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林黛玉.doc_第1页
《红楼梦》林黛玉.doc_第2页
《红楼梦》林黛玉.doc_第3页
《红楼梦》林黛玉.doc_第4页
《红楼梦》林黛玉.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红楼梦林黛玉林黛玉,曹雪芹笔下的忧伤女子,也许是前世的因缘,注定了她一生的悲剧;也许是今生的无奈,注定了她泪眼涟涟;也 许是命中的安排,注定了“玉带林中挂”。林黛玉,她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红楼众女子中绝对痴情的女子。她用整个的 生命去追求真爱,视爱情为生命全部的她最终却在镜花水月的爱 情幻想里,含恨而去。林黛玉就是这样一个奇女子,她迷离、梦 幻、病态、柔弱、高雅、忧郁,用全部的生命演绎着人生的悲剧。、凄凉孤独的身世之悲前世的因缘,注定了林黛玉一生的凄婉哀愁。 林黛玉正是绛珠草的化身,而贾宝玉正是那赤瑕宫神瑛侍者。为报答灌溉之 情,黛玉要将她一生的眼泪还他!若是今生不见他也罢,黛玉好 歹能

2、平平淡淡、安安康康地走过一生。偏偏地,命运的安排,还 是将他们遇见了。自遇见了他,黛玉的泪水就未曾断过,直到香 消玉损,直到泪干命尽。前世的因缘,注定了她是逃不脱愁海的。 而今生命运的坎坷,又注定了黛玉一辈子的孤独无助。林黛玉,本是出生于豪门。其父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本贯姑苏人氏,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 然而,遗憾的是“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偏又于去 岁死了。虽有几房姬妾,奈他命中无子,亦无可如何之事。今只 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夫妻无子,故爱 如珍宝,且又见他聪明清秀,便也欲使他读书识得几个字,不过 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幼时

3、的黛玉,是幸福而快 乐的,聪慧的她是父母心头的宝贝。然而,这样的快乐是极其短暂的。 在黛玉还没有来得及真切地体验幸福的天伦之乐时, 母亲便撒手人寰,留下丈夫和幼小 的女儿一一黛玉。对一般的孩子来说,失去了母亲,就是失去了 温暖的依靠。而对于体弱多病的黛玉来说, 她更是多么需要母亲 那温暖的怀抱啊!可是,无奈的,这是命运的安排,谁也无法左 右!年近四十,内心凄凉的林如海,不得不作出决定:让黛玉投 奔外祖母去。二、不入世俗的性格之悲 林黛玉,出生豪门,可自小失去父母,寄人篱下。这样的生活经历和成长环境,使得她的性格必然与世俗格格不入。 因为 是出生豪门,她的身上自然有贵族身上那种特有的傲慢和高贵。

4、可又因为是孤儿,寄人篱下,她又比一般人更自尊敏感,也比一 般人更喜欢争强好胜,显示自己的才力。正因为这样的性格,在 贾府里她既不得下人之心,也不讨主子欢喜。因此,在这复杂的 大家庭里,她必然是处处碰壁,处处受伤的。初到荣国府时,林黛玉留神地观看着一切, 彬彬有礼地应接着一切。她似乎谨记着母亲的遗言:“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 因此,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步路”起初如此地谨小慎微的林黛玉, 后来便不再这么做了。很快地,她就给荣国府的人们,留下了“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 印象。原来,她初来时的那种“留心”、“在意”等,都只不过 是“恐被人耻笑了去”。自父母双双离逝后,她在荣

5、国府里的处境,更是难堪了。她深知自己不过是一个无家可归的孤儿罢了。她越发变得孤高、 自尊了。那傲慢的外衣下,掩饰不住她内心深处的自卑。她心高 气傲、她多疑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 她惟恐有人对她怀有歧视和 轻蔑。周瑞家的送来了两枝宫花, 她首先注意的不是它的“维妙 新巧”,而是是否“别人不挑剩下的”。她就是这样自己折磨着 自己纤细的身体和脆弱的心灵。三、忧伤高雅的才情之悲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没有才学的女子,没有独立的思想,因为能屈于命运的安排,或许能获得幸 福的人生。幸福,有时只是一种内心的满足。如此说来,没有才 学,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李清照,才气横天,然而,她的人生 却“

6、怎一个愁字了得”!林黛玉,绝对可以堪称是一个诗化的才女。她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她不但读四书,而且喜欢读西厢记、桃花扇、牡丹亭等,对于许多名家诗人的作品,不仅熟读成诵,且有 研究体会。她作诗才思敏捷、新颖独特。她的诗歌,能作得如此之好,不仅是因为她的聪慧和博学,更是因为,她是用心灵去感 受生命中事物。即便那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等极为平常的事物, 都能触动她的情思,写下惊人之作。如此之高的才情,带给她的, 究竟是快乐,还是悲伤,究竟是幸福,还是祸害?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咏白海棠这首诗,既写尽

7、了海棠的神韵,亦倾诉了她少女的衷情。尤其“娇羞默默同谁诉” 一句, 最为传神。这既是对海棠神韵的 描摹,也是自我心灵的独白,她有刻骨铭心之言,但由于环境的 压迫和圭寸建意识的束缚,就是对同生共命的紫鹃、 甚至对知音贾 宝玉,也羞于启齿,只有闷在心里,自己煎熬。这样的诗,更充 分地表现了黛玉的孤独、寂寞和痛苦。林黛玉,是一个用心灵写诗的才女。她把自己的灵魂,也融进了诗歌的境界中。用诗歌诉说内心的痛苦和忧愁, 用诗歌感 叹生命的无常与无奈。四、镜花水月的爱情之悲 爱情,是林黛玉生命的全部。这么一个孤傲的女子,不屑功名,不屑利禄,她是红楼众女子中性情最真,用情最深的一个。她执着地追求着自己的爱情,

8、毅然成为封建的叛逆者。 她和贾宝 玉的爱情经历了太多的曲折, 然而终究是镜花水月,一场泪水相 伴的美梦,如烟似雾,去卩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们一见钟情。初次见面,林黛玉看贾宝玉,看到了“万种情思”;贾宝玉看林黛玉,看到了“心较比干多一窍”。初次 见面,他们觉得彼此是熟人,似曾相识。也许是因为前世,他们 在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早已相识, 早已结下深情厚意。但更多的是因为,处于青春期少男少女的林黛玉和贾宝玉,他们都是对方心 里理想的异性形象。林黛玉的字,就是贾宝玉起的。贾宝玉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林黛玉眉尖若蹙,用这两个 字,岂不妙哉!这样的名字,其实也将预示着,未来的他们烦恼 多于欢乐。

9、贾宝玉初次见到了林黛玉, 就上演惊心动魄的摔玉一 幕,众人慌乱。而当晚,林黛玉便开始为他流泪了。在贾宝玉的 要求下,贾宝玉与林黛玉住在一个空间里了。从此以后,两人日 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爱情的故事,也拉开了序幕林黛玉对贾宝玉掏胭脂的毛病, 并不指责,反而嘱咐他干这些事,不要带出幌子;林黛玉从未要求贾宝玉求取功名,入仕 为官,也从不对贾宝玉说那些“混帐话”。她对宝玉是真正的理 解和关心。他们的心灵相通,他们是天生的一对有情人。贾宝玉读西厢记,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吹过,把树上的桃花吹下一大半来, 落得满身、满书、满地皆是。贾宝玉惟怕脚步把花践踏了,兜了那花瓣,抖在池内。那花瓣浮 在

10、水面,漂漂荡荡,竟流出了沁芳闸去了。这时,却遇见了来葬 花的黛玉。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同样的爱花,爱那纯洁的生 命。贾宝玉引用唱词,“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这一场相会,他们一同葬花,显露了他们共同的志趣;这一场相会,给了林黛玉一个展现内心情窦的机会,贾宝玉的及其 推荐的会真记,拨动了少女黛玉的春心。他们的爱情,正式 萌芽。然而,从一开始,他们的爱情,就含着对青春短暂、人生 无常的感叹,就像易落的桃花、易逝的春光。也许,真正的爱情, 从来就与苦愁相伴因为彼此相爱,却又没有正式交心。扑朔的情感总在折磨着一对真心相爱的情人。贾宝玉玉林黛玉,因为亲密,就要求更 亲密。则不免又求全

11、之毁、不虞之隙。追求完美的黛玉,眼里是 容不得沙子的。她嫉妒着情敌薛宝钗,她害怕也担忧贾宝玉有了 姐姐便忘了妹妹。于是,怄气、冲撞、苦闷,成了他们爱情生活 的重要内容。林黛玉也有些痴病的,也每用假情试探。就因为她以为贾宝玉也将真心隐瞒了起来,只用假意。如此两人原本是一个心, 但多生了枝叶,反弄成两个心了。求近之心,反弄成疏远。爱情 的折磨,黛玉越发心碎。流不尽的泪水,是真的为了还他前世的 恩情。柔弱的身躯,岂能承受如此之重的心灵负担!综观林黛玉的一生,是痛苦的、忧伤的、悲剧的一生。她的人生悲剧,是性格的悲剧,是爱情的悲剧。这样的悲剧人生, 是命运的安排,更是封建礼教制压的结果。曹雪芹,他的人生命运就是悲剧性的。他爱所有的女儿,同情所有女儿的生命。他“见了女儿便清爽”,可是女儿的生命 终究逃不脱封建礼教的压制。林黛玉,是他笔下最美丽的女子,是金陵十二钗之首。林黛玉的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