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模板施工方案_第1页
框架结构模板施工方案_第2页
框架结构模板施工方案_第3页
框架结构模板施工方案_第4页
框架结构模板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程概况 :开来?都市丰景一标段位于武汉市汉阳区四新片区,是武汉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高层住宅楼, 总用地面积 82000m 2,龙河置40层,地下 1 层,建筑高度为 116.3m 。地下部分由车库、水泵房、配电房、风机房等各类辅助设备用房组成;本工程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柱耐火极限为小时;梁耐火极限为小时;楼板、疏散楼梯、屋顶承重构件耐火极限为小时; 楼梯间、电梯井的耐火极限为小时;房间隔墙耐火极限为小时。本工程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幼儿园为乙类);抗震设防 烈度六度,地下防水等级 H 级(设计抗渗等级P6), 建筑室内标高士相当于绝对高程为 22.00m; 建筑物耐久年限 : 主体结构为

2、二级 耐久年限,正常使用限为 50 年。本工程由地下室及 1#、2#楼组成,均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 剪结构本工程高度级别为 A 级(主楼),抗震类别为丙类,抗 震设防烈度为 6度。设计基本地震速度为 0.07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 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组,结构抗震等高层主楼基础,地下室平面范围内的基础及无上部结构处的地下室基础连成一体形 1# 、2#楼桩筏基础,裙房基础均采用筏板 基础无上部结构的裙楼) 。、 施工准备:一)作业条件1、模板设计:根据工程结构型式和特点及现场施工条件,对模板 进行设计,确定模板平面布置,纵横龙骨规格、数量、排列尺寸,柱 的型式和间距,梁

3、板支撑间距,梁术节点、主次梁节点大样。箍选用( 模板 平面布置图和非定型零件的拼接加工图 ) 。模板的数量应模板设计时按流水段 划分,进行综合研究,确定模板的合理配制数量。2、模板拼装 :(1) 拼装场地夯实平整,条件许可时可设拼装操作平台。(2) 按模板设计图尺寸,采用沉头自攻螺丝将竹胶板与方木拼成整片模板,接缝处要求附加小龙骨。(3) 竹胶板模板开的边及时用防水油漆封边两道,防止竹胶板模板使用过程中开裂、起皮。3、模板加工好后,专人认真检查模板规格尺寸,按照配模图编并均匀涂刷脱模剂,分规格码放,并有防雨,防潮、防砸措施。4、放好轴线、模板边线、水平控制标高,模板底口平整、坚实,若达不到要求

4、的应做水泥砂浆找平层, 柱子加固用的地锚已预埋好且可以使用。5、柱子、墙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管线及预埋件已安装,绑好钢筋保护层垫块,并办理好隐蔽验收手续。( 二 ) 材质要求1、胶合板模板:尺寸 1220>2440mm , 厚度为 18mm. 、 20mm 等(单个工程最好选用不超过两种厚度为合理 ) 。2、方木: 50x100mm , 100x100mm 方木,要求规格统一,尺寸规3、对拉螺栓:采用? 14mm以上的I级钢筋(最好用HRB235 )双边验算模板和支撑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绘制全套模板设计图 图、分块图、组装图、加固大样图、节点大样图、零件加工套丝扣,并且两边带好两个螺母,

5、沾油备用。4、脱模剂:严禁使用油性脱模剂,必须使用水性脱模剂。5、模板截面支撑用料:采用钢筋支撑,两端点好防锈漆。1、木器具圆锯,木工平刨,压刨,手提电锯、手提压刨,打眼电钻,坠,靠尺板,方尺,铁水平,翘棍等。2、支撑体系:柱箍,钢管支柱,钢管脚手架或碗扣脚手架等。、质量要求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并且满足甲方及监理单位验收规范。四、艺流程(一)柱子模板安装(二)顶板模板安装一*铀i殳板模板椅斗*电板r反标高.半杓匕操作I五、操作工艺(一)柱子模板安装1模板组片后,安照模板设计图纸的要求留设清扫口,检查模板的对角线,平整度和外形尺寸。吊装第一片模板,并临时支撑或用铅丝与柱子主筋绑扎固定。随即吊装第

6、二、三、四片模板,作好临时支撑或固定 先安装上下两个柱箍,并用脚手管和架子临时固定。逐步安装其余的柱箍,校正柱模板的轴线位移、垂直偏差、截面、对 角线。并做支撑。按照上述方法安装一定流水段柱子模板后,全面检查安装质量,注意 在纵横两个方向上都挂通线检查,并作好群体的水平拉(支)杆及剪力支杆的固定。(二)梁模板安装 一、梁、板模板1、梁模板 2、梁底模及侧模板采用18mm厚多层板,梁宽为200mm时,底部设 两根 纵向木枋;梁宽大于 200mm时,底部每间隔100mm设一根纵 向木枋,木枋尺寸为 50mm*100mm 。3、 当高 v 600mm 时,梁侧模沿梁高方向设水平木枋背楞,间距为 25

7、0mm,采用梁夹固定。4、当梁高 600mm 时,梁侧模沿梁高方向设置水平木枋背楞,间距 为250mm , 采用对拉螺杆紧固,对拉螺杆沿梁长方向间距不大于 600mm, 高度 每增加 300mm 增设一道 14 对拉螺杆,以保证梁模板 的稳固5、梁底水平钢管排架支撑间距为 900mm ( 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但 不大于1000mm ), 可调式钢管顶撑间距为 600mm-800mm, 底部排架 离梁端部250mm 开排。5、注意事项:(1) 、梁高 v 600mm 侧模加固时,要使用梁夹并保证其牢固;侧模 背楞木枋间距为 250mm , 剩余高度小于 250mm , 增加一道;侧模两 边木枋立

8、 撑做背楞。(2) 、梁高 600mm 侧模加固时,要使用对拉螺杆加固,螺杆间距 符合要求, 侧模两边木枋立撑做背楞。( 3) 、在梁模板支设过程中, 检查并保证梁上口和下口的宽度符合设 计要求。梁高V 600梁侧模示意图梁高V 600梁模板照片对拉螺栓600距梁端不大于300板卜止/; 50 < 100-<电-钢支撑600-800梁高600mm侧模示意图梁高600mm梁模板照片1、板模板板厚小于160mn,板模板采用18mn多层板,50mm*100mr木枋作龙骨,板下龙骨间距为300mm2、板厚160-200mm板模板采用18mm多层板,50 X 100木枋作龙骨,板下龙骨间距为

9、250mm模板立杆支撑间距不大于 900mm局部不大于1000mm各立杆之间设置纵横方向水平杆,水平杆步距不大于1600mm纵横水平杆之间均用扣件连接;扫地杆每隔一排设置一道,设置高度距离支撑面不大于200mm每3排立杆设置一道竖向全立面剪刀撑,且剪刀撑倾斜度数为45-60 °,剪刀撑与立杆用扣件可靠连接,由此形成模板排架支撑系统。4、注意事项(1) 、排架搭设时,保证立杆间距、水平杆步距符合要求。(2) 、保证扫地杆、剪刀撑搭设符合要求。(3) 、立杆底部设置厚度为50mm勺垫木,垫木宽度不小于200mm、顶托自由高度(钢管顶部到顶托 U型槽平直段高度)不大于200mm(5)、板底

10、龙骨间距符合要求,并且要求到边到角。(6)进深、在板模板安装过程中 整度等。,要实测整层平面总尺寸、房间的开间(7)、在板模板安装过程中,用激光水平仪检查楼板的标高。(8)、板钢筋设置成品垫块,间距为 800mm*800mm 呈梅花形布置。5、梁板模板验收检查(三) 、梁板支撑体系的计算(1) 、设计荷载 ( 2) 、模板及支撑自重:M2。(3) 、自重:楼板:(厚& =10cm), KN/M2,井字梁: KN/M 2。( 4) 、钢筋自重:板:KN/M 2梁: KN/M 2。q=荷载分项系数, 静载分项系数, 以上荷载折合成均布荷载设计值KN/M 2。7、支撑验算梁板支撑立柱间距为

11、1.0m ,每隔 1.8m 高设一纵横水平拉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c=205N/m 2,回转半径 l=1.58cm.( 1) 、楼板承载力验算板厚 S =10cm , 拆模时混凝土强度 C25fcm=mm 2 fc=6N/mm 2 E= X 10N/ mm 2。换算成 均(2) 、楼板荷载值层楼板拆模时, 楼板承受上部支撑传递的荷载及自重,布荷载。q=x 心吃 xx+ >4+M+=m 2。3.3.2 板内最大弯矩Mz=(1+1/6) x2ql= mMb=x ql2 3.3.3 模板承载能力hu=h-(c+d/2)=100-(15+2/10)=80mm x=fy As/fmc b=(210

12、>393)/(6. 7 1000)=12.3mmMu=fmc- b (ha-x/2) = X 1000> O<2)= m>m 2= m hu' =(c+d/2)=100-(15+12/2)=79mm x x =fr - As/fmc - b=(210 < 565)/ < 1000)=17.7mmMu =fmc - bx6-x-x (h2)= X 1000 XX 2)= m>m b= m满足要求。(3) 、井字架梁承载能力验算(4) 、井字梁内力Mmax= < X= mMmax= X X =(5) 、井字架梁承载能力验算 井字梁载面为 T

13、形梁,翼宽 b5 取 126=1266mm , 截面惯性矩1=1/3 <56 X673 勻 266 X 83 3-956 <183-166) 3= X6mm 4Mmux=6.48a 4b/Eiq=6.4mmX=h - As/fmc bf= X16/ 1 X 66)=33.5mmMu= Mu 1+Muz=(h-2c) A <s1<f1+fmc bf x 6-xx/2) (h= m>Mmdx= mV= b h 6+ (h AvI) /s fr h 6=>Vmax=Wmax=6.4mm<L 0/300=26mm 强度和钢度均满足要求。受。(6) 、大梁支撑及

14、强度验算 由于楼板支撑间距为 1.0m 所大梁轴线 1.0m 范围内施工荷载由 大梁承8、荷载值(1) 、混凝土自重(2) 、模板及支撑自重 m(3) 、钢筋自重 m( 4) 、施工人员、设备和混凝土堆重 m合计 q=x +x =m( 5) 、下层主梁承载力验算( 6) 、荷载值 作用在大梁的荷载为大梁自重,部施工层传来荷载及梁板传力荷载值。 x 2 x 上大梁晚拆支撑传递的荷载值即为大梁自身承受的荷载值为m。(7)、最不利情况下大梁内力2Mmn= q ?L =xx = ?mMmn= q ?L=xx =钢筋弯矩Mmax= x x = ? m六、模板拆除1、模板拆除的一般要求:1)侧模拆除:在混

15、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2)底模及冬季施工模板的拆除,必须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 )及(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 的有关条款。作业班组必须进行拆摸申请经技术部门 批准后方可拆除。3)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模板的拆除,除执行 GB50204 中2.4.1 或条的规定外,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 ;底模应在结构构 件建立预应力后拆除。4)已拆除模板及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后方允许承受全部使用荷载 ;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 载的效应更不利时,必须经核算,加设临时支撑。5)拆除模板的须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的

16、规定进行。若无设计规定时,应遵循先支后拆, 后支先拆 ;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 ;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 向支撑等原则。6)模板工程作业组织,应遵循支模与拆模统由一个作业班组执行作业。其好处是,支模就考虑拆模的方便与安全,拆模时,人员应熟知,依照拆模关键点位,对拆模进度、安全、模板 及配件的保护都有利。7)墙、柱、梁、板模板拆除工艺流程:拆除剪力墙、柱模板 T 拆除梁侧模斜撑、连接件及侧模 T 下 调顶 托,拆除主、次龙骨 T 拆除顶板区域支撑体系 T 拆除顶板模板 T 拆除梁底支撑及模板 T 清理模板。2、 柱子模板拆除:1)工艺流程拆除拉杆或斜撑 T 自上而下拆除

17、柱箍 T 拆除部分竖肋 T 模板及 配件运输维护。2)柱模板拆除时,要从上口向外侧轻击和轻撬,使模板松动,要适当加设临时支撑。以防柱子模板倾倒伤人。3、 梁板模板拆除1)工艺流程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刀撑 T 拆除侧模板 T 下调楼板支柱T 使模板下降 T 分段分片拆除楼板模板 T 木龙骨及支柱 T 拆除 梁底模 板及支撑系统。2)拆除工艺施工要点: 拆除支架部分水拉杆和剪刀撑,以便作业。而后拆除梁侧模板的水平钢管及斜支撑,轻撬梁侧模板,使之与混凝土表面脱离。 下调支柱顶翼托螺杆后,轻撬模板下的龙骨,使龙骨与模板分离,或用木锤轻击,拆下第一块,然后逐块逐段拆除。切不可用钢棍或 铁锤猛击乱撬。

18、每块竹胶板拆下时,或用人工托扶放在地上,或将 支柱顶翼托螺杆在下调相当高度,以托住拆下的模板。严禁模板自 由坠落于地面 拆除梁底模板的方法大致与楼板模板相同。但拆除跨度较大的梁 底模板 时,应从跨中开始下调支柱顶翼托螺杆,然后向两端逐根下 调,拆除梁底模 支柱时,亦从跨中向两端作业。七、成品保护1、预制拼的模板要有存放场地,场地要平整夯实。模板平放时,要有木方垫架。立放时,要搭设分类模板架,模板触地处要垫放木方,以此保证模板不扭曲不变形。不可乱堆乱放或在组拼的模板上堆放分散模板和配件。2、工作面已安装完毕的墙、柱模板,不准在吊运其它模板时碰撞,不准胡预拼装模板就位前作为临时椅靠,以防止模板变形

19、或产生垂直偏差。作面已安装完毕的平面模板,不可做临时堆料和作业台,以保证支架的稳定,防止平面模板标高和平整产生偏差。3、拆除模板时,不得用大锤、撬棍硬砸猛撬,以免混凝土的外形和内部受到损伤。八、质量问题1、梁、板模板:梁、板底不平、下挠;梁侧模板不平直;梁模:防治的方法是,梁、板底模板的龙骨、支柱的截面尺寸及间距应通过设计计算决定,使模板的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作业中应认真执行设计要求,以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变形。模板支 柱应立在垫有通长木板的坚实的地面上,防止支柱下沉,使梁、板生下挠。梁、板模板应按设计或规范起拱。梁模板口应设销 口楞,再进行侧向支撑,以保证模板不变形。2、柱模板1)涨

20、模、断面尺寸不准:防治的方法是,根据柱高和断面尺寸设计核算柱箍自身的截面尺寸和间距, 以及对大断面柱使用穿柱螺栓 和竖向钢楞,以保证柱模的强度、刚度足以抵抗混凝土的侧压力。施 工应认真按设计要求作业。扭向。2)柱身扭向:防治的方法是,支模前先校正柱筋,使其首先不面吊两点,使柱模不扭向。安装斜撑(或拉锚) ,吊线找垂直时,相邻两片柱模从上端每使线坠到地面, 线坠所示两点到柱位置线距离均相等,即3)轴线位移,一排柱不在同一直线:防治的方法是,成排的柱子,支模前要在地面上弹出柱轴线及轴边通线, 然后分别弹出每柱 的另一个方轴线, 再确定柱的另两条边线支模时,先立两端柱模, 校正垂直与位置无误后,柱模顶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