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中西医对比与结合_第1页
癌症的中西医对比与结合_第2页
癌症的中西医对比与结合_第3页
癌症的中西医对比与结合_第4页
癌症的中西医对比与结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癌症的中西医对比与结合天文系 091210016 蒙延智摘要: 当前,随着医疗条件的发展与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的寿命明显增加。但由于不合理 的饮食方式以及生活环境, 使得人们又面临着新的疾病的挑战。 而癌症就成为了当今社会人 人谈之色变的人类的头号杀手。 而对于癌症, 当前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只能延长患者的 生存期。 本文通过癌症的西方生物学体系从三个例子分析深入了解了放疗与化疗的原理, 同 时又从中国传统医学的体系分析了癌症的原理, 并通过用中药结合放疗与化疗治疗的例子阐 明了中西方医学的结合,并由此在最后分析和对比了中西方的医学体系。关键词:癌症 DNA 甲基化 抗血管生成药 甲状旁腺

2、肿瘤 体阴用阳 整体相关性 一癌症的西方生物学体系分析1. 基本原理:癌症是指在物理与化学的致癌因子的作用下, 原癌基因被激活而使细胞变成不受机体 控制的、能够无限增殖的癌细胞的组合。2. 治疗方法通过药物对原癌基因的表达进行抑制, 或者通过药物抑制癌细胞的转移, 也可以通过 直接用物理与化学的方法杀死癌细胞。3肿瘤的治疗方法实例( 1) DNA 甲基化与癌症发生的关系以及由此的应用【1】概念: DNA 甲基化是真核细胞正常的修饰方式,由 DNA 甲基化酶催化发生, DNA 甲基化后核苷酸顺序不变,但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特点: 分布位置: DNA 甲基化通常是结合在胞嘧啶 5-C 位上,而大概

3、每 100 个核酸 就有一个发生甲基化。另外,几乎所有的甲基化的胞嘧啶都出现在对称序列的 5-GC-3 核苷酸上,且这个序列集中在 GC 富含“岛” ( CpG 岛)上。 CpG 岛常位于转录调控区 或其附近。 DNA 中的甲基化水平是在变化的:在受精卵最初几次分裂时期,去甲基化 清除 DNA 上几乎所有从亲代遗传下来的甲基化标志;在胚胎植入子宫时,甲基化酶 重新构建一个新的甲基化模式, 并通过维持性甲基化酶将新的甲基化模式传递到每个细 胞的 DNA 上; DNA 建立的甲基化模式是有区域特异性的,并非所有位点的甲基化敏 感度都一样。 CpG 甲基化的基因组多伴有此区域基因失活,反之,CpG

4、位点非甲基化的基因组则伴有此区域基因活跃表达。机制可能有 3 种: DNA 甲基化直接干扰特异转录因子与各自启 动子的识别位置结合;通过在甲基化 DNA 上结合特异的转录阻遏物(甲基 -CpG 结合蛋 白)而起作用;通过影响染色体结构而实现。与癌症发生的关系:基因组总体甲基化水平降低导致染色体的不稳定,易发生突变。 细胞周期调控基因、 DNA 修复基因、 血管形成基因及细胞凋亡基因相应的 CpG 岛发生甲 基化, 使得这些基因的转录与表达失活, 进而促进了肿瘤细胞的形成 (即经典的肿瘤抑制基 因p16INK4a5和BRCA1 等因甲基化而失活,其细胞增殖负调控不能发挥) 。具体实例: p16I

5、NK 4a5 是一种细胞周期调控蛋白, 通过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 CDK4 及 CDK6 结合而抑制后者的蛋白激酶活性,从而抑制细胞的增殖。而p16INK 4a5 基因启动 子 5 端的 CpG 岛甲基化或外显子 1 的 CpG 甲基化可导致 p16 表达缺失,从而导致该基因的失活,促进了癌症的形成,这一基因的灭活立要与胃癌的发生相关。 BRCA1 启动子区 域的甲基化导致的失活则主要与乳腺癌的发生相关。基因hMLH 1 则是一种 DNA 错位修复基因,它由于甲基化而表达降低会增加受损伤细胞中 DNA 的突变频率,不仅导致致癌基 因与抑癌基因的突变率增高,还可导致微卫星不稳定性(指DNA 中

6、基因以外的核苷酸重复序列发生突变,导致这些核苷酸重复序列的长度改变。 )的发生频率增高。从而促进了癌症 的形成。 上皮粘钙素是一种重要的钙依赖性短粘附分子, 在上皮细胞之间起着同质性粘 附及维持组织结构完整性的作用, 从而可以抑制肿瘤的浸润与转移。 它的甲基化会与前面的 物质有同样的机制与结果,主要作用于胃癌。另外, MAGE 基因、抗凋亡基困 bcl-2 也有 同样的机理;而原癌基因 k-ras 的甲基化则主要与肺癌、结肠癌相关。应用:因为肿瘤是由于相关基因异常甲基化而失活引起的,我们可以使用甲基化抑 制剂来治疗肿瘤: 如 5 氮杂脱氧胞苷是 DNA 甲基转移酶抑制剂, 可以部分去除肿瘤细胞

7、的 甲基化并抑制组蛋白脱乙酰酶的活性,从而重新激活甲基化的基因。可以把高甲基化的 CpG 当作肿瘤的标记, 通过检测肿瘤抑制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 并且对 DNA 甲基化的 抑制范围进行定量检测, 从而能够比较准确地了解肿瘤的状况与阶段, 从而为制定预防策略、 早期诊断和跟踪肿瘤预后提供了指标。检测方法: DNA 甲基化非特异性分析,即只是分析基因组水平的5mC( 甲基化胞嘧啶) 的比例,而不特异性地分析特定基因或序列位点甲基化的技术,包括高效液相色谱、高 效毛细管电泳、薄层层析、 M.SssI 甲基转移酶分析、去水乙缩氯醛反应、 5mC 免疫学抗体 技术等。不依赖于重亚硫酸盐修饰的特异性检

8、测技术:主要有肼反应、高锰酸反应和限制 性内切酶技术, 前两者过于复杂, 很少采用; 后者的原理是基于甲基化敏感限制性内切酶和 甲基化不敏感限制性内切酶的单酶切 /组合酶切和随后的 Southern 杂交(将酶切后的片段经 电泳分离后转移到尼龙膜上, 然后用与目的片段特异结后的探针进行杂交, 经显影后即可分 析待检片段的甲基化状态)或 PCR(用引物和 DNA 聚合酶进行体外扩增特定的 DNA 区域 的一种技术 ,过程由变性 - 退火 - 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模板DNA 的变性:模板DNA 经加热至 93 左右一定时间后, 使模板 DNA 双链或经 PCR 扩增形成的双链 DNA 解离,

9、使之成为单链,以便它与引物结合,为下轮反应作准备;模板 DNA 与引物的 退火 (复性 ):模板 DNA 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55 左右, 引物与模板 DNA 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引物的延伸: DNA 模板 - 引物结合物在 TagDNA 聚合酶的作 用下,以 dNTP 为反应原料,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合成 一条新的与模板 DNA 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 重复循环变性 -退火 -延伸三过程就可获 得更多的 “半保留复制链 ”,而且这种新链又可成为下次循环的模板。 )检测酶切产物属性 而确定 DNA 甲基化状态和模式。 过程为用甲基化敏感和非敏感的核酸内切酶

10、酶切以后的 基因组 DNA 为模板,用待检甲基化位点外侧序列为引物进行 PCR 扩增。甲基化敏感内切 酶酶切后的 DNA 若存在甲基化,则会扩增出包含有甲基化 CpG 位点的片段,若不存在甲 基化则不会有任何片段扩增出。当用甲基化非敏感内切酶酶切后的 DNA 为模板时,不论该 部位是否甲基化都没有片段扩增出。 PCR技术的引入不仅大大节约了 DNA 的用量, 同时 还可对甲基化 DNA 进行定量分析,方法有固相定量引物延伸方法、竞争性引物结合位点技 术、连接物引导 PCR 和单核苷引物延伸反应等。依赖于重亚硫酸盐修饰的特异性检测技术: 是指利用重亚硫酸盐对胞嘧啶和 5mC 修饰的差异 而达到鉴

11、别二者的一类技术,重亚硫酸盐修饰后胞嘧啶被变成尿嘧啶,而 5mC 则在修饰前后保持不 变。主要有:重亚硫酸盐测序、甲基化特异性PCR(最常用) ,、甲基化特异性单核苷引物延伸(可同时分析多个特定 CpG 位点的甲基化状态) 、重亚硫酸盐限制酶组合分析、 甲基化敏感差异展示分析 (基 于此原理的过量克隆清除式甲基化敏感差异展示分析方法可分离出单拷贝的甲基化 DNA 序列)和甲 基化敏感单链构象分析(可对甲基化 DNA 进行快速的半定量分析)等。经典的甲基化 DNA 分析研究主要是集中于已知基因序列的甲基化分析, 而在基因组水平上分 析未知序列的甲基化水平并找出与之相关的新基因是目前 DNA 甲基

12、化分析研究的热点。总体而言, 这些技术都是根据 CpG 岛特有属性而发展起来的寻找基因组中新的甲基化序列的技术,主要有限制 性标记基因组扫描、甲基化敏感任意引发PCR、甲基化 CpG 岛扩增、 MBD 柱层析 /SPM 技术和 DNA甲基化微阵列技术等。 【 2】利用抗血管生成药治疗肝细胞癌【 3】 原理:钟瘤生长必须依赖特续和广泛的血管生成。血管生成需要内皮组织、有丝分裂、管道形成和基 底膜的形成;整个血管生成过程包括 (l) 最初的血管反应。其间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内皮细胞收缩, 内皮连接松驰。内皮细胞呈现再激活。(2)由于各种蛋白酶 (血浆激酶、胶原酶 IV 及其它 )的激活,基底膜溶

13、解。 (3)内皮细胞从血管壁通过周围连接组织和基质,向血管生成激活物移动。(4)内皮细胞在第一排移动到的细胞后面复制。 (5)邻近的血管新芽吻合成袢,形成细的管。(6) 血管袢和新芽进一步发展,而后开放形成腔道。 这些新生血管进一步生长和分化, 含有 IV 型胶原、 Laminin 和 Proteoglycans 的基底膜形成。 (7) 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移动到毛细血管袢的位置,这些细胞与毛细血管的成熟有关。(8)根据血管生成刺激物的持续存在或缺少,这些新形成的血管进一步再建、退化或再排列。由于有成纤维细胞和肌纤 维细胞,血管便可收缩。肿瘤可产生多种血管生成因子,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生

14、长素、转移生长因子、 肿瘤坏死 因子、血小板来源的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TNF 等。可通过抑制血管生成来阻止肿瘤生长。肝细胞癌治疗方法: 阻断血管生成因子的作用 :可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PTK787 来抑制 种植性 PLC/5 及 Hep3B 的生长,从而显著降低了肿瘤微血管密度;还可通过肝动脉结扎造 成缺氧,来联合 PTK787 来减少肝癌细胞和内皮细胞中血管内皮生成因子和它的受体表达来 治疗;还可用索拉非尼来治疗。直接抑制内皮细胞扩增:可用烟曲霉模拟物 TNP-470 和 沙立度胺抑制内皮细胞扩增来治疗。 预防细胞外基质和血管基底膜降解: 可用 PlgK1-4 和 PlgK1-5 来治疗。甲

15、状旁腺肿瘤的外科治疗【 4】 原理:甲状旁腺良性肿瘤主要为囊肿、增生及腺瘤,原发恶性肿瘤除腺癌外临床未见报道。 甲状旁腺肿瘤在黄种人较为少见, 其中约 80%为甲状旁腺腺瘤, 约 15%一 20%为甲状旁腺增生, 0.5%为甲状旁腺癌。 手术指征:甲状旁腺肿一旦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状,如肾结石、骨质疏松、骨痛 等便需手术治疗。无症状增生和腺瘤的手术指征为:白蛋白矫正后的血清钙较正常值上限 高出 0.25mmol/L 以上:24h 尿钙>400mg; 肾肌酐清除率减少 30%;任何部位的骨密度 T评分 <-2.5; 年龄 <50 岁。若病因明确,如因慢性肾功能衰竭而出现甲状旁

16、腺增生甚至腺瘤形成则 为 K/LOQI 指南,手术适应证为严重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表现为持续性血浆全段甲状 旁腺激素 >800ng/L ,伴有内科治疗抵抗的高钙和 (或)高磷血症。绝对手术指征为 :骨的高代 谢倒转, X 线摄片见纤维性骨炎 ;严重的临床症状 ;进行性的异位骨化 ;钙化防御 ;进行性 骨丢失 ;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无效的贫血。 手术方式 : 双侧颈部探查术 ( 探查相对全面,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甲状旁腺肿瘤 , 但创伤 大、手术时间长、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机会增多, 而且广泛探查可能影响正常甲状旁腺的血运, 从而可导致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同时术后组织豁连严重, 一旦症状复

17、发二次手术发生上述情 况的概率大大增加) 、单侧颈部探查术 (减少了不必要的创伤, 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减少) 、 小切口直接甲状旁腺切除术 (主要方式) 、放射引导下微创甲状旁腺切除术、 内镜下甲状旁 腺切除术(瘫痕小、美观,痛苦小,术后恢复快,误伤的可能性减少) 、甲状旁腺射频消融 术、介入治疗(用超声引导无水乙醇瘤体内注射,使腺瘤坏死达到治愈的目的) 。 预后: 甲状旁腺囊肿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临床未见有复发报道。 甲状旁腺良性肿 瘤特别是单发腺瘤手术治疗疗效确切、可靠,手术成功率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达 93%一 97%。甲状旁腺增生特别是继发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短期内疗效

18、确切, 术后血 PTH 绝大多数可明显下降,然而限于大部分患者原发病得不到根治,长期随访复发率较 高。甲状旁腺癌恶性程度较低,多次复发后进展仍较缓慢。不少患者可带瘤生存,病程 10 个月一 11 年。 4.治疗方法分析:由上面的三个方法可见,西方体系的肿瘤治疗的方式,总体来说是通过药 物的化学手段或外科的物理手段对于细胞、 基因这一层次进行局部作用, 力求将肿瘤细胞破 坏为目的,作用范围小,只停留在癌基因和相关的细胞周期调控基因、 DNA 修复基因、血 管形成基因及细胞凋亡基因等抑癌基因, 癌细胞和相关的淋巴细胞及其分泌物、 血管及其分 泌物等。治疗的对象过于局部, 而忽视了人体是一个统一的、

19、 相互关联的整体,这体现为西 方生物体系的人体模型虽然微观细化, 但程度不够, 从而导致很多人体的系统相互独立, 是 一个比较简化的模型, 从而在对于癌症等人体的严重病症时, 运用化疗与放疗的治疗手段过 于强烈, 而对人体的体系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因而造成了大量的并发症, 同时生活质量十分 不好,使得治疗维持的时间短,不能达到延长生存期的基本治疗要求。二癌症的中国医学体系分析 1.基本原理:定义:与外感六淫和内伤七情不同,肿瘤是一种阴阳合体的邪气,具有生命 属性。“阴” 指的是应用肿瘤在体内有明显占位, 其体有形可征, 属“阴”,即肿瘤 “体为阴”; 而“阳”指的是肿块均具有生长发育趋势,局部

20、温度升高,具有“阳动”的功能,即“用为 阳”; 肿瘤蕴含着阴阳相互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的关系,因此,我们说肿 瘤是一种阴阳合体的邪气,具有生命属性。 【 5】分类与对比: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 肿瘤的共同特点为“体阴用阳” ,之所以有良恶性 的区分, 主要在于两者间 “用阳” 的程度不同。 肿瘤生长于机体内部, 恶性肿瘤阴盛而阳亢, 故生长快而易于走窜,最耗气血,是谓之癌症;良性肿瘤阴盛而阳微,生长慢而倚伏不移, 少伤气血,多属古人所谓积证。癌症的本质特点:与五脏六腑血脉相连:往往癌症病灶阳动功能较强的部位有丰富 的血脉灌行其中, 这些血脉又与五脏六腑相连, 致使瘤灶与人体各脏腑、

21、 组织同为一个有机 的整体,因此,癌症和机体两者的关系是: “同生共荣,一损俱损” 。 癌症易走窜:无论 是手术中或内镜下, 肉眼所见的癌症肿块均分布着丰富的血管, 极易出血且出血量大; 肿块 本身依靠密集的血管与机体五脏六腑相连通, 随血脉可流转至周身各个部位, 每到一处, 凭 借阴阳相互转化的运动功能, 再次化生出局部占位肿块。 癌症夺人气血: 临床上见到的癌 症晚期患者,无一不表现出极度消瘦、乏力、 精神萎靡等明显恶病质的表现,反观癌症肿块 本身却 “生机勃勃”;临床病例也已证实越是癌症肿块生长旺盛的机体, 本体的亏虚越明显, 其原因就在于癌症可过分耗伤人体正气,掠夺人体气血,对人体气、

22、血、津、液均可造成严 重虚损。2.发病机理 (以肺癌为例) :正气虚损学说。 认为脏腑阴阳失调 ,正气虚损是患病的主要内 在原因;即“正气不足 ,而后邪气踞之” :肺、脾、肾三脏气虚均可导致肺气不足,加之嗜烟日久、热灼津液、或房事不节、精血内耗、均可导致肺阴不足、阴虚内热或气阴两虚;外在邪毒得以趁虚而入 ,客邪留滞 ,气机不畅 ,血行淤滞 ,津液不布 ,聚津为痰 ,痰瘀交阻 ,日久形成积块。 邪毒侵肺论: 认为外界六淫之邪侵淫肺脏 ,导致肺脏宣降功能失司 ,肺气壅郁 ,血行受阻 ,气滞 血瘀,日久形成积块。痰湿内聚论:认为脾虚运化失调,聚湿生痰 ,痰贮肺络 ,肺气抑郁 ,宣降失司 ,痰凝毒聚而

23、形成肿块。 【6】3. 治疗方案【 7】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肺癌 ,用中药服用结合放、化疗,既可提高抑瘤率、又可改善全身状况 ,减少放、化疗副反应 ,延长生存期 ,同时改善生活质量。4. 具体实例(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大肠癌临床观察) 化疗药物: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 中药辅助药物:复方苦参注射液(用苦参、白土茯苓等多种中药经科学加工而成,其主要化学成分为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槐胺碱、苦参黄酮等) 治疗方案:治疗组静脉滴注复方苦参注射 15ml 加入生理盐水中, 14 天为 1 个疗程。连 续应用 2 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疗效评定标准: 按照 WHO 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

24、估, 按 CR+PR 计算有效率。 生活质量改 善用 Karnofsky 评分,增加 10 分以上为改善,无增加为稳定,减少大于10 分为下降。疗效比较:生活质量比较:结果:显然,用中药结合放疗对于增加疗效与提高生活质量有着显著的效果。5. 治疗方法分析:通过以上的计论,显然,在中国医药体系中,癌症是全身性疾病的一个局 部表现。治疗是从整体出发 ,调节人体机能,通过滋阴生津、益气养阴、益气健脾、滋阴温 阳等来扶正培本 , 同时与化痰软坚、理气化瘀、清热解毒等抗癌药结合。而且对先天禀赋、 年龄、病程、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治疗措施等的不同的患者,采用辨证论治方法的方法。 这样明显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25、与生活质量。三由中西方对癌症的不同理解与治疗方式得出的对两者体系的对比从上面的讨论, 显然,西方的生物学体系的建立,更多的像是物理模型的建立一样,通过忽略很多过细的联系,由少量对象(器官)建立粗略框架模型,然后从宏观到微观,向细胞、分子层次发展, 而逐渐完善人体的各层次、 多维度的准确人体模型, 实现从粗略到精确、从空间骨架到场分布的描述, 发展的方向主要是由低分辨率向高分辨率发展。而目前, 由于分辨率还不够高, 即微观的层次水平不够, 从而使得人体内的很多体系与结构仍存在相对孤 立的不足, 这一不足在疾病的治疗中,特别在癌症治疗中,体现为过度强调局部效应, 忽视 了人体的整体相关性, 因而使得副作用比较明显。 这一现象不仅在医学体系中, 而且在整个 西方的学术体系中都存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