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读书时光_第1页
难忘的读书时光_第2页
难忘的读书时光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难忘的读书时光 (散文 )?读书是一种美妙的习惯和爱好, 它和知识修养没有多大 的关系。有的人识不得几个字,却非常喜欢读书;有的人文 化很高,却从不读书,尤其是文学书籍。有人读书的爱好是 天生的,有人是靠培养出来的。没有爱好就养不成习惯。我 上小学时,刚刚学会汉语拼音,还不认得几个字,想看书, 不象现在的孩子有那么多拼音读绘本可看。那时,父亲在小 学当争工分的民办教师,我才有机会看到当时很少见的书。 当时学校订了好多报纸, 老师们只看日报和参考消息, 对中 国少年报和汉语拼音报不感兴趣。这是偶然的一次, 我发现了有这种适合小孩子看的报纸。印刷的油墨也是彩色 的,并有好多插头。至今我依稀记得中国

2、少年报上,有 个漫画栏叫“小虎子的故事” 。这份报是 4 开的,每期 8 版。 汉语拼音报全报没有一个汉字,都是拼音,除了很少的 新闻,大多是故事,记得刚会拼音看这份报纸上的故事,就 是“乌鸦喝水” 。等到三年级了,字认得差不得能看一整本 书的时候,就四处寻找一切印有文字的可读之物。但是那个 刚刚经历了文革文化洗理的年代,书籍如同物质一样的匮 乏,所多的是各个版本的,印刷精美的领袖文集。这些也成 为认字读书的无奈选择,只是理论性太强,悔涩难懂而让我 读起来一筹莫展,索然无味。只是将书里面彩色的领袖像, 小心翼翼地撕下来,当作年画贴满了家中的墙面。村里小学 翻建校舍的时候, 我从学校即将要拆,

3、堆满杂物的保管室里, 翻出了好多落满灰尘的书。 这些意外的收获, 让我喜出望外, 足足有好几十本,差点被当废纸卖掉了。依稀记得其中的几 本,是用发黑的粗糙纸张印的,而且是繁体字扉页有副难得 的彩色插图,粗糙而呆板,是那个年代多见的样板画风。虽 然没有学过繁体字,但是好多字都能无师自通般地认得,起 码看得懂。那些书都是 50 年代初的儿童读物。一本叫一 枝红蓝铅笔的故事 ,讲得是一个小学生到无人商店买文具, 经不住诱惑,在钱不够的情况下,拿走了一根红蓝铅笔,后 来又把钱还回去的故事。还有一本书叫一个留级生的故 事,讲一个小学生,被一个外号叫“乌鸦”的留级生所胁 迫,学着抽烟,尔后又去无人值守商店

4、偷钱,后在看门大爷 教育下,协助警察抓了“黑乌鸦”的故事。这两本书都非常 薄,只有百十页左右, 看在看来可能觉得内容非常平淡无奇, 可在儿童读物非常匮乏的 30 年前,简直令我若获珍宝。不 知有没有见过这两本儿童读物的。这期中还有好多繁体字竖 版的大部头书,印象最深的是上中下三册的中国历史通 史,范文澜著的,那时还看不懂,上初中时才陆续读了一 遍,因为历史知识所限,看得很吃力。还有简体字印刷,纸 张很好的有一整套浩然的艳阳天 ,厚厚的三大本,是目 前我见到的国内最长的长篇小说。 艳阳天是一部取材于 中国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作品。 它以宏大的规模、 细致的描写, 真实地反映了 50 年代中国农村社会

5、的生活形态,展示了那 个时代中国农民的精神面貌。塑造了主要人物萧长春和他的 儿子小石头,地主分子马之悦和马小辫等等。囿于创作时代 的限制,小说自然带有不可避免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色 彩,被当今好多文艺评论家批评。 现在好多书城上都找不到购 买渠道的信息,可能没那家出版社冒险再出这种书了,现代 好多人都对这不感兴趣了。只有某些网站可以下载全套的 mp3 音频读物了。这些书可惜都在我去南方漂泊的那些年, 被母亲当引火物一页页地撕光了。如果放在现在的古旧图书 市场,都有人争抢着收藏。 小时候除了在校上学,还要帮家里干力所能及的活,很少有 时间去看书。但是那么多的书,勾引得我心痒痒的,吃饭的 时候看

6、,上厕所的时候看。帮家里能干的就是放羊了。羊在 坡上吃草的时候,我就坐一边看书,太入迷了,羊就跑进田 地里啃吃了庄稼苗,被队上护青的逮到了,是要扣罚父母的 工分的。因而常少不了挨打受骂,被父母禁止上坡放羊的时 候拿书看,只能改在晚上擦黑的时候看。小时停电是家常便 饭,家里常备煤油灯。白天要帮家里干活,只有晚上有时间 读书。为了省电,家里的灯泡都很小,发出昏黄的光线,长 时间看书眼睛很累。没电的时候,趁着大人们做事的时候, 就着如豆的煤油灯光读书。为了能看清,就必须凑近油灯,不一会儿两个鼻孔就黑呼呼地灌满烟尘。大人们吃完饭干完 杂活,就早早熄灯了。那时煤油供应紧张,要凭票购买。哪 怕在黑暗里说着

7、话,人们也舍不得点灯, 。我也只法再读了, 就这样坚持了很长时间,看完了所有从小学校搜集到的红 旗谱、万山红遍 、暗渡等等大部头战斗小说。后来又 没有书可读了,就开始买书。家里是没钱可给的,就自己想 办法挣钱。从我家门前经过,通往塬上的公路是条很长的上 坡路,每逢赶集日,有很多生意人推拉着载货车上不去,就 找我们村小孩儿当力工去推车上坡。 货轻的每次每人能挣 2、 3 角钱;货重的话,可挣 5 角。除了这,我还上坡去挖中药 材,晒干了交到镇上的收购站。那时的坡上药材很多,但我 认识的仅限柴胡、远志、地丁和蒲公英等常见的,为了能多 挖些药材,我用卖药的钱在镇上的新华书店,买了本有彩图 的常用中草

8、药图谱 。记得足足花了 2 元钱,在当年可买 好多东西,就 2 分钱一盒的火柴,都能买一堆了。这是我人 生的第一次投资。有了这本书,我的战果一下提高了很多。 从小学到上初中的那些年暑假里,我就靠挖药挣下了上学费 用不说,还买了好几百本儿童连环画。只是连年的挖,坡上 的草药越来越少,收入也就少了。等到上高中时,已14、 5岁了,就每年在暑假里,去村里盖房的建筑队当小工,每天 能挣 2 块 5毛钱。这时已是 80 年代末了。从上初中开始, 我就开始迷恋上看文学书籍。镇上的新华书店是我常光顾的 地方,受那里的条件所限,能买到的书不多,偶尔的在镇上 小邮局里,见到有文学期刊杂志卖,我一下子又发现了宝藏

9、 矿一样,把一切可省下的生活费都省了,拿来买了杂志。记 得那时小邮局只卖有限的几种期刊, 象人民文学 、延河、 收获、钟山 等,每本好象是 5 角钱。 那时的文学创作, 正是篷勃发展时期,出现了好多年轻的作家,如王安忆、铁 漩、方方、迟子建等女作家,我几乎把她们当年的所有单行 本小说, 全部买齐了。 至今印象最深的是在 人民文学 上, 看到的四川青年作家,朱晓平的中篇小说桑树坪纪事 , 讲述的是作者在 70 初,插队陕西宝鸡麟游县,一个叫桑树 坪的穷山村。在那里和农民们共同生活了几年的时光里,发 生的一系列故事,很催人泪下。为了重温这个年代的故事, 去年我从百花文艺出版社重新买了套人民文学 30 年全套 丛书。里面收齐了当年所读的全部作家的作品,令我如今 读来仍泪眼模糊。我不知这是文学的魅力,还是我太容易感 动。对于文学的痴迷,以至于到高中以后,我也开始写作, 并不在限于当时的中学生刊物,接连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