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三语文素养测试_第1页
山东省高三语文素养测试_第2页
山东省高三语文素养测试_第3页
山东省高三语文素养测试_第4页
山东省高三语文素养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东省高三语文素养测试(一)一、(15分,每小题3分)1、选出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包扎(zh) 畏葸(x) 不容置喙(huì) 少安毋躁(wú)B伺机(sì) 拎着(ln) 提纲挈领(qiè) 暴虎冯河(pín)C阜盛(f) 刍议(chú) 开门揖盗(y) 自怨自艾(yì)D确凿(záo) 炽热(chì) 踽踽独行(j) 纰漏百出(p)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惨淡 元宵 暖洋洋 左右逢援 B渲泄 腾空 挤牙膏 稍纵即逝 C添置 监察 首影式 卑躬屈膝 D告竣 廓

2、清 硬着陆 泾渭分明3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按三峡工程分期蓄水的要求,2003年6月三峡水库水位蓄至135米;至2006年水库蓄水到156米;到2009年底三峡水库坝前水位再抬高至175米。B据中央电视台驻欧洲中心站的记者报道,被劫持的商船“德新海”号现在已经靠岸了。具体靠在什么位置?这个船上的人员是否已经安全?是国人最为关心的问题。C各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集中力量,落实责任,强化措施,扎实抓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决不能有丝毫松懈和麻痹。D2009年10月24日,为抢救两名落水少年,长江大学10余名大学生展开了一场生死大救援或奋不顾身地入水施救,

3、或手挽手结成“人链”接应。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泰戈尔随笔一向以俊秀飘逸、意蕴丰厚著称。特别是由冰心先生翻译的园丁集,不仅字字珠玑,而且词约意丰。B“天河一号”开发团队是一群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年轻人他们立志在有生之年开发出领先世界水平的超级计算机。 C就在贵州旱区在简陋的教室里。传出一阵琅琅书声。一群稚气未脱的孩子,在一位教师的带领下,正目不斜视,聚精会神地学习。D我国将在2020年海南初步建成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似旅游胜地使其成为世界著名的度假天堂、首善之区。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满足旅客出行,营造和谐春运,北京站推出了特色售票服务项目,针对不同对象开设各种

4、购票窗口,为旅客购票提供了方便。B由于本市对擅自夸大疗效、严重欺骗消费者的药品采取了暂停在京销售的强制措施,使本市去年药品严重违法广告率下降了5%。C、医疗保险改革,“既要让人看得起病,又要控制非必要医疗开支”,目的如此明确,为什么有关领导会感到方向不清呢? D全球最大的哥特式教堂美国纽约的圣约翰大教堂,于当地时间18日清晨突发大火, 目前还没有伤亡的人员报告,火灾原因正在调查之中。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清明节的人文精神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我国传统节日的形成与二十四节气有关。记载了二十四节气的先秦古籍逸周书时训中说到:“清明之日,桐始华。”这里记载的

5、节气不等于节日,节气是季节时序的标记。而清明节气的重要特点是冬季即将过去,而春天已经降临。这个时候人的活动要与物候相对应,将社会活动的节律与自然的时间进程有机地了解在一起。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大约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学术界认为清明节的起源与寒食节有关。关于寒食节的起源有各种说法。有的学者认为由纪念介子推起,推而广之要祭拜自己的祖先。后来,由于清明节和寒食节的日子接近,而寒食节是民间禁火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唐玄宗在公元732年颁布诏书

6、曰:“寒食上坟,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现在寒食节在某些地区已经消失,而清明节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节日流传至今。我国的传统节日都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春秋祭祀,以时思之,春秋祭祖,符合人们春祈秋报的心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祭祖敬祖的传统,尊重祖先、尊重祖先创造的优良传统,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这种传统已经积淀为一种民俗文化心理,成为人们的集体意识。清明节的习俗又与现在消失了的节日上巳节有关。农历三月三日的上巳节有两个活动内容,一是人们在春天到来之时到野外踏青嬉戏,一是招魂续魄,召唤亲人的亡魂,也召唤自己的魂魄回归。随着原始信仰的淡化,上巳节演变成了春游,上巳节消失了,这个文化因子在清明

7、节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人们在节日里踏青郊游,尽享春光。或家族合欢,或交友团聚,总之在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加凝聚力。清明节的另一项民俗活动是插柳,清明节又一个说法叫“插柳节”。插柳有多种形式。有的插在家里的门楣上,有的戴在头上。民间有“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清明不插柳,红颜变皓首”的说法。柳枝插在门楣上,其文化含义在于辟邪除灾,民间认为这样做是图个吉利。另外柳枝插在门楣上,还有意味着家庭兴旺的文化含义。而把柳插在头上,为的是求生保健,青春永驻。中国人喜柳爱柳,柳树是旺盛的生命力的象征。 我国传统的节日不仅在节气的选择上与自然界的变化合拍,而且人们的活动也适应季节、气候、物候的变化。追求人与

8、自然的和谐是传统节日又一主题。经过历史的演变,现代的清明节主要的民俗活动是扫墓和植树。这是传统继承中的变异。但是无论如何变异,都存在着古老的文化因子。农历节日及其习俗是几千年文化积累的结果,民众习惯用它们来表现自己心中的价值,走过有意义的人生历程,这种价值与文化形态的契合是很难改变的。清明节是中国民众共享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保护和弘扬清明节文化,可以增加民众的文化认同意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财富。(邢 莉)1下列不能体现清明节所包含的人文精神的一项是( )A将社会活动节律与自然的时间进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B在清明节,人们拜祭自己的祖先,体现了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C清明节继承了上

9、巳节的一些传统,人们在清明节踏青郊游,尽享春光。D在现代生活中,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是扫墓和植树。2下列关于清明节起源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清明节的起源不仅与寒食节有关,而且与古代已消失的上巳节有关。B清明最开始是一个节气,后因与寒食节日子接近,而渐渐合二为一,形成了一个节日。C清明节起源于寒食节,由纪念介子推开始,推而广之要拜祭自己的祖先。D古人在“插柳节”那天在门楣和头上插柳祈福,这一习俗也是清明节的起源之一。3下列各项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清明之日,“桐始华”,古籍用极为简练的文字说出了清明的节气特点。B人们喜欢在清明节时到野外踏青,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C古人常在农历三月初

10、三那天到野外招魂续魄,后演变成踏青郊游,上巳节因此消失。D到现代社会,那些积淀着民族文化的传统节日需要得到进一步的保护,使之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一12题。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齐悼惠王之后也。悼惠王子孝王将闾,将闾少子封牟平候,子孙家焉。父丕,博学,号为通儒。宠少受父业,以明经举孝廉,除东平陵令。以仁惠为吏民所爱。母疾,弃官去。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后四迁为豫章太守,又三迁拜会稽太守。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征为将作大匠。山阴县有五六老叟,龙眉皓发,自若邪山谷间出,人赍百

11、钱以送宠。宠劳之曰:“父老何自苦?”对曰:“山谷鄙生,未尝识郡朝。它守时吏发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年老遭值圣明,今闻当见弃去。故自扶奉送。”宠曰:“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勤苦父老!”为人选一大钱受之。转为宗正、大鸿胪。延熹四年,代黄琼为司空,以阴雾愆阳免。顷之,拜将作大匠,复为宗正。建宁元年,代王畅为司空,频迁司徒、太尉。二年,以日食策免,归乡里。宠前后历宰二郡,累登卿相,而清约省素,家无货积。尝出京师,欲息亭舍,亭吏止之,曰:“整顿洒埽,以待刘公,不可得也。”宠无言而去。时人称其长者,以老病卒于家。(后汉书·刘宠传)【注】策:古时用

12、于计算的小筹,常用于卜卦。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孙家焉 家:安家。B宠简除烦苛 简:选择。C或狗吠竟夕 竟:竟然。D尝出京师,欲息亭舍 息:歇息。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以仁惠为吏民所爱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B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 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C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D人赍百钱以送宠 樊哙侧其盾以撞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刘宠仁惠的一组是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 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后四迁为豫章太守 宠劳之曰:“父老何自苦?”拜将作大匠,复为宗正 为人选一大钱受之A B C D12下列叙

13、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刘宠是齐悼惠王的后代,其祖先悼惠王之孙因被封为牟平侯,从此世居牟平。B刘宠从东平陵县令做起,做过豫章、会稽太守,以后又任将作大匠、宗正、大鸿胪、司空、司徒、太尉等高官,却清廉自守,家无余财。C山阴县有五六个眉毛头发都花白了的老人,拿着钱来谢刘宠,以表示对他惩处扰民官吏的感谢。D刘宠曾经从京师外出,途中想在亭舍休息,被亭吏制止后,无言而去。其平和宽厚,不事张扬的品格深受人们称赞。第卷(共114分)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4分)译文:_(2)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3分

14、)译文:_(3)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勤苦父老!(3分)译文:_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柳州榕叶落尽偶题柳宗元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通观全诗,是什么原因使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4分)诗中的“共”和“乱”用的精当,耐人寻味,请坐简要分析。(4分)15、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1)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 吾尝终日而思矣, 。(劝学)(2) 东船西舫悄无言, 。 ,池鱼思故渊。(3) 独学而无友, 。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4) 出师未捷身先死, 。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五、(1

15、2分)16、请你就下面这一类社会现象,谈谈看法。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楚,不少于80字。(5分) 台湾歌星周杰伦一曲东风破,风靡一时,于是,许多从不喜欢民乐的年轻人找来古典东风破欣赏;北师大教授于丹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宣讲论语,由此论语成为街头巷尾人们的谈资;大型电视节目“红楼梦中人”选秀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茶,很多人再读红楼梦,“红学热”再度升温。 答: 17春节期间,在新海市工作的小张收到了二叔在新海市读大学的儿子带来的土特产,他很高兴,给二叔写了一封信,但其中一段有几个词语运用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3分)我非常高兴地笑纳了您送给我的土特产。看到这些土特产,我又想起了二叔您对我的一贯的关

16、心和爱戴,真是非常感谢您。至于您想让我为您的令郎毕业后了解工作一事,我会鼎力相助,一定不会让您失望。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过几天我将托人惠赠给您一件礼物,您肯定会惊喜的!_18下面是高三某同学代替班主任对另一同学做的“综合评价”,在画线句子中。请按要求对表达不当的进行修改。(4分)该生学习刻苦,学习成绩优异;团结同学,为人真诚:有责任心,高中三年以来一直担任本班班干部,尽心尽责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从来不说不做对集体有害的事,得到了很多师生的赞扬,曾多次被评为优秀班干部和学习标兵;他尊敬师长,我为班级因有这样优秀的学生而感到高兴,我想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他会做得越来越好,定不会辜负父母和我的期

17、望。(1) 需要修改的原句是: (只填序号) 修改: (2) 需要调序的原句是: (只填序号) 调整: (3) 需要删除的原句是: (只填序号) 理由: 六、作文(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战地医院周海亮医院只是连成一片的几顶帐篷,卧在近郊的小树林里。城市已被空袭夷为平地,所有建筑被毁,所有百姓撤离。帐篷里满是伤兵,沾满鲜血的纱布扔了一地,止血钳变了形。远处枪炮声连成一片,战士且战且退,脆弱的防线随时可能被对方撕成碎片。不断有卡车停在帐篷外面,车厢打开,是一个挨一个的伤兵,全是重伤员。医生和护士满头是汗。口罩后的眼睛,噙满泪水。又一辆卡车刹住,抬下18个伤兵,只有6个人还有气息。

18、医生和护士马上抢救。第一个兵的胸口被打出3个排成一线的圆形孔洞,血汨汨流出。护士麻利地包扎。兵平静地看着护士,说:“你长得像我的妻子。”兵的目光愈来愈黯淡。他像一名婴儿般死去。临死前他想轻吻护士的手。他没有成功。6个兵,死掉5个。他们的脸上涂满鲜血,没有人记住他们的样子。最后一个兵被抬上手术台,他的髋骨以下,炸得血肉模糊。医生看那张稚气未脱的脸,感觉他还是一个孩子。手术紧张地进行着。远处传来“嗒嗒嗒”的声音,医生知道,那是我们的防空炮火在吼叫,但是对敌人的高空轰炸机来说,那些炮火形同虚设,它们甚至连恐吓或者警告的作用都起不到。警卫人员跑进来,要求医生和护士马上躲进狭窄阴暗的防空洞。“飞机就要来

19、了,”他说,“它们会把这儿炸成粉末。”医生从兵的身体里,取出一枚子弹。子弹夹在骨缝中,已经变了形。“你救不了他谁都救不了他他终究会死我们需要马上离开”医生从兵的身体里,取出一个弹片。弹片扔到搪瓷盘里,兀自跳跃,叮当有声。“听我的,我们先躲一躲”医生停下手里的动作,他抬起头,看着来人。很多人已经撤进防空洞,帐篷里只剩9个人。他,来人,一名护士,手术台上喘息的士兵,5个已经死去的士兵。一颗炮弹在另一个帐篷里炸开,一把变形的剪刀划破帐篷落到他的面前。医生拾起剪刀,扔开,继续他的手术。“太危险了!快走啊,这是上级的命令!”警卫大声喊叫。医生没有走。他坚持把手术做完。护士轻握着战士的手,又替医生擦去额上

20、的汗珠。战士是在手术后死去的。战士在临死前咧开他的嘴巴。他的牙齿很白。他有两颗调皮的虎牙。没有人能够挽救战士的生命。在战场上,死亡是一种必然,只有活着,才是一种偶然。后来,当然,医生得到长官的训斥。长官说:“空袭时必须躲进防空洞,这是命令,你不知道么?”他说:“我知道。”长官说:“你是前线惟一的医生,你的生命远比十个战士的生命重要百倍,你不知道么?”他说:“我知道。”长官说:“那个士兵虽然可怜,可是他身负重伤,即将死去。做为一名身经百战的医生,你不知道他终会死去么?”他说:“我知道。”长官说:“你什么都知道,可是在那时,你为什么一定要做那件毫无意义的事呢?”他说:“因为他还没有死去他躺在手术台

21、上,他还在喘息我得让他知道,即使在生命最后一刻,我们,还有他的祖国,也没有将他抛弃。”(选自青年博览 2008年第18期,有删改)19.小说第一段描写了怎样的场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20. 从全文来看,整理在第三段为何用较多的笔墨描写一位战士?请简要分析。(4分)21. 请简要分析“弹片扔到搪瓷盘里,兀自跳跃,叮当有声”这处细节描写的妙处。(4分)22. 有人说,小说中的医生和长官是一对价值观矛盾的形象。你认为呢?请说明理由。(6分)七、作文(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一位老太太,一生从来没有穿过合脚的鞋子,常穿着巨大的鞋子走来走去。有人问他,她就会说:“大小鞋都是一样

22、的价钱,为什么不买大的呢?”许多人也是这样,他们被内心或显或隐的贪欲推动着,不断地追求着“大”,就像那位老太太,买了大号的鞋子,却忘了自己的脚。不管穿什么鞋子,合脚最重要。请以“穿合脚的鞋子”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要求:自拟题目。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山东省高三语文素养测试(一)答案1、D 2、D 3、D 4、A 5、C二、6A (不能体现“人文精神”,与题干不符。)7 B ( A项,原文是“清明节的习俗”与“上巳节有关”。C项,原文是“清明节的起源与寒食节有关”。D项,“插柳”是清明节的民俗活动之一

23、,而不是起源之一。)8 C (“踏青”和“招魂续魂”是上巳节的两项活动内容。)9. C ("竟"意为从头到尾,"竟夕"即整个晚上)10. C (前"或"为"有时",后"或"为"有人".A项两个"为"都表被动,B项两个"乃"都意为"于是",D项两个"以",介词,因为)11. A (是说升迁情况是说清廉)12. C (文中没有关于刘宠"惩处"官吏的描写,从原文看刘宠为人宽厚,平和,

24、 不是苛严之人.文中只说简除和禁止)四,13. (1) 刘宠除去那些烦琐苛刻的规章制度,禁止并查处部属扰民等不法行为,郡中秩序有了大的改观,老百姓安居乐业.("简除","禁察","大化"各1分,句子通顺1分)(2) 自从您到任以来,夜里听不见狗叫声,百姓看不到官吏.("下车""见吏"各1分,句子通顺1(3) 我的政绩哪里像您几位长者所说的那样好呢 您们辛苦了啊!("及","勤苦"各1分,句子通顺1分)译文:译文:刘宠字祖荣,是东莱郡牟平县人,齐悼惠王的后代

25、。悼惠王儿子孝王将闾的少子封牟平侯,他的子孙就迁居牟平。刘宠的父亲刘丕,很有学问,人们称是儒学大家。刘宠年轻时随父亲学习,因精通经学被荐举为孝廉,授东平陵县令。因为仁爱惠民被吏民爱戴。母亲患病,他弃官回家。百姓送他,连道路也堵塞了,车子不能前进,于是他穿着便服悄悄地离开。后来,他四次迁升担任豫章太守,又三次升迁担任会稽太守。山里的老百姓朴实拘谨,有的竟然从小到老都没有进过集市城镇。他们往往被官吏欺诈。刘宠除去那些烦琐的规章制度,禁止部属扰民等不法行为,郡中秩序井然;老百姓安居乐业,他被征召任为将作大匠。山阴县有五六个老翁,眉毛头发都发白了,从若邪山谷间出来,每人拿着百钱,送给刘宠。刘宠安慰他们

26、说:“各位长得何必这样呢?”老翁们回答说:“山谷里无知识的人,没有见过郡守。别的太守在任时,派官吏到民间搜求财物,白天黑夜不断,有时狗叫通宵,百姓不得安宁。自从您到任以来,夜里听不见狗叫声,百姓看不到官吏。我们年老(难得)逢此太平盛世,现在听说您要离开我们而去,因此我们特意来奉送。”刘宠说:“我的政绩哪里像您几位长者所说的那样好呢?你们辛苦了啊!”于是在各人的钱中挑了一枚大的接受了。后来,刘宠调任宗正、大鸿胪。延嘉四年,代黄琼为司空,因为天气阴气超过了阳气而免官。不久,被授予将作大匠,再任宗正。建宁元年,代王畅为司空,接连任司徒、太尉。建宁二年,因测算日食有误而免官,回归乡里。刘宠前后连任郡太

27、守,多次任卿相要官,但清廉朴素,家里没有多少资财。他曾经自京师外出,想在亭舍休息,亭吏阻止他说:“我们整顿屋合,打扫干净,专门等待刘大人到来,您不得在这里休息。”刘宠没有说话就走了,当时人称他为长者。刘宠因年老病死在家里。14、(1)一是春天,雨后榕叶落满庭院,让人错以为秋风扫落叶。二是自己仕途不顺(被贬柳州),远离故乡,心中凄苦,虽是春日却感觉如秋天一般。 注:必须答出意思;答对一点得2分,两点得4分。洪培欣语文网(2)“共”字说明“凄凄”之感是双重的,是宦情的凄凄加上羁思的凄凄,突出其分量之沉重。“乱”字写出了诗人此时的心境,莺啼本无所谓“乱”,是听莺啼之人的心绪烦乱,所以才有“莺乱啼”的感受。 注:分析一个词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16、示例1:传统文化借助现代传媒,重新焕发生命力,这有利于中华文化传承.现代人往往觉得古典文化距离自己非常遥远,但流行歌曲,电视节目可以拉近这种距离,从而发挥现代传媒受大众喜爱的优势,推动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示例2:人们盲目追随时尚,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太浮躁.传统经典应被大众熟知,但如果只因流行音乐,电视节目而去关注它,只是凑热闹,并不能深入了解其精髓,对传承优秀文化不利.(评分要点:表明态度,观点鲜明,从现代形式与传统经典二者结合的角度提出;表述条理清楚.观点1分,表述1分,针对观点合理展开分析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