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小学五年级上册泊船瓜洲教学设计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4/67c24174-64e4-4486-994e-7d3006b238b5/67c24174-64e4-4486-994e-7d3006b238b51.gif)
![人教小学五年级上册泊船瓜洲教学设计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4/67c24174-64e4-4486-994e-7d3006b238b5/67c24174-64e4-4486-994e-7d3006b238b52.gif)
![人教小学五年级上册泊船瓜洲教学设计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4/67c24174-64e4-4486-994e-7d3006b238b5/67c24174-64e4-4486-994e-7d3006b238b53.gif)
![人教小学五年级上册泊船瓜洲教学设计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4/67c24174-64e4-4486-994e-7d3006b238b5/67c24174-64e4-4486-994e-7d3006b238b54.gif)
![人教小学五年级上册泊船瓜洲教学设计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4/67c24174-64e4-4486-994e-7d3006b238b5/67c24174-64e4-4486-994e-7d3006b238b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九册第5课且读且析 意蕴憨足泊船瓜洲教学设计与体会宋良荣(执教) 章荣华(指导) 姜家镇中心小学 311722【设计意图】古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是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古诗教学就要有诗的语言,诗的氛围,诗的感情,营造诗意的课堂。诵读是不可替代的融通语言和精神言语的感知活动。学习古诗,不仅要弄懂字面意思、了解内容,还必须“入境”,教师只有把“读”贯彻整个教学过程,并在学生吟诵时加以启发他们进行联想或想象,这样才可领略诗的意境美,语言美。【教材解说】泊船瓜洲一诗,据说是诗人应召自江宁赴京任翰林学士,途
2、经京口而作,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五年级上册第二组第五课,末句感慨仕途多险,前途未测,表示的是再次赴京荣遇之际,对仕途没有足够信心之时,所有的乡情仕意。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州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全诗的大意是: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通篇立意亦含蓄悠远。在课堂上教师应主要采用师生对话的形式,把问题细化、简单化,步步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情感,在读中理解、感悟,通过理解和感悟诗歌,进一步促进朗读。【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泊,还,绿”等生字,注意多音
3、字的读音。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有感情地背诵古诗。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用自己的话试着说出诗句的意思,感受并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中的感情。【教学重点】通过读的方式理解诗歌,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教学难点】通过创设矛盾情境和渗入背景知识体会王安石“欲还而不能还”的矛盾心境,进而认识到王安石“心系国家社稷,劳苦百姓”的高尚品质。【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背景资料、PPT课件【教学流程】一、 认识诗人,导入诗文(2分钟)复习旧知,引出诗人王安石。提问:同学们,这个学期我们学过哪几首古诗?(题西林壁 宋苏轼;游山西村 宋陆游;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4、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串语:真棒。说明大家课后都有复习过,才会记忆这么清晰。那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一首古诗。设计意图:教师的教学行为不能以教为教,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可以巩固学生之前所学的内容,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二、 解题读诗,读通读准(5分钟)1. 串语:请同学们把老师发给你们的纸拿出来,大声地把今天我们要学的古诗题目读一读。2. 提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泊:停泊。瓜洲:地名。(解题)3. 串语:作者在瓜洲究竟看到了些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古诗。请同学们认认真真的大声朗读古诗,争取把每个字音都读准。4. 检查反馈:指名朗读,纠正读音。5. 串语:这首古诗中有很多的多音字,很容易读错的,
5、让我们一起来巩固一下。(穿插多音字选择练习)泊(b p) 间(jin jin) 重(zhng chng) 绿(l l) 还(hun hi) 数(sh sh)6. 要求:齐读古诗,巩固字音。设计理念:从题入手,开门见山。通过解题设置新的疑问,引导学生进一步去探索。通过一读解决字词,为再读打下基础,同时穿插字音练习,及时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又能拓宽学生知识面。三、 再读古诗,初知诗意1. 串语:接下来请同学们借助注释,再读古诗,看看能读懂什么?2. 要求:借助注释,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大意。(京口与瓜洲只有一水相隔,钟山也只是隔着几座山。春风尚且能够一年一度地吹绿我的家乡,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
6、着我回乡的旅程呢?)。3. 提问:好,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把刚才几位同学所说的连起来说一说。4. 串语:是啊,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照亮我回家的旅程呢?作者在这里,以“明月”寄托了对家乡的一种思念,我们把这类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叫意象。请同学们回忆下,在学过的古诗中,也用明月作为思乡情感寄托的古诗有哪几首?(静夜思月夜忆舍弟.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5. 反馈:齐读古诗。四、 诵读古诗,体悟情感1 串语:诗人用明月寄托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提问:是!那么课文那一诗句最能体会作者的这种思乡之情?(明月何时照我还?)提问:恩,明月何时照我还。尤其是哪个字深深流露出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仔细
7、找一找。(还。)提问:“还”是什么意思?(回家的意思。)串语:是的,回家的意思,你看诗人都急着想回家了,说明他对家乡很思念。 让我们一起把这一诗句一起读一遍,体会下这种思乡之情。2 提问:那王安石为什么这么想念自己的家乡呀?(当学生回答不出时放到课文中,把整首古诗读一读)(因为家乡很美?)提问:恩,家乡很美,美在哪里?(春风又绿江南岸。)提问:的确很美,那哪个字让我们感受到了“美”?(文中的“绿”字写出了家乡环境很美。)提问:哦,那你说说绿字什么意思?(吹绿了。)提问:是的,吹绿了,即使动词又是名词,而且绿色代表着什么?(活力,生机,希望,憧憬,把原本无形的春风通过吹绿两岸的花草而变得有形。)
8、提问:是呀,春风和煦,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你是否能想象一下。(给10秒钟,让学生体会)。那你们能用几个词语来形容一下春天这美丽的风景吗?(春暖花开,春意盎然,百花争艳,百花齐放.)串语:谁还能用你美妙的声音把这种美丽的感觉读出来的?(生甲,生乙。)串语:老师也能从你们的朗读中体会到了那种勃勃的生气。3 提问:除了家乡美丽的风景吸引着王安石回乡,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家乡很近。)提问:你怎么知道的?(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提问:你太棒了,王安石现在离家很近呀,因此他特别想回家。既然王安石的家这么美,又这么的近,为什么他还会发出“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感慨呢?(因为他要去变法。)串语:是
9、的,我们先来看一段文字:王安石(10211086) 北宋大臣。原籍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生于临江军(治今江西清江)。字介甫,号半山。宋神宗熙宁二年,由江宁知府被任命为副相,主持变法,对巩固朝廷统治,增加国家税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王安石第一次变法成功以后,却因得罪大地主利益,遭到朝臣反对,被罢相,回江宁任知府。第二年春,再次被召升任宰相,主持变法。这首诗写于王安石第二次拜相时所作。提问:那王安石可不可以先回家下,让后再去变法呢?(不行,可能皇帝急召,王安石迟一分钟到,百姓就多受一份苦。)串语:说明王安石(王安石心系国家社稷,劳苦百姓,他要去变法。)串语:是的,王安石心系江山社稷,劳苦百姓。此时
10、的王安石必须以大局为重,所以他不能回去,可是他确实很想念自己的家乡,因此写下了这首古诗,以表达自己的情感。串语:王安石的家如此之近,可是他却无法回去,无奈呀,无奈!(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的家如此美丽,遍地鲜花,绿意融融,可是他却无法回去,无奈呀,无奈!(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心系国家社稷,劳苦百姓,舍小家为大家,期盼着早日变法成功回到故乡,因此他对月发问(明月何时照我还?)(引导学生体会王安石心系江山社稷,劳苦百姓,此时的无奈之情,想家而不能回的无奈,更加体现王安石回家之心切,想家之迫切。)串语:接下去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收获,再来读读这首古诗。反馈:想不想把这首古诗背下来,试试看(指
11、名,小组,齐背)。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地位是:学生是主体,老师是辅助者,引导者。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对话的形式,以问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答案,而且对话的形式可以拉近学生跟教师之间的距离,真正达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目的。五、总结课堂,布置作业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古诗泊船瓜洲,感受了江南地区春天的美丽,体会了诗人王安石的忠君爱国,以及思乡之情。课后请同学们,把古诗泊船瓜洲背诵下来。【板书设计】【教后反思】古诗教学就要有诗的语言,诗的氛围,诗的感情,营造诗意的课堂。诵读是不可替代的融通语言和精神言语的感知活动。学习古诗,不仅要弄懂字面意思、了解内容,还必须“入境”,教师只有把
12、“读”贯彻整个教学过程,并在学生吟诵时加以启发他们进行联想或想象,这样才可领略诗的意境美,语言美。因此我把这一堂课的关注点放在 “三读”这一环节,即一读正音,熟读理解,三读诵读。如何让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味,如何让学生读出王安石当时的那种心境成为了本课教学的难点。一、抓准诗眼是核心“诗眼”是一首诗思想的凝聚点,能体现全诗的主旨。在课堂的教学中,我们不断实践从中认识到“抓准诗眼是促进读析协同的核心。任何一首古诗都有它的诗眼,也就是诗人的点睛之笔。泊船瓜洲是一首思乡诗,前面三句写家乡近、家乡美都是为了抒发“明月何时照我还”的乡愁和无奈,所以诗眼应该落在“还”上,“春风又绿江南岸”说明诗人家乡美,想还!
13、“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说明诗人靠家近,更该还! “明月何时照我还”说明诗人思家切,却不能还!诗人为什么如此想还而不能还?这个“还”字很好的体现了诗人当时的心境。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理解这一情感呢?在教学中,我先给学生制造“想回却不回”的疑惑,通过第一二句的教学,抓住“只”说明距离近,抓住“绿”说明家乡美,然后设疑提问,既然这么近,家乡又如此之美,为什么不回呢?二、巧用背景是关键孟子曾说过:“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背景知识对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有非比寻常的意义。在学生情致所需的时候,适时插入关于变法的背景知识,让学生的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哦,原来是这样。
14、如泊船瓜洲中关于王安石背景知识的渗入就可以分三步走:有关王安石的生平、籍贯等可以放在导课部分,目的是对王安石其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有关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可以放在深入理解古诗部分,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人想回而不能回的无奈;有关王安石第三次辞官回乡的事可以放在课后,目的是让学生更深入理解古诗。三、智慧串语是润滑剂“串语”是指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理答、评价等语言。学生能否在分析的基础上将体会到的情感顺其自然地释放出来,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设计好自己的语言。整堂课的精彩就在这第三读,如何让学生完全入请入境的朗读,成为接下去所面临的难题。课堂教学学生能否读出情感,课堂中教师的引导语言很重要,这些语言不能游离于学生的思维、情感之外,也不能阻碍学生的思维乃至情感的发展。教师的这种课堂语言统称为串语,它包括教师在课堂中发生的“提问、评价、反馈、过渡”等多种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公共卫生承包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合同监控与执行要点
- 2025年预售房产策划交易协议书
- 2025年产品体验协议样本
- 2025年绵阳货运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
- 2025年房屋贷款保险协议样本
- 2025年合同分析模板
- 2025年信息技术咨询联盟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公司资本拓展策划协议标准版
- 2025年玉林道路运输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项目
- 2025年上半年东莞望牛墩镇事业单位招考(1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GB/T 12723-2024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编制通则
- 2009数据结构英文试卷A及答案
- FZ/T 51010-2014纤维级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切片(PTT)
- 羊水栓塞的应急预案演练脚本
- 餐饮服务保障措施、食品卫生安全保障方案
- 钢筋工工艺与实习(第二版)课件汇总全书电子教案完整版课件最全幻灯片(最新)课件电子教案幻灯片
- 物业保洁及餐饮服务项目方案
- (新版教材)粤教粤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课时练(同步练习)
- TCETA 001-2021 演艺灯具型号命名规则
- c语言期末机考(大连理工大学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