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起重(大连)有限公司焊接与气割作业管理细则_第1页
渤海起重(大连)有限公司焊接与气割作业管理细则_第2页
渤海起重(大连)有限公司焊接与气割作业管理细则_第3页
渤海起重(大连)有限公司焊接与气割作业管理细则_第4页
渤海起重(大连)有限公司焊接与气割作业管理细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质量健康安全环保体系 渤海起重(大连)有限公司焊接与气割作业管理则 目的为了规范焊接与气割作业行为,预防火灾及人员伤害事故的发生。适用范围适用渤海起重(大连)公司所有作业现场及承包商作业。工作程序1.1. 焊接与气割作业中存在的职业健康危害因素与安全风险通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1.1. 弧光辐射,可对操作人员及周围人员的眼睛伤害导致眼疾;对皮肤造成灼伤。1.1.2. 金属熔碴,可造成人员灼伤、设备损坏或引起火灾。1.1.3. 焊接操作中产生的强热和辐射能与空气作用会产生氧化氮和臭氧。烟雾主要包括氧化铁、氧化锌、氧化锰 、氧化镍 、氧化锑 、氧化铜 、氧化镉。金属外部可能镀有保护膜,比如铅

2、、油漆、锌、镀锌、镉、油或者塑料,当对这些镀层加热的时候就会产生有毒气体。吸入这些有毒烟气会导致急性或慢性中毒、尘肺和血液病等职业病,甚至死亡。1.1.4. 气瓶故障、高频电磁场、射线和噪声等污染。1.1.5. 操作人员与各种易燃易爆气体、压力容器及电器设备等相接触,控制不当会引起火灾、爆炸、触电等事故,不仅危及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而且会导致财产损失事故。1.1.6. 高处焊接作业及水下焊接等,可能引发烫伤和高处坠落等事故。1.2. 作业准备1.2.1. 在指定的特殊作业区域,开始动火作业前,应取得现场施工负责人签发的作业许可证。1.2.2. 动火作业许可证中应明确各种安全防护措施,开始作业

3、前,所有措施应落实到位,如配置灭火器材、监火人员等。1.2.3. 特殊的焊接与气割作业前,应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如高处焊接切割,应该使用防火毯等,夜间工作应有足够照明等。1.2.4. 焊接与气割操作人员属特种作业人员。须经政府主管部门培训、考核合格,掌握操作技能和有关安全知识,持证上岗作业。禁止未经培训、考核不合格者上岗作业。1.2.5. 作业前应对作业场地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应包括:1.2.5.1. 设备、工具、材料是否合适、排列是否整齐。1.2.5.2. 作业现场的安全通道是否畅通。1.2.5.3. 气焊气带、焊接电缆是否互相缠线,连接是否正确、牢固,是否架空。1.2.5.4. 焊工作业面积是

4、否足够,工作场地是否有良好的自然采光或局部照明。1.2.5.5. 作业场地周围10m范围内,各类可燃易燃物品是否清除干净,无法清除的是否采取有效的隔离防护措施,如:使用防火毯或防火帆布进行遮挡。1.2.5.6. 高处作业平台是否牢固,边缘防护是否可靠或配备了防坠落用品。1.2.5.7. 工作场地是否有良好的自然采光或局部照明。1.3. 作业过程一般风险控制1.3.1. 眼部保护1.3.1.1. 焊工应佩戴专用防护面罩,以保护眼睛免受辐射的伤害。防护面罩镜片的类型根据焊接作业性质进行选择。1.3.1.2. 在固定的焊接场合,应当安装屏蔽,保护焊工和周围其他工作人员。这些掩蔽物应该是由不反射、不易

5、燃材料制成,安装位置合理,不妨碍通道,照明和通风。1.3.1.3. 在无法安装屏蔽的焊接场地。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保护附近其他人员。1.3.2. 灼伤预防1.3.2.1. 焊工应穿戴专用防护服,防止飞溅的焊渣或者金属屑等对皮肤的灼伤。1.3.2.2. 焊工应使用合适的面罩,防止辐射对脸部的灼伤。1.3.2.3. 焊工不能穿尼龙或者其他人造纤维布料的工作服。衣物染上了油渍,应立即更换。1.3.3. 有毒气体预防1.3.3.1. 应保证作业区域通风良好。焊工应佩戴适合的呼吸防护面罩,避免和有毒气体直接接触。1.3.3.2. 在密闭的空间内进行的焊接和切割操作,应该注意通风排烟,使其浓度降低到安

6、全标准。1.3.3.3. 在密闭空间中的焊接和切割作业,无法提供良好的通风时,必须使用供气型呼吸保护装置。1.3.4. 气割作业安全防护1.3.4.1. 气割作业与焊接作业中所存在的风险大致相同,应遵守上述的安全防护措施。1.3.4.2. 操作工需要佩戴合格的护目镜,保护眼睛免受切割的火焰放出的强光伤害。 1.3.4.3. 高压氧气可能会和油或者油脂产生剧烈的反应,氧气表阀及瓶口及割炬应避免沾染油脂,禁止使用油或油脂来给氧气阀门或供氧线路上的设备原件进行润滑。1.3.4.4. 在富氧情况下衣物和材料更容易燃烧且燃烧更剧烈。绝不能使用压缩氧气为密闭的空间除污,也不能用其进行通风换气。1.4. 电

7、气安全1.4.1. 电焊机及其配电箱应由专业电工负责接线、拆除和维护,应注意焊机总负荷与电网输出能力相符,坚持“一机一闸一漏保”原则。1.4.2. 所有电焊机的金属外壳,都必须采取保护接地或接零。多台焊机的接地、接零线不得串接入接地体,每台焊机应设独立的接地、接零线,其接点应用螺丝压紧。1.4.3. 每台电焊机须设专用断路开关,并有与焊机相匹配的过流保护装置。一次线与电源接点不宜用插销连接,其长度不宜超过5m,且须双层绝缘。1.4.4. 焊机二次侧把线、地线要有良好的绝缘特性,柔性好,导电能力要与焊接电流相匹配,宜使用YHS型橡胶皮护套铜芯多股软电缆,操作时电缆不宜成盘状,否则将影响焊接电流。

8、1.4.5. 电焊机二次侧把、地线需接长使用时,应保证搭接面积,接点处使用专用接线装置,接点不宜超过两处;严禁使用管道、轨道及建筑物的金属结构或其他金属物体串接起来作为地线使用。1.4.6. 电焊机的一次、二次接线端应有防护罩,且一次接线端需用绝缘带包裹严密;二次接线端必须使用线卡子压接牢固。1.4.7. 电焊机应放置在干燥和通风的地方,露天使用时其下方应防潮且高于周围地面;上方应设防雨棚和有防砸措施。1.4.8. 多台焊机同时使用需拆除某台时,应断电后在其一侧验电,在确认无电后方可进行拆除工作。 1.4.9. 焊接的金属设备、容器本身有接地、接零保护时,焊机的二次绕组禁止设有接地或接零。 1

9、.4.10. 在电焊工作开始之前,应首先检查焊机导线是否有损坏,空载合闸启动。1.4.11. 焊工作业时应佩戴干燥的手套和防护服,避免在潮湿或积水的地方进行作业。1.5. 气焊和气割1.5.1. 乙炔瓶1.5.1.1. 乙炔瓶在使用、运输和储存时,环境温度一般不得超过40,超过时,应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禁止敲击、碰撞。1.5.1.2. 乙炔瓶不得靠近热源和电器设备;夏季要防止暴晒;与明火的距离一般不小于10m(高空或高处作业时,应是与垂直地面处的平行距离)。1.5.1.3. 冬季遇有瓶阀冻结,严禁用火烘烤,必要时可用40以下的温水解冻。1.5.1.4. 严禁放置在通风不良及有放射性射线的场所,

10、且不得放在橡胶等绝缘体上。1.5.1.5. 使用时要注意捆绑固定,防止倾倒,严禁卧放使用。1.5.1.6. 必须装设专用的减压器、回火防止器。开启时,操作者应站在阀口的侧后方,动作要轻缓。使用压力不得超过0.15Mpa,输气流速不应超过1.5-2.0m3/h·瓶。1.5.1.7. 严禁铜、银、汞等及其制品与乙炔接触,必须使用铜和金属器具时,合金含铜量低于70%。1.5.1.8. 瓶内气体严禁用尽,必须留有不低于规定的剩余压力。1.5.1.9. 在使用乙炔瓶的现场,储存量不得超过5瓶;超过5瓶但不超过20瓶,应使用专用储气笼;超过20瓶,应设置乙炔瓶库。1.5.1.10. 储气笼与明火

11、或散发火花地点的距离,不得小于15m,应保持良好的通风、降温,要避免阳光直射,要保证运输道路通畅,在其附近应设有消火栓或干粉灭火器。1.5.1.11. 乙炔瓶储存时,一般要保持起立位置,并应有防止倾倒的措施。1.5.1.12. 严禁与氧气瓶、氯气瓶及易燃物品同间储存。1.5.1.13. 储存库应有专人管理,在醒目的地方应设置“乙炔危险”、“严禁烟火”的标志。1.5.1.14. 应避免受到剧烈震动和冲击,严禁从高处滑下或在地面上滚动。禁止用起重设备的吊索直接系挂气瓶,禁止使用磁性起重设备吊运气瓶。使用前应检查瓶阀阀体。1.5.2. 氧气瓶1.5.2.1. 操作时严禁使用沾有油脂的工具、手套接触瓶

12、阀、减压器;一旦被油脂类污染,应及时用二氯化烷或四氯化碳去油擦净。1.5.2.2. 环境温度不得超过60,严禁受日光暴晒,与明火的距离不小于10m并不得靠近热源和电器设备。应避免受到剧烈震动和冲击,严禁从高处滑下或在地面上滚动。禁止用起重设备的吊索直接拴挂气瓶,禁止使用磁性起重设备吊运气瓶。使用前应检查瓶阀阀体。1.5.2.3. 检查气密性时,应用肥皂水,严禁使用明火试验。1.5.2.4. 瓶阀开启时,不得朝向人体,且动作要缓慢。1.5.2.5. 冬季遇有瓶阀冻结或结霜,严禁用力敲击或用明火烘烤,应用温水解冻化霜。1.5.2.6. 气瓶要始终保持正压,不得将气用尽。瓶内至少应留有0.3Mpa以

13、上的压力。1.5.2.7. 使用时要注意固定,防止滚动、倾倒;不宜平卧使用,应将瓶阀一端垫高或直立。1.5.2.8. 氧气瓶禁止用于通风换气、气动工具的动力气源以及吹扫容器、设备和各种管道。1.5.2.9. 汽车装运应横向码放,不宜直立。易燃物品、油脂和带有油污的物品,不得与氧气瓶同车装运。运输时,气瓶须装有瓶帽和防震圈,防止碰断瓶阀。1.5.2.10. 氧气瓶储存处周围10m内,禁止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和动用明火。同一储存间严禁存放其他可燃气瓶和油脂类物品。氧气瓶应码放整齐,直立放置时,要有护栏和支架,以防倾倒。1.5.3. 气瓶使用的其他注意事项1.5.3.1. 气瓶吊运时应使用封闭的吊篮,不

14、得使用吊索直接捆绑或者电磁铁吊运。1.5.3.2. 气瓶应避免剧烈碰撞。1.5.3.3. 不得手提瓶帽把气瓶从一个位置提运到另一个位置。1.5.3.4. 使用中气瓶应远离焊接或者切割操作位置,防止其接触到飞溅物、热焊渣、热金属或者火焰。1.5.3.5. 任何情况下不能使气瓶成为电路的一部分。1.5.3.6. 绝对不能用弧光或热源灼烧气瓶。1.5.3.7. 气瓶不得放置在瓶阀可能会被掉落物体损坏的结构物下方。1.5.3.8. 气瓶上的数字和标记不得篡改。氧气瓶和燃气瓶应以色彩进行编码,防止误认。已经被供应商染色编码的气瓶不得再次涂色。1.5.3.9. 空气瓶应该标记并和满气瓶分离,以方便退回供应

15、商。1.5.3.10. 气瓶都不得用于滚筒或者作支撑物。1.5.3.11. 严格遵照规定用途使用气瓶,不得用于充装其他气体。气瓶充装站及充装人员应具备法规要求的资质能力。1.5.3.12. 发生瓶阀持续泄露,应该停止使用,贴上标签放于外部,远离任何引燃源。1.5.4. 减压器1.5.4.1. 连接减压器之前应拧开瓶阀吹扫接口处的灰尘杂物,将减压器连接到气瓶上并用适当型号的扳手拧紧。乙炔减压器应安装回火防止器。为确保减压器、回火防止器和瓶口之间紧密连接,宜使用肥皂水测试气密性。在连接氧气减压器时,应避免沾染油渍或油脂。1.5.4.2. 为了避免连接气带时出现错误,氧气减压器连接口使用右手螺纹,而

16、燃气减压器连接口使用左手螺纹。连接处一定要密闭,以免气体泄露。1.5.4.3. 减压器在闲置或暂时停用时应将压力调整螺丝松开,以延长使用寿命。1.5.4.4. 燃气瓶阀应使用专用钥匙或手柄慢慢打开。瓶阀最多拧一个半圈,钥匙应留在原处。1.5.4.5. 氧气瓶阀应缓慢打开,使压力表指针缓慢上升。不得突然打开瓶阀,操作人员也不得站在量表正面。待高压指针稳定之后,应将瓶阀完全打开。1.5.4.6. 瓶阀关闭后,如果低压量表仍然有压力读值出现,说明减压器存在故障应进行修理。1.5.4.7. 减压器的修理应由专业人员负责, 建议由供应商进行修理、校准。1.5.4.8. 减压器上的量表应按照相应规定进行计

17、量标定。1.5.5. 气带和气带连接1.5.5.1. 必须使用按标准规格制造的气带。氧气气带为蓝色,内径为8mm,长度30mm,允许工作压力为1.5Mpa;乙炔等燃气气带为红色,内径10mm,长度30mm,允许工作压力为0.3MPa。1.5.5.2. 为防止缠绕,氧气和燃气带应绑在一起。气带连接应使用专用的卡子。应避免使用过长的气带。1.5.5.3. 应对气带进行保护,防止其被飞溅物、热熔渣和掉落的物体损害。要避免气带打结、缠绕、被踩踏。备用气带要放在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1.5.5.4. 使用新气带之前,要对气带内部的尘土进行清理。1.5.5.5. 使用前,应检查气带是否漏气、磨损、接口松动

18、。可将带压气带浸泡在水里进行检查。1.5.5.6. 漏洞要及时进行修补。可将破损处切掉,使用专用气带接头和卡子进行连接固定。不得用胶布等物品捆扎修补气带破损处,也不得直接用铁丝缠绕来固定气带接头。每个气带的接头数量不能过多(两个接头之间不得低于10米)。1.5.6. 焊炬、割炬1.5.6.1. 焊炬和割炬上装接的可燃气与氧气气带严禁颠倒混用。 1.5.6.2. 点火前,应先将气带内留存的空气排净,再点火使用。1.5.6.3. 点火前,应检查焊、割炬的射吸性能。方法和操作顺序是:连接氧气气带,打开乙炔阀门,打开氧气阀门,用手指堵住乙炔进气口处。若感觉有一定吸力,表明性能正常。1.5.6.4. 点火前,应检查焊、割炬的气密性。方法是将各阀门和连接点涂抹肥皂水,或浸入清水中,将已接通的氧气和可燃气阀门开启进行观察。若有跑漏现象,需修好再用。1.5.6.5. 点火前,应先开乙炔阀门,点燃后立即开氧气阀门,这样可以防止点火时的回火和鸣爆。1.5.6.6. 发生回火时,应迅速关闭氧气阀门,然后关乙炔气阀门。1.5.6.7. 点燃的焊、割炬严禁靠近可燃气瓶和氧气瓶,严禁随意放在地上或工件上。1.5.6.8. 点燃的焊、割炬其喷嘴不得与金属物件正面接触,否则易造成回火。1.5.6.9. 停用时,应先关乙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