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_第1页
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_第2页
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_第3页
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_第4页
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摘 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必然导致农业劳动力的大量转移,随着农业生产劳动率的提高和可耕地资源的减少,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凸显出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成为我国当前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一个大问题。加快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加快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借鉴学术界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原因、制约因素的分析以及自己的总结,提出较可行性的建议。【关键字】:农村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农民工 对策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十分缓慢。这是我国

2、当前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一个大问题。一、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义和现状(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义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超过农村产业需求的那部分劳动力,其实质是许多农民工正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的状态。从结构上看,农村剩余劳动力是由两部分构成: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非农产业的剩余劳动力。但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它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现实研究中,可以认为一定时期内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等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这样的界定已经得到了国内学术界的认可。按照传统定义,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劳动者的边际生产率等于零,或边际生产率大于零,但小于最低生存费用的那部分农业劳动力。李仙娥、王春艳(2004)将国内外理论界对农村剩余劳

3、动力的定义归纳为4种:第一种就是已经被广泛接受的传统定义;第二种是农业劳动力的供给量和社会需要量之差;第三种为边际收益低于非农业劳动力的农业劳动力;第四种为当一个国家(地区)农业劳动者人均耕地面积长期呈下降趋势时,就认为该国(或地区)存在农业剩余劳动力。通过对4种定义的分析和比较,无论从理论深度,还是从解释现实的能力上,传统定义仍具有更大的说服力。在很多论述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文章中,常常忽视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与转移的区别,甚至将二者等同起来使用,实际上,二者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流动一般是指劳动力根据劳动力市场条件变化,在职业间、产业间和地区间的运动,它是一个动态过程,本质上是劳动力的自发

4、选择行为。而转移是指在经济发展中变农业劳动力为非农劳动力的过程,它既包括劳动力在职业间、产业间和地区间的运动,还包括劳动力在运动过程中转变为非农劳动力这个结果,是实现城市化的一个主要步骤,具有一定的政府干预性。由此可见,流动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式,转移是农村剩余劳动流动的结果转移过程包含流动过程,所以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能够涵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研究。(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1农村剩余劳动力总体数量很大。目前,农村人口有9亿多人,农业劳动力4.5亿人,占全国劳动力的比重为46.9%。按照我国农业现行生产技术水平要求,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约为2亿人。 张桂文.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5、研究2农村剩余劳动力地区分布不均。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虽然带有普遍性,但在各地区的数量分布不均衡。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偏远山区,农村劳动力的剩余率较高,地区差别比较明显。 3农村剩余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7.4%,小学程度的占31.1%,初中程度的占49.3%,高中程度的占9.7%,中专程度的占2%,大专及以上程度的比重为0.5%,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总体文化素质比较低。 张桂文.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研究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及其制约因素(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1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降低了土地对劳动力的需求

6、从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至今,市场经济在农村得到了蓬勃发展,一方面解放了被束缚的农业劳动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内部分工的发展,使农村人力资本获得重新配置。另一方面,农民在获得对土地等生产资料的支配权的同时,也获得了对自身劳动的支配权。而同时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也开始松动,制约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制度也开始弱化,使农民的进城和进厂成为可能。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需要 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都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到支持经济起飞的积累率能否达到。“城市化”不仅是城市规模的扩大,更要有人口的增加,这必然对劳动力形

7、成强大需求。因为城市发展的首要任务是道路、桥梁及一系列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建设中的大量劳动力基本都来自农村。3 城乡收入的巨大差异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利益驱动力 城乡居民存在差异,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有数据统计,1985年城乡差距为1.61,到1998年扩大为2.51,而到2003年则为3.21,2004年我国的城乡差距达到了世界之最。 生产力研究陈迅、董建华并且从事非农劳动的工作强度往往低于农业劳动强度。而更为重要的是城乡生活水平的反差,刚解决温饱问题的农民有了迫切提高生活水平的要求。4 农村教育的发展和现代信息手段的推广是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力支撑 近年来,农村中九年义务教育

8、得到全面推广,希望学校纷纷建立,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等在农村中兴起,使农民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进一步了解了外面的世界,外出务工的观念越来越清晰。这些因素都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1 工业化进程区域间失衡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工业化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础。我国工业化进程梯次推进,东部发展最快,中部次之,西部较落后。 2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的长期实行严重妨碍了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形成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因此,应全面推进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以促进劳动力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 3

9、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是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重要原因。 劳动日益科学化和智能化,劳动者的智力因素及受教育水平越来越重要。我国农村虽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是其文化素质总体上处于较低的水平,阻碍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形成。 4城镇化和中小企业发展步伐缓慢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载体约束。 近年来,虽然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但是积累能力较弱,且明显出现资金增密,吸纳劳动力能力下降。小城镇发展虽然步伐较快,但是由于分布不合理、功能不配套、缺乏产业支持,使其聚集能力不强,缺乏吸引力,也阻碍了劳动力的迅速转移。 5 劳动力市场不健全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障碍之一。 农村劳动力转移市场存在严重的城乡、

10、地区分割。一些城市为了优先解决本地人员的就业,要求农民工办理名目繁多的各种证件作为进城务工条件,挫伤了农民进城的积极性,影响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并且劳动力市场供需脱节、信息不对称现象十分突出,劳动力市场不成熟,管理不规范,存在个别黑中介骗取农民工钱财的现象。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服务不到位,管理效率低下,大部分农民基本上是自发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的流动很大程度上处于盲目、无序的状态。6受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制约。王秋菊等(2005)认为,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仍以手工劳动为主,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不高,生产不稳定,农业自身的增长还缺乏稳定的物质基础,这就必然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只有实现了

11、农业的高度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才能进入快速、大规模的阶段。7受资金短缺的制约。叶小丽(2006)认为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看,乡镇企业每增加一个就业机会需投资300012000元人民币。每年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主要是乡镇企业的劳动力达600800万人。 叶小丽1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哪里浅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经济与科技,2006,(2)如果按人均需1万元投资计算,每年投资近600800亿元人民币。农村劳动力转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一个劳动力,需要追加生产性资金、城市福利基金等投入,也至少为每人1万元人民币。三、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一)、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12、要制定好总体规则首先要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全面的、多层次的规划。其次,在国家和地方的长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程序列人相关指标。再次,在每年的国家和地方计划中,要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重点予以强调和规划,并由人大和政协重点督察。最后,要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纳入劳动就业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管理中。(二)、开发农村人力资本,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加快农村人力资本开发,积极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措施。一是要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扫除文盲。二是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

13、教育,为广大农村劳动力顺利就业创造条件。三是要建立和完善农村成人教育体系,举办各种形式的专业技术、技能知识和文化培训班,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中国农业深度就业的门路才会打开,一种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的转移劳动力的新结构才会最终形成。(三)、巩固和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是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村小康的必由之路,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之一。据统计,在农村社会增加值中,乡镇企业占到2/3,在国内总产值中乡镇企业占到1/3,而且乡镇企业的就业人数也大大超过了国有企业的就业人数。因此,各级政府今后仍要把发展乡镇企业摆到重要的战略地位,积极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从农村内部的高质发

14、展挖掘转移剩余劳动力的巨大潜能。各级政府应当进一步落实和健全有关乡镇企业的优惠政策,逐步提高乡镇企业的规模,效益和水平。同时,对现有的乡镇企业要进行分类指导和扶持。对于效益比较好的乡镇企业要支持、鼓励它继续发展;对于效益比较差的企业,政府要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使其尽早摆脱困境。此外,对即将建立的乡镇企业,要从政策上给予优惠,井要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及本地产业结构进行全面合理的规划。(四)、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城市化建设步伐,推进城镇建设体制的创新小城镇是农村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是联系大城市和广大农村的桥梁和纽带,是工业化的基地和小商品集散地。尽力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推进农村城市化的进程。

15、一方面,要鼓励、支持乡镇企业向小乡镇集中,使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发展相结合,运用各种经济手段,促使农村工业小区建设。另一方面,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加强对农村工业小区的规划指导。小城镇建设还要与大中城市的发展相衔接,形成科学合理的城市化体系。同时,要改革小城镇户籍制度,放宽农民迁入小城镇居住的限制。鼓励那些在小城镇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并有固定住所的农民申请长住户口。(五)、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和土地制度的创新1、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 户藉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它使农民与市民在享受住房、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待遇方面出现了严重的不平等。各级政府应按照国务院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的精神,

16、对进城农民实行基本户口制同时,应逐步放开县以上中小城市的户口,允许农民进入中小城市择业。另外,要放开县级以下城镇的户口,允许具有一定条件的农民与土地彻底分离,成为小城镇居民。这样,就能彻底消除在身份管理上对农民的歧视,实现城乡居民各方面的权利平等。2、进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创新 在非农产业发达、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农村,可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转包、转让、联合服务等办法允许经营权的依法有偿转让。也可把土地的使用权作为合作资本,让那些转移的劳动力把承包期内的土地使用权、经营权同种田能手合作,并取得合理收益。 (六)、加快农村劳动力市场体系和政府宏观调控体系建设 1、必须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

17、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统筹就业管理为此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建立和完善职业中介组织,作为沟通和连接农村剩余劳动力与新的就业岗位的媒介。其次;要逐步建立起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实行乡镇与省、市、县实时联网,拓展网络覆盖面,建立起全国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信息中心,及时发布劳动力供求信息,以便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减少劳动力的盲目流动。再次,要逐步打破劳动力流动的城乡界限、所有制界限,实现城乡居民的身份平等。应取消农民进城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限制,实现城乡劳动力的双向流动,并最终彻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2、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

18、发展规划,纳入农业、农村发展经营觌划,落实相关政策,制定相应法规,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和管理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相关政府部门要建立有关劳动力供求信息的预测预报体系,增加劳动力流动的有序性,减少盲目性。(七)、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我国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对象,是国家机关公务员和国有企事业一单位职工,而广大农民的保障则主要依赖于村集体。在农村实施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村集体的保障功能大大削弱,农民转而依靠家庭保障,而拥有一定数量土地的使用权就成为农民保障的根本这样,对于那些进城的农民而言,一方向得小到城市居民所具有的社会福利保障,另一方面又可能失去对土地的承包权,因而加剧了迁移决策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我国应加快建立旨在逐步缩小我国城乡之间以及城镇居民之间二元结构的社会保障制度,降低和减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四、结语贫富差距的拉大,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的增加;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国现在有过多剩余的农村劳动力,这些闲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各项事业欣欣向荣,但也有一些不和谐因素,一方面是贫富差置人员整天游手好闲,无疑是一颗定时炸弹,随时会扰乱社会的治安。所以,为了建设更加和谐的社会,必须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参考文献:1刘怀廉.中国农民工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王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