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简答复习_第1页
心理学简答复习_第2页
心理学简答复习_第3页
心理学简答复习_第4页
心理学简答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意义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 理规律的科学。它专门研究发生在教育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研究发生在教育情境或关系中,由学习、教学而引起的人的心理或行为, 研究如何在教育情境中将人的心理积极作用充分发 挥出来。一、帮助教师准确了解问题二、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三、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四、提供各种研究方法和角度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1.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人格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人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并逐渐形成一定社会的风俗习 惯、行为方式,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价值观,从而成为复杂的社会关系的体现者,也就成为了具有人格的

2、人。1家庭教养方式(专制型、威信、放任、忽视):2学校教育:3同辈群体:候,并构成青少年心理发展具体代表性的一个特点。 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即 “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 种从信赖的人那里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 自我同一性,则产生角色混乱或同一性危机。 如何指导? 1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3.认知方式的类型1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 22、3岁左右开始出现自我评价。进入小学以后,儿儿童对自我有了更多的了解。 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发生突变的时 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面临的任,“一种知道自己将怎样生活的感觉”,“。埃里克森认为,此时青年人若不能形成2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 自我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

3、儿童大约从 童的自我意识加速发展,获得积极的自我体验 3提高自我控制力 冲动型与沉思型 3整体型与序列型4. 智力的差异 包括个体差异与群体差异。智力的个体差异:这主要表现在个体之间和个体内部。大量研究表明,人们的智力水平呈正态分布。(即中间大,两头小)。质与量智力的群体差异:包括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和种族差异等。5. 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如何根据进行教学)。1创造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 3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6. 形式运算阶段个体思维发展的特点:个体认知已经超越现实而无须以具体的事物为中介。他们不仅能从具体事实出发,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概括个别事物的共同本质

4、特征,而且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他们不但能思考和检验单个命题,而且还能发现命题与命题之间的关系。关于假设演绎推理能力,只有形式运算阶段的青少年才会按假设演绎 推理方式寻求答案;关于命题思维能力,不必以现实为依据,只凭一个命题就可以进行推理, 具有命题组合能力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1.实现有意义学习的重要条件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意义学习即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所谓实质性的联系,指非字面的联系,即用不同的词语表达都是同一认知内容的联系。所谓非人为联系,指内在的、 非任意的联系,是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

5、构中有关的观念建立起某种合逻辑的联系。第一,学生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第二,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第三,学生认知结 构中具有适当的观念2. 为什么提倡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指在学习时,由几个能力不同的学生组成小组,在积极互动中发生的共同学习。它不同于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真实 的学习环境和社会互动两个因素,合作学习需要也充分体现了这些要素的意义。合作学习时的小组交流、争议、意见综合等有助于学生建构起新的、更深的理解;小组互动可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和不平衡, 从而使个体质疑自己的理解, 并寻

6、求新的解释, 最终导致新的认知平衡;此外,在互动学习中有助于学生达成对问题的共同理解,建立起更完整的表征,而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 建立良好的内部依赖关系; 让小组成员明白自 己的学习职责;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让小组成员学会互相监控;合理分配角色,促进小组成员的合作与学习第四章学习动机1动机的归因理论归因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做出的解释或归究。海德提出他们认为: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 维纳认为,学生对自己或他人学习的成功或失败常常会进行归因。并且他发现学生的归因通常多归之于能力、努力、任务、身心、外部和运气几方面。其实这些方面可以根据控制源、 稳定性和可控制

7、性来进行区分,控制源可将原因区分成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稳定性可将原因区分成是: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可控性可将原因区分成是:可由个人控制的还是不可由个人控制的。从这些维度来确定每种归因的性质特点成功:内部、稳定、可控 失败:外部、不稳定、可控2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1) 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强学习效果好;(2)学习材料的难度不同,学生的个性不同,两者的关系不同;(3)学习效果可反作用于学习动机。3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换句话说,自我效能就是对“自己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的主观认识。班杜拉怎样提高自我效能感:一,通过要求学生形成适当的预

8、期来实现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更多的成功三,可以通过提供挑战性任务来实现4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一,树立自信心(一)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二)设置合理的目标;(三)进行归因训练 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与学习(一)使任务更有趣(二)引发 认知冲突(三)合理使用表扬(四)合适的反馈第五章 学习迁移1、影响迁移的因素有哪些:(一)相似性:学习材料的相似性、学习目 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学习情境的相似性。(二)原有认知结构:相应的背景的水平、原经验的组织性、相应的认知技能和策略。直接决定迁移可能性和程度(三)学习定势:定势,是一种心理准备状态,指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也称之

9、为心向。学习定势也称学习心向,是指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时的心理准备状态。2、如何应用有效的教学措施进行迁移? (一)精选教材,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二)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三)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四)教授学习策略(五)在真实生活中学习3早期迁移理论的基本要点、它们之间的联系:(一)形式训练说:以功能心里为依据,德国沃尔夫,个体心理的组成部分是各种功能,功能即注意、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一般 的心理能力。训练和改进心里的各种功能是教学的最重要目标。(二)共同要素说:共同要素说认为,只有当两种学习情境中有相同的要素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即产生学习的迁移。(三)经验类化说:两个学习活动间存

10、在的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 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能概括出它们的共同原理(四)关系转化说:学到的前一经验是否能迁移到后一经验的学习中,关键不在于两个情境中具有共同成分,也不在于原理原则的形成,而是由于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的共同关系,即对情境中一切关系的理解和顿悟是获得一般迁移的最根本的要素和真正的手段经验泛化说是对共同要素说的修正, 关系转化说是经验类化说的深化和具体化,即学习者对学习情景的概括,主要是概括出情境的关系,主体就能顿悟学习情境的内部关系,就有可能实现迁移。4、迁移在学习中的主要作用一、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直接促进作用二、是各类学习的关键环

11、节三、对学与教具有重要作用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1简述课堂上提高知识直观的方法 (1 )灵活运用各种直观的形式 (2 )加 强词与形象的配合(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性对象的特点(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5 )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2简述课堂上有效概括的方法用好正反例证;正确运用变式;科学地进行比较;合理地进行概括3错误观念转变的条件:一、引发学习者对现有观念的不满二、使学习者意识到新观念的可理解性三、 显示新观念的合理性四、使学习者意识到新观念的有效性使错误观念转变的教学:(1)诊断错误观念(2)引发认知冲突(3)理解新观念(4)应 用新观念5反思观念转变过程4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一)深度加

12、工与主动参与(二)运用记忆术(三)进行组块化编码(四)适当过度学习: 所谓过度学习,指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学习时,记忆效果最好。(五)合理进行复习:及时复习、分散复习、尝 试背诵5.如何利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1)强度律 指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的直观对象必须达到一定强度, 才能为学习者清晰地感知。因此,在直观过程中,教师应该突出那些低强度但重要的要素,使它们充分展示在学生面前(2)差异律 只对象和背景差异越大,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开来越容易。在物质层次方面应通过合理的板书设计、教材编排等方面恰当地加大对象背景的差异;在知识本身层次方面,应合理地安排

13、新旧知识,使旧知识成为新知 识的支撑点(3)活动律 指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容易感知。为此,应注意在活动中进行直观,在变化中呈现对象, 要善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使知识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4)组合律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相同的事物 易于构成一个整体被人们所清楚的感知。因此,教材编排应分节,老师讲解应有奖=间隔的停顿。第七章 学习技能1.怎样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一)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二)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三)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四)创设 条件,提供心智技能练习、应用的机会2. 反馈在技能行程中的作用只有当学生从他们的

14、动作结果中得到反馈时,才能对其结果起促进作用。反馈的作用更主要是提供学生进一步加工的信息,而不是作为一种奖励。因此,提供反馈信息的动作技能学习最重要的外部条件之一。准确的反馈结果可以引导学生矫正错误的动作,强化正确动作,并鼓励学生努力改善其动作。直接影响技能的学习。3. 心智技能与智力心智技能指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也称之为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智力是(认知能力)指涉及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方面的信息加工能力。4. 简述动作技能的培训要求。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准确的示范与讲解有利于学习者不断.地调整头脑中的动作表象,形成准确的定向映象,进而在实际操作活动中可以调节动作的执行。

15、(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通过应用不同形式练习,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般来讲,反馈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反馈,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知识。(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动觉是复杂的内部运动知觉。它反映的主要是身体运动时的各种肌肉活 动的特性。有必要进行专门的动觉训练,以提高其稳定性和清晰性. 充分发挥动觉在技能学 习中的作用。第八章 学习策略 1.学习策略有哪些类型?(一).认知策略:指对信息进行加工时所用的有关方法和技术,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二).元认知策略:指个体为实现最佳的认知

16、效果而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进行的调节和控制。元认知策略主要包括计划策 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三).资源管理策略:指辅助学生管理可利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 它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并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作用。2. 学习策略训练要遵循什么原则?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的监 控个人自我效能感3. 策略训练要素:一、策略及巩固练习二、自我执行即监控策略的使用三、了解策略的价值及使用的范围方法:指导教学模式程序化训练模式完形训练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4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的关系一、学习策略是具体的学习方法或技能二、学习策略是学习的调节和控制技能三、学习策略是

17、学习方法与学习的调节和控制的有机统一体 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1、什么是类创造?类创造是指创造产生的产品并非社会首创, 只是对个体而言具有创造性。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一、问题特征:二、知识经验:已有知识经验的质与量都影响着问题解决。与问题解决有关的经验越多,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三、定势与功能固着是指人们对一件事的常用功能过于习惯了,以至于不能为它创造一种新的用途。3、 智力和创造性之间的关系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联的非线性关系4、 创造性培养影响因素:环境、智力、个性培养:(一)创造适宜的环境: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的余地、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二)

18、注重个性的塑造: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接受学生的想法、重视学生与众不同的见解、观点。(三)创造性思维策略训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1、中学生品德发展基本特征?(一) .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 性,言行一致 最高阶段(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以自律为主要形式,应用道德 信念来调节行为2、 影响态度与品德发展的一般条件(一)外部条件: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正、反面论据 二.榜样示范 三.价值澄清(二)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3、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方法? 一.有效的说服四.群体约定五.赏罚控制4、 简

19、述中学生道德发展自律性的表现:(1)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的形成;(2)自我意识增强;(3)品德的各方面相互协调,结构更为完善。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1、心里健康的含义心理健康指的是个体既能适当地批评自我、接受自我,又能与他人和谐相处; 既能适应自己所面临的不断变化发展着的现实环境,又能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的人格特征;同时具有良好的自我节制和调控能力,并在认知功能、韦绪反应活动和意志行为方面都能处在比较积极的状态。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治疗以及普及心理健康有关知识来增进人们心理健康的教育。2、中学生常见的心里问题有哪些?(一)焦虑症(二)抑郁症(三)强迫症(四)恐怖症.(五)人格

20、障碍与人格缺陷(六)性偏差(七)进食障碍(八)睡眠障碍 3、心理健康评估标准 情绪稳定、乐观;人际关系和谐;人格完整;正确的自我观;良好 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行为表现符合年龄特征“助人自助”重点是“预防”目标:学会调适;寻求发展4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一)预防精神病症,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二)提高学生心理 素质,促进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_(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客观 要求.5心理辅导的目标、方法方法:(一)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强化法代币奖励法 行为塑造法 示范法惩罚法 自我控制 法 (二)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全身松弛训练; 系统脱敏法;肯定性训练(请求、拒绝、表对自己)

21、(三)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第十二章教学设计1、教学策略的分类一、以教师为主导的策略二、以学生为中心的 策略三、个别化教学2、教学方法:(一)语言的方法(二)直观的方法(三)实践的方法(四)自学的方法3、 教学目的的意义和分类(1)指导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价 ()指导教学策略的应用(3)指导学生学习(一)认知目标/ (二)情感目标(三)动作技能目标第十三章课堂管理1、处理课堂问题的方法预防、非言语暗示、表扬、言语提醒、有意忽视、转移注意。2、群体动力的表现(一) 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群体吸引其成员积极从事群体内的活动,使各成员不离开群体的这种力量,就是群体凝聚力。(二)

22、群体规范群体规范即约束群体成员的行为准则,它是群体内部各成员间保持思想、情绪、态度和行为一致性的基本保证。没有群体规范,也就没有群体的存在。(三)课堂气氛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四)课堂里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1吸引与排斥:2 合作与'竞争3响课堂管理的因素(一)教师的领导方式(二)班集体的特点(三)学生的责任感2)争取更多的 学生投入学习(1)争取更多发时间用于学习(四)对教师的定型期望4、课堂管理的三个目标:(3) 帮助学生自我管理第十四章教学测量与评价 1、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分类、功能(一)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二)常模参照评评价和标准化参照评价(三)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四)正式评二、是学校鉴别学生成绩、家长了价和非正式评价 功能:一、为师生调整和改进教学提供充足的反馈信息解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 三、教学过程的重要部分四、教育评价和决策的依据2、效度、信度、区分度 效度 (有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