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薇菜的人工高产栽培技术_第1页
野生薇菜的人工高产栽培技术_第2页
野生薇菜的人工高产栽培技术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野生薇菜的人工高产栽培技术薇菜,学名 “紫萁 ”,俗称 “大巢菜 ”、“野豌豆 ”、“扫帚菜 ”、“野鸡头 ”等。属蕨类紫萁科紫萁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为野生,以嫩茎叶供食用,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每100g鲜嫩茎叶中含水分80g,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9g,钙270mg,磷 70mg 及其它化合物。具活血平胃、清热解毒、降血压、防癌抗癌之保健功效。其嫩茎叶不仅可鲜食,而且还可加工成薇菜干,出口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在国际上被称为 “中国红菜干 ”,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薇菜主要分布在海拔 500-1500m 的二高山及高山地区的潮湿荒坡或水沟边。我地野生薇菜资源十分丰富,为了充

2、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满足市场需求,拓宽山区人民的增收渠道,笔者从 1996 年开始,进行了野生薇菜的人工单种栽培实验, 探索其高产栽培技术, 现已获得成功, 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效益高。每 667m2 收鲜嫩茎 700 多 kg,可干制成品 100 多 kg ,创 667m2 纯收入 5000 多元。该试验的成功,突破了薇菜栽培史上的传统理论,传统认为 - 薇菜只能与其他经济林木或农作物间作套种,或者人为采用遮阳设备模拟野生环境进行 “耐荫栽培 ”,不能进行单种栽培。笔者认为其对光照要求 “不严格 ”,在传统栽培的基础上,完全可以进行单种栽培。在此基础上,笔者进行了长达5 年的单种栽培试验

3、,肯定了这一理论,同时探索出一套高产栽培技术。现归纳如下。一、栽培前的准备阶段1、栽培地的选择。栽培地要求选择在土壤潮湿的田块,阴坡地或半阴半阳地最适宜,土壤要求偏酸性,pH 值之间,忌碱性。质地中壤、中粘壤或沙壤均可。2、精细作畦,重施基肥。移栽前应对栽培地进行深翻至 30cm 深,要求泥土细碎,疏松、无石砾,无杂草。作畦宽120-150cm,沟宽25-30cm ,畦面要平整;作畦时每667m2结合深翻施腐熟的有机肥 2000-3000kg 作底肥,底肥上层再覆细土 10-15cm ,待栽。二、移栽阶段1、适时采挖,及时移栽。野生薇菜一年四季都可移栽成活,但实践证明, 于 10 月底 -12

4、 月初采挖最适合。 采挖过早影响其养分积累,过迟又影响其分化和不利操作,容易冻死;采挖的种蔸应及时移栽,防止太阳曝晒和风吹雨淋。2、精挖种蔸,深栽密植。薇菜没有胚根,不形成真正的根系 ,只有着生于根状茎上的不定根。不定根根系较发达,2-3 年生的根系可达30cm 见方,采挖时应选择健壮株,减少和避免对根系、生长锥的人为损伤;畦上 4 行栽培,株距 15-20cm ,行距 30-40cm ,移栽深度为 10-12cm 。移栽时不宜再分蔸, 提倡带土移栽, 根系要求平展, 填土要压紧压实,表层再覆盖5cm 左右的细土, 要求能覆没茎生长锥。最后盖上稻草或其他秸杆,浇足定根水。三、中后期管理阶段1、

5、中耕除草 ,雍土培蔸。薇菜整个生长期内应控制田间杂草。每年萌动发芽以前15-20 天进行一次中耕除草,中耕深度5cm 左右,同时结合施肥,一般每667m2 施人粪尿200-300kg 。另外, 薇菜的叶片着生具有从生长锥下部向上互生,逐渐裸露出生长锥及部分根系的特点,因此应在每年收园后进行一次雍土培蔸,培养壮苗和促早发棵。2、科学管理,合理施肥。薇菜生长喜湿润环境,尤其是春夏生长季节, 应保持土壤湿润, 土壤相对温度不低于80%,秋冬季可适当降低标准,但忌干旱。在3、 4、 5 月份的收获期内每周要追施一次人粪尿100-200kg/667m2 ,并与 %的磷酸二氢钾溶液配合施用。以后每3 年要深施一次农家肥做底肥,以防老化、退化。3、适时割叶,及时收园。茎叶全部落黄时,应及时离地面约割除, 并及时清收田园及四周杂草, 最后撒施草木灰,既补充土壤中的钾肥,又利于保温越冬。4、病虫较少,综合防治。薇菜整个生长期内病虫害极少,据多年观察记载,只有一些不良环境因子,如水分、肥料等引起的病害,未发现虫害。四、采摘注意事项1、科学采收,种养结合。移栽后第2 年不宜采收或少量采收 ,至第 3 年才能搭好 “丰产架子 ”进入丰产期。 停止采收时间一般控制在5月1日前后 5天。具体标准应根据各地小气候,以保留每株有4-6 片叶进行光合作用,维持自身生长平衡为适宜。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