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BT驱动及其保护设计_第1页
IGBT驱动及其保护设计_第2页
IGBT驱动及其保护设计_第3页
IGBT驱动及其保护设计_第4页
IGBT驱动及其保护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GBT模块驱动及保护电路设计1引言 IGBT是MOSFET与双极晶体管的复合器件。它既有 MOSFET易驱动的特点,又具有功率晶 体管电压、电流容量大等优点。其频率特性介于MOSFET与功率晶体管之间,可正常工作于几十kHz频率范围内,故在较高频率的大、中功率应用中占据了主导地位。IGBT是电压控制型器件,在它的栅极和发射极间施加十几V的直流电压,只有 uA级的漏电流流过,基本上不消耗功率。但IGBT的栅极和发射极间存在着较大的寄生电容(几千至上万pF),在驱动脉冲电压的上升及下降沿需要提供数A的充放电电流,才能满足开通和关断的动态要求,这使得它的驱动电路也必须输出一定的峰值电流。IGB

2、T作为一种大功率的复合器件,存在着过流时可能发生锁定现象而造成损坏的问题。在 过流时如采用一般的速度封锁栅极电压,过高的电流变化率会引起过电压,为此需要采用软关 断技术,因而掌握好IGBT的驱动和保护特性是十分必要的。2栅极特性IGBT的栅极通过一层氧化膜与发射极实现电隔离。由于此氧化膜很薄,其击穿电压一般只 能达到2030V,因此栅极击穿是IGBT失效的常见原因之一。在应用中有时虽然保证了栅极 驱动电压没有超过栅极最大额定电压,但栅极连线的寄生电感和栅极-集电极间的电容耦合, 也会产生使氧化层损坏的振荡电压。为此,通常采用绞线来传送驱动信号,以减小寄生电感。 在栅极连线中串联小电阻也可以抑制

3、振荡电压。由于IGBT的栅极发射极和栅极集电极间存在着分布电容Cge和Cgc,以及发射极驱动电路中存在有分布电感 Le,这些分布参数的影响,使得 IGBT的实际驱动波形与理想驱动 波形不完全相同,并产生了不利于 IGBT开通和关断的因素。这可以用带续流二极管的电感负(b)开通波形图1 IGBT开关等效电路和开通波形uge上升斜率的主要因素只有Rg和在to时刻,栅极驱动电压开始上升,此时影响栅极电压Cge,栅极电压上升较快。在t1时刻达到IGBT的栅极门槛值,集电极电流开始上升。从此时开始有2个原因导致uge波形偏离原有的轨迹。首先,发射极电路中的分布电感Le上的感应电压随着集电极电流ic的增加

4、而加大,从而削弱了栅极驱动电压,并且降低了栅极一发射极间的uge的上升率,减缓了集电极电流的增长。其次,另一个影响栅极驱动电路电压的因素是栅极一集电极电容Cgc的密勒效应。t2时刻,集电极电流达到最大值,进而栅极一集电极间电容Cgc开始放电,在驱动电路中增加了Cgc的容性电流,使得在驱动电路内阻抗上的压降增加,也削弱了栅极驱动电压。显然,栅极 驱动电路的阻抗越低,这种效应越弱,此效应一直维持到t3时刻,uce降到零为止。它的影响同样减缓了 IGBT的开通过程。在t3时刻后,ic达到稳态值,影响栅极电压uge的因素消失后,uge以较快的上升率达到最大值。由图1波形可看出,由于 Le和Cgc的存在

5、,在IGBT的实际运行中uge的上升速率减缓了 许多,这种阻碍驱动电压上升的效应,表现为对集电极电流上升及开通过程的阻碍。为了减缓 此效应,应使IGBT模块的Le和Cgc及栅极驱动电路的内阻尽量小,以获得较快的开通速 度。IGBT关断时的波形如图 极正常工作电流的水平,2所示。to时刻栅极驱动电压开始下降,在t1时刻达到刚能维持集电IGBT进入线性工作区,uce开始上升,此时,栅极集电极间电容uge在t112期间基本不变,在 t2t3时uge及ic均降为Cgc的密勒效应支配着 uce的上升,因Cgc耦合充电作用, 时刻uge和ic开始以栅极-发射极间固有阻抗所决定的速度下降,在由图2可看出,由

6、于电容 Cgc的存在,使得IGBT的关断过程也延长了许多。为了减小此影 响,一方面应选择 Cgc较小的IGBT器件;另一方面应减小驱动电路的内阻抗,使流入Cgc的充电电流增加,加快了 uce的上升速度。在实际应用中,IGBT的uge幅值也影响着饱和导通压降:uge增加,饱和导通电压将减小。由于饱和导通电压是IGBT发热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尽量减小。通常uge为1518V,若过高,容易造成栅极击穿。一般取15V。IGBT关断时给其栅极发射极加一定的负偏压有利于提高IGBT的抗干扰能力,通常取 510V。3栅极串联电阻对栅极驱动波形的影响栅极驱动电压的上升、下降速率对IGBT开通关断过程有着较

7、大的影响。IGBT的MOS沟道受栅极电压的直接控制,而MOSFET部分的漏极电流控制着双极部分的栅极电流,使得IGBT的开通特性主要决定于它的MOSFET部分,所以IGBT的开通受栅极驱动波形的影响较大。IGBT的关断特性主要取决于内部少子的复合速率,少子的复合受MOSFET的关断影响,所以栅极驱动对IGBT的关断也有影响。在高频应用时,驱动电压的上升、下降速率应快一些,以提高IGBT开关速率降低损耗。在正常状态下IGBT开通越快,损耗越小。但在开通过程中如有续流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电 流和吸收电容的放电电流,则开通越快, IGBT承受的峰值电流越大,越容易导致IGBT损害。此时应降低栅极驱动电压

8、的上升速率,即增加栅极串联电阻的阻值,抑制该电流的峰值。 其代价是较大的开通损耗。利用此技术,开通过程的电流峰值可以控制在任意值。由以上分析可知,栅极串联电阻和驱动电路内阻抗对IGBT的开通过程影响较大,而对关断过程影响小一些,串联电阻小有利于加快关断速率,减小关断损耗,但过小会造成di/dt过大,产生较大的集电极电压尖峰。因此对串联电阻要根据具体设计要求进行全面综合的考虑。栅极电阻对驱动脉冲的波形也有影响。电阻值过小时会造成脉冲振荡,过大时脉冲波形的前后 沿会发生延迟和变缓。IGBT的栅极输入电容 Cge随着其额定电流容量的增加而增大。为了保 持相同的驱动脉冲前后沿速率,对于电流容量大的IG

9、BT器件,应提供较大的前后沿充电电流。为此,栅极串联电阻的电阻值应随着IGBT电流容量的增加而减小。4 IGBT的驱动电路IGBT的驱动电路必须具备2个功能:是实现控制电路与被驱动 IGBT栅极的电隔离;是提供合适的栅极驱动脉冲。实现电隔离可采用脉冲变压器、微分变压器及光电耦合图3为采用光耦合器等分立元器件构成的IGBT驱动电路。当输入控制信号时,光耦VLC导通,晶体管 V2截止,V3导通输出+ 15V驱动电压。当输入控制信号为零时,VLC截止,V2、V4导通,输出一10V电压。+ 15V和一10V电源需靠近驱动电路,驱动电路输出端0.5m。图4为由集成电路TLP250构成的驱动器。TLP25

10、0内置光耦的隔离电压可达 2500V , 上升和下降时间均小于 0.5 u,s输出电流达0.5A,可直接驱动50A/1200V以内的IGBT。外加 推挽放大晶体管后,可驱动电流容量更大的IGBT。TLP250构成的驱动器体积小,价格便宜,是不带过流 保护的IGBT驱动器中较理想的选择。5 IGBT的过流保护IGBT的过流保护电路可分为 2类:一类是低倍数的(1.21.5倍)的过载保护;一类是高倍 数(可达810倍)的短路保护。对于过载保护不必快速响应,可采用集中式保护,即检测输入端或直流环节的总电流,当 此电流超过设定值后比较器翻转,封锁所有IGBT驱动器的输入脉冲,使输出电流降为零。这种过载

11、电流保护,一旦动作后,要通过复位才能恢复正常工作。IGBT能承受很短时间的短路电流,能承受短路电流的时间与该IGBT的导通饱和压降有关,随着饱和导通压降的增加而延长。如饱和压降小于2V的IGBT允许承受的短路时间小于5卩,而饱和压降3V的IGBT允许承受的短路时间可达 15 11 , 45V时可达30卩以上。存在以上关系是由于随着饱和导通压降的降低,IGBT的阻抗也降低,短路电流同时增大,短路时的功耗随着电流的平方加大,造成承受短路的时间迅速减小。IGBT。通常采取的保护措施有软关断和降栅压2种。软关断指在过流和短路时,直接关断但是,软关断抗骚扰能力差,一旦检测到过流信号就关断,很容易发生误动

12、作。为增加保护电路的抗骚扰能力,可在故障信号与启动保护电路之间加一延时,不过故障电流会在这个延时 内急剧上升,大大增加了功率损耗,同时还会导致器件的di/dt增大。所以往往是保护电路启动了,器件仍然坏了。降栅压旨在检测到器件过流时,马上降低栅压,但器件仍维持导通。降栅压后设有固定延 时,故障电流在这一延时期内被限制在一较小值,则降低了故障时器件的功耗,延长了器件抗短路的时间,而且能够降低器件关断时的di/dt,对器件保护十分有利。若延时后故障信号依然存在,则关断器件,若故障信号消失,驱动电路可自动恢复正常的工作状态,因而大大增强了抗骚扰能力。di/dt。慢降栅压技 术就是通过限制降栅压dv/d

13、t和uce的峰值。图5给出了实现慢降上述降栅压的方法只考虑了栅压与短路电流大小的关系,而在实际过程中,降栅压的速度 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它直接决定了故障电流下降的 的速度来控制故障电流的下降速率,从而抑制器件的 栅压的具体电路。-lVMVo-TL背(fd1 i VTkIU1VUiAvr.OlktJ图5实现慢降栅压的电路a点的电压钳位在稳压二极管VZ1的击穿电正常工作时,因故障检测二极管VD1的导通,将压以下,晶体管 VT1始终保持截止状态。 V1通过驱动电阻Rg正常开通和关断。电容 C2为硬 开关应用场合提供一很小的延时,使得V1开通时uce有一定的时间从高电压降到通态压降,而不使保护电路动作。

14、当电路发生过流和短路故障时,V1上的uce上升,a点电压随之上升,到一定值时,VZ1击穿,VT1开通,b点电压下降,电容 C1通过电阻R1充电,电 容电压从零开始上升,当电容电 压上升到约1.4V时,晶体管 VT2开通,栅极电压 uge随电容电压的上升而下降,通过调节C1的数值,可控制电容的充电速度,进而控制uge的下降速度;当电容电压上升到稳压二极管VZ2的击穿电压时,VZ2击穿,uge被钳位在一固定的数值上,慢降栅压过程结束,同时驱动 电路通过光耦输出过流信号。如果在延时过程中,故障信号消失了,则a点电压降低,VT1恢复截止,C1通过R2放电,d点电压升高,VT2也恢复截止,uge上升,电

15、路恢复正常工作状态。6 IGBT开关过程中的过电压关断IGBT时,它的集电极电流的下降率较高,尤其是在短路故障的情况下,如不采取软 关断措施,它的临界电流下降率将达到数kA/ us极高的电流下降率将会在主电路的分布电感上感应出较高的过电压,导致IGBT关断时将会使其电流电压的运行轨迹超出它的安全工作区而损坏。所以从关断的角度考虑,希望主电路的电感和电流下降率越小越好。但对于 IGBT的开通来说,集电极电路的电感有利于抑制续流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电流和电容器充放电造成的峰值电流,能减小开 通损耗,承受较高的开通电流上升率。一般情况下IGBT开关电路的集电极不需要串联电感,其开通损耗可以通过改善栅极驱

16、动条件来加以控制。7 IGBT的关断缓冲吸收电路为了使IGBT关断过电压能得到有效的抑制并减小关断损耗,通常都需要给IGBT主电路设置关断缓冲吸收电路。IGBT的关断缓冲吸收电路分为充放电型和放电阻止型。充放电型有 RC吸收和RCD吸收2种。如图6所示。(a)RC 型(b)RCD 型图6充放电型IGBT缓冲吸收电路RC吸收电路因电容 C的充电电流在电阻 R上产生压降,还会造成过冲电压。 二极管旁路了电阻上的充电电流,从而克服了过冲电压。RCD电路因用期23(b)RLCD 型 心(a)LC 型 图7 三种放电阻止型吸收电路图7是三种放电阻止型吸收电路。放电阻止型缓冲电路中吸收电容 源电压,每次关

17、断前,Cs仅将上次关断电压的过冲部分能量回馈到电源,减(c)RLCD 型Cs的放电电压为电 小了吸收电路的RCD型充功耗。因电容电压在IGBT关断时从电源电压开始上升,它的过电压吸收能力不如 放电型。从吸收过电压的能力来说,放电阻止型吸收效果稍差,但能量损耗较小。对缓冲吸收电路的要 求是:12尽量减小主电路的布线电感 La;吸收电容应采用低感吸收电容,它的引线应尽量短,最好直接接在IGBT的端子上;吸收二极管应选用快开通和快软恢复二极管,以免产生开通过电压和反向恢复引起较 大的振荡过电压。8结语本文对IGBT的驱动和保护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出了设计时应注意几点事项:1 IGBT由于有集电极

18、一栅极寄生电容的密勒效应影响,能引起意外的电压尖峰损害, 所以设计时应让栅极电路的阻抗足够低以尽量消除其负面影响。2响。3值,栅极串联电阻和驱动电路内阻抗对IGBT的开通过程及驱动脉冲的波形都有很大影所以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应采用慢降栅压技术来控制故障电流的下降速率,从而抑制器件的 达到短路保护的目的。dv/dt和uce的峰在工作电流较大的情况下,为了减小关断过电压,应尽量减小主电路的布线电感,吸 收电容器应采用低感型。【原创】逆变H桥IGBT 单管驱动+保护详解H桥电路换上了 IGBT管子,用这几天沉下心来专门给逆变器的后级,也就是大家熟悉的 来深入了解相关的特性。大家都知道,IGBT单管相当

19、的脆弱,同样电流容量的IGBT单管,比同样电流容量的MOSFET脆弱多了,也就是说,在逆变 H桥里头,MOSFET上去没有问题,但是 IGBT上 去,可能开机带载就炸了。这一点很多人估计都深有体会。当时我看到做鱼机的哥们用 FGH25N120AND这个,反映很容易就烧了,当时不以为然。只到我在工作中遇到,一定要使用IGBT的时候,我才发现我错了,当初我非常天真的认为,IGBT。一个 IRFP460,20A/500V 的 MOSFET,我用个 SGH40N60UFD 40A/600V 的 IGBT 上 去怎么样也不会炸的吧,实际情况却是,带载之后,突然加负载和撤销负载,几次下来就炸 了,我以为是

20、电路没有焊接好,然后同样的换上去,照样炸掉,这样白白浪费了好多后来发现一些规律,就是采用峰值电流保护的措施就能让IGBT不会炸,下面我就会将这些东西一起详细的说一说,说的不好请大家见谅,这个帖子会慢慢更新,也希望高手们多多提出意 见。我们将这个问题看出几个部分来解决: 1,驱动电路; 2,电流采集电路; 3,保护机制;一、驱动电路这次采用的IGBT为IXYS的,IXGH48N60B3D1,详细规格书如下:IXGH48N60B3D1驱动电路如下:* HIRI . PWKjL ;1亡Aa*vdc VO1-tiC7 iCTOirTL冃和IlarE4I k口 DE- itL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应用电路,

21、完全可以用于 方。1,有负压产生电路,2,隔离驱动,3,单独电源供电。首先我们来总体看看,这个电路没有保护,用在逆变上 实质摸清楚。先讲讲重点:1 :驱动电阻R2,这个在驱动里头非常重要,图上还有 CGE快速的放电,实际上看需要,这个 做0FF关闭时候的栅极电阻。下面发几个波形照片,不同的栅极电阻,和高压IGBT栅极的实际情况。IGBT或者MOSFET,但是也有些不一样的地100%炸,但是我们可以将这个电路的D1配合关闭的时候,让 IGBT的D1也可以不要,也可以在 D1回路里头串联一个电阻HV+400V 共同产生作用的时候,上下 2个10R情况下。 情况下,2管的栅上面的图,是在取消负压的时

22、候,上下 2管之间的栅极波形,栅极电阻都是在 上面的图是在不加 DC400V 情况下测量2管G极波形,下图是在 DC400V 极波形。IGBT的GE上QG,其实为何第二个图会有一个尖峰呢。这个要从IGBT的内部情况说起,简单来说,有一个寄生的电容,它和另外的CGC 一个寄生电容共同组成一个水池子,那就是这个和MOSFET也很像的。那么在来看看为何400V加上去,就会在下管上的 G级上产生尖峰。借花献佛,抓个图片来说 明:+HVDCDRIVERP I pr _r 礼rrr resi s Tor.忙 Thr vol rage, 3 rising IG reductio n of(ST This p

23、rasitk turned on.扣加IWEII CflpackorC“GE 二用 MWR +尺&川1如上图所示,当上 管开通的时候,此时是截止的,由于上管开通的时候,这个时候要引入DV/DT的概念,这个比较抽象,先不管它,简单通俗的说就是上管开通的时候,上管等效为 直通了,+DC400V 电压立马加入到下管的 C级上,这么高的电压立刻从 IGBT的寄生电容 上通过产生一个感应电流,这个感应电流上图有公式计算,这个电流在RG电阻和驱动内阻的共同作用下,在下管的栅极上构成一个尖峰电压,如上面那个示波器的截图所示。到目前为 止,没有引入米勒电容的概念,理解了这些,然后对着规格书一看,米勒电容是什么

24、,对电路 有何影响,就容易理解多了。这个尖峰有许多坏处,从上面示波器截图可以看出来,在尖峰时刻,下管实际上已经到7V电压了,也就是说,在尖峰的这个时间段内,上下2个管子是共同导通的。下管的导通时间短,但是由于有TON的时间关系在里面,所以这个电流不会太大。管子不会炸,但是会发热,随 着传输的功率越大,这个情况会更加严重,大大影响效率。本来是要发出加入负压之后波形照片,负压可以使这个尖峰在安全的电平范围内。示波器需要U盘导出位图,这样清晰,今天发懒没有模仪器了,后面再去补上去。二,电流米集电路说到这一步,就是离保护不远了,我的经验就是电流采集速度要很快,这样才能在过流或短路 的时候迅速告诉后面的

25、电路 -,这里出问题了。让IGBT迅速安全的关闭。这个电路该如何实现呢?对于逆变电路,我们可以直接用电阻采样,也可以用VCE管压降探测方式。管压降探测这个论坛里有多次讨论出现过,但是都没有一个真正能用,真正实际应用过,测试过的电路(专用驱动芯片例外),这是因为每种实际应用的参数大不一样,比如IGBT参数不同,需要调整的参数很多,需要一定的经验做调整。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方式入手,采用电阻检测这个电流,短路来了,可以在电阻上产生压降, 用比较器和这个电压进行比较,得出最终是否有过流或者短路信号。用这个图就可以了,因为原理非常简单,就一个比较的作用,大家实现起来会非常容易,没有 多少参数可以调整的。

26、K够采埠电阻检俱EOCIRn Ml_ 叫G101I1R12CD100Kil104.1 LR11Z4K r .-10;-9 A.Ml 9 J上图是采样H桥对地的电流,举个例子:如果IGBT是40A,我们可以采取2倍左右的峰值电流,也就是80A,对应上图,RS为0.01R,如果流入超过80A脉冲电流那么在该电阻上 产生0.01R*80A=0.8V电压,此电压经过 R11,C6消隐之后到比较器的 +端,与来自-端的基准电压相比较,图上的-端参考电阻设置不对,实际中请另外计算,本例可以分别采用5.1K和1K电阻分压变成0.81V 左右到-端,此时如果采样电阻 RS上的电压超过0.8V 以上,比较器立即翻转,输出SD 5V电平到外部的电路中。这个变化的电平信号就是我们后面接下来需要使用的是否短路过流的信号了。有了这个信号了,那我们如何关闭IGBT呢?我们可以看情形是否采取软关闭,也可以采取直接硬关闭。采取软关闭,可以有效防止在关闭的瞬间造成电路的电压升高的情况,关闭特性非常软,很温 柔,非常适合于高压大功率的驱动电路。如果采取硬关闭,可能会造成高压DC上的电压过冲,比如第一图中的 DC4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