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阳古镇导游词_第1页
大阳古镇导游词_第2页
大阳古镇导游词_第3页
大阳古镇导游词_第4页
大阳古镇导游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阳古镇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大阳古镇,我是本次带领大家游览的导游, 我叫 XXX ,接下来由我带领大家领略大阳古镇的雄风。首先我对大阳 古镇做一个整体的介绍。 大阳古镇拥有两千六百年的历史。 是一个因 官而显,因煤而兴,因铁而富,因针而名的千年古镇。这里是诗歌漫 舞的诗境,这里是炊烟旧事的故乡,这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这里 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它拥有 34万平米的明清古建筑群,是华 北地区现存最大规模的明清古建筑。 因为它村大人多, 手工工业的兴 盛,共同孕育了它三晋一镇的美称。它是最早的冶炼之乡,又被誉为 中国最早的冶炼发源地之一。 因为制针业兴盛, 又被誉为九州针都

2、的 美誉。大阳古称阳阿,秦皇在此置县,汉承秦制且封阳阿侯于此地,西 燕此处被设立为建兴郡。 在历史上阳阿二字作为行政区划存在了八百 余年的历史,随后它或为村,或为镇,或为县源源两千六百多年的历 史至今绵延。 所以再次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针都, 来到美丽的大阳古 镇。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古镇,领略古镇的文化底蕴。天柱塔当我们穿过雄伟的三晋一镇牌楼之后,首先我们来到的是天柱 塔。此塔修建于明万历年间,原有天柱院,后因间隔所以院落拆除, 所以留下雄伟天柱塔。 而和天柱塔一起来修建完成的是位于南边的娲 皇庙。娲皇庙修建于嘉靖年间,先有娲皇庙,后有天柱塔。先人特别重视整个古镇的风水学讲究, 因此在村东修起

3、天柱塔, 以塔来镇大阳 东南角的水口, 将贵人峰文气镇于此回流古镇, 形成一个轮回的古镇 风水学原理。关于天柱塔还有个美丽的传说故事。相传天柱塔建成以后,大阳人文底蕴兴盛,仕官如林。而距离大 阳东五里处有个渠头村, 渠头村连年遭灾, 每年渠头村的村民都会背 井离乡,沿街乞讨。有一年路过一位风水先生,渠头村的老百姓向风 水先生询问, 为什么我们渠头村每年都会发生干旱和饥荒的现象。 而 风水先生通过堪舆之后,发现在渠头村东五里处的地方有一座贵人 峰, 形成了一个类似于灵龟的建筑群, 它将渠头村水源之地的灵气和 魂气全部吸收, 使这个地方文百姓事, 当时人们就联想到咱们大阳人 文底蕴特别兴盛, 于是

4、希望风水先生想个办法把渠头村的风水弥补一 下, 于是在渠头水源的尽头修了一个太阳壁, 在太阳壁上面修了一个 石质红色太阳, 寓意着用太阳的光芒把天柱塔笔锋的墨水烤干, 将古 镇文脉断此,当说起的时候,在边上坐了一位老太太,这位老太太的 娘家是大阳古镇的, 于是老太太赶着小毛驴回到古镇和当时的社首商 量这件事,因为当时大阳是冶炼之乡,所以冶炼兴盛,于是大阳的先 人们在天柱塔的塔顶修建了一个重达千金的铁锅, 此后大阳和渠头村 共同富裕了。有言道,有女就往渠头嫁,有官不到大阳夸,这就是关 于天柱塔的传说。 现在我们由天柱塔步行至大阳古镇明清老街, 领略 在经典小说中才能读到的明清老街。请随我前行。东

5、作现在大家所在的位置就是东大阳的明清老街入口处, 大家可以抬头看一下,门楼上写着两个字东作,四书五经中的尚书有云:“寅宾 出日,平秩东作”,泛指日出的耕作,而东作也指春耕和农事。当地 人把东作也叫作东门阁。 在大阳的东南西北四方各有一门, 门额分别 叫作“东作”、“西成”“南讹”、“北钥”。它的意思是遵循春夏 秋冬四时运转规律和日出日落秩序取得人与自然相和谐, 也就是天人 合一的思想。表达的是对上古文化的追思。古镇的民谣有“七十二条 巷,九十三个阁”, 93个阁,这在中国的古镇中是从来没有过的。 这些雄伟壮观, 不仅丰富了古镇的空间层次, 也成为了古镇中一道靓 丽的风景线。煤铁博物馆大阳聚天宝

6、而物华,从山海经中记载着虎尾山其阴有铁,开 始两千六百年大阳古镇的冶炼技术的兴盛,孕育了古镇的煤铁之乡。 而到大阳古镇不得不看的是, 煤铁的发源, 铁的冶炼和手工业的兴盛。 首先咱们到达的是大阳古镇煤铁博物馆, 在这个院落中融合了晋东南 的冶炼技术, 挖掘技术和晋东南地区的手工业发展。 在此希望各位游 客可以品读出千年古镇, 和晋东南悠久的文化底蕴, 手工业的发展和 冶炼的发展,欢迎大家由此进入参观游览。阳阿之源这里是阳阿之源,两千六百年前大阳最早的先民阳人迁移至此, 在这里结草为菴,形成聚落,开始了古镇的繁衍与繁荣。咱们可以看 到墙上有副对联, 秦皇置县汉主封侯, 这幅对联反映的是大阳古镇的

7、 建治, 从秦始皇设立阳阿县一直到建兴郡建治的废除, 一共存在了八百余年。而上联写的是阳阿先民远古至此,在此结草为菴的过程。而 在咱们阳阿之源的旁边, 这是咱们大阳的拐弯抹角。 体现的是咱们大 阳古镇先明在古代修建房屋的一种谦让和一种宽容。 房屋修成这个样 子方便车道的通畅, 而同时也利于房屋的保护, 同时也作为一种军事 的防御功能,当发生战乱过程中,抹角处充分的用于自身的保护,现 在请各位游客随我到魁星阁阁外品读一个大阳的奇特建筑。南河庵现在我们看到远处两座高楼, 包括中间的残缺部分, 这是大阳古 镇的残缺之美。 这也是大阳古镇沧桑与历史的见证。 而他的原名叫南 河庵,在大阳古镇流传着“东西

8、两大阳,南北四寨上,沿河十八庄, 九十三个阁,七十二条巷,上下两书院,老街五里长”。这是当时流 传古镇的民谣其中的“上下两书院”其中的一个书院南河书院, 在南河书院的前身它又叫南河庵。 关于南河庵它又流传着一个美丽的 传说。在大阳古镇, 裴宇为母修宫殿的故事广为留传。 相传裴宇出于孝 心, 在大阳的高崖石上修起了金銮宝殿供老母观赏。 没想到却被人陷 害,向皇上上奏说他图谋不轨,想篡夺皇位。得知此事后,便让工匠 在偏门上刻“南河庵”三个字。皇上误信奸臣谗言判尚书死罪。直至 忠臣上奏,皇上才知自己误判,但为时已晚。后皇上赐予裴宇金头银 臂,并拨下银两,大修坟墓,以礼安葬。这就是裴宇为母修宫殿的故

9、事。弘扬的是大阳古镇的一种孝道,弘扬的是裴家的家风。同时也希 望这种孝道可以带给各位游客,俗话说,在家敬父母,何必远烧香。这就是南河庵的美丽传说, 接下来请各位游客随我一同经过阳阿之源 到小庙巷开始大阳古镇的巷、阁、老街之旅。孟天官府当我们听完裴家的传说之后, 我们漫步小庙巷, 而位于咱们右手 边的是明朝的孟天官的府邸, 又叫天官府。 天官在明朝属于什么样的 级别呢?相当于咱们现在的中组部部长, 而孟家是东大阳几大家族中 显赫的一门。而孟氏一门七进士,成为大阳古镇的传说,成为大阳几 百年来大阳学子效仿的典范和学习的榜样。 而孟家一门七进士的牌坊 原来就在咱们行走的这条小庙巷中, 前后修建了牌楼

10、, 共同来彰显孟 家的荣光和辉煌。 开玩笑说孟家为什么如此显赫, 首先得益于孟家良 好的家风, 得益于千年古镇文化底蕴的兴盛, 得益于大阳古镇煤铁兴 盛的经济基础,最重要的是天官府的旁边是大阳古时候贡院的所在 地。小庙巷小庙巷一带结草为菴, 开始生活, 而古人敬天畏地的这种思想和 对自然的崇拜, 于是在咱们看到的小庙巷附近修建有 3座庙, 而在咱 们前面的玄帝庙是宋代的遗址。 在宋代遗址上新修建形成玄帝位于大 阳古镇的丁字路口。同时还有关帝、龙王、送子观音,这些都是大阳 人在以前作为小城镇所具有的祭祀和民间信仰的, 因此此处还是大阳 古镇最早的源头和兴起之地。 咱们从小庙巷沿此到大阳老街。 请

11、大家 随我一起探寻古镇悠悠岁月。东作裴家院沿途有言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咱们看完煤铁博物馆,大阳古 镇因采煤炼铁形成名噪一时的冶炼重镇、 工商业的重镇。 而经济的发 达共同为大阳古镇的文化的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 因官文明的是大阳 古镇的文化底蕴进一步的得到了彰显与弘扬, 而有官不到大阳夸, 三 斗三升芝麻官的明清仕官现象, 形成了大阳古镇独特的大阳现象, 名 震全国。 咱们沿着老街向前走的时候, 在裴家是咱们大阳所有当官的 典范,同时他也是大阳仕官如林,风尚中的优秀楷模。让我们共同走 进裴家,共同领略大阳古镇仕官文化的兴盛与发达。而解读裴家,走 进裴家大院, 是解读大阳仕官现象的一把金钥匙

12、。 现在让咱们手握金 钥匙, 共同来开启大阳古镇文化与智慧的大门, 现在请随我到裴家大 院。裴家十八院自古以来有言道天下裴姓出河东, 大阳古镇的裴姓是由河东闻喜 裴柏村迁移至此, 形成大阳古镇裴姓大家族, 而在裴姓家族中论出名, 当属明嘉靖年间的裴宇,而裴宇历经三朝,从嘉靖、隆庆到万历朝, 在裴宇丁忧期间,得当时泽州知州黄显仁的邀请,在明朝隆庆年间, 整理、修缮完成泽州府志, 对研究咱们凤台地区、泽州地区的文化起 到了助推作用。 也是因为裴家文化的传承和文化的兴盛, 使裴家形成 显赫一族,咱们现在看到的裴家十八院,在建筑学上叫九进十一院, 共同构成裴家的十八个院落, 他修建于明嘉靖年间, 咱们

13、看到的这座 牌楼是仿造明嘉靖年间裴宇高中进士之后修建的宫铭芳。 在裴家巷中 立有牌坊,而裴家的建筑特征由裴家的三个大门共同组成十八个院落,咱们现在看到的朝东打开的大门,此院为狮子院、西边还有麒麟 院和中院,又叫做光禄第。 三院共同组成十八个院落。咱们可以看到 麒麟院和中院的大门朝南开,而狮子院的大门朝东开,有言道,紫气 东来,熏气南来,所以东南形成书香之气,财源之气,共同由此进入 裴家大院。在裴家院中,这是唯一一个大门朝东南开的院落。东南为“巽” 方,为风水中的青龙门。 “巽”位属于“木”, “巽”又为“风”卦, 风木相生,“风”入,意为财富滚滚而入,同时紫气东来。让我们继 续移步光禄第,又称

14、中院。为裴家大院的主院,是中华民族“尚中” 思想的体现; 东狮子院、 西麒麟院, 这都是瑞兽, 乃象征吉祥的风水, 狮子为武,麒麟为文。文武双全,出俊杰人才。体现出大院主人的道 德修养、人生价值取向。裴家在明代出了三个进士,六个举人。仕官有尚书一人,省级 副使一人、将军一人、府官三人、县令四人、府县教授四人,可谓是 “耕读传家,冠裳不绝”之门。裴家之所以有如此成就,这与当地文 化氛围和良好的家风、 家族教育是息息相关的。 裴家以耕读和孝道传 家,据裴家后人回忆,原先在裴家院落的照壁上有百孝图砖雕。 接下来请各位游客随我沿着裴家三院一路向西关帝庙当我们听完裴家十八院以及裴家家风的传承之后, 我们

15、沿着明清 老街一路向西途径文化大院, 经开元巷, 咱们现在位于明崇祯末年的 关帝庙,关帝庙建筑年代在明朝末年,之所以再此处设立关帝庙,源于明朝大阳古镇工商业和手工工业的发达。 共同形成了大阳古镇明清 的商业重镇, 而关帝庙是武财神, 所以再此设立关帝庙代表着远古先 民对商业的重视, 同时这里也是明清两朝商人议事的会馆, 二鬼扳跌 源于此,二鬼扳跌一个人装扮两个人,代表着义和利的象征,在二鬼 扳跌中最早源于傩戏文化的发展, 代表一个善意的鬼一个恶意的鬼来 划分义和利的象征,寓意着利从义中来,要重义轻利,这是古镇的一 种文化, 也是古镇先民遵从的商业准则, 因此在此商业准则下孕育了 大阳古镇明清重

16、镇的繁荣与发达, 在咱们看完二鬼扳跌表演之后, 咱 们现在出关帝, 入万楼, 沿着万楼古街一起来领略大阳古镇另一个显 赫的家族张家宅院的雄风。万楼咱们出关帝, 入万楼巷, 这是咱们晋城市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楼巷由万楼一直延伸到张家府邸, 万楼原意取自杜甫的诗句万方多 难此登临,意为万事皆同春,另外古镇还是阁楼之多,街巷之广,因 此万代表多,取万楼。同时这个楼也是咱们大阳古镇的一个鼓楼,因 此又被称为“鼓楼底”。现在请大家随我一同前往张养蒙的府邸,领 略一下张家的雄风。张都堂院途中咱们右手边的整个宅院, 是明万历年间吏部给事中、 都察院副督 察御史张养蒙的府邸。 张家宅院历经明末清初两朝前

17、后百余年间, 共 同形成咱们所看到的两千多间房屋, 共同构成了大阳古镇张家宅院的 辉煌。 接下来咱们由张都堂院沿着张家宅院一路北上直到万历朝张养蒙的主宅,张都堂院现在咱们一路走来,由此进入张家宅院,张养蒙当年位列督察 院所以他又被大阳人亲切地称为都堂。 这个院落是由张养蒙的后人在 清早期形成的院落。 张都堂院具有典型的四大八小的建筑特征, 正房、 东、西厢房、倒座,而他的正厅在他的外面凭栏而看上下两层,在他 的栏杆后面还有一个暗层, 是张家子孙读书的地方, 所以他外看两层 内看三层, 这是张家宅院的一大特征。 这两千多间房屋只需要一个入 口就可以串联起来, 形成一个封闭式的张家宅院的小城堡。

18、咱们现在 沿着巷道一路来探寻张家宅院的神奇与张家宅院的奥秘。 现在咱们右 手边是张家花房所在地, 在他的外形上采用的是书卷式和扇面式, 张 养蒙用这种诗书传家, 礼仪传家这种良好的读书家风, 孕育到建筑学 中的示范。 这也是张养蒙在教导后代中特别注重诗书礼仪的传承与弘 扬, 这体现了张家的家风。 现在咱们随着这条小道一直往前咱们将看 到的是张家的花园, 张家的家庙等等, 一共由四十个院落构成张家院 落。张家祠堂咱们现在游览的是张家宅院的核心地带,现在所看到的这个大门 是张家的祠堂, 体现了张家人的朴素和低调做人的特性。 张家祠堂的 背后是张氏主宅张养蒙的住所。咱们看到前面这个红色记忆的建筑,

19、曾经是张家的花园,它修建于清朝晚期到民国年间。常翰林院常翰林院位于张家的西侧, 始建于清道光年间, 是清道光甲辰进 士、翰林、云南兵备道、浙江布政司、浙江巡府常恒昌的故居。常恒 昌,字芸阁,清大阳镇人。由翰林院庶吉士,历任河南、广东道监察 御史,户部给事中。屡做谏官,对时弊多所指正。他的奏章,得到朝 廷允行的很多,一时深得众望。在他出任云南迤西道管理铜政时,适 遇回汉两族争利械斗,双方聚众斗殴,互有死伤。常恒昌立即前往调 解,不烦一兵一卒而使罪魁伏法就擒。后升福建按察使,又做浙江布 政使。当英国侵略军攻陷定海、宁波等郡县时,恒昌朝夕组织防堵, 总理军需粮米。 粮米一半以上依靠湖、 广供应, 中

20、英开战, 道路梗塞, 百姓吃粮十分困难, 常恒昌将预先储藏于军库中的十余万石粮米周济 百姓,解决了燃眉之急,百姓感激涕零。早在福建任内,恒昌因防堵 英军,已积劳成疾,到浙江后,更是戎马交驰,精力益困。加上同僚 间对和战问题意见不合,遂告老还乡,数年后,卒于家。著有静轩 遗稿。钱市巷咱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钱市巷, 又名金融街, 在明万历朝是属于 张家的, 整个金融街的东西南北全都属于张家宅院范围, 在张家家道 中落以后,此处被大阳古镇的商人们改为金融街,钱庄、当铺、票号 在此汇聚,形成一道古镇的商业风景线,钱市巷经商的郜家,因为经 营郜氏钱庄而富家大阳。 于是他将建兴巷中的张家住宅收购, 形成自

21、家宅院。 在古代商人的地位很低, 而郜氏钱庄老板郜一清为了振兴郜 家在大阳古镇的地位和影响力, 于是他在巷子口摆了张方桌, 桌上放有铜钱, 大阳村民朝着建兴巷高喊一声郜宅巷局赠铜钱 3枚, 这是大 阳古镇对商文化和官文化的体现。县衙漫步悠悠五里长街, 我们现在位于老街的中段, 在咱们的左手边 这是以前的古阳阿县县衙所在地, 在县衙前方是咱们在歌谣中所说的 “九市八圪垱” 的七市之一菜市巷, 也就是说这里在明清之际是大阳 古镇的菜市场, 因为七市八圪垱划分的功能明确, 被中国古建专家誉 为自秦汉以来中国古城镇的活化石。 咱们现在已经走出张家宅院, 进 入明清老街的下一个阶段。资圣寺前面这座气势恢

22、宏的庙宇是资圣寺, 始建于北齐天保四年, 公元 553年, 原名永建寺, 宋真宗赐名资圣寺。 寺庙历经战火, 多次修缮。 明万历六年,由乡人出资扩大规模,并由张养蒙撰写碑文和题“大雄 宝殿”匾额。原来在寺庙中有一铁铸大钟,上有一百零八罗汉雕像。 铁钟在日本入侵大阳时被砸。咱们下一个景点到达的是状元府巷。 醋坊巷咱们看完资圣寺, 沿着明清老街咱们现在位于的是醋坊巷, 这是 大阳七十二条巷其中之一,曾经有诗言“陈酿琼浆人间长,阁楼题额 醋坊巷,欣逢盛世重修缮,巷中尤文醋飘香”。这里是醋坊巷,在醋 坊巷中隐藏着一座独具特色的院落棋盘四院。 棋盘四院分为上下 两个院,咱们现在看到的是第一个棋盘四院,他

23、始建于清雍正年间, 后历经修缮保存完整,因为他里面用类似棋盘中的楚河、汉界,因此它被称为棋盘四院。这也是大阳古镇唯一一座没有遭到侵略的洗礼, 在墙上可以看到当时留下的弹痕。 棋盘四院的先祖是张姓人家, 在清 道光年间是经商的后来重振做官, 在民国年间, 张德臣是从棋盘四院 中走出来的第一位武举人,张德臣对上党梆子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 在民国年间,红遍晋东南地区的三义班源于此,班主就是张德臣,同 时他开创大阳古镇清晚期到民国期间的武举之风, 由此开始, 这就是 棋盘四院以及棋盘四院后人的故事。状元府巷咱们现在到的是位于东大阳老街的状元及第,气壮山河牌楼,这 里是清乾隆年间武状元张大经的府邸, 因

24、此又被称为状元府, 此巷因 此得名状元府巷,张大经清乾隆年间武状元。在张大经中状元后,衣 锦还乡。乡亲们奔走相告,大街上人头攒动,众乡亲夹道相迎。主政 当地的地方官提出要拨出专款为状元公修一座高门大宅, 被他婉言拒 绝。只是将大门进行了简单的修缮,剩余银两全部用于了赈济贫孤。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状元府的房子都很低调,均是平房小院。 东岳庙东岳庙被当地人又称作土地岭, 东岳庙正殿门槛的地平和天柱塔 的塔尖齐高。 东岳庙主要供奉东岳大帝泰山神。 泰山神源于原始社会 人们对自然神的崇拜。道教产生后,纳入道教神祇系列。大阳人对泰 山神的崇拜由来已久, 至今还有许多人在盖房子是要在山墙或后墙上 立一块

25、题为“泰山石敢当” 的石碑来保佑自家平安。每年农历三月二 十八日是东岳大帝诞辰祭祀。文昌阁文昌阁是供奉文曲星的地方, 古代谁家有考试的孩子都要来文昌 阁拜拜文曲星,据说非常灵验。 “繁青”位于文昌阁东面,青出于蓝 而胜于蓝,一代更比一代强之意。 “拱斗”位于北面,古代做买卖用 的称是十六两为一斤,这十六两分别是:北斗七星、南斗六星、福禄 寿三星,如果缺一两折福,缺二两折禄,缺三两折寿。提醒做买卖的 人要公平公正,不要缺斤短两。 “僚白”从方位上来说位于西边,古 代从风水学上来说“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这边正好是白虎 的方位,告诫人们不要做坏事。“迎熏”迎接八方来的贵宾之意。 穿过文昌阁,

26、 我们就走进了中国传统村落西大阳, 它虽然少了一 些市井气息,却多了一份乡村韵味。在古代,大阳人的生活是十分惬 意和舒适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花,只要你细心观察, 在大阳都可以找得到。文庙西大阳文庙创建于明洪武十八年 (1835年 。 “明朝尚书茹公请 命于朝,建大阳西文庙”。其址初在社庙前,康熙乙未年 (1679年 择地重修。其木雕牌楼式大门、设计奇、技艺精。西文庙主体建筑, 大成殿、 偏殿、戟门牌坊、拜庭,计三十余间。其坐北朝南, “五四” 运动中拆除神像,解放初进驻太岳兵工厂某车间班组。文庙,是纪念 和祭祀孔子的祠庙建筑, 在历代王朝更迭中又被称作文庙、 夫子庙等, 尤以“文庙

27、”之名更为普遍,是儒教徒活动的场所。由于孔子创立的 儒家思想对于维护社会统治安定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历代封建王朝对孔子尊崇备至, 从而把修庙祀孔作为国家大事来办, 到了明、 清时期, 每一州、府、县治所所在都有孔庙或文庙。其数量之多、规制之高, 建筑技术与艺术之精美, 在中国古代建筑类型中, 堪称是最为突出的 一种,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西大阳历史上也十分显赫,说到西大阳,就不得不提大阳的金王 霍段四大家族, 他们在当地可算是当地的世家大族, 比如金家的金珽, 王家的霸州知州王国士,霍家的进士、滦州判官霍整,段家复兴泽州 大地的元代长官段直都是他们各自家族的代表人物。 刚才我

28、们提到了 西大阳有四大显赫的家族,除了这些,西大阳还有三宝,它们分别是 金元风格长官院,汤殿万年荆木梁,吴神坐看一龙松;这三件宝贝分 别在段氏老宅, 国宝汤帝庙和吴神巷中的吴神庙。 现在我们就走近西 大阳,去揭开那段湮没在历史中的陈年往事。太素故居茹太素在洪武年间官至户部尚书。明史对他的评价是“以 平允称”,“抗直不屈”等。“以平允称”是说他高超的办事能力, “抗直不屈” 则是他高尚的政治道德品质。 总之, 他是位极富责任心、 原则性,正直、爱国的忠臣。在大阳的门阁品题中有三处题“槐荫”:“槐荫” “槐荫坡” “槐 荫深处”。品题把阁与古槐景观相融合,创造了一种幽静、安谧、爽 觉的深妙境界。赵

29、知府院赵知府院位于西大阳老街以南, 西侧紧邻段召巷南段, 曾为明代嘉靖乙末进士、夔州知府赵继孟的官邸。赵知府故居原为高门甲第, 由多个院落组成,且正房、厢房、耳房。正房高大,墙体宽厚。其一 层门窗过梁联为一体, 上面装饰着缠枝莲砖雕。 院中石雕是雕琢中的 精品,尽显仕宦之家的儒雅和审美情趣。金家大院金家曾是亦官亦商的名门望族,金家大院落虽已破败,但门前 抱鼓上的动物形象依旧栩栩如生。 抱鼓石是汉族传统民居, 特别是四 合院的大门底部位于宅门入口、形似圆鼓的两块人工雕琢的石制构 件, 属于门枕石的一种, 因为它有一个犹如抱鼓的形态承托于石座之 上,所以得名抱鼓。抱鼓石是中国宅门 非贵即富 的门第

30、符号,是最 能标志屋主等级差别和身份地位的装饰艺术小品, 因此抱鼓石也是金 家当年门第兴旺、门庭若市的象征。君泰号,是由靳家兄弟靳炳海、靳炳山经营的。他们主要经营各种铁 货、食盐和钢针,在北京、河北、山陕和两湖都有分号。汤帝庙汤帝庙,又称汤王庙、社庙、大庙,位于西大阳老街西段,是全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汤帝庙坐北朝南,沿一条南北向纵轴线展开, 两进院落、东西对称。中轴线上从南到北依次分布着戏楼、广场、山 门、中门和成汤殿。现在我们眼前看到的是汤帝庙的山门,拾级而上,分九级,就代 表着帝王。我们沿山门而进,看到的是汤帝庙的第一进院落,中间为 中门,中门只有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六月初六及重大活动时才

31、开启。东西为掖门。通过掖门,我们进入了汤帝庙的二进院。我们眼前所看 的便是成汤殿,是庙宇中的主体建筑,殿前为月台。 成汤殿面阔明三间暗七间, 进深八椽, 抬梁式砖木结构, 悬山顶。 我们现在看到的呈拱门型的横梁为荆木梁,在俗语中有句话为“千年 柏、万年荆。这是汤帝庙的第一大奇迹。现在我们进入成汤殿内,殿 内现存整体建筑格局为元代建筑风格。该殿采用元代减柱法,从里面 看只有两根檐柱,金柱的数量也减至两根,但从内部看则有六榀(一 个房架称作一榀)屋架承托着屋顶。减柱法的运用让成汤殿内部空间 更为整合大气,省去了冗余繁杂的小构件,使空间感受得到升华。中 间供奉仁德广武成汤圣帝。古镇的人们重土谷,敬成

32、汤,每逢干旱村 民都会举行祈雨仪式,效汤帝出巡,有神亭大驾,木雕侍卫,以金鼓 旗帜引道,黄童白叟相随到小析山取水。(桑林祈雨) 在我们的汤帝庙中,不仅有历史人文价值,还有红色记忆。当年 朱德、彭德怀、黄克诚等曾经在此召开会议,指导晋东南抗战。中共 晋城县委的成立大会也是在此召开的。 段家大院 古镇宅第保存最为完好的是段家院,为泽州元代长官段直的府 邸, 从偏于东南方的巽门进去, 折而再入正南离宫中门, 迎面一厅房, 石础木柱,套方花窗,隔扇支摘门,内外枋间施大块木雕花鸟,柱础 为覆盆式,两壁施砖雕金钱图案,通过西北小门入西偏院,东北小门 通后院。整体承元代风格,元风民居古建,在全国都实属罕见。 大阳 72 条巷,尽管人们不能历数这 72 条巷,但是吴神巷人人皆 知,南北走向,宽畅、舒展,静谧中又透着几分潇洒,巷中因吴王庙 而把此巷叫做吴神巷。 针坊 大阳矿产资源、煤炭资源丰富,铁矿资源尤其多,使大阳成为我 国冶铁业重要的发源地之一。早在先秦时就已经有了冶炼业的萌芽, 到十六国北朝期间发展形成规模。唐末宋初时,大阳又成为重要的军 事基地和军工生产中心。明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