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实践和思考_第1页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实践和思考_第2页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实践和思考_第3页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实践和思考_第4页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实践和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实践和思考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崔秀山2004年,山东、广东、海南和宁夏四省首批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这次新课程改革不仅是课程结构和教材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新课程理念和教育教学理念的变革。我校作为山东省新课程实验定点联系学校,实验一年来,有问题、有困惑,但更多的是收获和理念的提升。一、新课程实施前的准备工作(一)加强教师培训,提前走进新课程从去年3月份开始,根据市教委的安排,我校分批选派骨干教师分别参加了国家级、省市级通识培训,其中国家级3人、省级30人,全体老师参加了市级培训,并参加了山东省教委统一组织的新课程理念和学科课程标准考试,持证上岗。同时,充分利用暑假集体进行校

2、本培训一个月左右,实验期间,每周学科备课组进行三次教研,学校进行一次集体大教研,聘请专家作报告23次。充分发挥“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校本教研作用。实验教师逐渐转变了观念,削除了顾虑,能勇敢面对新课程,适应新课程,实施新课程。(二)制订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成立新课程改革相关委员会、学科课程研究中心和07年高考攻关小组根据山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制订了符合新课程要求和我校实际的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其中含课程设置方案、选课指导方案、教师培养方案、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学生学分认定方案等,成立了新课程改革相关委员会和学科课程研究中心。同时,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统一思想和认识。(三)选定教

3、材,以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因新课程学科教材版本多,一般是五个版本左右,而且内容难度和体例差别比较大,这当然源于教材编者对课程标准的认识,同时也说明课程标准的“抽象性”。尽管教学必须以课程标准为标准,但教材毕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因此,选定符合课程标准和当地实际的教材尤为重要。聊城市多数学科选定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本,主要理由是A版本教材编者参与了课程标准的编写,有大多数编者来自教学第一线,是专家型教师,另外,人民教育出版社有丰富的教材编写经验,以前用的教材主要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当然A版本比较符合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要求。二、我校新课程实验的几项重要改革(一)对学生实施学分认定对学

4、生实施学分认定,目的是对学生作出合理、科学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首先制订了学分认定方案,简单地说,学分认定根据学生学习过程表现及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二者按照2:8的比例对学生实行综合评价认定学分(因时间关系,这里不再展开)。(二)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在学生文明自律管理的基础上,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由“他律”到“自律”,我校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内容包括学生各方面的信息、每学期受奖情况进步情况、学习过程表现、每模块结束后的学分认定、研究性学习报告或发表的论文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等。学生的成长记录由班主任每学期填写一次,跟踪三年。(三)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规定的八大学

5、习领域之一,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共占23个必修学分,其中研究性学习活动占15个学分,而八个学习领域共占116个必修学分,可见研究性学习活动在新课程中的地位和价值,目前我校主要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活动并进行学分认定。实际上,我校从1999年已经开始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已积累了较成功的经验,学生已成为自觉的行为,要求学生每学期写一篇研究性学习论文或调查报告或小发明等,组织人员进行学分认定,分为三个等级,对应学分为3、2、1分,对优秀论文每学期集结出版校刊实践与研究,目前,已出版了第九期。 (四) 开发和建设校本课程国家课程是有关专家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后确定的,是高中生人生

6、成长必备的基础知识,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和完善,同时也为学生、教师创造了主动发展的无限空间。我校在开足国家课程每个学习领域的同时,十分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我校已开发的校本课程主要有新生入学教育、心理健康辅导、书法、学科奥赛辅导、礼仪、艺术、初级日语入门、法制讲座等。(五)砍资料,切实体现以发展学生的双基和能力为本针对学习资料、题目泛滥成灾的情况,为了还给学生学习思考、反思的时间,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留给教师研究反思的时间,切实让学生掌握与时俱进的双基和能力,让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课堂教学和教育研究上,我校从2004年开始,痛下决心,每学科只能订一套课外学习资料,除了大型考试外,平

7、时一律不准印题或变相增加题目,让学生扎扎实实学好课本知识。(六)加强课堂研究,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教学方式应服务于学习方式,我校在基于各学科改革的基础上,探索出一种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教育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或指导思想或遵循的原则“自主合作,问题解决”。这种模式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新课程要求的学习方式,教学设计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的规律的问题为载体,以思维方法训练为主线,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不断地提出问题,紧紧抓住问题的本质,实现问题的理解,使问题

8、等到解决。启发诱导贯穿课堂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灵活驾驭课堂知识的预设和生成,精讲精练,注重思想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体验和感悟,注重学法指导,注重层次差异,注重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努力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新课程观下的课堂教学理念(表现在五个主张和五个追求)。(1)在培养目标上:主张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追求提高学生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综合素质。(2)在教学方式上:主张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追求学生自主、互动,经历探索、合作学习。(3)在教学手段上:主张大

9、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追求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内容整合。(4)在评价方式上:主张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综合化,评价形式多样化,追求科学评价。(5)在内容呈现方式上:主张问题情境、建模解释、应用拓展,追求体验感悟、探究应用。(七)全员导师制,全力做好“低分生”转化工作能否搞好“低分生”的转化,是衡量一个学校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近几年来,我校也在始终探索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之路,学习洋思中学的“低分生”转化的经验和做法,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实施全员导师制我校每位教师“承包”15名所教学生,保证每名学生都有导师,要求导师对承包学生跟踪指导,对学生的发展负责,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充分

10、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和策略,指导他们逐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不断增强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的兴趣,每学年对导师转化的学生给予评价并和教师评价挂钩。2低重心运行所谓低重心运行是指通过改革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实施差异教学,降低难度,克服“一步到位”的思想,充分了解学生的需要,把握好教学的节奏,减缓学科的坡度,尤其是数学、物理学科,注重加强交流沟通,尊重关爱学生,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我们已把“低重心运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我校的重要课题之一,探讨如何进行低重心运行,才能使全体学生都能夯实双基,掌握最基本的能力,努力实现人人成功。三、新课程实验所带来的变化思考新课程实施到现在,或

11、许并没有感到有多么大的变化,无非是教材变化为模块,教学大纲变化为课程标准,相关内容与原来相比有所增加或删减、要求有所深化或降低。另外,无论课时的安排,还是自习辅导、形形色色的考试等。所有这些都是显性的,事实上,隐性的变化还是很大的,隐性的变化至少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通过新课程改革的培训和实验,从理念上和管理上取得了突破,实现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变化,深化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生命成长为本的意识;2、通过新课程改革,树立了新型的教师观、学生观、人才观、现代教学观、课程资源观和教师培训观;3、进一步落实了教科研工作的先导作用,初步形成了教育教学科研氛围,促进了教

12、学研究的开展和教师素质的提高,基于模块下的课堂教学的优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优化成为教科研的重点;4、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逐渐发生变化,学生活动明显比过去增多,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发生了改变,只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学习方式从过去被动接受式学习开始转向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5、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平等、对话与交流的师生关系初步呈现;6、注重探讨科学的评价制度,发挥评价的正确导向功能,促进学校现代制度的建设和学校文化的构建和完善。四、新课程实验中的问题和思考1、关于高考方案因当前教育评价的问题,我们中学校长十分关注高考方案。2004年低,在实验学校和实验教师的“疾声”呼吁和“焦急

13、”等待中出台了山东省2007年度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指导方案。方案中指出:考试由我省自主命题,拟采用“3x+1”模式,其中“3”指语数外三科,每科分值150分;“x”指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分值200分;“1”批基本能力,分值100分,内容涉及高中课程的技术(信息和通用)、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和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所有考生都参加基本能力考试。应该说,这种模式的设想很好,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强调文理兼容,符合新课程理念,但是对我们实验学校而言,有一些问题和思考:问题1:现在没有出台“考试说明”,据说07年高

14、考前也不会出台,因课程标准表述语言的“抽象性”,一是使实验教师对某些知识点很难准确把握;二是各学科选修模块中高考必考模块个数不明确,各学科课程标准中的选修内容如何选择才能符合高考的要求?;三是各学校因“应试”的需要,不可能开全、开足所有选修课程,这可能违背了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宗旨。问题2:技术尤其是通用技术专职教师缺乏,如何开设?我们一中现在由几个物理和化学教师兼职开课,因通用技术学科综合性太强,他们都反映自己就很难学懂,有些知识只有让学生自学体会。问题3:体育与健康如何考?如果考相关理论,体育教师很可能改上内堂啦!学生的身体健康如何得到保证。2、关于文理分科进行文理分科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

15、于利”?如果分科,何时分有利?我们一中的做法是高一下学期开始分科,专家没有明确的解释,也只能在探索中前进。3、关于课时数和教学内容的矛盾课程方案中规定的每周“4课时”不可能完成教学内容,有些学科内容增加而且难度大,信息量大,如果按规定教学,教学任务完成几乎不可能,况且,我们现在语数外开设6课时,学生学习起来还感到困难,常常是学会新知识的同时忘掉旧知识。4、学科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因为每个模块的编写,往往有“凑”的因素,为了“凑”够36学时,有些模块内容编排的不合理(如数学的一元二次不等式),这需要实验教师要从模块整体安排上把握教学和选择处理教学内容。5、关于学分认定的思考山东省教育厅2004年8月

16、颁布了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管理暂行规定,指出学分认定由学校成立学分认定委员会组织认定,学校有充分的自主权,但各学校要建立学分认定诚信制度,学校要为学分认定工作人员建立诚信档案等,其中还有很多细则。应该说,对学生进行学分认定,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时注重学生的过程表现进行合理科学的评价,有利于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但是,模块试题的难度如何把握?按多大的比例过关?对学生高考录取有多大的参考价值?学校的诚信度如何监督?另外,省教育厅还统一组织每一模块的学业成绩评价考试,这种考试和以前所谓会考有什么区别?高考录取以学校的学分为标准还是以省教育厅的成绩为标准?所有这些都是一个谜?6、关于新课程的靓点“选择性”的思考基础性、选择性、时代性是新课程改革的三大特性,其中选择性是一大靓点,让学生在选择中选择,让学生学会学习,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