条件下使用催在一定条件下使用催化剂并加热,把相对化剂并加热,把相对分子质量大、沸点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