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努力促进甘肃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_第1页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努力促进甘肃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_第2页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努力促进甘肃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_第3页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努力促进甘肃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_第4页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努力促进甘肃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摘要:文章对过去五年及2010年甘肃省各级财政部门取得的显著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对2011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甘肃省的财政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关键词:财政工作评价要求“十一五”期间,甘肃省各级财政部门在甘肃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保运转、促发展、惠民生、推改革,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我省经济社会实现协调稳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由2005的12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54亿元,年均增长23%;大口径财政收入由255亿元增加到745亿元,年均增长24%;财政支出由429亿元增加到1467亿元,年均增长28%。与此同时,财政支出

2、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五年前,用于“吃饭”和用于发展办事大致各占一半,而现在,财政支出用于“吃饭”的只占1/4,用于发展办事的资金占到3/4,基本完成了由“吃饭财政”到“发展财政”的过渡。更为重要的是,近年来,我省财政发展思路和工作理念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不仅对财政,也对全局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种转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注重服务大局,发展意识明显增强。全省各级财政部门积极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认真贯彻省委提出的“四抓三支撑”总体工作思路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把支持经济发展和优化发展环境作为财政工作的重要任务,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

3、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投入力度,全力保障铁路、公路、机场建设等一批事关全省发展全局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需要。充分运用财政政策和工具,努力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重点项目建设上来;积极引进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不断扩大建设资金规模;成功发行中期票据,争取中央财政代发地方政府债券,有效缓解了全省建设资金匮乏、投资强度和密度严重不足的矛盾,促进了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特别是近两年,用于支持经济发展的资金同比增长均在30%以上。财政在大力支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自身发展奠定了财源基础,形成了良性循环,促进了财政收入的快速稳定增长。二是注重强化职能,责任意识明显增强。甘肃省各级财税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4、,全面贯彻执行甘肃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措施得力,态度坚决,并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主动为省委、省政府出主意、想办法,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超前谋划,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瞻性进一步增强。同时,强化制度建设,特别是针对以往预算追加过多、市县多头要钱的现象,进一步规范报批程序,明确规定对预算执行中确需追加的事项,一律上报省政府批准后办理;对市县一般性专项经费管理,严格执行总额控制,有效促进了财政规范化管理。对中央出台的重大政策,及时深入研究,吃透吃准精神,积极主动与部委衔接,争取中央政策支持和各类项目资金倾斜,为全省加快发展、解决社会问题提供必要的财力保障。20

5、10年,中央财政对甘肃省各类补助达到1022亿元,突破千亿元大关,是甘肃省地方收入的近3倍。另外,“512”地震及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后,财政部门反应迅速,启动紧急预案,立即下达应急救灾资金,积极争取中央扶持政策,与有关部门一道及时出台受灾群众安置补助政策和资金物资管理办法,并适时开展财政监督检查,跟踪问效,有力地支持了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的顺利进行。三是注重以人为本,民生意识明显增强。全省各级财政部门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大力压缩一般性公共支出,切实将财力向困难群众倾斜,向基层倾斜,向“三农”倾斜,向社会事业倾斜,全力保障改善民生以及各项重点支出需要。健全完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努力促进

6、甘肃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刘伟平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加大对市县财政补助力度,有效缓解基层财政困难,增强了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保障能力。落实惠农“四补贴”政策,支持促进农民增收“六大行动”,不断改善农村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努力增加教育投入,促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十一五”期间,全省财政用于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就业、文化体育等涉及民生方面的支出总量逐年大幅增长,均达到或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比例,年均递增32.9%,仅2010年就达820亿元,占全年支出的56%。另外,针对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最直接最现

7、实的利益问题,财政部门每年都组织调研,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大部分都被采纳,列为当年省委省政府兴办的实事,并想方设法筹措资金,确保落实到位。这些惠民政策措施力度大、范围广、影响深,既覆盖城市又覆盖农村,使广大群众得到了真正实惠,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四是注重深化改革,创新意识明显增强。调整完善了省以下财政体制,进一步理顺省与市(州、直管县之间财政分配关系。积极稳妥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实行“乡财县管”、“村财乡管”管理模式。在全省范围内推行了惠农财政补贴“一册明、一折统”发放方式改革,确保中央和省上的各项惠农资金实实在在地落到农民手中。调整完善乡镇财政职能,

8、强化了基层乡镇财政管理。同时,部门预算改革不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全面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序开展,非税收入收缴改革逐步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得到切实加强,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企业改制工作成效明显,监督检查力度不断加大,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显著提高。回顾过去的五年,甘肃省各级财税、财务部门聚精会神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付出了辛勤努力和汗水,取得了丰硕成果和显著成效。这既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科学决策,也是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及广大财政、财务工作者咬定目标不动摇,奋力拼搏不懈怠的结果。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圆满完成既定的预算收支任务,起好步、开好头,对于顺利实现未来五年发

9、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强化措施,增收节支,确保完成今年预算收支任务未来五年,是我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支持甘肃发展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战略,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围绕“十二五”发展,省委十一届十次全委会议提出了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总目标。这是省委基于对我省面临的发展形势进行科学分析和判断,顺应全省人民求发展的迫切愿望而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部署。财政部门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综合管理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立足发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效壮大财政实力,狠抓增收节支,确保完成全年预算收支任务,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实现跨越

10、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对此,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一定要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决不能因为近年来我省经济发展较快,财政收支大幅度增长就放松了预算执行管理。必须常抓不懈,切实抓出成效。(一强化征管促增收,圆满完成预算收入任务加强财政收入征管,是财政管理的源头,离开这一点,其它各项工作都无从谈起。这些年,我省收入征管工作逐步趋于规范,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各级财税部门要继续加大征管力度,认真清理各类税收优惠政策,严格清缴缓欠税款和压缩陈欠,依法加强各类潜力税源和零散税源管理,严厉打击偷税、漏税、骗税行为,积极推行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电子缴库改革,努力实现税收收入应收尽收。大力推行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

11、将仍在预算外管理的各项收入逐项目、逐单位进行清缴,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实行综合财政管理。同时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出借、出租和国有土地、矿产资源有偿出让收入征收管理。需要强调的是,在强化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方面,一定要找准突破口。现在一些执收执罚单位擅自设立过渡账户,滞留应缴财政资金的问题依然比较严重,这不仅造成财政资金体外循环,也不利于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推进廉政建设。因此,各级财政部门要会同纪检监察部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下大力清理归并各类过渡性账户。对于一些确实需要设立的,也要采取措施将收入及时收缴财政,不能长期滞留,努力形成收入规范、及时足额入库并有效监控的长效机制,

12、确保圆满完成年初确定的预算收入任务。(二厉行节约调结构,全力保障重点支出需要现在,全省的财力和过去相比增加了不少,但是我们要办的事情更多,许多领域都需要财政资金扶持。所以,大家一定要进一步树立“过紧日子”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办事业。要严肃财经纪律,坚决反对大手大脚花钱和铺张浪费的行为。要进一步压缩财政一般性公用经费支出,在按编制增人增支核定部门公用经费的基础上, 2011年公务接待经费、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用一律按零增长控制。同时,要继续从严控制楼堂馆所建设和办公楼维修项目,严禁超标准装修办公用房。要严格控制庆典、节会、论坛等方面的经费支出。要不断强

13、化预算支出管理,从严控制追加预算。目前,省级财政全面实行了部门预算,人员工资、公用经费按照标准定额进行安排,部门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专项资金上。这里,我要强调一下,除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支出项目外,一律不再追加预算。省财政厅要严格把关,各部门、各单位也要加强经费管理,不能干事情大手大脚,更不能脱离省情、财情盲目攀比。要通过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切实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重点支持一些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建设。(三从严考核抓执行,切实发挥财政资金效益近年来,为了加快建立和完善财政支出绩效奖惩激励机制,提高预算支出的时效性、均衡性,省财政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2010年开始,对上年量

14、化考核前8位的部门给予了资金奖励,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0年,全省财政支出完成变动预算的95.8%,是多年来执行进度最好的。尽管如此,去年全省12月份当月实现支出达到304亿元,占到全年支出总额的21%。省级需要结转今年的资金依然较大。可以说,年底突击花钱和资金结转量过大的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对我省这样一个财力相对薄弱的省份而言,严重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因此,各市县政府和财政部门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严格执行定期考核通报制度,认真落实奖惩办法,督促部门和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加快财政资金拨付进度,确保重点支出及时到位,不断提高预算执行的时效性和均衡性。要认真清理历年结转的财政资金,对无正当理

15、由长期结转的专项,要坚决收回,重新安排或平衡预算。对项目确实已经完成形成的结余资金,一律调整用于其他重点支出或平衡预算。同时,对项目进展迟缓或不能顺利实施的,省财政已经下达的专项资金也可以调整到其他同类急需的建设项目上。不能让有限的财政资金再出现闲置,尽可能发挥资金最大的使用效益。今年,省财政提出在全省开展“财政支出管理年”活动,我觉得很有必要,各地各部门要认真按照要求,结合各地实际积极开展工作,力争在建立健全财政支出管理长效机制方面取得明显突破。二、加大投入,健全机制,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是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的核心要求,也是我们党施政的目标和

16、宗旨。全省各级财政部门要始终坚持公共财政方向,着力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有保有压、有促有控”的原则,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努力增加公共服务领域投入,真正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一是要认真开展调查研究。针对涉及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基层诉求,为群众办实事,为基层解难事,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同时,要注意通过调查研究,准确掌握现有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情况,及时发现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真了解各项政策的执行效果,并结合实际不断调整完善,使百姓

17、之所想、群众之所忧真正体现到财政工作中,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二是着力构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我省财力非常有限,加之历史欠账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时,必须认真处理好资金有限与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新期盼的矛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紧紧围绕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最直接、最关注的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养老、住房等问题,着力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体系,特别是要将每年各级党委政府为民兴办的实事纳入制度体系,统筹规划,保持工作连续性,努力形成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各级财政要不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投入所占比重。省级财政要围绕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对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的财税扶持政策

18、,扩大主体功能区转移支付规模,提高区域内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市县政府必须将国有土地出让收益大部分用于民生工程,特别是保障性住房建设,决不允许搞各种形式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三是要抓好惠民工程。这些年,省委、省政府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每年集中一定财力,为社会公众解决了一些生产生活中最直接、最迫切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带动和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今后要考虑逐步将为民兴办实事常态化、制度化,围绕几个重点领域常抓下去,努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实现跨越式突破。按照这一思路,全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初步提出建设就业促进、社会保障、安居保障、教育助学、医疗卫生、

19、文化体育、农村基础设施、整村推进扶贫、便民服务网点、社会平安等十大惠民工程。因此,今年省委、省政府确定实施惠民工程要为民办好33项实事。按照分级承担的原则,省级财政需安排资金52亿元,部门及市县要安排71亿元。所以,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抓紧制定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确保这些民生工程真正成为让群众满意,得实惠的民心工程。同时,要继续全力支持做好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及时足额拨付资金,确保重建项目需求,按期完成灾后重建任务。三、突出重点,把握难点,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长期以来,建设资金短缺始终是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在当前我省面临经济转型和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矛盾

20、更加突出。作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财政政策和资金具有定向调节和灵活性强、见效快的优势,是调整结构的主要手段。在支持全省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突出重点领域,把握关键环节,紧扣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这一主线,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区域发展战略,创造性地开展财政工作,集中财力办大事,强化财政政策和资金的引导作用,力争在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形成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长效机制,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一是要多方筹措建设资金。继续坚持“发展抓项目”不动摇,紧紧抓住中央扶持西部和我省加快发展带来的机遇。省级各部门、各市州都要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扶持政策,及时了解掌握项目投资方向和

21、重点,认真组织做好重大项目筛选、论证、贮备和申报工作,以项目为载体,积极争取中央加大对我省的项目建设投入,切实把中央支持我省发展的优惠政策落实到具体项目上,进一步挖掘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的引领和导向作用,有效运用投资参股、贴息、补助、奖励等手段,吸引金融资金、社会投资以及境外企业、省外企业逐步向优势行业和优势产业聚集,健全和完善政府投资为主导、金融资金为主体、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全方位、多层次筹融资体系。但需要强调的是,县级以下财政不能鼓励从事各种融资行为,以避免形成政府债务负担。因为目前我们县级以下财政实力和偿债能力还比较弱,必须结合实际,审慎而行。二是要集中财力办大事

22、。全面梳理整合现有的各类财政专项资金,采取“打捆”、“拼盘”、“合并”等方式,围绕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下大力进行整合,统筹使用各部门管理的相关资金,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益。这是现阶段我省财力状况相对薄弱的情况下,“攥紧拳头”出重拳,集中财力办大事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实际操作中存在着很大的潜力,施展空间也比较大。这几年,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在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积极探索推进支农专项资金整合,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围绕实施促进农民增收“六大行动”,整合筹集资金,重点支持旱作农业、草食畜、马铃薯种薯、中药材和果蔬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步伐。省财政厅要认真总结这方

23、面的经验,积极推广到其他重大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和社会事业等领域,今年要把整合其它方面的专项资金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尽快摸清底数,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报省政府研究同意后组织实施,把分散资金集中起来,以大投入推动大突破。各地各部门都必须服从服务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力配合支持财政部门开展工作,统筹协调,步调一致。决不允许任何强调特殊、影响整体工作进度的情况发生。三是要加大重点领域的扶持力度。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即将提交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经济建设、保障民生、社会发展、改革开放等方面的战略重点和任务,规划了一批建设项目。各级财

24、政部门一定要全力以赴,努力保障所需资金落实到位。当然,我们加大重点领域扶持力度,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科学划分和合理界定政府扶持的边界,不能一味地大包大揽,要充分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有效放大财政资金杠杆效应。同时,要加强对财政重点扶持产业和项目的跟踪检查和绩效评估,准确摸清产业发展状况和项目实施进度,及时作出科学判断,防止财政资金重复投入造成浪费。这方面,省财政要作为今后工作的一个重点,认真进行研究,多出主意、想办法,为省委、省政府当好参谋。四、积极探索,深化改革,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水平财政在经济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和利益导向作用,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各级财政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

25、想,加快推进各项财政管理改革步伐,不断提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努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一是深化财政管理改革。继续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完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机制,2011年在全省范围全面推行。要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改革,加快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建立重大项目支出预算评审制度,逐步建立投资评审与预算编制相衔接的管理机制。要加快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积极扩大财政资金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尽最大努力减少中间环节,省级财政要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实施到本级全部基层预算单位,市、县也要积极推进,限期全面实施。要健全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不断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逐步将机关事业单位

26、所需工程、货物、服务项目全部实行政府采购,积极推进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工作。二是加强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收缴管理。目前,各地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欠缴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的问题比较普遍。根据审计报告,2009年,符合上缴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的63户企业应上缴收益5亿元,实际只上缴了1亿元。一些企业过于强调自身的利益和困难,想方设法变相隐瞒或少交国有资本收益。企业存在困难可以在政策范围内予以支持,但必须把账摆在明处,规范运作,该上交财政的及时足额上交,该支持的通过预算给予安排。因此,各级财政部门要切实会同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研究完善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办法和考核办法,合理确定企业税后利润上缴比例,强化日常收缴管理,

27、努力实现应收尽收。三是强化乡镇财政管理。针对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管理中存在支出管理不到位、监督管理弱化、服务滞后等问题,进一步转变乡镇财政职能,努力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管理支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方面上来,抓好中央和省上强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发挥就地和就近实施监管的优势,管好用好各项涉农资金。要切实规范乡镇财政管理行为,推进“乡财县管”、“村财乡管”改革,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和报账制度。同时,要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将原乡镇财政人员编制整建制划归县(区、市财政局管理,配备充实人员,加强教育培训,逐步改善乡镇财政用房、交通、设备等基本办公条件,提高乡镇财政管理水平。各级人事、编制部门要认真

28、研究解决现有乡镇财政人员身份、编制等历史遗留问题,切实调动乡镇财政干部队伍积极性。四是切实规范政府债务管理。近年来,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庞大,自行举债失控,债务主体多元化、隐性化趋势明显,偿债压力日益沉重。尽管整体风险不高,但局部风险不容忽视,如不尽快采取措施,势必加大财政风险,影响地方政府的信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据初步统计,截止2009年底,全省拥有各类融资平台93个,政府性债务余额达到1288亿元,其中,直接债务1082亿元,担保债务206亿元。对此,各级财政要积极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按照中央和省上的有关规定,抓紧清理核实融资平台公司债务,查清债务期限、债权人、项目建设进展等方面的详细情况。按照分类管理、区别对待的原则,妥善处理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分类清理已设立的融资平台公司,划清职能,规范运作。今后,各级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除法律和国务院规定外,不得在预算之外,采取借款、拖欠、自行发行债券、签订回购协议等方式直接或变相违法违规举借债务,不得作为保证人直接或变相提供担保,不得以财政性收入、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进行抵押或质押。同时,要探索建立债务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健全完善管理制度,有效防范财政风险。五是加大财政监督检查力度。各级财政部门要结合财政信息平台建设,发挥科技手段的优势,加强对财政收支运行的全过程监督检查,努力将财政监督融入到财政管理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